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说明海洋空间资源利用的不同形式和特点。(区域认知)2.结合资料,说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综合思维)3.结合实例,分析区域维护海洋空间资源与维护国家安全的措施。(综合思维)
目标一 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
1.开发海洋空间资源的原因
原因 内容
应对环境问题的需要 陆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严峻
扩大生存空间的需要 海洋空间为人类提供发展空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二空间”
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 海洋空间对沿海国家的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海洋空间资源开发通过影响资源安全、国土安全等影响国家安全
2.概念:海洋空间资源是指与海洋开发利用有关的地理区域,包括海域上空、海面及水体、海底和海岸带四个部分。
拓展延伸
1.海盐生产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产盐量之间的关系
海盐生产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很大,其中地理位置、降水量和蒸发量及海水的盐度等是影响产盐量的重要因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2.盐场区位分析
(1)地形:地势平坦开阔,便于海盐晒制。
(2)气候:晴天多,降水少,多风,光照充足,蒸发旺盛;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3)淤泥质海岸有利于提高产量。
3.利用方式
(1)传统海洋空间利用
(2)现代海洋空间利用
利用空间 利用方式
海域上空 航空航线等
海面及水体 跨海大桥、人工岛、海上石油平台等
海底 海底隧道、海底城市等
拓展延伸
1.海洋环境的特征
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海面 多变的海洋气象及海水运动
海底 黑暗、高压、低温、缺氧
海水 强腐蚀性
海冰 强破坏性
2.与陆地空间相比,海洋空间资源的优势
空间范围广阔,便于立体利用;不与农争地,不需要移民搬迁;水下温度、压力相对稳定,适于仓储食品和危险品等;海底隐蔽性强,适于建设发射基地等军事设施。
3.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领域
领域 内容
交通运输空间 海港码头、海上航道、桥梁、机场、海底隧道、管道等
生产空间 海上工厂、海洋油气开发、海洋盐场、围海造地、滩涂围垦等
生活空间 海上宾馆、海底城市、海底城堡、海洋公园、海上运动场、海上博览会等
通信空间 海底光缆、海底电缆、海上电信中转站等
储藏空间 海上油库、海底仓库、海底货场等
军事空间 海洋军事基地、海底兵工厂、舰艇航行和停泊、水下武器试验场等
思考 人类开发海洋空间资源有哪些有利与不利条件?
答案 有利条件:海洋空间资源类型多;科技不断进步,对海洋空间资源的认识不断加深;许多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不利条件:风浪大,天气多变;海水腐蚀性强;海底高压、黑暗、冰冷;距陆地远,补给困难。
(2023·浙江杭州月考)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海洋空间利用就是将海上、海中和海底空间用作交通、生产、军事、居住和娱乐等场所的海洋开发活动。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海洋空间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海洋可利用空间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部分
B.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科学技术和资金投入依赖性大,技术难度高、风险大
C.海滨浴场和海上运动区都是对海洋空间利用的方式
D.深海环境黑暗、高压、低温、缺氧,所以深海空间不能利用
2.下列各项海洋空间利用方式中,属于利用海上生产空间的是( )
A.海上机场、海底隧道
B.海上石油城、海上牧场
C.海上工厂、海上油库
D.海上电站、海底电缆
答案 1.D 2.B
解析 第1题,海洋可利用空间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部分,A正确;海洋环境不同于陆地,它的环境和生态条件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因此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科学技术和资金投入的依赖性大,技术难度高、风险大,B正确;海滨浴场和海上运动区都是对海洋空间的利用,C正确;深海环境黑暗、高压、低温、缺氧,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可以用作储藏、海底军事建设等场所,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D。第2题,海上工厂、海上牧场、海上石油城、海上电站属于海上生产空间利用;海上机场、海底隧道、海底电缆属于海洋交通、通信领域利用;海上油库属于海上储藏领域利用。B正确,A、C、D错误。
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存储、传输、交换与管理数据信息的场所,其内部需要保持恒温、恒湿的冷凉环境。2021年,我国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在中西部建立数据中心,承接东部乃至全国范围的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非实时运算任务。同年12月,全国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服务器安装在海底,通过光缆供电和传输数据)选址三亚南部海域,着力实现“东数海算”。据此完成3~4题。
3.与陆地数据中心相比,海底数据中心( )
A.运营能耗较高
B.受外界环境干扰较大
C.对市场需求的响应较快
D.对建设技术的要求较高
4.实现“东数海算”,能够( )
①为海洋能源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②拓展生产空间,保障国家环境安全 ③为国家信息通信提供安全保障 ④维护海洋权益,开发海洋空间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3.D 4.C
解析 第3题,海底能够提供冷凉的环境,减少一定的运营能耗,A错误;海底环境与陆地环境相比较为稳定,对外界环境干扰较小,B错误;在海底进行数据中心建设技术要求高,建设时间长,对市场需求的响应相对较慢,C错误,D正确。第4题,实现“东数海算”意味着在海底建设完善的数据中心,可以提供信息、数据服务,可以为海洋能源开发提供数据支持,①正确;在海底建设数据中心能够拓展生产空间,但其主要以提供数据服务为主,对保障国家环境安全作用不明显,②错误;信息通信作为数据中心服务的内容,数据中心建设能为国家信息通信提供安全保障,③正确;“东数海算”数据中心建设本身就是合理的开发海洋空间资源的方式,利于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④正确。故选C。
目标二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
1.海域上空
(1)概念:指沿海国管辖海域(包括内水、领海及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上空的空域空间。
(2)开发应用:是国际航空飞行的重要空间。
(3)对国家安全的意义:海域上空影响着一国的空域管理,对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2.海面及水体
(1)开发应用:海面及水体是重要的海洋空间资源,可以发展渔业捕捞和养殖、港口航运、填海造陆、海岛开发、海上城市等。
(2)对国家安全的意义
①海上通道是连接世界主要经济资源中心的通道,也是国际交流和商业贸易的纽带,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②海岛具有海陆兼备的特点,在国防安全上具有重要意义。
3.海底空间
(1)海底隧道不仅能够提高跨海交通速度,还能避免海面恶劣天气的不利影响。
(2)海底光缆以大容量、抗干扰的优势,在国际通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深海采矿及其规则制定已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4.海岸带
开发出现的问题:随着开发强度的加大,海岸带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拓展延伸
1.海岛的重要地位
地位 实例
海岛是发展海洋经济、拓展海洋空间的重要依托 依托海岛发展海洋渔业、开发矿产资源、实施海岛旅游等
海岛是捍卫国家权益、保障国防安全的战略前沿 海岛是划分海洋国土的重要依据,对国家海洋空间资源安全有深刻影响 在我国公布的94个领海基点中,有92个位于海岛,国家依托海岛拥有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等
海岛及岛链、群岛具有重要的军事和国防价值 庙岛群岛、舟山群岛分别散落在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外围,是保护我国国土安全的天然屏障
2.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意义
(1)拓展资源开发利用空间。
(2)缓解陆地资源短缺的状况。
(3)保障国家资源安全。
(4)促进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5)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强国家实力。
(6)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
3.填海造陆的优缺点
(1)优点
①增加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用地,有效制造平地,以供市区发展。
②美化海岸线,改善沿海景观。
③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2)缺点
①破坏海洋生态,影响水中生物,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过度填海会使海港收窄,令水流速度加快,波浪波幅增大,影响船只航行。
③污染物累积在变狭窄的海港内,使港湾水质恶化。
④水土流失,因海浪增加,将一些天然的沙及泥土冲走等。
南海是我国三大边缘海之一,也是一个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半封闭海(下图)。该海域自然海域面积约350万平方千米,其中我国领海总面积约210万平方千米。2012年7月24日,海南省三沙市在西沙永兴岛正式揭牌成立。2014年永兴岛(三沙市市政府驻地)吹沙造地,扩建后的永兴岛与石岛连为一体,总面积扩大了近一半。三沙市隶属海南省,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千米。三沙市所在的南海海域是一个巨大的“聚宝盆”。
1.[区域认知]说明三沙市所在的南海海域是一个巨大的“聚宝盆”的原因。
答案 南海海域辽阔,海洋空间资源丰富;南海岛屿众多,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南海油气等能源资源丰富。
2.[综合思维]指出采用吹沙造地方式对永兴岛开发的意义。
答案 增加永兴岛可用陆地面积,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有利于永兴岛城市、农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方便建设机场,有利于加强永兴岛与陆地的联系。
3.[综合思维]简述三沙市的建立对我国维护南海权益的作用。
答案 能够强化海洋国土意识;有利于南海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对南海的环境保护;能够巩固国防安全,营造良好的海上安全秩序。
(2023·广西桂林期末)海域使用率主要表示海域空间开发利用程度。青岛市是国际性港口城市、滨海度假旅游城市,也是山东省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近年来,该市积极开发海洋空间资源。下图示意2019年青岛市海域使用率。据此完成1~2题。
1.2019年,青岛市海域空间的开发利用特点是( )
A.管辖海域开发潜力总体较小
B.崂山区海岸线开发强度最小
C.市区管辖海域开发程度最高
D.即墨区近岸海域使用率最高
2.作为青岛市中心城区的市区,其近岸海域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方式是( )
A.开发深海生态养殖 B.扩大围海造陆规模
C.以港口航运业为主 D.发展临海重化工业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青岛市管辖海域开发利用率大多在10%以下,因此开发潜力总体较大,A错误;图中显示,在青岛市各区中,崂山区的近岸海域和管辖海域使用率均是最低的,因此崂山区海岸线开发强度最小,B正确;图中显示,市区管辖海域使用率低于即墨区,因此不是开发程度最高的,C错误;图中显示,即墨区近岸海域使用率低于市区,不是最高的,D错误。第2题,材料信息表明,青岛市是国际性港口城市,因此市区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利用应以港口航运业为主,C符合题意;市区近岸海域不是深海区域,不适合发展深海生态养殖,排除A;扩大围海造陆规模容易破坏海洋生态,不是合理的利用方式,排除B;青岛市是滨海度假旅游城市,近岸海域不适合发展污染较重的临海重化工业,排除D。
海洋牧场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为了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下图为“影响海洋牧场选址条件结构图”,下表为“我国东海海域四地的选址条件对比表”(数值为某一条件的影响系数,数值越大表明该条件越优越)。据此完成3~4题。
地点 A B C
P1 0.08 0.14 0.07
P2 0.04 0.11 0.05
P3 0.06 0.14 0.07
P4 0.06 0.11 0.05
3.综合考虑上述条件,东海建设海洋牧场最优的海区是( )
A.P1 B.P2
C.P3 D.P4
4.建设海洋牧场的意义主要是( )
A.有利于拓展海洋运输空间
B.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C.加大海洋渔业的捕捞力度
D.减少工业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答案 3.A 4.B
解析 第3题,依据材料,表格中相关条件数值越大,表明对应的条件越优越,综合对比四个海区A、B、C三个条件的数值,P1海区为建设海洋牧场最优的海区,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第4题,海洋牧场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可以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会加大海洋渔业的捕捞力度,B项正确,C项错误;与拓展海洋运输空间、减少工业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无关,A、D项错误。故选B。
(2023·安徽合肥质检)2020年9月15日9时23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采用“一箭九星”的方式,以“德渤3号”动力船为发射平台,在黄海海域成功发射。这是我国第一次海上商业化应用发射。读图完成1~2题。
1.海上发射运载火箭具有诸多优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移动的平台,能够选择最有利的发射地点
B.选在赤道附近发射,能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
C.海上空间广阔,任意选择火箭发射窗口期
D.人类活动较少,将提高火箭发射的安全性
2.海上发射火箭需要有稳定的发射平台,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大的是( )
A.强烈的太阳辐射 B.强劲的水平气流
C.较高的海水盐度 D.较大的空气湿度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题,海洋天气系统不稳定,气象条件复杂,不能任意选择火箭发射窗口期,C说法不正确;海上发射是移动的平台,能够选择最有利的发射地点,A说法正确;海上发射平台选在赤道附近发射,可提高初速度,从而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B说法正确;海上发射平台在海洋,人类活动较少,可提高火箭发射的安全性,D说法正确。故选C。第2题,海上发射火箭需要稳定的发射平台,因海上强劲的水平气流扰动海水,形成风浪,故造成发射平台的不稳定,B正确。太阳辐射、海水盐度和空气湿度对发射平台稳定性影响不大,A、C、D错误。
(2023·河南南阳市第二中学月考)2021年底,中法海底电缆项目正式动工,这条电缆将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三个人口最多的大陆,长达12 000千米,旨在为周边基础设施服务不足的地区提供高质量、低延迟的互联网路线。完成3~4题。
3.铺设中法海底电缆的影响是( )
①推动中欧高速铁路的建设 ②满足中非欧信息传输需求 ③促进中欧生活性服务业发展 ④利于扩大中国的海外投资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4.铺设完成后海底电缆可能面临的水下考验有( )
①海域风浪较大 ②海水腐蚀性强 ③海底地壳运动 ④海洋生物误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3.B 4.D
解析 第3题,中法海底电缆铺设的意义在于通过投资他国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中国的海外投资,④正确。有利于提升中欧非之间信息的传输速度,满足中非欧信息传输需求,②正确。促进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③错误。对于高速铁路修建的影响不大,①错误。B正确。第4题,海底电缆面临的海底环境考验主要是海水腐蚀性强、海底地壳运动、海洋生物误咬,②③④正确。风浪大属于海面环境,对海底电缆的影响不大,①错误,D正确。
漂浮式海上风电站,由风力发电机和漂浮式平台组成,可用于开发水深超过50米海域的风力资源。2017年全球首座商业化运行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场在英国正式投用。2025年,我国或将迎来首个可商业化运行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场。据此完成5~6题。
5.漂浮式海上风电站与传统固定式海上风电站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 )
A.发电量更大 B.适用范围广
C.安装便利 D.无海洋污染
6.与挪威、英国等欧洲国家相比,我国开发漂浮式海上风电站面临的挑战主要是( )
A.市场 B.技术
C.海域面积 D.灾害
答案 5.B 6.D
解析 第5题,漂浮式海上风电站适合于深远海风能资源更丰富地区,同时也适合于地质条件较差的浅海区,适用范围广,故选B。第6题,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的能源需求量增大,市场较为广阔,A错;技术是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B错;我国的海域面积广阔,C错;西北太平洋台风多发,相对于挪威、英国,我国开发漂浮式海上风电站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台风等海上气象灾害,故选D。
(2023·湖南岳阳期末)我国“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在南海海域超2 000米水深处成功下钻231米,取得这一深度的可燃冰样品,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记录。据此完成7~8题。
7.“海牛Ⅱ号”的研发和应用,有利于我国( )
A.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增加土地资源供给
B.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发展海洋经济
C.提高海洋资源勘采技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D.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8.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保护海洋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加强海洋环境监测 ②禁止水产养殖,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 ③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 ④加强入海污染源控制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7.C 8.A
解析 第7题,“海牛Ⅱ号”是海底可燃冰资源勘探和开采的设备,可开发海洋可燃冰资源,有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C正确。第8题,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入海污染源控制都可以保护海洋环境,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但是禁止水产养殖不利于沿海地区利用海洋资源发展经济,①③④正确、②错误,A正确。
(2023·山西大同月考)海洋牧场是基于海洋生态学原理,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其主要目的是确保作为渔业生产基础的水产资源稳定和持续增长,在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重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生态渔业。海南省三亚海洋牧场是我国第一个位于热带地区的海洋牧场。据此完成9~11题。
9.从长远来看,与粗放式海水养殖相比,三亚海洋牧场可( )
A.实现水产品多元化
B.缓解耕地资源紧张
C.减轻海洋自然灾害
D.恢复海洋原生环境
10.海南省三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地域特色的海洋牧场品牌,其特色定位是( )
A.综合牧场 B.渔业养殖
C.生态修复 D.娱乐休闲
11.我国海洋国土面积广阔,与隔海相望的国家往往存在海域划界与岛屿归属的争议。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根据岛屿经济价值大小决定解决方式 ②与邻国通过友好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 ③大力发展军事,准备武力解决 ④捍卫我国海疆,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9.B 10.D 11.D
解析 第9题,从长远来看,海洋牧场可以充分利用海洋空间,减少对陆地耕地资源的占用,缓解耕地资源紧张,B正确;增加水产品的种类并不是主要目的,而是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海洋生态的恢复,但不能恢复原生环境,A、D错误;对减轻海洋自然灾害影响不大,C错误。第10题,三亚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可通过海洋牧场带动形成旅游项目,发展娱乐休闲功能。D正确。第11题,捍卫我国海疆、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是我国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与邻国通过友好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国际争端,是我国政府的一贯主张,②④正确。每个岛屿的经济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①错误。我国向来不主张以武力解决问题,③错误。故选D。
(天津文综)天津滨海新区发挥临海优势,采取多种举措,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读图文材料,回答12~13题。
12.集中分布在滨海新区北部的四处景观(见图1),共同反映了当地着力发展的产业是( )
A.船舶制造与维修 B.海洋文化旅游
C.水产养殖与捕捞 D.远洋货物运输
13.政府有关部门在沿海滩涂上放置人工礁石,引种盐生植物(见图2),其目的主要是( )
A.保护海岸,净化海水 B.恢复生态,美化环境
C.增加湿地,吸引鸟类 D.开发滩涂,海水养殖
答案 12.B 13.A
解析 第12题,根据景观图名称可知,四处景观都与海洋有关,因而可判断当地着力发展的是海洋文化旅游,B正确;船舶制造与维修应在船厂内进行,图示四处景观没有涉及船厂,A错误;水产养殖与捕捞、远洋货物运输都需要利用广阔的海洋空间,而图示四处景观主要位于沿海陆地上,C、D错误。第13题,在海水涨落潮的过程中,位于滩涂上的人工礁石和盐生植物能降低潮流速度,减少海流侵蚀、促进泥沙沉积,A正确;放置人工礁石并不能恢复生态,B错误;滩涂本身就是湿地,放置人工礁石后湿地面积并没有增加,C错误;这些措施是以保护而非开发为主要目的,D错误。
(2023·山东滨州期末)水下餐厅可分为全水下式和半水下式。某水下餐厅位于多岩石的挪威海海岸,豪华的流线型建筑物被封装在具有粗糙表面的混凝土外壳中半沉式入海,它的墙壁略微弯曲,厚半米,在外围添加了许多岩石。现在附着在餐厅表面的藻类和软体动物形成了一个人造贻贝礁,可以净化水质并自然吸引更多的海洋生物。据此完成14~15题。
14.与全水下式餐厅相比,半水下式餐厅更有利于( )
A.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B.充分利用海洋空间
C.开发海洋生物资源
D.维持稳定的室内温度
15.关于该水下餐厅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A.粗糙的混凝土可增强建筑的稳定性
B.流线型设计可降低海浪的冲击强度
C.略微弯曲的墙壁利于增强建筑美感
D.外围添加的岩石利于减弱海浪侵蚀
答案 14.B 15.B
解析 第14题,与全水下式餐厅相比,半水下式餐厅可以利用海面空间,因此更有利于充分利用海洋空间,B符合题意;全水下式和半水下式餐厅对海洋生态均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程度差别不大,排除A;水下式餐厅是利用海洋空间资源,排除C;与全水下式餐厅相比,半水下式餐厅受外界气温的影响明显,不利于维持稳定的室内温度,排除D。第15题,该水下餐厅粗糙的混凝土并不能增强建筑的稳定性,但可以为海洋生物营造生活环境,A错误;该水下餐厅流线型设计可减缓阻力,降低海浪的冲击强度,B正确;略微弯曲的墙壁不是为了增强建筑美感,外围添加的岩石也不是为了减弱海浪侵蚀,而是为海洋生物营造生活环境,C、D错误。
16.(2023·湖南益阳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祥云湾海洋牧场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京唐港祥云湾海域,处于渤海湾滦河入海口附近。近年来,与国内主要海洋研究院所合作,向经营的4 000亩海域中投放人工礁石、增殖放流鱼类、铺设海草床等一系列活动。2019年至今,实验性移植、种植海草面积60公顷,成功将该海域“海底沙漠”转变为“海底森林”,被誉为“海上塞罕坝”。下图示意祥云湾海洋牧场地理位置。
(1)分析该海域出现“海底沙漠”的原因。(4分)
(2)分析海草床铺设对祥云湾海洋牧场的生态作用。(6分)
答案 (1)渤海是黄河、辽河、海河三大水系汇聚的半封闭内海,海水交换能力差,海洋生态系统脆弱;多年来,由于过度捕捞造成渤海近海域生态破坏,陆源污染物排放造成渤海近海海域水体污染日趋严重。
(2)减轻污染、净化水质;维护岸线及海床稳定;为牧场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地。
17.上海港外高桥港(老港区)位于黄浦江沿岸,近年来又租用浙江省大、小洋山岛礁,通过吹沙填海,建造了全球吞吐量最大的上海洋山港,水深15米以上,建有自动化码头,由配套建设的东海大桥连接上海市,上海港正发展成为国际航运中心。读“洋山港位置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分析在洋山岛建设港口的优越自然条件。(8分)
(2)说明建设洋山港对国土安全的意义。(4分)
答案 (1)①洋山岛周边海域洋面开阔,停泊船舶的空间大;②海水深达15米,可行驶大型船舶,建港条件优越;③有天然的洋山岛为依托,吹沙填海工程量较小,便于建造大面积陆域空间;④东南侧由众多岛屿形成的岛链形成了天然屏障,减轻风浪对港区的影响,停泊条件好。
(2)①以洋山岛为基础吹沙填海,开发海洋空间资源,行使海洋权益,维护国家国土安全;
②增加岛屿面积,拓展生产空间,缓解陆地土地资源紧张局面,维护国家资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