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放大镜》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1《放大镜》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7-25 09:2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放大镜》练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放大镜的镜片是( )。
A. 平面镜B. 凸透镜C. 凹透镜D. 凸面镜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 )有关。
A. 大小B. 厚度C. 凸度D. 重量
下列关于放大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大镜只能放大物体B. 放大镜越大,放大倍数越高
C. 放大镜的镜片越凸,放大倍数越高D. 放大镜不能观察细小的物体
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正确的方法是( )。
A. 让放大镜紧贴物体B. 让放大镜远离物体,直到图像清晰
C. 让物体远离放大镜,直到图像清晰D. 放大镜和物体的距离固定不变
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我们看到的指纹是( )。
A. 正立、放大的像B. 倒立、放大的像
C. 正立、缩小的像D. 倒立、缩小的像
下列工具中,没有利用放大镜原理的是( )。
A. 老花镜B. 近视镜C. 显微镜的目镜D. 放大镜
放大镜的镜片中央( ),边缘( )。
A. 薄;厚B. 厚;薄C. 厚;厚D. 薄;薄
要使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增大,应该( )。
A. 换用更大的镜片B. 换用更凸的镜片
C. 换用更薄的镜片D. 换用更轻的镜片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通过放大镜成的像是( )。
A. 实像B. 虚像C. 有时是实像,有时是虚像D. 无法确定
下列关于放大镜的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以用放大镜观察太阳
B. 观察时,移动放大镜或物体,直到图像清晰
C. 放大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细小的物体
D. 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镜片的凸度不同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能观察到的范围( )。
A. 越大B. 越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
下列物体中,不能作为简易放大镜使用的是( )。
A. 装满水的圆形玻璃杯B. 透明的塑料瓶底
C. 平面镜D. 冰块打磨成的凸透镜
用放大镜观察蚂蚁,为了看得更清楚,应该( )。
A. 让放大镜离蚂蚁远一些B. 让放大镜离蚂蚁近一些
C. 让蚂蚁离放大镜远一些D. 同时移动放大镜和蚂蚁
放大镜能放大物体,是利用了光的( )。
A. 反射B. 直线传播C. 折射D. 色散
下列关于放大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大镜只能放大细小的物体B.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无限的
C. 放大镜的镜片是凸透镜D. 所有的凸透镜放大倍数都相同
二、判断题(对的填 “T”、错的填 “F”)
放大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大小有关,镜片越大,放大倍数越高。( )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离放大镜越远,看到的像越大。( )
放大镜能放大物体的图像,但不能改变物体的实际大小。( )
近视镜也是一种放大镜。( )
放大镜的镜片中央厚、边缘薄。( )
用放大镜观察太阳,会灼伤眼睛。( )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高,能看到的细节越多,但观察到的范围越小。( )
平面镜也能起到放大作用。( )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必须让放大镜与物体保持固定距离。( )
老花镜的镜片可以当作放大镜使用。( )
放大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工作的。( )
不同凸度的凸透镜,放大倍数不同。( )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像是实像。( )
把冰块打磨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形状,也可以当作放大镜使用。( )
三、填空题
放大镜的镜片是( ),它的特点是中央( )、边缘( )。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 )有关,( )越大,放大倍数越高。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能看到物体( )、( )的像。
( )和( )都是利用了放大镜的原理制成的。
使用放大镜时,调整( )和( )之间的距离,可以得到清晰的图像。
四、简答题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什么因素有关?如何增大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请写出放大镜在生活中的三个用途。
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B 解析:放大镜的镜片是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作用,所以选 B。
C 解析: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取决于镜片的凸度,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高,与大小、厚度(非凸度导致的厚度)、重量无关,所以选 C。
C 解析:A 选项放大镜不仅能放大物体,还能帮助观察细节;B 选项放大倍数与大小无关;C 选项正确,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高;D 选项放大镜可以观察细小物体,所以选 C。
B 解析:使用放大镜时,通常将放大镜放在物体上方,缓慢移动放大镜远离物体,直到看到清晰的图像,所以选 B。
A 解析: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时,指纹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选 A。
B 解析:近视镜是凹透镜,不具有放大作用,没有利用放大镜原理;老花镜、显微镜目镜、放大镜都是凸透镜,利用了放大镜原理,所以选 B。
B 解析:放大镜的镜片是凸透镜,中央厚、边缘薄,所以选 B。
B 解析: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高,所以换用更凸的镜片可以增大放大倍数,选 B。
B 解析: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成的是虚像,所以选 B。
A 解析:用放大镜观察太阳会聚集光线,灼伤眼睛,A 说法错误;其他选项说法正确,所以选 A。
B 解析:放大倍数越大,观察范围越小,能看到的细节越多,所以选 B。
C 解析:平面镜成等大的像,不能放大物体,其他选项都可以当作简易放大镜,所以选 C。
A 解析:适当让放大镜离蚂蚁远一些(在一倍焦距内),能得到更大、更清晰的像,所以选 A。
C 解析:放大镜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光线经过凸透镜时发生折射,形成放大的像,所以选 C。
C 解析:A 选项放大镜不仅能放大细小物体,也能放大较大物体的局部;B 选项放大倍数有限;C 选项正确,放大镜的镜片是凸透镜;D 选项不同凸度的凸透镜放大倍数不同,所以选 C。
二、判断题
T 解析:放大镜的镜片是凸透镜,该说法正确。
F 解析:放大倍数与镜片大小无关,与凸度有关,该说法错误。
F 解析:在一定范围内,物体离放大镜越远(不超过一倍焦距),像越大,但超过一倍焦距后像会倒立、缩小,所以该说法错误。
T 解析:放大镜只能放大物体的图像,不能改变物体实际大小,该说法正确。
F 解析:近视镜是凹透镜,没有放大作用,不是放大镜,该说法错误。
T 解析:凸透镜的特点是中央厚、边缘薄,该说法正确。
T 解析:放大镜会聚集太阳光,观察太阳会灼伤眼睛,该说法正确。
T 解析:放大倍数越高,观察范围越小,但细节越清晰,该说法正确。
F 解析:平面镜成等大的像,不能放大物体,该说法错误。
F 解析:使用放大镜时需要调整距离以获得清晰图像,距离不是固定的,该说法错误。
T 解析:老花镜是凸透镜,可以当作放大镜使用,该说法正确。
F 解析:放大镜利用的是光的折射原理,不是反射,该说法错误。
T 解析:凸度不同,放大倍数不同,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高,该说法正确。
F 解析: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看到的是虚像,该说法错误。
T 解析:冰块打磨成凸透镜形状后,具有放大作用,可以当作放大镜,该说法正确。
三、填空题
凸透镜;厚;薄 解析:放大镜的镜片是凸透镜,具有中央厚、边缘薄的特点。
凸度;凸度 解析:放大倍数由凸度决定,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高。
正立;放大 解析: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老花镜;显微镜的目镜(答案不唯一) 解析:这些都是利用凸透镜放大原理制成的。
放大镜;物体 解析:调整两者距离可得到清晰图像。
四、简答题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高。要增大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可以换用凸度更大的凸透镜,因为凸度大的镜片对光线的折射能力更强,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解析:明确放大倍数与凸度的关系,以及增大放大倍数的方法,体现对凸透镜特性的理解。
放大镜在生活中的用途有:(1)阅读时,帮助看清细小的文字;(2)修理钟表等精密仪器时,观察细小的零件;(3)鉴别邮票、钱币等的真伪,观察其细节特征。
解析:结合生活实际,列举放大镜的具体用途,体现其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