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在宋代,芍药花特别受欢迎,它的栽植与观摩盛况绝不亚于牡丹。据载,当时的山东密州、河南陈州等地都举办过芍药花会,一时间风① 全国,前来赏花的人② 。苏东坡在《玉盘盂》诗序有云:“东武旧俗,每岁四月,大会于南禅、资福两寺,以芍药供佛。”据说当时的芍药花会,聚花多达七千朵,繁密丰硕,令人震撼。
1.文中填入横线①处的字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糜 shuò B.麾 suò C.靡 shuò D.麽 suò
2.填入文中横线②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颠沛流离 B.姗姗来迟 C.轰轰烈烈 D.络绎不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山水画自唐代独立成科1000多年以来,大师辈出,犹如巨星闪耀于中国山水世界。至当代,山水画承载时代精神, 。在国画变革的潮流中,李可染的山水作品重新发现和肯定了山水画的价值。为变革中国画,他背上画具,徒步走向大自然。祖国的山水无时无刻在召唤着他,使李可染游思万里,神飞笔下。他穷极毕生都在为祖国的山川塑造形象,对山川物象背后时代精神的描绘也是信手拈来。
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祖国的山水无时无刻都在召唤着他,使李可染游思万里,神飞笔下。
B.祖国的山水无时无刻不在召唤着他,使李可染游思万里,神飞笔下。
C.祖国的山水每时每刻不在召唤着他,使李可染游思万里,神飞笔下。
D.祖国的山水每时每刻无法召唤着他,使李可染游思万里,神飞笔下。
4.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怎么表现出更为丰富的笔墨表达 B.才能把笔墨表达得更为丰富
C.表现出更为丰富的笔墨表达 D.是否能表现出更为丰富的笔墨表达
二、名句名篇默写
5.默写古诗文名句。
“ , ”表现了木兰身跨战马,翻山越岭,奔赴战场时的飒爽英姿;“ ,一览众山小”展现了杜甫登泰山绝顶时心怀天下、不怕困难的豪迈气概;“落红不是无情物, ”体现了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 , ”是周敦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铮铮誓言;“ , ”是杜牧对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的愤慨;“斯是陋室, ”是刘禹锡不为陋室所困,品行高洁的宣言。
三、名著阅读
6.奥斯特洛夫斯基说:“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坚硬,什么都不惧怕。”下面所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与保尔相关的事件,哪一项最能印证这一观点?请作出选择并简要分析。
A.与瓦西里神父作对 B.和队员们筑路 C.对丽达产生误会
四、综合性学习
7.综合性学习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班要组织一次“孝亲敬老”的活动。作为活动策划者,你需要完成下面的任务。
【活动宣传】
(1)请完成海报设计。
①为宣传海报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②你会选择什么内容的图片作为海报的配图?请说明理由。
【活动实施】
(2)请在横线上补写活动内容。(至少要有一项孝亲的活动)
活动一:
活动二:
活动三:走进敬老院,慰问老人。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赠 远
[唐]顾况
暂出河边思远道,却来①窗下听新莺。
故人一别几时见,春草还从旧处生。
【注释】①却来:归来。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描绘了诗人河边漫步、归来后窗下听春日莺啼这两幅画面。
B.首句“思”字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远道”表明诗人与友人的空间距离甚远。
C.诗中“新莺”“春草”等意象富有生机,熔写景、抒情于一炉,以乐景衬托乐情。
D.整首诗朴实而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内心情感。
9.诗歌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活板
沈括
①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②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③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乙】
张衡性精微,有巧艺。作地动仪,以精钢铸其器,圆径八尺,形似倾樽①;其盖穹隆②,饰以篆文;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承之。其牙发机,皆隐在樽中,周容无际,如一体焉。地动机发,龙即吐丸,蟾蜍张口受丸,声乃振扬。司者觉知,即省龙机,其馀③七首不发,则知地震所从起来也。合契若神,观者莫不服其奇丽。自古所来,未尝有也。
(选自李昉《太平御览》,有改动)【注释】①倾樽:泛指酒器。②穹隆:像天空一样,中央高高拱起。③馀:同“余”
10.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瞬息可就(靠近) B.用讫再火令药镕(烧)
C.合契若神(像) D.下有蟾蜍承之(代词,指铜丸)
1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
外 有 八 龙 首 衔 铜 丸 下 有 蟾 蜍 承 之
1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2)观者莫不服其奇丽。
13.为了突出说明对象的特点,甲、乙两文均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仿照示例,再找一处加以分析。
示例:“薄如钱唇”一句,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活字字模薄的特点。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深海是很好玩的
霍思伊
①他是一位有170多万粉丝的视频博主,致力于深入浅出地向公众传播海洋科学知识,他曾在82岁高龄3次下潜到1400多米的深海,以无穷的好奇心探索海洋的秘密。他是终身学习的典范,60岁之后依然不断跃上新的台阶。
②汪品先今年87岁。他2021年入驻视频网站,在中国古海洋学奠基人等身份之外,又多了一个出圈的标签:科普老顽童。“深海是很好玩的。”[1]每当汪品先这样开始他的讲话时,两侧嘴角就向上弯起一个大大的弧度,他总是手舞足蹈,语调高昂,节奏轻快。网友们都亲昵地叫他“老顽童汪爷爷”。[批注1:手舞足蹈、语调高昂,体现了汪品先的热情和活力,使得他的科普讲解更加生动有趣,容易吸引听众的注意。]
③时间是汪品先的朋友,也是他的敌人。他每天骑着单车往返于家与办公室之间,早上七点准时出现在办公室,一直工作到半夜12点。他不用手机,他对自己的每一分钟都有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执行。几十年来,汪品先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座钟。
“离世俗很远、离世人很近”
④“200米以下深海的美是世人看不见的,我有责任把它呈现给大家。”汪品先指出,科学家需要和社会对话。首先,科学研究的目标往往是社会认识不足的重大问题,要大声疾呼以唤起广泛注意。其次,透过科学家的眼睛能发现科学的有趣、可爱、美,值得与全世界分享。
⑤汪品先认为科学最大的驱动力是好奇心。一次,他路过杭州湾大桥时,司机问他:江水为什么这会儿退潮?退潮之后,水去了哪里?“这个题目真好!”他拍着大腿嚷道,随即更新了一条视频:“退潮之后,海水去哪了?为什么钱塘江的涌潮更壮观?”很快收获了百万级播放量。
⑥在汪品先看来,科普要教的不是知识,而是发现问题。向更深层看,当前中国不缺科学家,缺的是科学家精神和创新的文化土壤。于是,2021年,他于耄耋之年主动在同济大学开设公开课《科学与文化》。每次教室里都坐满几百人,课后经常有学生追到他的办公室提问交流。
⑦好友焦念志教授说,汪品先“离世俗很远、离世人很近”“他不在意人情世故,敢说敢做,一心只做自己的深海研究。专家叫他先生,学生叫他老师,孩子叫他爷爷,粉丝叫他汪院士,各层次的人都愿意和他交流。”
“海水是通的”
⑧“中国的大洋钻探几乎是从一张白纸开始学起的。”同济大学翦知潜院长形容。在他看来,在白纸上写下第一笔的人,就是汪品先。
⑨在汪品先的努力下,1999年2月12日,ODP184钻探船从澳大利亚西部起航,缓缓驶向中国南海。这艘“世界上最高效的船”共取上来5000多米深海岩芯,获得了3200万年以来南海演化和气候变迁的历史,使中国的海洋地质学进入新的阶段。
⑩对汪品先来说,真正的学术青春刚刚开始:在全世界最好的船上,全世界最有本事的海洋科学家每天待在一起,交流的只有科学。“这种高质量的交流和高效的合作,才是现代科学。”
汪品先相信,海洋科学比别的科学更加全球化,因为“海水是通的”。
“踩下一个脚印”
南海大洋钻探的经验,让汪品先在60岁后提出了两个假说:气候变化“低纬驱动说”和“南海不是小大西洋”。二者都挑战了国际主流观点,后者更具颠覆性。
宽阔的学术背景和严谨的思维,是汪品先能够“标新立异”的底气。近几年,汪品先的目光从海洋扩展到了更大的空间。他提出,深海研究的出路和价值,在于整个地球系统。
深海,正是进入地球内部的入口。
直到现在,这依然是一个很新的方向。汪品先每天仍坚持阅读大量前沿文献,攒了上千份笔记,我要“回到地球系统科学上”,“把很多系统的东西嚼烂了,连起来。”科学的东西要颠覆不是几年、几十年,是一个长期过程,我是来不及了,但至少先把问题提出来,希望能在自己走之前[2]“踩下一个脚印”。[批注2: ]
踩下一个脚印,让后人沿着道路,走下坚实的步伐,这是汪品先毕生的心愿。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有删改)
14.选文遗漏了以下文字,你推测应该放在文章的 部分。( )
1978年第一次出国时,汪品先就听说了大洋钻探,他很快意识到,这就是“深海研究的最前沿”。1992年,汪品先当选院士的第二年重返曾访学的德国,只做了一件事:说服德国和中国合作考察深海。
A.“离世俗很远、离世人很近” B.“海水是通的” C.“踩下一个脚印”
15.作批注是非常好的读书方法,细读文章,理解“踩下一个脚印”的含义,完成批注2.
16.根据单元提示,如果将本文选入第一单元,你认为合适吗?请写出理由。
第一单元 历史的星空,因为有众多杰出人物而更加光辉灿烂。他们中有矢志报国的“两弹”元勋,有英勇无畏的民主战士,有才略非凡的英雄豪杰,还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文学巨匠……阅读本单元的课文,能让我们感受到杰出人物的高尚情操、人格魅力和精神世界。
17.请在汪品先科普视频下的评论区跟帖,表达你对汪老的情感。要求:①情感抒发要有内容,有凭据;②根据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抒情方式;③50字左右。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碧血山丹
张 贵
①我随同老区慰问团回到了阔别30余载的大青山抗日革命根据地——翠泉村。一踏入山乡,我的心就如同缭绕在峰头的白云,情缠意牵。那幽谷深涧一股股清澈的小溪,犹如追逐嬉戏的儿童,发出爽朗的笑声。坡梁上、沟谷底、山腰间的杂草丛中,山花竞相开放。草丛中冒出一团团抖动的火苗——那不是山丹花吗?
②一进杨大娘家,就见那争芳斗艳的山丹花,像堆燃得正旺的火焰,耀眼夺目。我环顾这熟悉而又陌生的院落,满怀深情地叫了声:“大娘!”大娘忙走出门来,惊喜得又像当年一样答道:“噢,是珊丹姑娘回来啦!”其实,我已是50多岁的人了,可大娘习惯把我称作“姑娘”,正如大娘永远像我母亲一样。我抢前几步,一头扑入她的怀里,40年前的战火硝烟就滚在了眼前:
③那是1944年春,我16岁,在连队担任卫生员,在这里已度过三个春天。当时救护所就设在杨大娘的西屋。杨大伯是支前小队长,他带领乡亲们为部队运送弹药,转移伤员,接济军饷,传送信件,踏遍千里青山。大娘是我救护伤病员的得力助手,常常几天几夜不合眼守护在床前,她熬红了眼睛,消瘦了身体,却从不喊累。伤病员们最爱吃她做的香喷喷的小米饭炒山药丝。当一个个伤病员恢复了健康,打起背包重返前线时,大娘总要一个一个地送出村外,凝视着他们远去的背影,久久不肯离去。
④一天上午,天空传来飞机的轰鸣。“有情况!”杨大伯话声一落,飞身跃出窑洞,操起了担架直奔阵地。两架敌机在山野的阵地上轮番俯冲扫射,随后一队鬼子也蹿进了山里,阵地上炮火连天,硝烟弥漫,一场恶战开始了。
⑤当我刚跳出隐蔽壕时,头顶又传来了敌机刺耳的呼啸声。“珊丹,快,快卧倒!”随着喊声,杨大伯那壮实的身躯挡住我,随即一颗炸弹在我身旁爆炸,那撼天裂地的轰响几乎把我震聋了。我从大伯身下爬起,大伯却昏迷在血泊中。“大伯,大伯……”我大声呼叫着,只见他脸色苍白,慢慢睁开那布满血丝的眼睛微弱地对我说:“快救伤员去!”我忙查看他的伤情,为他包扎抢救。
⑥太阳落山时,敌人溃败而逃,战斗胜利结束。同志们从阵地上归来,老连长还没顾扑扑衣服上的尘土就直奔救护所:“老杨怎么样?”我哽咽着:“大伯是为了掩护我才受了伤……”我再也说不下去了。那天晚上,月亮也变成了有情的人儿,皎洁的银辉洒满大地。我们抬着担架大步流星地穿过白天激战过的阵地,沿崎岖的盘山小路疾速赶到团部卫生队。由于伤势过重,大伯停止了呼吸。
⑦安葬了大伯,第二天我徘徊在大伯流过血的阵地,蓦地发现一棵含苞待放的山丹花,细细瞅去,它的茎叶和花骨朵上洒满了斑斑血迹。我含泪把这棵洒有大伯血迹的山丹,小心翼翼地连根刨了起来,移植在大伯窗前的花池内。经过精心栽培,不几天它就绽出了血红的花瓣,似乎比山野的山丹更红更艳,像燃烧的火炬!
⑧抗战胜利后,我要随军南下,临别时大娘再三嘱咐,等解放了一定要回来看望这山丹。
⑨这些往事深深地沉在我的心底。后来,人民政府把大伯的坟墓迁进了青山革命烈士陵园。当年移植来的山丹,长得一年比一年旺,花开得一年比一年多。火红的山丹,你是我永恒的怀念!
(有删改)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由眼前的山丹花回忆起40年前的战争岁月,山丹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
B.第②段末句以“滚”字引出下文,凸显了作者对战争岁月的记忆深刻。
C.第⑥段调动视觉感官写皎洁多情的月光,旨在烘托大青山的美丽怡人。
D.本文与《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样,都通过场面描写表现人物英雄气概。
19.首段中作者笔下的翠泉山乡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情感?请简要概括。
20.请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设计朗读。
语句 朗读·赏析
(1)一踏入山乡,我的心就如同缭绕在峰头的白云,情缠意牵。 根据理解,为句子设计朗读的重音(一处即可),请陈述你的设计和理由。
(2)大娘总要一个一个地送出村外,凝视着他们远去的背影,久久不肯离去。 根据理解,为句子设计朗读的语速(一处即可),请陈述你的设计和理由。
21.本文与课文《井冈翠竹》一样,标题中的物象在文中反复出现。请简要分析“山丹”这一物象在本文反复出现的好处。(从行文结构或内在意蕴方面)
八、作文
22.作文
花儿盛开是绽放,梦想实现是绽放,战胜自我是绽放……绽放,需要阳光和雨露;绽放,也需要努力与坚持。花朵不分大小,目标不论高低,绽放了,就是美丽的。
请以“美丽的绽放”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卷面整洁,字迹清晰。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 2.D
3.B 4.C
5.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会当凌绝顶 化作春泥更护花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惟吾德馨
6.选B。保尔承受了极端恶劣环境中伤病的煎熬,对共产主义信念愈加坚定。
7.(1) 示例一:关爱老人,从心开始。示例二:对老人尽一份孝心,给社会添一分和谐。 示例:我选择的图片左边是一个小孩扶着老人,右边是甲骨文中的“孝”字,两者形似,更容易使我们理解“孝”的含义,易激发我们的想象能力。
(2) 示例:“孝亲敬老”问卷调查; “孝亲敬老”朗诵比赛。
8.C 9.示例: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10.A 11.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承之 12.(1)每个韵部都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2)观看的人没有一个不叹服地动仪的神奇美丽。 13.示例一:“形似倾樽”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地动仪外形如酒器的特点。示例二:“其盖穹隆,”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地动仪的盖子中间突出的特点。示例三:“字平如砥”一句形象地说明了板上字模平整的特点。
14.B 15.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汪品先对深海研究的贡献比作“踩下一个脚印”,是希冀后人能沿着这条道路,在深海研究领域开拓出更广阔的视界。示例二:汪品先对中国深海研究的成果无疑是巨大的,而他仅仅将这种成就比作“踩下一个脚印”,体现了汪老谦虚朴实、伟大无私的性格品质。 16.示例一:我认为合适。因为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杰出人物”,选取介绍了邓稼先、闻一多等多位杰出人物的事迹,反映出他们的优秀品质。而本文的介绍对象汪品先是我国优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为我国深海研究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果将本文选入第一单元,我们能感受到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的非凡气质,进而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和追求。
示例二:我认为不合适。第一单元已经介绍了博学睿智的科学家邓稼先,并采用了小标题的形式。如果将本文选入第一单元,有重复之嫌。而且本单元的课文作者与介绍对象之间都有着一定的联系,本文不符合这样的要求。 17.示例;耄耋之年致力于深入浅出地向公众传播海洋科学知识,您是可爱的科普老顽童;几十年来您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一座钟,您是认真的科研工作者;气候变化“低纬驱动说”和“南海不是小大西洋”两个假说引领深海科研方向,您是伟大的科学巨匠!
18.C 19.翠泉山乡环境优美,充满生机。表达了“我”对翠泉山乡的赞美以及重访故地的激动、喜悦之情。 20.(1)“缭绕”(或“情缠意牵”)应读重音,让人感受到“我”与翠泉村难以割舍的情感。
(2)“一个一个”(或“久久不肯离去”)语速缓慢,在舒缓的朗读节奏中,强调杨大娘对重返战场的战士的不舍、牵挂。 21.示例一:开篇点题,前两段描写了如火般的山丹花,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铺垫;第⑦段中,将火红的山丹花与杨大伯的精神建立起关联,照应文题;末段写山丹花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升华主题,首尾呼应,使作品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示例二:山丹花是军民鱼水情的见证;山丹花是杨大伯英勇无畏、舍己为人精神的象征;山丹花是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的体现。
22.美丽的绽放
其实每一个人一出生就注定了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地追寻美丽。我们的眼睛就像摄影师的镜头,时刻在捕捉美丽。可是,如果你静下心来去倾听去观察,就会发现美丽真的就在我们身边。比如说四季的轮回,就铸就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正是四季的吟唱,谱成了最美丽的乐章。
春——树木拔节时轻快的节拍
春天是四季中生命力最充沛的季节。花草树木都在春天苏醒,用它们那令人喜悦的明亮的绿色告诉人们:春天来了!经过一整个寒冬的肃杀,春意盎然的日子当然让人们期盼了。春天的美,还美在它特有的活力。小草悄悄冒出绿芽,树干慢慢伸出枝杈。好像一眨眼的工夫,鸟儿就开始欢唱,而那鲜艳的绿色叶随之蔓延。这是春天的美丽--使人喜悦的美丽。
夏——百花齐放时热闹的交响乐
和煦的春风依旧吹着,只是阳光变得更耀眼,树木变得更茂密了。是啊,夏天到了。走过宁静的小路,刺眼的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留下斑驳而寂寞的影子。夏天是一个奇怪的季节,它的奇特就在于,一个同样的好天气,却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感受。但是明媚的阳光在大多数时间里给予着我们一种奔放的热情。夏天是一个享受的过程,是一个张扬青春的时刻。阳光、鲜花和浓荫,它们让夏天充满了奔放的美丽。
秋——落叶纷飞时忧伤的蓝调
一说到秋,往往让人联想到忧伤。秋天在我看来是一个沉思的季节。躺在铺满落叶的黄绿色草坪中,仰望着湛蓝的天空,偶尔还有一丝飒爽的秋风吹过。秋天,宁静而悠远。走过幽深的巷子里,当一片落叶在你眼前飘落的时候,也许会觉得有一些凄凉吧。秋,这个我最爱的季节,有着澄净而忧伤的美丽。
冬——白雪漫天时空灵的和弦
冬天在许多人眼中枯燥而无趣,其实不然。即使不是下雪的天气,光秃秃的树干和毫无表情的高楼大厦站在一起,那种苍白也是一种美丽。当你看到在寒风中已经枯黄的树叶还顽强的高挂在枝头的时候,你会觉得孤独的叶子其实也是一道风景。冬天教会我们珍惜现在拥有的温暖。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冬日的美丽当然就不言而喻。在雪白纯净的世界里,那是净化心灵的美丽。
这是我眼中的四季,是我发现的美丽。你听,四季在吟唱;你看,美丽在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