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考点培优】1.1神奇的物理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沪粤版(2024)(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章节考点培优】1.1神奇的物理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沪粤版(2024)(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25 10:4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物理学科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考点培优沪粤版(2024)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1.1 神奇的物理学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哪位科学家建立了运动三大定律,构建经典力学体系(  )
A.牛顿 B.爱因斯坦 C.玻尔 D.伽利略
2.在下列各个物理量中,不是用“焦耳”作为单位的是 (  )
A.功率 B.内能 C.功 D.热量
3.电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之比叫功率,下列哪个不是电功率的单位(  )
A.瓦特 B.焦/秒 C.千瓦时 D.千瓦
4.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中考体考使用的单人跳绳长度约80cm
B.中考体考使用的实心球约20kg
C.中考考场的温度约40℃
D.中考考场空调的电功率约2000W
5.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
B.泰山山项上的大气压约为1.8×105Pa
C.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50cm
D.一位普通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
6.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下列描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托里拆利准确地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
B.牛顿通过实验直接总结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C.帕斯卡通过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存在且很大
D.伽利略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7.有关科学家的科学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首先用望远镜观测太空 B.爱因斯坦建立了力学三大定律
C.哥白尼提出了“地心说” D.牛顿发现了相对论
8.科学探究需要进行实验,在取得数据和事实后,再进行分析和推理,因此,在科学探究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下列叙述是事实或推论的是
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 气体进入到空气中
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A. 是事实, 是推论 B. 是事实, 是推论
C. 是事实, 是推论 D. 是事实, 是推论
9. 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由图示位置冲向轻质弹簧,直到弹簧压缩到最短。则该过程中对于物块的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A.先加速后减速 B.先匀速后减速
C.先减速后匀速 D.一直减速运动
二、填空题
10.英国物理学家   总结了笛卡尔、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为了纪念他作为的杰出贡献,人们把他的名字命名为   的单位。古希腊学者   洗澡时观察到浴缸里的水向外溢出,从而设计实验解决了王冠的鉴定问题,提出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他还发现了   原理。
11.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   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由此得到的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12.1826年,物理学家   通过大量实验最先确定了电流与电阻、电压的关系,为了纪念他在电学方面的贡献,将他的名字作为物理量   的单位。
13.下图是同学们通过测量工具测得的物理量,请完成读数。
用停表测量跑步的时间 测量物块的密度
停表读数为    物块的质量为   g,体积为   cm3
14.电流的磁效应是丹麦物理学家   在1820年发现的;通电螺线管附近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如图所示,则螺线管的b端是   极,电源的B端是   极.
15.物理学分为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许多分支学科,研究不同的学科需要不同的实验器材,依据你在实验室中的收获,写出测量长度的仪器是    ,测量时间的仪器是     
16.每一次物理学的重大发现都会影响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物理学家的杰出贡献功不可没.你知道或喜欢的物理学家是   ,他对物理学作出的主要贡献是   .
17.在学习了物理知识后,我们知道    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奥斯特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   ”; 图所示是一个    表.
三、作图题
18. 如图所示,图1是小明自行车手闸,其中可视为一种杠杆,简化示意图如图2所示,O为支点,为阻力。请在图2中画出的力臂、作用在A点最小动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
19.一天饭后。孙青同学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涤纶的。他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提出的问题:   ;
(2)猜想与假设: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
(3)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够的水;
(4)主要步骤:将三个烧杯中倒入   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   ,将现象记入下表:
布料种类 涤纶 麻 棉
杯中所剩水量 最多 较少 最少
布块所含水量 最少 较多 最多
(5)结论:   ;
(6)炎热的夏天,如果人体皮肤被汗浸渍,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因此,从吸水多少这个角度说,应尽量采用   类的布料来制作夏装。
20.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热情况,两烧杯和电加热器的规格均相同.
(1)实验前,两只烧杯中应分别装入质量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水和食用油,需
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
(2)实验时,通过   (选填“加热时间长短”或“升高的温度”)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3)记录水和食用油的初温,开始实验,每隔1 min记录一次数据,填在表格中.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要想使水和食用油的最终温度相同,需要给   加热更长时间,表明   的吸热能
力更强.(均选填“水”或“食用油”)
(4)通过实验还发现,在加热1 min后,食用油的温度低于水的温度、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五、计算题
21.汽油机的铭牌上都标有型号,型号中的第一位数字表示气缸数,后几个数表示气缸直径.如:190型柴油机表示单缸,缸径为90毫米.试分别说明4115型和4125型汽油机的汽缸数和缸径各是多少?
22.如图所示,底面积为50 cm2、高为10 cm、质量为100 g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和一个质量为100 g的小球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厚度忽略不计),当给容器内盛某种液体时,液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m-V图像,如图所示;当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再将小球轻轻地放入容器中,小球沉入容器底,待液体溢尽擦干容器壁,测得总质量为560 g。求:
(1)该液体的密度;
(2)该容器盛满液体时的总质量;
(3)该小球的密度。
六、综合题
23.
(1)英国物理学家   通过总结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图所示,一物体由甲位置运动到乙位置,它运动的路程为   cm;
(2)火箭升空时喷出的气体,对火箭产生一个向上的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3)在宇宙飞船上,每增加1g有效载荷都必须为它耗费不少的动力。因此太空飞行对宇宙飞船和宇航员的质量都有严格的限制。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   (选填“大”或“小”)、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航天员升空时,他所受重力的方向是   。
七、简答题
24.物理规律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有益应用,有时也要避免造成危害.请依照表中示例,再写出两个物理规律及其对应的有益应用和避免造成危害.
物理规律 有益应用 避免造成危害
电流的热效应 利用电饭锅加热食物 导线电流不能过大以免引起火灾
25.简单机械与机械功、机械能的知识与人体很多的活动联系紧密。
(1) 青少年安静思考问题时,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功率约为1.5W,则你在考试的2小时内,心脏做功约为 J。
(2) 冬季时通过双手相互摩擦而使手发热,这是通过 的方式使物体的内能增加。
(3) 人通过曲臂使手臂转动来拿起重物,此时人的手臂相当于简单机械中的 。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A
【解答】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建立了三大运动定律,构建经典力学体系,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相关的科学发展史分析判断。
2.A
【解析】答案A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内能、功、热量的单位都可用焦耳.故选A.
3.C
【解答】电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焦每秒(J/s)、千瓦(kW),千瓦时是电能的单位,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电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还有千瓦(kW),焦每秒(J/s)也是电功率单位。
4.D
【解答】A、中考体育使用的单人跳绳,长度约为2m=200cm,故A不符合实际。
B、中考体考使用的实心球约2kg,故B不符合实际。
C、中考考场的温度约25℃,故C不符合实际。
D、空调是大功率用电器,中考考场空调的电功率约2000W,故D符合实际。
故答案为:D。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5.D
【解答】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 ℃ ,A不符合题意;
B.泰山山项上的大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高度越高,气压越小,B不符合题意;
C.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50cm,太长了,C不符合题意;
D.一位普通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学生要对物理常识有所了解,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 ℃等.
6.A
7.A
8.A
【解答】 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 气体进入到空气中,这是实验事实;
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人热水,热水很快变红,这是实验事实;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是实验推论;
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这是实验推论。
故答案为:A。
【分析】物理现象描述的是物体事实,推理是根据现象得出的相关的结论.
9.B
【解答】由于水平面为光滑面,在物块接触弹簧之前,水平方向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因此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从物块接触弹簧开始,物块就会受到向左的弹力,与物块运动方向相反,因此物块做减速运动,一直到速度减为零,即弹簧压缩到最短。
依据分析答案选择B
【分析】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原来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果物体受到的力不平衡,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会发生改变。
10.牛顿;力;阿基米德;杠杆
【解答】“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得出的;为了纪念他做出的杰出贡献,人们以他的名字作为力的单位。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发现这一原理的科学家是阿基米德;此外阿基米德还发现了杠杆平衡,后来人们把它归纳为“杠杆原理”,即: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
【分析】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来表示;阿基米德不仅给出了计算浮力大小的公式,还给出了杠杆平衡的条件。
11.伽利略
【解答】解: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由此得到的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故答案为:伽利略.
【分析】根据伽利略对物理学贡献的了解回答.
12.欧姆;电阻
13.99.8;27;10
【解答】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1min和2min之间偏向2min一侧,读数1min;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39.8s,因此停表读数为t=1min+39.8s=99.8s;
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为2物块的质量为m=20g+5g+2g=27g;
由量筒中原来液体的体积为30m工,放入物体后体积为40m工可知,物块的体积为V=40mL-30mL-10mL=10cm。
【分析】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天平的称量物体的质量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量筒测量液体的质量时,明确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
14.奥斯特;S;正
【解答】解: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将通电导体放在小磁针上方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从而提出了电流的磁效应;
由图可知,小磁针静止时,S极靠近电磁铁,由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电磁铁a端应为N极,b端为S极;则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电流应由右端流入,故电源B端为正极,A端为负极.
故答案为:奥斯特;S;正.
【分析】由小磁针的指向,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得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再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得出电源正负极.
15.刻度尺;停表
【解答】解:
长度的测量仪器: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
时间的测量仪器:钟、表、停表等;
故答案为:刻度尺;停表.
【分析】根据对常见测量工具和仪器用途的掌握作答. 
16.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解答】解:牛顿通过发现“苹果落地”而引发思考,在进一步的研究中,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进而才有了今天的通信卫星;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第一次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从此进人了电气化时代;
贝尔设计并制造出了电话,使得通信技术借助现代科技飞速发展.
故答案为: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答案不唯一).
【分析】根据对科学家及其重要贡献的掌握分析答题.
17.太阳;磁场;电能
【解答】解:(1)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2)奥斯实验说明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
(3)电能表是测量电路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 图所示是一个电能表.
故答案为:太阳; 磁场; 电能.
【分析】(1)恒星是能发光发热的球类天体;
(2)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
(3)电能表是测量电能的仪表.
18.
【解答】杠杆原理:,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如图所示
【分析】力臂就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力臂的画法如图所示:画力臂的正确步骤:①找到支点②找作用线,也就是力所在的直线,为了方便画力臂,有时候需要把力的作用线延长,可以正向延长,也可以反向延长
③画垂线,标垂足。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垂线用虚线画,标出垂足。④用大括号括出垂线段,那就是力臂⑤写出力臂的符号。
19.布的吸水能力跟布料的种类有关吗?;等量;杯中所剩水量;布的吸水能力跟布料的种类有关系;棉
【解答】(1)本文主要介绍了不同的抹布擦桌面的效果,所以可提出与抹布有关的问题:布的吸水能力跟布料的种类有关吗?
(4)根据控制变量法,只有三杯水等量时,才能通过杯内水的剩余量来探究抹布的吸水能力。故将三个烧杯中倒入等量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
因比较布的吸水能力跟布料的种类的关系,故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杯中所剩水量,将现象记入下表。
(5)分析记录的数据表格可以观察到:放棉布烧杯中所剩水量最少,放涤纶布烧杯中所剩水量最多,故得出:布吸水能力跟布料的种类有关系。
(6)因为棉质抹布的吸水能力最强,炎热的夏天,人体出汗较多,应采用棉质类的布料来制作夏装,以利于吸汗。
【分析】 (1)根据妈妈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我手里的抹布是涤纶的进行分析;
(4)根据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杯中所剩水量进行分析;
(5)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6)根据棉质抹布的吸水能力最强进行分析。
20.(1)相同;停表
(2)加热时间长短
(3)水;水
(4)温度记录错误
【解答】(1)控制变量法,应控制其他变量不变。 探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热情况应保证水和食用油的质量相同。还需要利用停表测量不同时间水和食用油的温度变化。
故第一空填写:相同;第二空填写:停表
(2)通过加热时间长短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故答案填写: 加热时间长短
(3)通过实验数据可知要想使水和食用油的最终温度相同,需要给水加热更长时间,水的吸热能力强。吸热能力强的温度变化小。
故第一空填写:水;第二空填写:水
(4)、通过实验还发现,在加热1 min后,食用油的温度低于水的温度、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记录时数据记录错误,出现不同。
故答案填写: 温度记录错误
【分析】比热容简称比热,亦称比热容量,是热力学中常用的一个物理量,表示物体吸热或散热能力。比热容越大,物体的吸热或散热能力越强。在质量相同时,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温慢。而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热更多。
21.解:4115型,第一位是4说明有4个气缸,后三位是115说明缸径为115毫米;
4125型,第一位是4说明有4个气缸,后三位是125说明缸径为125毫米;
故答案为:4缸115毫米,4缸125毫米.
【分析】根据题干给出的信息,可通过型号来判断相关内容.
22.(1)解: 由图乙可知,
(2)解: 容器盛满液体时:
容器盛满液体时的总质量:
(3)解: 将小球放入容器后:
小球的体积:
小球的密度:
【分析】 (1)由乙图可知容器的质量,以及当液体体积为V1=200cm3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进而可得出此时液体的质量,利用 可求出液体的密度;
(2)已知容器的底面积和高,利用体积公式求出容器的容积,即容器内盛满液体时液体的体积,利用m=ρV求出此时液体的质量,进而可得出总质量;
(3)将小球轻轻放入容器中,先溢出液体的质量,利用 求出溢出液体的体积,即小球的体积,再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小球的密度。
23.(1)牛顿;2.50
(2)相互;运动状态
(3)小;竖直向下
【解答】(1)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前人的实验基础上,通过总结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牛顿第一定律。如图,物体运动的路程为
(2)火箭升空时喷出气体,火箭对喷出的气体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气体对火箭产生一个向上的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气体对火箭产生一个向上的推力,使火箭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太空飞行对质量有严格的限制,则应该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尽量用质量小的材料制造,所以应该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航天员升空时,他所受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分析】(1)牛顿第一定律表示为,当物体不受力时,要么处于静止状态,要么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刻度尺的分度值就是相邻两刻度的距离,观察刻度尺求解即可;用刻度尺读数时,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后一位;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改变物体的形状,例如橡皮筋拉长、弹簧收缩、橡皮泥变形;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由动到静,由静到动,物体的速度大小方向发生改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A对物体B施加一个力,那么物体B一定会对物体A施加一个等大反向的力;
(3)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24.解:
①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有益的例子:拍去身上的灰尘;避免造成危害的例子:汽车驾驶员系好安全带;
②发生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或有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之间存在摩擦力.有益的例子:瓶盖与瓶口之间的静摩擦力;避免危害的例子:机器定期加润滑油.
故答案为:
物理规律 有益应用 避免造成危害
电流的热效应 利用电饭锅加热食物 导线电流不能过大以免引起火灾
物体有惯性 拍去身上的灰尘 驾驶员系好安全带
物体之间有摩擦力 瓶盖与瓶口之间的静摩擦力 机器加润滑油
【分析】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发生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或有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之间存在摩擦力.惯性、摩擦力有时是有益的,有时会带来危害.
25.解:(1)W=Pt=1.5W×2×3600S=10800J。
(2)冬季时通过双手相互摩擦而使手发热,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物体的内能增加。
(3)人的手臂相当于简单机械中的杠杆。
【分析】 考查人体中的物理知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