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科学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历史
初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初中地理
初中生物
初中音乐
初中美术
初中体育
初中信息技术
资源详情
初中数学
沪科版(2024)
七年级上册(2024)
第1章 有理数
1.2 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
【章节考点培优】1.2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沪科版(2024)(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章节考点培优】1.2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沪科版(2024)(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9.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24 11:41:53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4
5
文档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单元考点培优沪科版(2024)
第1章 有理数 1.2 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对于命题“如果,那么”,能说明该命题为假命题的反例是( )
A., B., C., D.,
2.的绝对值是( )
A. B. C. D.
3.已知,且,则的值等于( )
A.或 B.或 C.或 D.或
4.有理数a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若有理数b满足﹣a<b<a,则b的值不可能是( )
A.2 B.0 C.﹣1 D.﹣3
5.已知|a+b|+|a-b|-2b=0,在数轴上给出关于a,b的四种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则可能成立的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6.已知|x|=3,|y|=5,且|x+y|=x+y,则x﹣y的值为( )
A.±2 B.±2或±8 C.﹣2或﹣8 D.﹣2或8
7.下列各组数中,与数值-1相等的是( )
A.-(-1) B.(-1)2020 C.|-1| D.-12020
8.下列各组代数式(1)a﹣b与﹣a﹣b(2)a+b与﹣a﹣b(3)a+1与1﹣a(4)﹣a+b与a﹣b中,互为相反数的有( )
A.(1)(2)(4) B.(2)与(4)
C.(1)与(3) D.(3)与(4)
9.如图,在数轴上,点、分别表示、,且.若、两点之间的距离为6,则点表示的数为( )
A. B.0 C.3 D.
10.下列说法:①若n为任意有理数,则-n2+2总是负数;②一个有理教不是整数就是分数;③若ab>0,a+b<0,则a<0,b<0;④-3x2y,6都是单项式;⑤若干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确定;⑥若a<0,则|a|=-a。其中错误的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二、填空题
11.若,则的平方根是 .
12.若a+3与1互为相反数,则a= .
13.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左移动6个单位,再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这时该点所对应的数是 .
14.若,则 .
15.已知实数a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则化简所得结果为
16.如图,数轴上,点A的初始位置表示的数为1,现点A做如下移动:第1次点A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至点A1,第2次从点A1向右移动6个单位长度至点A2,第3次从点A2向左移动9个单位长度至点A3,…,按照这种移动方式进行下去,如果点An与原点的距离不小于20,那么n的最小值是 .
三、计算题
17.把下列六个数:,,0,,,.
(1)分别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填入相应的大括号内.
正整数集{ …};
负分数集{ …}.
四、解答题
18.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用“<”把这些数连接起来.
3,0,-|-2|,- ,1.5,-1
19.在数轴上近似表示出数 ,0, , ,并把它们从小到大用“ ”连接起来.
20.已知,,是三角形的三边长.
(1)化简:;
(2)若,,,求(1)中式子的值.
21.已知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在数轴上标出﹣a,﹣b的位置;并比较a,b,﹣a,﹣b的大小;
(2)化简式子|a|+|b|+|a+b|+|b﹣a|.
22.【定义】: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A、B、C,若满足点C到另两个点A.B的距离具有2倍关系,则我们就称点C是其余两点的强点(或弱点),具体地:
①当点C在线段上时,若,则称点C是的强点;若,则称点C是的强点:
②当点C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若,则称点C是的弱点
【例如】如图,数轴上点A、B、C、D分别表示数,2,1,0,则点C是的强点,又是的弱点;点D是的强点,又是的弱点;
【应用】I.如图,M.N为数轴上两点,点M所表示的数为,点N所表示的数为4.
(1)的强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___.
的弱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___.
II.如图,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为,点B所表示的数为40.一只电子蚂蚁P从点B出发,以4个单位每秒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2)①求当t为何值时?P是的弱点.
②求当t为何值时?P、A、B三个点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强点.
23.如图,有理数,分别对应数轴上的点,,且,满足.
(1)直接写出,的值:______;______;
(2)若动点,分别从,同时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以每秒2个单位的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当,相遇时停止运动,当为何值时,;
(3)我们规定,若在线段上存在满足,则我们称点是线段的一个分点.点从线段上的2分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在数轴上按以下规律往返运动:第一回合,从点到点,再从点到点回到点;第二回合,从点到的中点,再从点到的中点回到点;第三回合,从点到的中点,再从点到的中点回到点,如此循环下去,若第秒时满足,求的最大值.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C
【解答】解:A、此项中,且,不能作为反例,则此项不符合题意;
B、此项中,且,不能作为反例,则此项不符合题意;
C、此项中,但,能作为反例,则此项符合题意;
D、此项中,不能作为反例,则此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逐项判断解题.
2.B
【解答】解:,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可得答案.
3.B
4.D
【解答】解:∵2
∴-3<-a<-2,
∴2<|a|<3,
∴|b|≤2,
-2≤b≤2,
∴-3不符合;
故答案为:D.
【分析】先根据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得出a的取值范围, 从而可得出b的取值范围, 由此即可得答案.
5.B
【解答】解: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由第一个图可得:
|a+b|+|a-b|-2b=a+b+b-a-2b=0,成立;
由第二个图可得:
|a+b|+|a-b|-2b=a+b+a-b-2b=2a-2b≠0,不成立;
由第三个图可得:
|a+b|+|a-b|-2b=a+b+b-a-2b=0,成立;
由第四个图可得:
|a+b|+|a-b|-2b=a+b+a-b-2b=2a-2b≠0,不成立;
所以可能成立的有2种.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数轴上所表示的数的特点,分别读出四个数轴上a,b的正负及绝对值的大小,再根据有理数加减法法则判断出a+b与a-b的正负,最后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去掉绝对值符号,再合并同类项即可一一判断。
6.C
【解答】解:已知,,
∴,,
∵,得,
∴当时,或当时,,
∴或,
综上所述:的值为或.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得出,,由题意,得,进而得出当时,或当时,,然后代入,计算求解即可.
7.D
【解答】解:A.﹣(﹣1)=1,不符合题意;
B.(﹣1)2020=1,不符合题意;
C.|﹣1|=1,不符合题意;
D.﹣12020=﹣1,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分析】先利用相反数的性质、有理数的乘方、绝对值的性质化简,再判断即可。
8.B
【解答】互为相反数的有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只要将每个答案中的两个算式相加根据其和是否等于0,即可做出判断。
9.A
【解答】解:
∴a、b互为相反数,
∵A、B两点间的距离为6,
∴点A、B分别在距离原点3的位置上,
∴点A表示的数为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 A、B两点间的距离为6判断出点A、B分别表示的数即可.
10.C
【解答】①若n为任意有理数,假设n=1,则-n2+2=1,为正数 ,错误;
②一个有理教不是整数就是分数,正确;
③若ab>0,a+b<0,则a<0,b<0;ab>0说明a和b同号,a+b<0,则a<0,b<0,正确;
④-3x2y,6都是单项式,正确;
⑤若干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确定 (0除外),错误;
⑥若a<0,则|a|=-a, 正确。
所以①⑤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考查负数的定义、有理数分类、正负数的判断、单项式的定义、有理数的乘法和绝对值意义的判断。
11.
12.-4
【解答】∵a+3与1互为相反数,
∴a+3+1=0,
∴a=-4.
故答案是:-4.
【分析】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
13.﹣2
【解答】解: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向左移动6个单位,此时该点表示的数是﹣6,该点再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时,此时该点表示的数是﹣2.
故答案为:﹣2.
【分析】数轴原点坐标为0,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向右移动n个单位则加n,向左移动n个单位则减n.
14.2025
【解答】解:∵有意义,
∴
∴
∴
∵
∴
∴即
∴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结合题意得到,则,再化简等式即可得到,从而移项即可求解。
15.2a+1
【解答】∵a>0,
∴原式=|a|+|a+1|
=a+a+1=2a+1.
【分析】:由数轴表示数的方法得到a>0,然后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得到原式=|a|+|a+1|=a+a+1,再合并即可.
16.13
【解答】解:第一次点A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至点A1,则A1表示的数,1﹣3=﹣2;
第2次从点A1向右移动6个单位长度至点A2,则A2表示的数为﹣2+6=4;
第3次从点A2向左移动9个单位长度至点A3,则A3表示的数为4﹣9=﹣5;
第4次从点A3向右移动12个单位长度至点A4,则A4表示的数为﹣5+12=7;
第5次从点A4向左移动15个单位长度至点A5,则A5表示的数为7﹣15=﹣8;
…;
则A7表示的数为﹣8﹣3=﹣11,A9表示的数为﹣11﹣3=﹣14,A11表示的数为﹣14﹣3=﹣17,A13表示的数为﹣17﹣3=﹣20,
A6表示的数为7+3=10,A8表示的数为10+3=13,A10表示的数为13+3=16,A12表示的数为16+3=19,
所以点An与原点的距离不小于20,那么n的最小值是13.
故答案为:13.
【分析】根据题意第一次点A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至点A1,得到A1表示的数,从点A1向右移动6个单位长度至点A2,得到A2表示的数,根据得到的规律求出点An与原点的距离不小于20的n的最小值.
17.(1)解:,,表示如图所示:
.
(2)解:正整数集{ …};
负分数集{ , …}.
【分析】(1)先化简,再将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
(2)利用分数的定义(分数表示一个整数a和一个正整数b的比)和整数的定义(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逐个分析判断求解即可.
(1)解:,,表示如图所示:
.
(2)解答如下:
正整数集{ …};
负分数集{ , …}.
18.解:-|-2|=-2,
将各数表示在数轴上:
∴ .
【分析】先将绝对值化简,再将各数表示在数轴上,利用数轴比较各数的大小.
19.解:如图,
<0< <
【分析】先在数轴上表示出各个数,再根据数轴上有左到右逐渐增大可得.
20.(1);
(2)
21.(1)解:如图所示:
∵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b<﹣a<a<﹣b;
(2)解:∵由数轴上a、b的位置可知,a>0,b<0,|a|<|b|,
∴a+b<0,b﹣a<0,
∴|a|+|b|+|a+b|+|b﹣a|
=a﹣b﹣(a+b)+(a﹣b)
=a﹣b﹣a﹣b+a﹣b
=a﹣3b.
【分析】(1)直接根据数轴上的数的特点:从左往右依次增大即可求解;
(2)根据数轴上 a、b的位置可知,a>0,b<0,|a|<|b|, 再利用绝对值的性质将绝对值符号去掉进行化简即可求解.
22.(1)2;;(2)①30;②或或或
23.(1);
(2)当或时,
(3)的最大值为秒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1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
1.3 有理数的大小
1.4 有理数的加减
1.5 有理数的乘除
1.6 有理数的乘方
1.7 近似数
第2章 整式加减
2.1 代数式
2.2 整式加减
第3章 一次方程与方程组
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3.2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3.3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3.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3.5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第4章 直线与角
4.1 几何图形
4.2 线段、射线、直线
4.3 线段的 长短比较
4.4 角
4.5 角的比较与补(余)角
4.6 用尺规作线段与角
第5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5.1 数据的 收集
5.2 数据的整理
5.3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5.4 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