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日本大化改新的年代和伊斯兰教创立者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字,知道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伊斯兰教产生的社会背景,理解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和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兴起的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汉文与日文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较能力;通过日本大化改新接受中国先进文化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汉字和日文两种文字共性的归纳,学习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伊斯兰教产生和阿拉伯国家兴起的历史背景的了解,学习从经济基础、社会环境认识历史现象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日本大化改新效仿隋唐封建制度,实现了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进步的历史事实,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通过日本大化改新的成功,认识先进文化和国际交流对改变落后面貌、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兴起关系的了解,认识宗教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2教学方法
讲述法、图示法、问题探究多法结合。
3重点难点
重点: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难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的政教合一关系。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上古亚非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知道了产生于亚洲和非洲大河流域的几个神奇辉煌的古代文明,今天我们将和同学们一道,继续了解中古时期亚洲的两个古代国家,即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也就是封建时代的日本与阿拉伯国家。我们着重从日本大化改新、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国家的兴起三方面来了解这段历史,首先我们看日本的大化改新。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一、日本大化改新
(教师引导过渡)大化改新是日本仿效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隋唐制度进行的一次成功改革。当时的日本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改革有哪些具体内容?改革收到了什么效果?我们下面逐一探究,先看背景。(教师板书第一个小标题)
(一)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
(教师出示《古代日本》地图,帮助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弄清日本的特殊地理位置,并结合P15小字对改革前的日本情况做概略介绍)日本位于亚洲东北部,是西太平洋中的一个岛国,其领土同我国大陆最近处仅相隔400余海里,同台湾岛更仅相隔100多海里,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列岛很早就有居民活动。公元前1世纪前后,日本出现奴隶制国家。5世纪初,大和国统一日本,国王最初称“大王”,以后称“天皇”。居民被编入各种不同的“部”里,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称为“部民”。部民没有人身自由,地位近似于奴隶。7世纪中叶,日本由大奴隶主贵族苏我氏父子实行专制统治,各种矛盾空前激化,大和的统治出现严重危机。大化改新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6第一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字,了解大化改新这一历史名词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大化改新的时间、组织者、目的、名称由来等基本内容,教会学生善于抓住历史事件的基本要素掌握历史史实的方法)
(二)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6第二段大字,要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从三方面归纳大化改新的内容,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作如下板书,并要求学生在教材相应地方写上编号)
1、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
2、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3、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总结过程中,教师要对一些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地方给予适当点拨说明,帮助学生弄清其真实含义。如土地和部民制度改革有什么作用?“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是咋回事?行政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教师启发提问:大化改新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引导学生探究大化改新的意义)
(三)大化改新对日本的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讲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进行总结)通过这一系列改革,解决了土地国有、部民制和中央集权制问题,打击了旧贵族在经济、政治上的顽固势力,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达到了改革的目的。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教师激发思考,组织探究活动)
1、7世纪中叶日本通过一次成功的改革,克服了统治危机,实现了国家的跨越发展,你有什么感想?
2、日本大化改新深受中国隋唐文化的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还知道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产生深刻影响的哪些事例?你怎样看待日本民族对待外来先进文化的态度?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探究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表明自己的观点看法,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可重点借助汉字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本文字的影响去应证:指导学生看教材有关图片:《片假名》《平假名》《日语短文》,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他们之间的联系,认识中国汉字对日本文字的重大影响)
(教师概略介绍)10世纪中期以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本发展又有新变化,班田制经济逐渐被封建庄园经济取代,武士集团开始形成。到1192年,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直到明治维新结束。
(教师综述过渡)刚才我们了解了日本是完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封建化进程的方式途径,那么西亚的阿拉伯又是怎样建国和完成封建化的呢?我们接着看第二个问题。(教师板书第二子目)
二、阿拉伯的兴起
(教师引导过渡)谈到阿拉伯,我们会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很多与之有关的事情,如:世界文学名著《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芝麻开门的故事、中国古代历史上经常提到的大食国、伊斯兰教等(也可由学生自己列举,调动学生参与,激发学习兴趣),而跟阿拉伯国家兴起关系密切的应是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教师板书第一个小标题,过渡讲伊斯兰教的创立)
(一)伊斯兰教的创立
(教师设问过渡)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一,它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创立的?兴起于哪一地区?创始人是谁?基本教义是什么?它跟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有何关系?下面我们逐一探究。先看产生的社会背景,即6-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社会形势。(教师板书)
1、创立背景(外族入侵,社会动荡,经济萧条)
(教师概略介绍)6世纪以后,阿
( http: / / www.21cnjy.com )拉伯社会氏族制度解体,奴隶制度逐渐发展起来。由于外族入侵,阿拉伯人经营东西方中介贸易的商路从红海逐渐转移到波斯湾和两河流域,导致阿拉伯社会动荡,经济萧条。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统一国家,抵御外侮,恢复商路,成了阿拉伯人的共同愿望。建立强大的国家必须团结阿拉伯民族,要团结整个阿拉伯民族,一个重要方面就要使阿拉伯人在同一种信仰之下统一起来,一神教伊斯兰教便应运而生。
2、宗教创立(7世纪初,穆罕默德,阿拉伯半岛)
本目内容可由教师指导学生按如下程序展开完成:
(1)指导阅读教材P17第一段大字,要求学生把伊斯兰教创立的时间、创立者和兴起地区等基本要素勾画在书上,并记住。
(2)结合教材小字,教师概略介绍穆罕默德其人及创立伊斯兰教的简单经过。
(二)政教合一政权的建立(622年,麦地那)
本目主要由教师概略讲解,学习中应抓住如下两方面:
⑴弄清穆罕默德建立政教合一政权以及实现半岛统一的简单过程。
⑵理解阿拉伯国家为什么是政教合一政权的国家。
(三)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国家兴起的作用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进行概括总结,得出如下结论)
一神教教伊斯兰教适应阿拉伯半岛统一需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诞生,伊斯兰教的迅速传播,促进了阿拉伯各部落迅速走向统一,并建立起统一的、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在国家和民族统一中起过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客观看待宗教的作用。
(教师结合小字概略介绍阿拉伯的发展情况)阿
( http: / / www.21cnjy.com )拉伯半岛统一后,穆罕默德的继承人哈里发以“圣战”为号召向外扩张,建立了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阿拉伯在向外扩张的过程中也完成了向封建社会的转化。
活动3【活动】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中古的日本与阿
( http: / / www.21cnjy.com )拉伯国家。日本通过大化改新完成了向封建社会的过渡,阿拉伯在也在向外扩张过程中实现了向封建社会的转化。大家重点掌握日本大化改新(时间、组织者、内容和作用)、伊斯兰教的创立(时间、地点、创立者)和阿拉伯政教合一国家的建立(时间、地点、建立者)。
活动4【练习】课堂练习
1、在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的典型事例是(
)
A.苏我氏专权
B.大化改新
C.最高统治者称“天皇”
D.幕府政治
2、规定建立天皇封建国家,将贵州土地归国有,将部民转为国家公民的是(
)
A.查理 马特改革
B.大化改新
C.农奴制改革 D.明治维新
3、孝德天皇采取以才选官的做法学习的是中国的(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世袭制
4、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
)
A.幕府政治统治的建立B.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C.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D.天皇制度的建立
5、有关“大化改新”措施的表述中,正确的包括(
)
①废除丞相②土地和部民由国家管理③颁行“班田收授法”④实行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大化改新”从一个侧面突出反映日本民族(
)
A.争强好斗
B.善于学习
C.忧患意识 D.忘恩负义
7、伊斯兰教创立的时代背景是(
)
A.阿拉伯人民渴望统一
B.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C.种姓制度影响社会进步
D.基督教会控制人们的思想
8、622年被伊斯兰教定为教历元年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的发生(
)
A.穆罕默德在麦加传教
B.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国
C.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
D.穆罕默德逝世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的是(
)
A.建国政教合一的国家
B.在出走麦地那传教
C.实行种姓制度
D.创立伊斯兰教
10、穆罕默德的历史功绩在于(
)
①创立伊斯兰教
②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
③建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④亲自完成《古兰经》的创作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11、阿拉伯地区是当今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下列哪些知识有助于我们了解阿拉伯地区的历史
(
)
①种姓制度 ②阿拉伯帝国
③大化改新 ④伊斯兰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赞颂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归真主,众世界的主,至仁至慈的主,报应日的主,我们只崇拜你,只求你襄助,求你引领我们正路,你所襄助者的路,不是受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误者的路。
——《古兰经》
材料二 你们当全体坚持真主的绳索,不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己分裂。你们当铭记真主所赐你们的恩典,当时,你们原是仇敌,而真主联合你们的心,你们借他的恩典才变成教胞,你们原是在一个火坑的边缘上的,是真主使你们脱离那个火坑。
——《古兰经》
(1)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谁?伊斯兰教的圣地在哪里?
(2)材料一反映的是伊斯兰教的核心教义,请你把它归纳出来。
(3)材料二说明了伊斯兰教的作用,它在哪些方面起到了这种作用?
活动5【活动】板书设计
第3课
中古的日本与阿拉伯国家
一、日本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
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646年
大化改新对日本的影响
二、阿拉伯的兴起
伊斯兰教创立背景(外族入侵,社会动荡,经济萧条)
宗教创立(7世纪初,穆罕默德,阿拉伯半岛)
政教合一政权的建立(622年,麦地那)
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国家兴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