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0-18 16:5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文艺复兴时期早期的代表人物但丁和达·芬奇及其代表作;记住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哥伦布等人的名字和新航路的路线;理解人文主义的含义、文艺复兴的意义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分析文艺复兴时期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和绘画艺术的鉴赏能力。通过对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用科学的观点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使学生认识: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对大自然的伟大斗争,新航路开辟的成功,促进了各国的交流,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改变了世界形势。理解文艺复兴时期文艺作品反神学、反封建的精神,从而鼓励学生从小树立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开拓创新的信念和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文艺复兴的本质和主要代表人物,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二、难点:人文主义的含义,文艺复兴的意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展示美术作品“蒙娜丽莎”,导入
一、文化巨人但丁与达·芬奇
1.读教材,明确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
明确:1)14世纪前后意大利出现手工工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2)欧洲封建教会对思想文化的摧残和对人们进行精神世界的控制。随着新型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新兴资产阶级产生,从而掀起这场思想解放运动。
2.理解文艺复兴的本质,人文主义的内涵
提问后明确:文艺复兴是指欧洲(主要是意大利)从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文化和思想发展的潮流。文艺复兴兴起于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的背景下,是资本主义发展要打破封建神学束缚在思想上的要求。是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在教权大于王权的中世纪,反封建首先体现为反神学,反对神学世界观是文艺复兴的重要特点。
人文主义的内涵,是“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实生活”,以人为本,是一种把人放在首位、极力维护个人尊严的思想,鼓励要以人的眼光而不是以神的眼光来看待世界;肯定人性就是反对教会主张的禁欲主义;肯定现实生活,就是鼓励人们追求个人幸福。
3.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哪些?为什么称但丁为“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 新 课标 第一网
明确:主要有但丁、达·芬奇等
但丁在作品中积极关心现实,他写的是中世纪晚期的意大利生活。诗中所写的游历三界的所见所闻,很多都是意大利的现实生活,涉及了当时佛罗伦萨以至意大利复杂的党派斗争,涉及教皇和僧侣们的罪恶,也涉及贪官污吏和新兴产阶级对人民的剥削压迫等。但丁在作品中所要贯彻的主题思想相当明确:在新旧交替的时代,个人和人类怎样从迷惘和错误中经过苦难和考验,到达真理和至善的境地。诗中还表现了他对现世生活的兴趣。《神曲》的主要内容是以反对神学权威为核心,所以,但丁被称为“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
4.欣赏《蒙娜丽莎》,体会作品中所蕴涵的人文色彩
回答后讲解:达·芬奇的代表作《蒙娜丽莎》的人文色彩,即对人和人性的刻画。作品的意义在于通过一个普通市民女性的形象表达了人对于自身的肯定,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作品提示人性真实的一面,让自然之美展现于观者的眼前。蒙娜丽莎原是佛罗伦萨一位皮货商的妻子,当时年仅24岁。画面中的蒙娜丽莎呈现着微妙的笑容,眉宇间透出内心的欢愉。画家以高超的绘画技巧,表现了这位女性脸上掠过的微笑,特别是微翘的嘴角,使蒙娜丽莎的笑容平静安详而又意味深长。这正是古代意大利中产阶级有教养的妇女特有的矜持的美好表现,不少美术史家称它为“神秘的微笑”。
5.讨论:文艺复兴的影响
回答后明确:1)解放了思想;2)孕育了近代西方文化;3)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条件。解放思想指文艺复兴把人们从中世纪的神学世界观中解放出来,开始用“我”的眼睛而不是神的眼睛看世界。孕育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指建立在人文主义基础上的世俗文化,它的特征是崇尚理性、科学,鼓励进取,追求享乐。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条件指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往往把矛头对准宗教专制,文艺复兴反对神权专制,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思想准备的作用。
二、新航路的开辟
1.读教材,明确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提问后明确:1)经济根源: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扩大对外市场。2)社会根源: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导致对货币需求增加,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当时,很多欧洲人渴望去东方实现黄金梦。3)商业危机:奥斯曼国家建立后对东地中海地区的控制,使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受阻。4)客观条件具备:西欧生产力的发展、知识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远洋航行开辟新航路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2.读教材,读图,填表: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航海家
国别
航行时间
资助国家
航行线路
哥伦布
达·迦马
麦哲伦
3.讨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明确:一、新航路的开辟扩大了各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二、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三、引发了西欧人殖民掠夺的狂潮。
老师进一步讲解:关于扩大了经济文化交流,可以从两方面来看,1.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日益联系成为一个紧密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贸易范围扩大,欧洲与亚非之间贸易量增加,开始同美洲联系,欧洲市场出现各地商品就是一种表现。
2.商路和贸易中心变化,沿地中海商路衰落,世界贸易中心也从地中海转到大西洋沿岸,港口城市后来居上,占据贸易中心地位。
关于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可从三方面来认识:1.大量的贵重金属从美洲流向欧洲,金银价值下降,货币贬值,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主的实际收入大减,封建主衰落;2.货币贬值造成商品增值与物价猛涨的局面,拥有丰富商品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暴利;3.物价猛涨中,劳动人民贫困化,甚至走向破产,造成小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的分离,成为自由劳动力。欧洲的价格革命实质就是一次“通货膨胀”。它反映了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价格体系的变动,从而导致西欧国家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实际上解决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一要素——资本原始积累,并加速了欧洲封建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关于引发西欧的殖民掠夺,可以理解为新大陆的发现刺激了欧洲人对财富的贪婪。欧洲人蜂拥而至新大陆进行掠夺,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殖民侵略开始进入高潮。
总结:
哥伦布的航海冒险对你有什么启示?
作业:学习目标
板书设计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
一、文化巨人但丁与达·芬奇
1.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
2.文艺复兴概况
时间:14~16世纪
地点:欧洲(意大利为主)
本质—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指导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实生活)
3代表人物
但丁——“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神曲〉
达·芬奇——《蒙娜丽莎》——表现人性的美好
4.文艺复兴的影响
1)解放了思想;
2)孕育了近代西方文化;
3)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条件。
二、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1)经济根源2)社会根源3)客观条件具备4)商业危机
2.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填表)航海家
国别
航行时间
资助国家
航行线路
哥伦布
达·迦马
麦哲伦
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扩大了各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2)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3)引发了西欧人殖民掠夺的狂潮。导学案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流行歌曲:《蒙娜丽莎的微笑》,欣赏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
小故事:蒙娜丽莎是佛罗伦萨一位富商的妻子,据说画像之前刚刚失去了心爱的幼女,所以心情郁闷,神态忧郁。达芬奇为了抚慰她的悲痛,使其露出笑容,特地请来乐队为她演奏乐曲,还不断地讲故事给她听,历经四年,终于画出了蒙娜丽莎那温柔典雅,含蓄而颇具魅力的微笑,使其成为一幅充满永恒魅力的世界著名肖像画,被誉为世界艺术界的“神品”。据说1962年12月14日至1963年3月12日,这幅画在美国展出时,由于参观的人太多,展览会不得不临时规定,每个观众只能在此画像前停留3秒钟。而后来在日本展览时,轰动程度更是超过了美国,规定每个观众停留的时间是两秒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绘制《蒙娜丽莎》的那个时代——文艺复兴时期,去探寻文化巨人们的足迹,揭开他们那神秘的面纱。
学习新课:
文化巨人但丁和达芬奇
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
什么是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兴起的时间 ,根本原因 ,地点 ,实质 ,
指导思想 。
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姓名
国籍
作品
评价
4)文艺复兴的影响:冲击了 ;促进了 ;孕育了 ;
为 准备了思想条件。
(二)新航路的开辟
1、阅读归纳:阅读课文了解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其中包括根本原因和直接目的),以及开辟新航路所具备的条件。
2、列举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
航海家
成就
找一找:在教科书第77页的地图上找出航海家们所走过的路线,用深色的笔把他勾画出来。 重走新航路:在地图上画出三位航海家的航行路线议一议:分组讨论,从以下几个方面归纳出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积极的影响、消极的影响)或(对整个世界格局的影响、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对亚非拉国家的影响)
课堂小结:订正指导丛书第36页的知识建构,并朗读该知识建构。
课后大练兵:
1.恩格斯说:“他是旧时代最后一位诗人,是新时代最初的一位诗人。”这位诗人是…………『 』
A.但丁 B.达·芬奇 C.哥伦布 D.达·伽马
2.2006中国意大利年”主题海报——“意向中国”中的大卫像取自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该作品所体现的社会思潮是…………………………『 』
人文主义 B.理想主义 C.自由主义 D.社会主义
3.有位同学编写了这样一段话:一位商人来到了①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拜会了②文艺复兴的先驱莎士比亚,探讨了③但丁的悲剧《哈姆雷特》,他们还欣赏了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你认为他的这段话中应该修改的地方有
4.14—16世纪的欧洲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人被发现”与“世界被发现”分别指的是
5.沿着哪一位航海家的船队开辟的航线,可以沿路领略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风光?
课后谈收获:
1、 通过本课的学习记住了什么?
2、 谈谈自己欣赏的一位文化巨人或航海家。
创新题
21、有位同学为了更好的记忆本课的知识点,他编写了这样一段话:一位商人慕名来到了①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拜会了②文艺复兴的先驱莎士比亚,探讨了③但丁的悲剧《哈姆雷特》,他们还欣赏了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你认为他的这段话中应该修改的地方有(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2006中国意大利年”主题海报――“意向中国”中的大卫像取自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该作品所体现的社会思潮是 ( )
A.人文主义  B.理想主义  C.自由主义  D.社会主义 23、有这样一幅世界著名油画,画中妇女温柔、典雅、面带微笑,那“神秘的微笑”给人们以无限丰富的联想。这幅名画是 ( )
A.《神曲》 B.《蒙娜丽莎》 C.《哈姆雷特》 D.《最后的晚餐》
24、沿着下列哪一位航海家的船队开辟的航线,你可以一路领略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风光? (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麦哲伦 D.哥伦布
25、右面这幅地图的名称为( )
A.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B.“三角贸易”示意图
C.郑和下西洋示意图
D.丝绸之路示意图
拓展探究典型题
综合题
26、在开辟新航路的几次远航中,到过好望角的航行者有( )
①迪亚士 ②达·伽马 ③麦哲伦 ④哥伦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7、开辟新航路和郑和下西洋相比,共同之处是  (  )
①都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 ②都使用了中国发明的指南针 ③都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④都以寻找黄金为目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8、1405—1433年,中国明朝的郑和曾七次下西洋,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他首次航行出发的时间比麦哲伦环球航行( )
A.早将近1个世纪 B.早1个多世纪
C.早将近2个世纪 D.早2个多世纪
29、识图题
请回答:(1)两幅图片中的人物分别是谁?并写出他们的各自的代表作品一部。
(2)他们在14至16世纪的西欧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们的作品又是如何体现这一思想的?(3)这个运动有何意义?30、读下图,请回答:(1)图A.B.C.D分别是谁开辟的什么航线?(2)新航路开辟中的“新”体现在什么地方?(3)新航路的开辟有什么历史意义?
探究题
31、英国业余历史学者加文·孟席斯于2002年3月15日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发表了他的新观点:是郑和首次环球航行,发现了世界。10月,他来到中国进行演讲,并带来他的新著《1421年:中国人发现世界的一年》。但这一观点仍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根据以下材料探究:为什么郑和没有能够发现新大陆呢?
材料一
1451年,哥伦布在意大利诞生。虽出生卑微,但他立志要当一个航海家。19岁时,哥伦布随兄在葡萄牙的里斯本定居。当时葡萄牙正试图绕过非洲去印度,但哥伦布认为不必绕过非洲,只要一直向西航行使可到达印度。然而从他1484年向葡萄牙国王提出这个建议开始,到1492年西班牙女王同意这一计划付诸实施,哥伦布花了8年的时间。1492年8月,年已41岁的哥伦布终于获得西班牙女王伊丽莎白的支持,带领人分乘三只小船离开西班牙,开始向西环球航行。
材料二
明朝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新政权,实行安内平党和海禁政策(包括严禁私商出泊),即关起门来巩固政权。他去世后惠帝当政。四年后,朱棣发难,取代了惠帝,登基当了成祖。明成祖朱棣一上台就改变了朱元璋方针,打开海禁,鼓励私商,责令郑和组织了庞大的下西洋活动。
材料三
“宣德化而柔远人,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郑和下西洋的主要活动,都是以此为中心而展开。
在西方,西班牙国王同意哥伦布的航海探险请求时,不仅封他为贵族暨大西洋海军元帅,更准他担任未来所发现的岛屿和陆地的总督,而且这些头衔都将世袭。此外,新发现土地上产品的归他所有;他也能参与新土地上所有的商业活动。远航探险不仅可以带来荣誉,更可以致富。
(1)从材料一、二中,看有没有发现不同?中国统治者和西方统治者在对待航海这件事情做决策的时候有什么不同?(2)从材料三中,中国的航海家郑和是如何看待航海的?把航海是当作什么事情来做的?西方的哥伦布又是怎样的?在航海过程中国的郑和与西方的哥伦布又分别是扮演的怎样的角色呢?聚焦中考典型题
32、(2006年,太原市)文艺复兴时期,明确表达了对天主教会的厌恶,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的诗人及其作品是 ( )
A.但丁《神曲》 B.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
C.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D.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33、(2006,年南京市)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下面四幅美术作品中,由他创作的是A.B. C.D.
34、(2006年,河北省) 密切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把世界逐渐结为一体的事件是 ( )
A.新航路的开辟 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C.美国的建立 D 工业革命的完成
开放研究典型题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商品货币经济日益发展,人人都渴望黄金的年代。哥伦布就曾说过:“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材料二:印第安人说: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是一个恶魔。而欧洲人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把落后的美洲带入文明时代,是一个有功之臣。
请回答:
(1)读了材料一,你对新航路开辟的动因有何新的认识?
(2)读了材料二,你认为他们说得有没有道理,谈谈自己的想法。教学反思
从总体上来说,我认为,这堂课的教学,基本上实现了新课标中关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但是,仍有一些问题细节未能顾及到。主要表现如下:第一,教学内容的安排与教学顺序基本是按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进行的。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本课内容是可以采用专题方式进行的,这样更有利于开启学生自主掌握知识、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的能力。
第二,在组织学生分析思考时,当学生的分析欠全面时,有些问题由于过多地顾虑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受到完成教材教学任务意识的驱使,没有及时地予以补充。如学生在评价文艺复兴运动时,他们基本上是按照教材的表述进行了正面的肯定。但实际上,也应该向学生讲清楚,文艺复兴运动前期,人文主义思想确实对人们冲破教会学说的控制、解放思想、大胆探索、追求人生的价值、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等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文艺复兴运动后期,由于过分地强调发展人的个性与人的需要,也导致了个人私欲的膨胀,引起了社会的混乱与人性的扭曲。其实,作一番适当的说明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