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物理学科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考点培优沪粤版(2024)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1.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对长度和时间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你手中的物理试卷宽约为10cm
B.一次性医用口罩的长度约为18cm
C.人的心脏跳一次大约2s
D.一个中学生跑完1000m的时间约9.6s
2.某次体检时测得刘恩同学的身高是1.650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 B.测量结果准确到毫米
C.0.650m是估读值 D.末位数字零可以省去不写
3.实验始终是物理学科的基础,实验仪器的使用直接影响着实验数据的获取准度和精度。关于仪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读数时都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B.使用天平测量质量时,不能在称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
C.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必须估读到毫米刻度的下一位
D.使用量筒测量体积时,应该选择量程尽可能大的量筒
4.有四位同学用同一把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先后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是25.82cm、25.71cm、25.85cm、25.83cm,则更接近于物体真实长度值的是( )
A.25.833cm B.25.82cm C.25.83cm D.25.80cm
5.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误差是由于测量时粗心大意造成的
C.选用精度高的仪器进行测量,可以减小误差
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6.现在通用的鞋的号码是指人的脚跟到脚尖的厘米数,李琳同学想请人给他买一双合适的足球鞋,他用手头一把受潮的木尺测得脚长为24.5厘米,他应该买的足球鞋是( )
A.24号 B.25号 C.24.5号 D.25.5号
7.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
B.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C.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
D.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
8.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9.用一把刻度均匀但不标准的米尺,量得一桌边长为0.975m,用标准尺量得米尺的长度为1.020m,则桌边的实际长度是( )
A.0.995m B.1.000m C.0.975m D.0.985m
二、填空题
10.有一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1.41厘米,1.52厘米,1.42厘米,1.44厘米,测量结果有错误的是 厘米,物体的长度是 厘米.
11.如图所示,用甲、乙两把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长度,测量结果更精确的是 (选填:“甲”或“乙”)刻度尺,测量结果为 cm.
12.如图甲所示,物体的长度是 cm;图乙停表的示数为 s。
13.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mm,待测物体的长度为 cm。
14.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我们经常要进行测量。
(1)如图1所示,铅笔的长度为 cm;
(2)如图2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
15.使用秒表前,应观察分度值、量程和指针是否 ;正确操作秒表,得到结果如图所示,请读出秒表的读数 s;
16.如图所示的刻度尺分度值为 ,将某种钢丝在铅笔上紧密缠绕30圈,则铜丝的直径是 mm。
17.单位换算:300mm= m;7200s h;144km/h= m/s。
18.(1)如图所示,图甲中木块的长度为 cm;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g;若使用如图丙所示的电流表直接测电流,若指针最后如图丁所示,则实际的电流值为 A。
(2)如图所示,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时,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随后另一小组记录了某种物质的熔化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熔化过程用了 min,内能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9.下图是一位摄影爱好者用频闪摄影技术拍摄的一张照片,已知此次摄影的闪光频率(每秒钟得到影像的次数)为10赫兹,黑点表示物体的像。由图可知,网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所用的时间是 s,物体在AB段的路程为 cm,平均速度为 m/s。
三、作图题
20.如图所示的停表读数为3min10s,请在图中画出停表指针的位置。
四、实验探究题
21.
(1)题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cm,木块的长度为 cm.
(2)用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某地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题图①、②所示,其中图 (填序号)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为 ℃.
(3)如题图所示,闭合开关,通电螺线管右侧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N极指向右端,则电源的左端为 极(选填“正”或“负”);若要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 (选填“a”或“b”)端移动.
22.
(1)如甲图所示,停表读数是 ,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 。
(2)某家庭电能表如乙图所示。若该家庭单独让电热水器工作,测得内电能表转盘转了转,则电热水器消耗的电能为 ,电热水器的电功率是 。
(3)如丙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是 ,电压表的示数是 。
23.小明自制一个“橡皮筋测力计”,利用了规格为0.05N的螺母若干、分度值1毫米的刻度尺、橡皮筋、白板等。不挂重物时,使橡皮筋下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如图甲所示;挂不同重物时,橡皮筋下端对应不同的刻度值,作出标记,如图乙所示:
螺母个数n/个 0 1 2 3 4 5 6 7 8
标记位L/mm 0 2.0 10.0 20.0 30.0 40.0 50.0 70 95
(1)螺母挂在橡皮筋下静止时,受到橡皮筋的拉力 (选填“>”、“=”或“<”)它受到的重力。当放4个螺母静止时,拉力大小为 N;
(2)同学们在橡皮筋下依次挂上个数不等的螺母,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根据表格数据,在丙图中画出“标记位置”与“螺母个数”的关系图像;
①分析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橡皮筋下所挂重物越重,橡皮筋的伸长越长;
②进一步分析数据发现:每增加1个螺母时,刻度尺读数的变化量总体上是不同的,但中间有部分读数的变化量是相同的。若静止时橡皮筋下端对应刻度尺的46.0mm处,推测橡皮筋下所挂的物体重为 N;若用同一橡皮筋挂另一重物,静止时橡皮筋下端对应刻度尺8.0mm处,此时 (选填“能”或“不能”)确定此物体的重;
(3)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用此橡皮筋重新制作一个刻度均匀的测力计,橡皮筋上端和刻度尺的位置保持不变。若使测力计的量程最大,零刻度线应标在刻度尺的 mm刻度处,此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为 。
五、计算题
24.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建设者仅用了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医院大量采用了PVC塑胶板。某活动小组用规格为“1000mm×1000mm×4mm”(长×宽×高)的这种塑胶板铺设活动室地面。使用时,同学们感觉塑胶板比较轻,就选取了表面是正方形的样品,用天平测出它的质量为6g,再用刻度尺测量样品的边长如图所示。
(1)样品的边长是多少cm?
(2)平铺的塑胶板样品对地面的压强多大(g取10N/kg)?
(3)样品放入水中静止后,受到水的浮力多大?
25.为了测量一根粗细均匀的细铜丝的直径,小雨同学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然后他再用标准的刻度尺来进行相关的测量,如图所示,则:
(1)细铜丝的直径是多少c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小雨同学改变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的圈数后,再测量线圈的长度,记录数据分别为:L1=7.81cm、L2=7.8cm、L3=7.82cm、L4=7.28cm、L5=7.82cm、L6=7.821cm、L7=7.82cm。线圈的长度是多少?
26.小亮爸爸开车送小亮和妈妈去赤壁北站乘坐高铁前往上海游玩,汽车行驶途中小亮看到路旁的交通标志牌如图甲所示,汽车的速度表如图乙所示,小亮和妈妈所坐列车运行信息的一部分如表所示。求:
车次 发车时间 到达时间 路程
G1778 赤壁北站(22:50) 上海站(03:50) 999km
(1)按汽车速度表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从标志牌到赤壁北站的行驶时间是多少min?
(2)G1778次列车从赤壁北站到上海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若在列车行驶途中,以全程的平均速度完全通过长为3080m的隧道,用时60s,则该列车的长度是多少?
(4)若列车进隧道前正对山崖匀速直线行驶,坐在车头的列车司机在某位置按下鸣笛声,直至听到回声的同时停止鸣笛,鸣笛时长3s,结果听到鸣笛回声时长只有2.1s,求列车行驶的速度为多少?
27.小张从玩具中拆下一捆粗铜线,想要知道其长度,于是将粗铜线在铅笔上紧密排绕了n圈后,用刻度尺测量出线管的长度L0;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将粗铜线浸没到量筒的水中,读出水和粗铜线的总体积V2,求:
(1)粗铜线的横截面积;
(2)粗铜线的长度L。
六、综合题
28.如图(a)、(b)、(c)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器材,图(a)所示的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 mm,物体的长度为 cm;图(b)所示的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情景,此时应该把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g。图(c)所示的测量工具使用前应该沿 方向调零,此时示数为 N。
七、简答题
29.实验室准备的待测物体和测量工具分成下面两列,请根据实际测量要求把待测物体和适用的测量工具用直线连接起来。
课桌的长度 分度值是分米的卷尺
一本书的厚度 分度值是厘米的卷尺
排球场的长度 分度值是毫米的三角尺
30.有六名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各自的测量,他们各自的测量结果为12.45cm、12.34cm、12.44cm、12.43cm、12.44cm、12.445cm。
(1)这六位同学的测量结果是否都是正确的?若有错误请指出错误数据;
(2)求这个物体的长度。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B
【解答】解:A、物理试卷宽约为50cm,A不符合题意;
B、一次性医用口罩的长度约为18cm,B符合题意;
C、人的心脏跳一次大约1s,C不符合题意;
D、一个中学生跑完1000m的时间约3min4min,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常见物质的长度、时间,结合数据解答。
2.A
3.B
【解答】A.一般温度计测温度,读数时液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体温计有缩口,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故A错误;
B.平衡螺母是在测量前,调节天平平衡的,测量质量时,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恢复平衡,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B正确;
C.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必须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从而减小误差,故C错误;
D.使用量筒测量体积时,为减小误差,应该选择分度值尽量小的量筒,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读取温度计示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物体中;测量质量时,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测量长度时,需要估计但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量程。
4.C
5.C
【解答】A.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A不符合题意;
B.实验中粗心大意可能造成测量错误,认真仔细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B不符合题意;
C.选用精密测量仪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C符合题意;
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6.B
【解答】解:
用受潮膨胀的木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分度值变大,所以其读数比真实值小,因此脚的真实长度比24.5cm稍长,所以他应该买的足球鞋是25号的,故B正确.
故选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物体热胀冷缩微小变化量的比较判断.以物体的真实长度为参照物,木质刻度尺受潮膨胀时,自身长度变长,物体的测量值变小.
7.D
【解答】A.测量时刻度尺要放正,不能倾斜,有刻度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正对刻度线,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没有单位数字无意义,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注意刻度尺的0刻度线是否磨损,已经磨损的,应该从其它整刻度量起,然后减去前面的刻度作为物体的长度,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刻度尺和被测量的边平齐;读取示数时,视线正对刻度线,记录结果要有单位;测量时可以从某一整刻度开始。
8.A
【解答】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就是为了减小误差,符合题意;
B、误差和错误产生的原因不同,不符合题意;
C、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不符合题意;
D、误差是不可以消除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解答本题要弄清误差与错误的区别,减小误差的方法和误差的不可避免性.本题考查了减小误差的方法、误差的不可避免性及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9.A
【解答】由测量结果的数值0.975m=975mm,可知该米尺的分度值是1cm,则该米尺的一小格相当于实际长度的,故物体的实际长度应该是,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该米尺的一小格相当于实际长度的,用格数乘以一小格长度等于实际长度。
10.1.52;1.42
【解答】从四个测量结果看1.52厘米的数据是错误的记录,因为准确值与其他三次不同;为了减小误差,应该求三次测量的平均值,即物体的长度为: .
【分析】测量长度时,差距较大的数据是错误的;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11.乙;2.70
【解答】由图甲所示刻度尺可知,其分度值为1cm,物体长度为2.7cm;由图乙所示刻度尺可知,其分度值为1mm,物体长度为2.70cm;使用乙图所示刻度尺测量较准确。
故答案为:乙;2.70.
【分析】相同量程时,分度值越小越精确,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12.1.50;228.7
【解答】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1mm;物体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为5.00cm,末端对应的刻度值为6.50cm,物体长度为l=6.50cm﹣5.00cm=1.50cm
由图知,停表的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3min到4min之间,偏向4min,所以分针示数为3min;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48.7s,秒针示数为48.7s;所以该机械停表读数为3min48.7s=228.7s
【分析】结合刻度尺的分度值读数,停表的中间的小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13.1;1.90(1.89~1.92)
【解答】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物体左端在1.00cm处,右端在2.90cm处,则物体的长度2.90cm-1.00cm=1.90cm
【分析】刻度尺上最小的长度是分度值;根据物体对应的刻度值测量长度。
14.5.10;217.5s
15.在零刻度线处;337.5
16.1mm;1.4
【解答】由图知道,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由图知道,左侧示数10.00cm,右侧示数14.20cm,钢丝在铅笔上紧密缠绕的总长度L=14.20cm-10.00cm=4.20cm
又因为n=30,所以,铜丝的直径是
【分析】刻度尺上最小的单位长度是分度值;根据总长度和圈数的比值计算细丝直径。
17.0.3;2;40
【解答】根据长度的单位关系:1mm=10-3m,则
;
根据时间的单位关系:,所以
;
根据速度的单位关系:,则
。
【分析】根据长度、时间、速度的单位换算关系,解答。
18.1.90;63.2;2.3;-4;8;变大
19.0.5;7.50(7.49-7.52);0.15
【解答】根据题意可得,网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出现了5次影像,则所用的时间: 左侧A点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B点与7.50cm对齐,所以AB段路程为7.50cm;网球在AB段运动的平均速度:
【分析】网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共出现了5次影像, 摄影的闪光频率(每秒钟得到影像的次数)为10赫兹 ,可求出所用的时间,从刻度尺读出AB段路程,运用速度公式v=s/t即可求出平均速度.
20.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小盘的量程为30min,则分度值为0.5min,那么小盘的指针在刻度3下面一些。大表盘的分度为0.1s,则指针对准刻度10即可,如下图所示:
【分析】根据图片确定小盘和大盘的分度值,然后根据需要描述的时间确定指针的位置即可。
21.(1)0.1;2.80
(2)②;-5
(3)正;b
【解答】(1)图中刻度尺的一大格表示1cm,一大格平均分为10小格,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
木块的左侧与3.00cm刻度线对齐,右侧与5.80cm刻度线对齐,木块的长度为:5.80cm-3.00cm=2.80cm
(2)晚上的气温较低,所以图②是晚上的气温;图②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在0℃刻度线一下,示数为-5℃;
(3)由图可知,闭合开关,通电螺线管右侧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N极指向右端,根据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根据电流流向可知,电源的左端为正极;
若要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需使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根据可知,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小,由图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b端移动。
【分析】(1)认清刻度尺的分度值、零刻度线,再读数,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再读数;
(3)由小磁针的极性,根据磁体间的相互作用确定通电螺线管的极性,根据安培定则确定螺线管中电流方向,根据电流流向确定电源的正负极;
由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根据可知,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小。
22.(1)310;0.2
(2)0.02;1200
(3)0.24;12.5
【解答】(1)①根据图片可知,秒表的小盘分度值为1min,则示数为6min=300s;大盘的分度值为0.5s,则示数为10s,那秒表的示数为:300s+10s=310s;
②测力计的一个大格标上1N,中间有5个小格,则分度值为:1N÷5=0.2N;
(2)热水器消耗的电能;
则热水器的电功率为:。
(3)根据图片可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则示数为0.24A。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分度值为0.5,则示数为12.5V。
【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测量工具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指针的位置读出示数即可;
(2)首先根据计算热水器消耗的电能,然后根据计算热水器的电功率。
(3)根据图片确定电表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根据指针读出读出示数即可。
23.=;0.2; ;0.28;不能;10.0;0.2N
24.(1)5.00cm;(2);(3)0.06N
25.解:(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线圈左侧与7.00cm对齐,右侧与12.00cm对齐,所以线圈的长度为
;钢丝的直径为。
(2)观察个测量值数据发现,数据7.28cm与其余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不同,7.8cm、7.821cm估读与其它数据不同,此三测量数据是错误,舍去,则线圈的长度
答:(1)细钢丝的直径是0.16cm;
(2)线圈的长度是7.82cm。
【分析】(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线圈左右侧分别与7.00cm、12.00cm对齐所以线圈的长度为:;钢丝的直径为。
(2)观察个测量值数据可知,数据7.28cm与其余数据差距较大,应该排除,7.8cm、7.821cm分度值错误,应该排除,则线圈的长度。
26.(1)解:由题意知,汽车从标志牌到赤壁北站的路程s1=20km,汽车速度v1=50km/h,
汽车从标志牌到南昌站的行驶时间;
答:按汽车速度表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从标志牌到赤壁北站的行驶时间是24min;
(2)解:由题意知,G1778次列车从赤壁北站到上海运行的时间t2=3h,
G1778次列车从赤壁北站到上海的平均速度;
答:G1778次列车从赤壁北站到上海运行的平均速度是199.8km/h;
(3)解:列车行驶途中,完全通过隧道时总路程s3=v2t3=199.8km/h×=3.33km=3330m;
该列车的长度L=s3﹣s隧道=3330m﹣3080m=250m。
答:若在列车行驶途中,以全程的平均速度完全通过长为3080m的隧道,则该列车的长度是250m;
(4)解:开始的鸣笛后经过5s听到回声,听到回声时火车到山崖的距离;
鸣笛最后一声经过2.1s听到回声,鸣笛时火车到山崖的距离;
由于听到回声的同时停止鸣笛,即在同一个地点,s1=s2;
;
解得:v=60m/s。
答:列车行驶的速度为60m/s。
【分析】(1)由图乙可知,汽车行驶的速度;由图甲知,该地到高铁站的距离,根据速度公式,可求出汽车从该地到高铁站所行驶的时间;
(2)由列车时刻表可知,列车从赤壁北站到上海运行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可求出列车从赤壁北站到上海运行的平均速度;
(3)利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式,可求出列车在60s内完全通过隧道的路程,但要注意列车完全通过隧道时,其路程等于隧道长度加上列车车身的长度,即:列车车身的长度:L车=s-s隧 ;
(4)根据开始鸣笛时列车到山崖的距离:和停止鸣笛时列车到山崖的距离 ,再根据听到回声时两次列车距山崖的的距离为同一地点,即s1=s2,列出相应等式求解出列车行驶的速度。
27.(1);(2)
28.1;2.70;右;61.4;竖直;4.6
29.
【解答】测量课桌长度时,长度较大,利用分度值为cm的刻度尺,测量一本书的厚度时,测量的量很小,分度值较小小,为毫米,测量排球场的长度,数据较大,测量工具的分度值可以较大,为分米。
【分析】选择长度的测量工具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量程和分度值,所测量的量越大,分度值一般越大。
30.(1)测量结果不都是正确的,错误的数据是12.34cm、12.445cm。
(2)12.44 c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