第22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课件+教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课件+教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14 16:17:36

文档简介

第22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欧洲宪章运动的名称和《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间;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和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
  1、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的分析,使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时代的产物,从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的学习,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探求真理的精神。
  3、通过对课文中的资料阅读、分析,培养学生从材料中得出有效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激发和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追求真理和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神。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壮大后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必然性以及马克思主义诞生所产生的伟大历史意义,学习本课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自主地去探索,讨论交流。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印象更深刻,记忆更牢固。
从教学角度讲,本课的教学基于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理解,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本节历史课充分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阅读归纳,教师在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讲述,同时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重点难点
一、重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二、难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4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展示马克思、恩格斯的图片。让学生初步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
2、引导回顾: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享有政治权利,可以不择手段的追求财富,然而创造这些财富的劳动者——无产阶级却越来越贫困。这种贫富差距导致社会矛盾不断尖锐,并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顺应历史潮流,创立了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核心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标志就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展示《共产党宣言》的画面)
二、展示本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
三、学习新课:
阅读课文 ,思考探究(默读)
1、展示学生要探究的问题(多媒体)
英国宪章运动的时间和主要政治要求是什么?
列举欧洲的三次工人运动,这三次工人运动表明了什么?
归纳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
列举: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
概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及历史意义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自己寻找答案)
2、师生讨论(借助多媒体)
英国宪章运动的时间和主要政治要求是什么?
1836年
争取普选权,参与国家管理
列举欧洲的三次工人运动,这三次工人运动表明了什么?
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
1831年、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武装起义
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三次工人运动表明了
①、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②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
归纳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工业革命的深入推动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阶级条件: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理论条件:自然科学取得许多新成果与社会学科领域的重大发现。
?思想条件: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
列举: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法国空想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呢?(引导学生看书回答)
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写的纲领即《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它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
(教师设问)这一伟大理论的诞生将给人类带来什么重大影响呢?(生答略)
(教师总结)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创造了一个时代。从此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的革命理论作指导,无产阶级的斗争也有了正确的方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引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开展起来。我们下节课即将学习的就是这一理论指导下的伟大革命实践。
四、课堂小结:多媒体展示
五、学习测评(多媒体进行课堂练习)
六、拓展:史海拾贝
欣赏油画《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七、课后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
2、填地图册。
3、完成: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