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 教学设计 (6)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 教学设计 (6)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14 16:3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记住首先打开关闭的日本国门的国家,倒幕派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组成力量、明治维新开始的时间和主要代表人物;归纳、概括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概述武装倒幕运动;理解并分析明治维新的性质和作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概述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武装倒幕运动,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通过对明治维新背景、主要内容、性质和作用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对比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武装倒幕运动的教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学生认识到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历史必然性;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民族的振兴,成为亚洲的强国,从而教育学生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要坚持改革与开放。21·cn·jy·com
2重难点
三、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和作用。
四、难点:明治维新前夕的日本社会状况。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日本明治维新
导入新课:
古代日本通过大化(646年孝德天皇)改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中国(隋唐的封建制度)学习,完成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近代1868年日本又借助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由封建社会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那么,明治维新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主要有哪些措施?对日本社会产生哪些影响?我们今天和大家一起探究。(出示课题,引入新课)
学习新课:
(师:
“明治”指日本天皇
( http: / / www.21cnjy.com )睦仁的年号,“维新”即改革。(课件显示:明治维新是指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环节一:定向,明确目标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思路:自学目标里展示知识目标,其他目标融于学习过程中,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心得与疑问”进行强化。)21·世纪
教育网
4.课标要求。(思路:教师展示,学习完成后自测)
环节二:自学。教师出示自学目标,在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学时展示本课要讨论解决的问题;学生自主学习。(不明白的可以和同学讨论,不能解决的做好记号,完成练习P83一单项选择)
环节三:讨论。教师根据课标和重难点设计问题。学生讨论问题,同时提出新的问题。
问题1.日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进行这次改革的呢?
问题2: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问题3: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什么作用?
环节四:答疑。
问题1.日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进行这次改革的呢?
板书: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板书:㈠幕府统治的危机
(思路:学生阅读教材P131—132,了解19世纪中叶日本的基本情况,教师简介幕府和幕府统治)
教师:646年日本大化改新后,日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渡到封建社会,封建庄园逐渐发展起来,庄园主为了保护庄园、控制农民,普遍蓄养武士,逐步形成了强大的武士集团,12世纪,源赖朝在镰仓建立幕府政权(“镰仓幕府”),控制全国军政实权,天皇成为傀儡,从此,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19世纪中叶,日本实权掌握在德川幕府手中,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批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和著名的商业城市,资本主义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产生。幕府统治出现了危机。21教育网
师问:幕府统治的危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归纳:
1、国内危机:社会矛盾尖锐
(1)幕府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强调:这是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即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新兴资产阶级和下级武士要求改变现状,农民和市民不堪忍受剥削不断起义。
2、民族危机:西方列强的入侵
1853年,美国舰队入侵日本,签订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平等条约,俄、英、法等也沿例炮制,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学生观察地图P37《19世纪中期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板书:㈡武装倒幕运动的开展
1、倒幕派的主要力量有哪些?(学生自学完成)
2、武装倒幕的经过如何?倒幕的结果怎样?
(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倒幕经过进程示意图)
形成改革力量→拥立明治天皇→发布讨幕密诏→幕
( http: / / www.21cnjy.com )府挑起战争→乌羽、伏见战役打败幕府军→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政府迁都东京→消灭残余势力(地图P37《日本的武装倒幕和明治维新》。)www-2-1-cnjy-com
师:结果幕府统治推翻后,建立了以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这是明治维新的前提条件。
二、明治维新
问题2: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板书:时间:19世纪60年代(1869年),
板书:代表人物: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
板书:口号:福国强兵、置产兴业、文明开化“
师:“富国强兵”就是要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独立,“殖产兴业”就是要经济工业化,“文明开化”就是要文化、生活西方化。在这样的口号下,日本政府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呢?2-1-c-n-j-y
板书: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措施)——社会变革(改革)的方面?
师: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反映在明治天皇颁布的两个法律条件中,即《五条誓文》和《维新政体书》。
学生:完成填充图P33.4。
学生小结:①政治上②经济上③文化教育上④生活上⑤军事上
分析材料:
材料一
学习测评2
材料二
练习P83——了解教育方面改革
材料三
练习P84——日本改革特点
教师讲解:
①政治上废藩置县废除了封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消除了封建割据,巩固了新政权,所以其作用就是——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经济上的措施,实质上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加速资本的原始积累,扶持和保护资本主义企业,所以其作用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21
cnjy
com
③文化教育上的措施,就发展了近代教育、培养了资本主义的建设人才。
④生活上的措施,就革除了旧习,减轻了改革的阻力。
⑤军事上的措施就增强了日本的军事力量,并导致了对外侵略扩张。
问题3: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什么作用?
学生总结: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使日本逐渐强大起来。
板书:启示:①改革是强国之本;②坚持改
( http: / / www.21cnjy.com )革开放;吸取国外先进的技术;当今世界是开放的,要与外界互通有无;要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③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教育科学……
三、对明治维新的评价
板书: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师:明治维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措施,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而这次改革是日本最高统治者天皇以政令的形式发布展开的,所以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板书:历史作用:对内,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不断强大;对外,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成为亚洲近代唯一民族独立国家。www.21-cn-jy.com
板书:局限性: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如“天皇制”。
教师小结:日本历史上曾借助两次成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改革,实现了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古代日本(646年孝德天皇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近代1868年日本又借明治维新使日本再一次飞跃,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当时亚洲唯一的民族独立国家)
学习活动:日、中“维新”一成一败的原因?
师:19世纪后半期中、日两国曾经面临着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的民族危机,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实现了国家的富强,名族的独立,成为亚洲唯一的资本主义强国,在明治维新30年后,中国也进行了一次同样性质的改革——1898年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结果以失败告终。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近代戊戌变法对比】:(练习P85)
时间
方式
性质
作用
局限性
结果
相同
19世纪
封建统治者自上而下
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使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成功
不同
结果一成一败
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小结、补充:
1、从国际环境上:列强对日本的侵略尚不深入,而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从改革阻力上:日本阻碍改革的幕府统治在改革前已被推翻;而中国玩固派掌握着国家实权,力量强大。
3、从群众基础上:日本重视、利用人民力量,社会基础坚实;而中国维新派没有发动人民群众,脱离了群众,社会基础薄弱。21cnjy.com
4、从领导力量上:日本倒幕实力派领袖进入了政权核心,握有实权;而中国维新派则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限皇帝身上。2·1·c·n·j·y
环节五:自结(1.学生根据提纲完成板书内容(附)2.心得与疑问)
环节六:自测
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作业】:学习测评、达标练习、填充图、
附:板书设计
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教师板书)
时间
代表人物
口号
法令
内容
性质
作用
局限性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