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学业质量测评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学业质量测评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4 16:4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学业质量测评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主题情境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到处生机勃勃。让我们背起行囊出发吧,去触摸山川湖海的心跳!
第一站 广袤田野(16分)
我们首先走进家乡的原野,感受原野上丁香花淡淡的芳香和美好的风光。
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10分)
那白色的花朵虽然小, 却不显得单薄(bò báo bó), huā lěi ( )藏在参差(chā cī chāi)的绿叶间, 一簇一簇地聚在一起。你shāo wēi( )吸一口气,一缕淡淡的yōu yǎ( )的甜香便沁入心脾。此时,清风送来喜què( )与chán( )的啼鸣,我顿时觉得生活 qià rú( ) cǎi hóng( )般,真美好啊!
(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字词。(6分)
(2)给语段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分)
(3)下列句子中的“单薄”与语段中的“单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这孩子身子太单薄了,好像风一吹就会倒似的。
B.她衣着单薄,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
C.他演示的文档内容单薄,无法论证这一观点。
D.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成大事者需要其他人的帮助。
2.依次填入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家乡的景色令我 无穷。在这美丽的景色中,我 起小时候在这里发生的一件件 的事情。这些事情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无限的 。
A.回味 回忆 有趣 乐趣 B.回味 回想 兴趣 有趣
C.回忆 回味 乐趣 有趣 D.回想 回味 乐趣 兴趣
3.下列加点的四字词语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辽阔的草原一碧千里,远远望去绿油油一片,美丽极了。
B.森林里的树木郁郁葱葱,翠色欲流,好似人间仙境。
C.邻居王大爷生活艰辛,真让人顾影自怜。
D.草原上群马疾驰,马儿们惬意地享受着草原的清风与自由。
4.下列句子中分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微笑,是一缕温暖的阳光;微笑,是寒冬中的炉火;微笑,是艳阳下的清风。
B.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C.舞台上,舞女在翩翩起舞;舞台下,徐悲鸿思绪连绵。
D.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5.路上我们关注了一些路牌,下列路牌拼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6.下列诗句的意境与右图最相符的一项是( )。(2分)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D.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7.苹苹在西湖看到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所描绘的几幅画面,照样子给其他三幅图命名。(3分)
8.下面是两位同学在研学途中记录的美景。(6分)
①美丽的景色如一幅画:那山,用它那起伏的轮廓,书写着大地的韵律;那水,用它那流淌的身姿,演绎着自然的舞蹈;那树,用它那繁茂的枝叶,描绘着生命的色彩。
②秋天的田野是一首丰收的赞歌,玉米是金黄的,稻谷在秋风中翻涌,苹果挂满了枝头。
(1)句①主要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这样表达的好处是 。(3分)
(2)请你运用句①的修辞手法改写句②。(3分)
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4分)
(1)每个人一辈子有许多不顺心的事需要解决。(改为双重否定句)
(2)秋天,原野上的菊花开了。(展开想象,把句子写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10.根据所学知识填空。(7分)
(1)傍晚,坐在小船上看着烟雾笼罩的江面,孤独感油然而生,我不禁想起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移舟泊烟渚, 。”
(2)我们在西湖中正愉快地划着船,突然天空乌云密布,豆大的雨点落入船中,我脱口而出:“ , 。”
(3)大自然真是充满了诗情画意。你看那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的乡村风光,不就是孟浩然笔下的诗句“ , ”(《过故人庄》)所描绘的景象吗 在我看来,“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正是对夏日乡村鹊飞蝉鸣之景的绝美刻画。
第三站 迷人草原(8分)
美丽的草原,牛羊成群,如诗如画,让人惊叹,回味无穷!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1.如果用小标题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草原风光 B.喜迎远客 C.依依话别 D.草原联欢
12.通过画“ ”句子中的“群马疾驰”“飞过来”等词语,我感受到了草原人民的 。(2分)
13.在朗读描写草原静寂的语句时,语速要( );在朗读描写草原热闹场面的语句时,要读出( )的语气。(2分)
A.急速、紧张 B.舒缓、轻柔 C.得意、陶醉 D.兴奋、激动
14.当草原上的主人在“我们”汽车左右与前面“欢呼着,飞驰着”时,“我们”的内心会怎么样 “我们”会怎么做 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2分)
第四站 海上奇观(12分)
海上奇观,红树林绵延不绝,绿意盎然,构成独特的生态画卷。
红树林
①我爱森林。长白山的茫茫林海,给我留下许多绿色的梦,但我从没想到在大海里也有这梦幻般的森林。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海上森林——红树林。
②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初春,我在海南岛琼山碰到海上奇观。那是涨潮的时候,一片密密麻麻的红树林浸没在海水里,露出一顶顶青翠的树冠,浮荡在海浪之中。一会儿潮退了,红树带着海泥芳馨的枝条和婀娜的身躯出现在海滩上。啊,我的眼前变成了一片绚丽多姿的世界。海风吹来,绿浪翻滚,欢迎我这来自北国的远客。
③我乘着小船,慢慢划进红树林深处。这简直是一个海上的世外桃源,一个神秘的植物小天地。一株株红树纵横交错,褐红色的树干弯弯曲曲,盘根错节,形成一座座立体栅栏,支撑着硕大的树冠。树干,低的二三米,高的十来米,东扯西拉地织成一张绿色的网。树枝上盛开着红的、白的花朵,微风中逸出淡淡的幽香。这幽静而神奇的仙境使我陶醉了,我好像在梦中走进了龙宫的大花园。
④突然,树枝上啪啪的响声打破了宁静。保护区的专家笑着告诉我:“这响声是告诉人们,一棵新的小红树降生了。”因为红树具有“胎生”的繁殖特点。当种子成熟后,先在树上萌芽,长成幼苗后才离开母树,飘落于地,扎根于土,几小时就可以扎下根去。倘若被海水冲走,也能在海水中漂流上两三个月,遇到海滩照样扎根生长。
⑤我爱这片海上森林。红树和北国沙漠中的黄柳一样,在植物世界里是具有奉献精神的卫士。它既不要肥沃的土质,也不要温室般的环境,只是默默地把根须扎进贫瘠不毛的海岸,形成纵横交错的支柱根。依靠这庞大的根系去吸取大地的营养,它把自己的兄弟姊妹连成一个整体,去抵御狂风恶浪,减少海啸带来的自然灾害。
15.文中加点的“海上奇观”包含( )等几方面内容。(多选)(2分)
A.风和日丽的初春。
B.涨潮时,红树林浸没在海水里,树冠浮荡在海浪之中。
C.潮退了,红树带着海泥芳馨的枝条和婀娜的身躯出现在海滩上。
D.“我”的眼前变成了一片绚丽多姿的世界,海风吹来,绿浪翻滚。
16.第③段中“龙宫的大花园”具体指的是 ,这个“花园”里有 。(2分)
17.用“ ”在文中画出第④段中加引号的“胎生”的具体含义,再想一想“胎生”的意思,下列对这个说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这就是胎生的过程,只不过是植物的胎生。
B.这个过程和哺乳动物胎生的过程很像。
C.作者这样写把红树的繁殖过程介绍得很形象。
D.这并不是真正的“胎生”,所以胎生要加引号。
18.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3分)
19.从第⑤段对“红树”的描写中,你会想到生活中的哪类人 为什么 (3分)
第五站 古今传承(10分)
春日盛景,古人畅游,欢声笑语,安享春游趣味。
古人春游趣谈
【材料一】春游,古时叫踏青、探春、寻春。《诗经·郑风·溱洧(zhēn wěi)》记录了春秋时期郑国农历三月初三的盛况:“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春光和煦,清澈的溱水与洧水旁,男女老少结伴春游,摩肩接踵,热闹得很。古时还盛行一种很雅致的游戏————斗草。斗草始于汉武帝时,分“文斗”和“武斗”。唐代民间敦煌曲子词《斗百草》云:“喜去喜去觅草,色数莫令少。”“文斗”的胜负标准————花色和种类都不逊他人者赢。“武斗”则比草的韧性,比赛双方先各自选择有韧性的草,将其互相交叉,用力拉扯,不断者胜。
【材料二】唐代时,春游盛行。春天的西湖边,白居易在马背上“自驾游”,美景尽收眼底,“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痴迷春游,游得太过频繁,没完没了,常遭妻子“白眼”,每临出门,要想各种各样的理由说服妻子:“假使得七十,只有五度春。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
宋人亦爱春游。南宋词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回忆了南宋都城临安踏青时的热闹场景,城中比肩接踵,仕女装扮华贵,江边画船箫鼓,游人如织,终日不绝。宋人还偏爱到幽静僻远之处春游,为此还制作了便于携带各种物品的“游山器”。其中有种竹制器件,好看、轻便、结实,装得下棋子、笔墨纸砚、茶酒器、食盘子、果盘子等物品,用处很大。
宋人的春游项目,丝毫不比今天的人们逊色,爬山、寻花、扑蝶、斗鸡、荡秋千、放风筝。尤其是荡秋千,特别受欢迎。宋代文学家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还记录了秋千的不寻常玩法——水秋千。在画船上安装秋千,艺人在鼓笛配合下表演,人上秋千,当秋千高高荡起,表演者一个筋斗入水,水花迸溅,欢呼声连连。当然,这种秋千玩法,更像是杂耍。
20.下列哪一项不是春游在古时的名字 ( )。(2分)
A.踏青 B.探春 C.找春 D.寻春
21.下列关于“斗草”游戏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斗草始于汉武帝时。 B.“武斗”比的是草的韧性。
C.斗草分“文斗”和“武斗”。 D.“文斗”比的是花色和香味。
22.下列对材料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宋人白居易迷恋春游,偏爱到幽静僻远之处春游。
B.宋人喜爱春游,为此还制作了便于携带各种物品的“游山器”。
C.我们可以从《诗经·郑风·溱洧》中了解到战国时期郑国农历三月初三的盛况。
D.宋代文学家孟元老在《武林旧事》中回忆了南宋都城临安踏青时的热闹场景。
23.壮壮准备梳理古人与现代人春游的异同,请你帮他完成。(写出古人和现代人春游的不同点和相同点)(4分)
第六站 驰骋想象(30分)
这一站,请你发挥想象,写写你想变成什么吧。
24.习作。(30分)
请以“我想变成 ”为题写一篇习作,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写:白云、星星、清风、蚂蚁、蝴蝶……写一写你变形之后的故事吧!
第一单元学业质量测评
1.(1)花蕾 稍微 幽雅 鹊 蝉 恰如彩虹
(2) bó cī
(3)A
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含义。语段中的“单薄”是很小、很瘦弱的意思,A句说这孩子很瘦弱,和语段中例句意思相同;B句中的“单薄”指天冷或天凉的时候穿的衣服少而且薄;C句中的“单薄”指内容薄弱;D句中的“单薄”指力量薄弱。
2. A 3. C 4. D 5. D 6. C
7.白雨跳珠图 风卷云散图 水天一色图
8.(1)排比 拟人 句子结构整齐,节奏感强,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2)示例:秋天的田野是一首丰收的赞歌:金黄的玉米挺立在田野间,吟唱着大地的富饶;稻谷随风摇曳,在秋风中翩翩起舞;苹果涨红了脸,在枝头向人们招手。
9.(1)每个人一辈子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不得不解决。
(2)示例:秋天,原野上的菊花绽开了笑脸,它们欢笑着,跳跃着,唱着秋的赞歌。
10.(1) 日暮客愁新
(2)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3)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11. B
12.热情好客
13. B D
14.示例:“我们”的内心会激动、狂喜。“我们”会不停地挥舞双手,和他们一起欢呼。
15. BCD
16.眼前的红树林 水、花和树木
17.当种子成熟后,先在树上萌芽,长成幼苗后才离开母树,飘落于地 A
18.这句话是说,红树和黄柳都具有保护水土的作用,就像我们人类的卫士默默地保家卫国。
19.示例:我会想到边防战士。因为边防战士团结顽强,不怕困难,无私奉献,在艰苦环境中执行保家卫国的任务,很像在恶劣环境中抵御风浪的红树。
20. C
21. D
22. B
23.不同点:古人春游的活动形式雅致且注重文化内涵;出行方式是骑马、乘船等。而现代人春游更注重娱乐休闲;出行方式是乘坐汽车、高铁等。
相同点:古人与现代人春游都喜欢亲近自然,都是为了放松身心。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