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期期末质量监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
温馨提示:
1.本套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漫山翠竹,( ), 着烽火岁月的记忆。它们挺立的身姿,是红军战士革命乐观主义的生动 ,封山阻路,也( )不了它急着投入建设浪潮的意志,终将青山化作了人间锦绣;一双布袜,编织着军民鱼水情的温暖。针脚里盛满对未来的希冀,藏着往昔的艰辛,将革命战士与百姓的心紧紧相连;一间茅屋,让雷锋精神在边疆军民心中 ,撑起了精神的苍穹……这份( )的家国情怀,如烈焰生生不息,更似江河( ),薪火相传于千秋。
1.依次填入文段括号里的词语,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重重迭迭 摇撼 炽(chì)热 浩浩荡荡(dàn)
B.重重叠叠 摇撼 炽(chì)热 浩浩荡荡(dàng)
C.重重迭迭 摇憾 炽(zhì)热 浩浩荡荡(dàng)
D.重重叠叠 摇憾 炽(zhì)热 浩浩荡荡(dàn)
2.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A.承载 写照 生根发芽
B.承受 写照 昙花一现
C.承载 刻画 昙花一现
D.承受 刻画 生根发芽
3. 文段中划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在以下横线处。(2分)
针脚里盛满对未来的希冀,藏着往昔的艰辛,将革命战士与百姓的心紧紧相连。
修改: 。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用的“很、都、最”是副词,起修饰、限制作用;常用的“和、或者、而且”则是起连接作用的连词;而“自、对、往”之类的介词没有单独使用,需要跟名词或代词结合在一起组成短语使用。
B.相较于庆历年间出现的雕版印刷,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在制字、制版及印刷方面更具优越性,而后木活字的出现,更是提高了排版效率,减轻了体力劳动。
C.“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 和“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中“郭”的意思相同,皆为外城。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文不借助具体形象,以劝说的口吻鼓励人们相信生活,期待未来,表达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5、请将下列诗文名句补充完整。(5分,每空一分)
诗中流淌着情思,当诗意与诗情交融,透过文字,我们能体会不同诗人的心境。陈子昂登楼远眺,凭今吊古,(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登幽州台歌》),表达了独立于悠悠天地间的孤独寂寞;《望岳》中杜甫不吝笔墨,描绘泰山雄伟磅礴景象,借(2)“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抒发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青云之志;《木兰诗》中的(3)“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显出了木兰巾帼不让须眉的飒爽英姿;刘禹锡借环境之雅,表明 “陋室不陋” :(4)“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陋室铭》);周敦颐巧妙地以莲喻人,(5)“莲,___________________”(《爱莲说》),肯定了莲的高洁品质。
6.综合性学习(4分)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某班正在开展以“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为主题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以下是小明整理的二则关于“孝”的故事。
郭巨埋儿
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hé)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fǔ),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黄香温席
昔汉时黄香,江夏人也。年方九岁,知事亲之理。每当夏日炎热,则扇父母之帷帐,令枕席清凉,蚊蚋(ruì)远避,以待亲之安寝;至于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qīn),以待亲之暖卧。于是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1)思考下故事主人公的言行,当今社会谁的做法更值得我们效仿,符合“孝”的理念?说说你对于“孝”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次活动,小明心怀感恩,写出了下列句子,请你补充完整,把你对“孝”的理解表达出来。(2分)
孝的表达不必轰轰烈烈,它体现在平凡日子里,是默默的陪伴。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共50分)
(一)古诗词赏析(6分)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7.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千寻”从侧面写出峰上古塔之高,也突出了诗人的立足点之高。
B.“闻说鸡鸣见日升” 虚写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
C.“浮云”代指奸邪小人,此处既是实写,也是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体现了诗人对他们的蔑视,抒发其胸怀改革大志的坚定信念。
D.全诗一二句奠定积极向上的感情基调,三四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蕴含哲理。
8.本诗“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中的“不畏”用得极好,试分析“不畏”的妙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2 分)
孙权劝学
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炳烛而学
刘向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曰:“安②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③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④昧行⑤乎?”平公曰:“善哉!”
注:①炳烛:点烛。②安:怎么。③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④孰与:相当于“……跟(与)……哪个(谁)怎么样?”。⑤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即更刮目相待 更:更加
B.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明白,知晓
C.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戏:作弄,戏弄
D. 何不炳烛乎 何:为什么
10.文中划线句子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B.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C.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D.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12.据晋平公的回答,你认为他会怎么做呢?你又从两则故事中获得了什么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材料一]科幻文学自清朝末年来到中国,在梁启超、鲁迅、老舍等文坛巨匠或翻译、或写作的推动下,虽历经起伏,但一直前行,一直有读者。从荒江钓叟的《月球殖民地小说》到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再到刘慈欣的《三体》,中国科幻文学在跨越百年的历史发展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科幻作家和作品。 (有改动)
[材料二]中国科幻文学,九重气象已成春。刘慈欣的《三体》被译成20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出版,全球销量突破2900万册;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赵华的《古币之谜》获得了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以他们为代表的科幻文学创作群体日趋壮大。《中国科幻网络文学白皮书(2022)》显示,2022年中国新增科幻网文作家4.2万人,其中“00后”占了72%。“后新生代”科幻作家的开阔视野和多元化创作,为中国科幻文学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
(选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有改动)
[材料三]近年来,随着全民阅读不断深化,《三体》《流浪地球》等作品热度高涨,科幻文学在青少年中很受欢迎。科幻阅读有助于青少年认识和体验不同的世界。此外,科幻文学作品入选中小学教材,部分学校开发科幻校本课程,让科幻文学和教育的联系越发紧密。未来,可以通过开设科幻文学创作课、举办校园创作比赛等,进一步释放科幻文学的教育功能,让更多学生成为科幻爱好者,培养其好奇心、想象力等核心素养。探究人类命运、建构价值体系,中国科幻文学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
(选自《光明日报》,有改动)
13.对上述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在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中,梁启超、鲁迅、老舍等文坛巨匠起到了推动作用。
B.材料二用举例子、列数字的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中国科幻文学取得的成就。
C.近年来科幻文学作品入选中小学教材,所有学校都开发科幻校本课程,让科幻文学和教育的联系越发紧密。
D.三则材料均提到了《三体》,可见其在科幻文学领域中的影响力极大。
14.结合材料三,分析科幻文学作品入选中小学教材的意义。(3分)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顾晓蕊
①故乡的家是一个四合小院,院里有棵粗壮挺拔的洋槐树。阳春四月,巨大的树冠华荫如盖,素淡的花苞次第开放,满院流溢着醉人的清香。
②槐花盛开的时节,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最开心的,要数采摘槐花。弟弟爬上高高的树杈,用带钩的竹竿把槐枝扭断,我拾起落到地上的枝条,沿着细茎轻轻一捋,一嘟噜花朵落进筐里。
③在那贫寒的年代,槐花无疑是一道美食,或蒸或炒,皆唇齿留香。然而,苍翠遒劲的老槐树,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如巨人般轰然倒下。翌日清晨,人们发现槐树被拦腰截断,细碎的花瓣飘落一地,生命的华美与脆弱瞬间交替,让人久久怅然无语。
④此后不久,我们便搬家了。十余年时光缓缓淌过,日子过得平淡而适意。三年前的一天,宁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妈妈放下电话,脸色煞白,双手颤抖,对爸爸说:“儿子在工地上出事了!”
⑤那是怎样惊心的一幕,现场发生爆管事故,弟弟身上多处烫伤,从八米高的平台跌落下来。他在重症病房里,度过了生命中最难挨的两个月。出院后,他不愿照镜子,也不愿出门见人,每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独自舔舐着心底的伤痛。
⑥妈妈说:“这样会闷出病来,出去走一走吧。”我想了又想,决定陪弟弟回故乡。踏上魂牵梦萦的热土,我的心里充满期待与忐忑,不知这一趟旧地重游,将给弟弟带来怎样的影响。
⑦走进童年的小院,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浓烈而又执着。抬头望去,记忆里被风雨摧毁的洋槐树,竟奇迹般出现在眼前,变得更加枝繁叶茂。弟弟径直向前,缓缓走到槐树下,把身体贴近树干,紧紧地拥抱那棵树。
⑧那一刻,安静极了。忽一阵清风拂过,雪白柔软的槐花,落在他的衣襟上。他捏起几朵放进嘴里,细细地嚼,两行清泪落了下来。自从弟弟受伤以来,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看到他流泪。
⑨泪痕很快被风吻干。他侧过身来,说:“姐姐,给我照张相吧。”我掏出相机,紧张得按了三次快门,才拍下这美好的瞬间。弟弟倚着老槐树,感叹道:“槐花虽小,却有阳光的味道。”他笑了,目光变得坚强,从灵魂深处射出来。
⑩半个月后,我们回到家。照片洗了出来,弟弟把它摆在床头,背面写着一行蓝色小楷:树是大自然的智者与强者,人应该像树一样活着。至此,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很快,弟弟又回到工作岗位,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那枝叶是信念,那树干是平和,那深入地底的根须,就是默默地承受。人这一生,有这么一棵树,不管经历多少风雨,依然能凭借一缕心香,从容抵达幸福的彼岸。
15.阅读文章,发现文中的树和人有着相似的经历,请你根据内容把空缺的部分补充完整。(5分)
时间 槐树 事件 弟弟感受
槐花盛开时节 粗壮挺拔 ①__________ 开心愉悦
电闪雷鸣的夜晚 拦腰截断 槐树倒下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_ 悄然生长 弟弟出事 自闭痛苦
重回小院 ④__________ 重新生活 释怀轻松
写作手法:⑤__________
16.结合语境,赏析下面句子。(6分)
(1)槐花盛开的时节,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从修辞角度赏析)
(2)弟弟爬上高高的树杈,用带钩的竹竿把槐枝扭断,我拾起落到地上的枝条,沿着细茎轻轻一捋,一嘟噜花朵落进筐里。(从描写方法赏析)
17.如何理解弟弟写的“树是大自然的智者与强者,人应该像树一样活着”?谈谈你的感悟。(4分)
18.人生不会一帆风顺,生活也因挫折而更显精彩。你是否也曾陷入困境,又是如何走出阴霾的呢?请联系实际分享自己的经历。(3分)
(四)名著阅读(8分)
下面是小明阅读时整理的读书笔记,请你帮忙完成相关任务。
【语段一】①“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坐车的跺着脚喊。
祥子真想硬把车放下,去找个地方避一避。可是,看看身上,已经全往下流水,他知道一站住就会哆嗦成一团。②他咬上了牙,蹬着水不管高低深浅地跑起来。刚跑出不远,天黑了一阵,紧跟着一亮,雨又迷住他的眼。
拉到了,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
——《骆驼祥子》
【语段二】他想: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③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斗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9.批注式阅读可以把读者的思考引向深处,小明读完两本书颇有感触,写下了批注,请你帮他在②和③中选一个句子将批注补充完整。(3分)
①“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
批注:语言描写,写出了车上人的冷漠,冷眼旁观着车夫“挣命”,没有一点人性关怀。
我选择____________(填写序号)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小明发现祥子和保尔的生命里都遇到了如明灯般的“引路人”,但两人的结局却截然不同,是什么使得祥子堕落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而保尔则百炼成钢,实现个人价值了呢?请结合经历和人物性格分析原因。(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21.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文题一: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这两句话给你什么启示?请以“谢谢你,让我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将文题补充完整;(2)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语言通顺;(3)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文题二: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美好的感受,是别人给予的关爱、理解、尊重、帮助、鼓励……幸福是自己取得成功后的喜悦,幸福是牵肠挂肚的思念,幸福是赏心悦目的美景……幸福可能是一个背影、一个眼神、一句话语……所有的一切都可能在我们的心中激起一朵朵幸福的浪花。
请以《属于我的小幸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感情真挚;(2)抓住重要的细节,写出内心的触动,进行适当的心理描写,展现自己心理变化的过程;(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025年上期期末测试参考答案及其评分标准
七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部分(共21分,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4 7 9 10 13
答案 B A B A A C C
【答案解析】
1.选B。重重叠叠,摇撼,炽(chì)热,浩浩荡荡(dàng)。
2.选A。“承载”可表示继承或传递某种文化、思想或智慧,搭配“回忆”用于描述充满记忆的物品、地点或经历,此处不可用“承受”。“写照”即真实描写,对事物或现象的真实刻画和描述,更侧重于对对象精神实质的反映,而“刻画”更注重对细节的精细描绘。“生根发芽”更强调精神的扎根与传承,而“昙花一现”的情感色彩不符合语境表达。
4.选B。雕版印刷是隋唐出现的,活字印刷是庆历年间发明的。
7.选A。“千寻”从正面写出峰上古塔之高,而非侧面。
9.选A。 即“更”刮目相待的“更”是另外的意思。
10.选C。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意为“少年时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壮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正午强烈的阳光;晚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拿着蜡烛照明”。
13.选C。原文指的是“部分”学校,而非“所有”学校都开发科幻校本课程,让科幻文学和教育的联系越发紧密。
二、非选择题部分(共49分)
(一)积累与运用(11分)
3.(2分)语序不当,改为:针脚里藏着往昔的艰辛,盛满对未来的希冀,将革命战士与百姓的心紧紧相连。
5.(5分。每空 1 分,错字、别字、加字、漏字等都不得分)(1)独怆然而涕下(2)会当凌绝顶(3)万里赴戎机(4)苔痕上阶绿(5)花之君子者也
6.(1)(2分)黄香温席更符合当今“孝”的理念,对父母心怀感恩,孝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回报父母才是正确的行为,而不是像郭巨违背伦理尽孝,这是极其残忍的行为。(表达立场1分,符合当今“孝”的价值观可得1分,言之有理即可)
(2)(2分)参考:它体现在细枝末节里,是无声的爱意。(仿照格式1分,语句通顺1分)
(二)阅读理解(38分)
8.(3分)“不畏”即不怕,在这里指不怕层层浮云挡住远望的视线,只因自己站在最高层。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怕奸邪的勇气和信心。(释义1分,分析情感2分)
11.(4分)(1)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重点词语:但、涉猎、见、往事)
(2)我年龄七十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重点词语:欲、恐、暮)
12.(2分)答:我认为他会选择开始学习。两则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学习,就会有长进,且什么时候学习都为时不晚。(正确推测1分,启示1分)
14.(3分)答:①科幻阅读有助于青少年认识和体验不同的世界。②未来通过开设科幻文学创作课、举办校园创作比赛等,可以进一步释放科幻文学的教育功能。③可以培养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等核心素养。(1点1分,少答酌情扣分)
15.(5分)①采摘槐花②怅然无语③三年前的一天④重生后更枝繁叶茂⑤托物言志
16.(6分)(1)答:比喻、拟人,把槐花比作迎风舞动的风铃,将槐花人格化,写出了槐花的形态美,表达了作者对槐花的喜爱之情。(根据一个修辞分析也可得满分)
(2)动作描写,运用“爬、扭、拾”等动词,写出了“我”和弟弟采摘槐花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槐花的喜爱之情。
17.(4分)答:槐树即使遭遇自然灾害被拦腰截断,仍凭借强大的生命力恢复如初,甚至长势更盛,人也应该像树一样,遇到挫折要学会坚强。这句话启发着我们要坚强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理解2分,感悟2分)
18.(3分)紧扣题意,据真情流露给分。
19.(3分,序号1分,批注分析2分)
参考:②动作描写、环境描写。写出了祥子在暴雨里努力拉车的样子,体现了他生活的不易。
③这是保尔在烈士墓前的内心独白,这段心理活动体现了他有着为理想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5分)
参考:
祥子历经了三起三落,从一个有理想、勤奋努力、身强体壮的青年堕落成一个自暴自弃、得过且过、麻木不仁的行尸走肉,由于自身的不幸而对世界充满了恨意,这是个人性格劣根性的结果,也是黑暗社会压迫的结果。而保尔历经四次“死里逃生”,从一个不懂事的少年成长为忠于革命的布尔什维克战士,这既是朱赫来引领他走上革命的结果,也是保尔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钢铁般意志的结果,使得他在艰苦环境下仍能苦中作乐,实现自我价值。
三、写作(50分)
21 .略
附:作文评分标准
项目 一等(好) 二等(较好) 三等(中) 四等(较差) 五等(差)
内容 (20 分) 20-18 18-16 16-14 14-8 8-0
切合题意 立意深刻 内容充实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基本符合题意 有中心 内容单薄 偏离题意 有中心 有内容 完全偏离题意
语言 (15 分) 15-12 12-10 10-8 8-5 5-0
准确 流畅 生动 准确 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 有语病 语言基本通顺 语病较多 语言不通顺 语病较多
结构 (10 分) 10-8 8-6 6-3 3-2 2-0
结构完整、 严谨 结构完整、 有条理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不完整 结构混乱
文面 (5分) 5 4 3 2 1-0
卷面美观 没有错别字和标点错误 字体端正 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少 字体清楚 错别字和标点 错误较少 字迹难辨 错别字和标点 错误较多 卷面混乱 错别字和标点 错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