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课前热身
在上节课中,我们跟着老舍一起去看了北京的春节,其中提到了一种过年时会吃的食物——腊八粥。
在你们的印象中,腊八粥是什么样的?谈一谈你心中的腊八粥我们今天就一起跟着沈从文,去品尝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
腊八粥 感觉 沸腾 何况 搅和
资格 可靠 罢了 要不然 猜想
肿胀 惊异 粉碎 总之 染缸
解释 浪漫 奈何
认读词语
沈从文(1902-1988),男,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代表作品《边城》、《湘行散记》等
自读课文,并思考:围绕“腊八粥”,作者写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写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煮腊八粥的经过
你认为整个小故事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能否用小标题概括故事情节?
盼粥——想粥——猜粥——看粥——吃粥
请一位同学朗读文章的第一部分,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写腊八粥时,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多的笔墨去列举腊八粥的原料?
写出了粥的材料丰富
从中你可以感受到腊八粥吃起来一定如何?
美味可口。
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写腊八粥的美味呢?
用了拟人手法写了腊八粥在锅里煮的状态,还有腊八粥的香气。
用了一组排比,写了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腊八粥的喜爱,从侧面写出腊八粥的美味
写腊八粥的材料和煮的状态除了能够衬托腊八粥的香甜可口,还有什么作用?
为后文的故事情节做铺垫。
那么多人都喜爱腊八粥,八儿也是其中的一员。那么面对这样一锅粥,八儿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自读2-8小节,圈画出描写八儿的语句,体会一下八儿的心理是怎样的?他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是如何表现的?
“喜得快要发疯”:神态描写,略带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八儿的兴奋
“眼睛可急红了”:神态描写,写出了八儿的迫不及待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语言和神态描写,写出,八儿的迫不及待。
从八儿的这句话中,能感受到八儿有什么特点?
从哪里能看出来八儿的年龄小?
“看羊还不够资格”、“比灶矮了许多”、“把我抱起来看看” 作者运用了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写出了八儿对腊八粥的垂涎三尺,和迫不及待。也能感受到八儿的天真可爱。
回顾故事情节,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为每个部分取一个小标题。
盼粥(2-8)
想粥(9-13)
猜粥(14)
看粥(15-18)
腊八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