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学业质量测评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学业质量测评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4 16:3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学业质量测评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主题情境你们学校正在直播平台进行“走进小说”的直播活动,吸引了不少同学,一起去看看吧!
阅读语段,完成练习。(10分)
1.看拼音在括号里填写词语。(5分)
2.上面第一个语段中有三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写出正确的字。(3分)
( )-( ) ( )-( ) ( )-( )
3.根据语境,在语段的“【】”处填上恰当的成语。(1分)
4.根据语境,在语段的“ ”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1分)
二、选一选。(1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狞笑(nǐng )奠定(diàn) B.搀扶(cǎn ) 蜷曲(quán)
C.掀开(xiān) 魁梧(kuǐ) D.黧黑(lí) 抽噎(yē)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自作自受(承受) B.不假思索(不真实的)
C.忐忑不安(心神不定) D.无边无涯(边际)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愿望是当一名医生,治病救人,为病人解除痛苦。
B.你快下决心,不要观望了,否则就会错失良机。
C.小丫头四处盼望,在找她的妈妈。
D.桑娜想起了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女邻居。
4.下列加点的四字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饭店老板不听劝告,食材以次充好,如今落得关门整顿的下场,真是自作自受。
B.比赛要开始了,王军忐忑不安地想:“这次我一定能拿冠军。”
C.出差的爸爸提前回来了,还来接我放学,这让我喜出望外。
D.洪水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5 一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B.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
C.“我 ”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
D.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三、进入互动环节,请根据要求完成练习。(10分)
1.老班长用粗糙的手无力地抚摸我的头。(缩句)(2分)
2.读下面描写人物的语段,回答问题。(3分)
只见那行者自南山顶上,摘了几个桃子,托着钵盂,一筋斗点将回来,睁火眼金睛观看,认得那女子是个妖精,放下钵盂,掣铁棒当头就打。唬得个长老用手扯住道:“悟空!你走将来打谁 ”行者道:“师父,你面前这个女子,莫当做个好人。他是个妖精,要来骗你哩。”
(1)这段话出自《西游记》中的一个经典情节: 。(1分)
(2)从三个人物(行者、师父、妖精)中选择一个,说说他的特点。(2分)
我选 ,其特点是 。
3.根据语境,写一写“我”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2分)
我在公交车上站了很久,腰酸腿疼,终于空出了一个座位,刚坐下,就看到一个老奶奶拎着装满蔬菜的篮子颤巍巍地上了车。我心想:
4.口语交际 如果你希望同学们多读些小说及其他文学作品,少看些卡通漫画,你会怎样说服同学们 (3分)
四、进入反馈环节,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7分)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四字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桑娜为人母,她 ;桑娜为人妻,她 ;桑娜为人邻,她 。
A.勤俭持家 乐于助人 慈爱坚强 B.勤俭持家 慈爱坚强 乐于助人
C.慈爱坚强 勤俭持家 乐于助人 D.乐于助人 勤俭持家 慈爱坚强
2.根据所学知识填空。(5分)
(1)《金色的鱼钩》是一篇以红军长征为背景的 (体裁),文中刻画了一位 的老班长形象。
(2)《回乡偶书》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最能体现诗人感慨世事沧桑、物是人非的诗句是:“ , 。”
(3)小说通过多种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如,“地扫得干干净净……”这句话是环境描写,写出了桑娜 的品质;“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这两句话是 和 描写,刻画出老汉 的形象。
五、整本书阅读。(5分)
班级共读《童年》后举行读书交流活动,请你根据提示完成练习。
1.阅读有法:《童年》讲述了阿廖沙的成长故事,书里人物众多,理清人物关系有助于阅读。请照样子,将人物、人物特点及对应的情节连一连。(3分)
2.阅读有感:同学们写了《童年》的读后感,以下拟题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不幸与幸》 B.《苦难中不灭的希望》
C.《我和阿廖沙比童年》 D.《快乐童年,创造未来》
六、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9分)
穷人(节选)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读第1自然段,桑娜“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样做”指的是 ,桑娜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的原因是 ,从中可以体会到桑娜 的品质。(3分)
2.读第2自然段,体会桑娜的内心,完成练习。(5分)
(1)这段话对桑娜的 和心理进行了描写,语段中最能概括桑娜心情的词语是“ ”。(2分)
(2)结合段落内容,将桑娜的心理变化图补充完整。(3分)
3.“嗯,揍我一顿也好!”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这句话表明只要丈夫同意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桑娜甘愿挨打。
B.这句话表明在桑娜心中,丈夫是一个不近人情的人,她很害怕自己的丈夫。
C.这句话体现了桑娜宁愿自己受苦,也要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的决心。
七、探人性之美,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3分)
风雨之夜
【A】夜幕降临时,狂风肆意横扫,像有万千野兽在凄厉地吼叫。窗户啪啪作响,像有人在拼命地拍击着。整个村庄渺无人烟,地上到处是被连根拔起的树木、断枝残叶,一片狼藉。
村干部赵福贵披上雨衣,上到楼顶。“外面啥情况了 ”媳妇问赵福贵。“外边风大雨大,恐怖得很。”赵福贵脱了雨衣,接过媳妇递来的毛巾,擦脸上、头上的水珠。赵福贵擦着擦着,忽然停了下来。“我得出去一趟。”赵福贵又穿上雨衣,拿上手电筒。“外面狂风暴雨,黑咕隆咚的,你去哪里 ”“去看看梁大福一家子。”赵福贵转身出了门。梁大福是村里的困难户,一家好几口人挤在几间低矮破旧、布满裂缝的瓦屋里。
赵福贵顶着狂风暴雨,打着手电筒,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村文化室————临时安置梁大福一家的地方。每次来暴风雨,他家都在这里避难,可梁大福不在。赵福贵问他老婆:“老梁呢 ”“他……回家了。”“啥 回家 回家干啥啊 ”
“他说忘记拿银行卡了。”“胡闹!”赵福贵急火攻心,差点儿昏倒。
大雨噼噼啪啪地敲击着赵福贵的脸,狂风裹住了他的脚步。他浑身湿透,鞋子跑丢了一只,裤脚烂了,腿被地上的断树残枝划伤了几处,血流出来了。
终于,赵福贵跑到了梁大福的家。【B】那几间旧瓦屋,在狂风暴雨中犹如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瓦片飞落,摇摇欲倒。赵福贵扯开喉咙,声嘶力竭地大喊:“梁大福,快出来啊————梁大福,快出来啊————”可他的声音瞬间就被雨声风声吞噬了,屋里什么动静也没有。赵福贵刚想冲进去,就在那一刻,“轰”的一声巨响,瓦屋塌了!
赵福贵惊呆了,瘫在地上。紧接着,他跌跌撞撞地爬起来,脱掉雨衣,扔了手电筒,一边拼命地用手扒着断砖烂瓦,一边拼命地大喊:“屋塌啦,出人命啦!大家快来救人啊————”
“福贵哥,我在这里啊!”
赵福贵转身,看见梁大福毫发无损地站在风雨中,他气愤得高举拳头,想一拳揍过去,却猛地上前紧紧抱住梁大福,泪如雨下。
1.在这个风雨之夜,村干部赵福贵做了哪些事 请将导图补充完整。(4分)
2.同学们根据小说情节画出了主人公赵福贵的心理变化图,你认为下面哪一幅图最符合赵福贵的心理变化 说说理由。(3分)
我认为图 最符合赵福贵的心理变化,理由是 ,从中我感受到赵福贵的 。
3.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 描写。请选择一处写写这样写的作用。(3分)我选择( ):
4.短文的结尾让同学们印象深刻,大家展开了讨论,请你加入。(3分)
同学甲:“毫发无损”的意思是 。我本来以为梁大福凶多吉少了,但结尾出乎我的意料。
同学乙:我发现结尾重点描写了赵福贵的动作。联系上文,赵福贵想一拳揍过去,是因为 ,之后紧紧抱住梁大福,是因为 。这样写使赵福贵的形象更丰满了。
八、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6分)
李广射虎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①镞②,视之石也。因复③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④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⑤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释 ①没(mò):没入,陷进去。②镞(zú):箭头。③复:再、又。④郡:郡县。⑤右北平:古地名。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以为虎而射之(代词,指老虎) B.广所居郡闻有虎(听说)
C.尝自射之(曾经) D.广亦竟射杀之(代词,指老虎)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
3.下列对李广再射时“终不能复入石”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李广的射术发挥不太稳定。
B.李广之前的“中石没镞”是侥幸。
C.李广后来射的石头比之前那块坚硬很多。
D.第一次射石时,李广以为它是老虎,注意力高度集中,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九、习作。(30分)
请你从下面三组中选择一组,展开想象,创编故事。题目自拟,注意故事情节围绕主要人物展开,试着写一写故事的环境及人物的心理活动,情节尽可能吸引人,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450字。
第四单元学业质量测评
一、1.困难 糟糕 抱怨 废话 倾听
2.鱼渔 爆 暴 谎 慌
3.汹涌澎湃
4.宁可 也
二、1. D 2. B 3. C 4. B 5. C
三、1.老班长抚摸头。
2.(1)三打白骨精 (2)示例:行者火眼金睛,能识破妖魔鬼怪。
3.示例:到底要不要让座呢 让吧,我已经站了很久了,腰酸腿疼,确实想坐一会儿。不让吧,爸爸妈妈还有老师平时都教育我要尊敬老人,要主动给老人让座,再说老奶奶颤巍巍的,还拎着装满蔬菜的篮子,我还是让座吧!
4.示例:同学们,卡通漫画虽然情节有趣,但是小说及其他文学作品内涵丰富,多读之不仅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还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所以,同学们以后可以少看一些卡通漫画,多读小说及其他文学作品。
四、1. C
2.(1)小说 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2)唐贺知章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3)勤劳 动作 语言 关爱儿子
五、1.
2. D
六、1.把两个孩子抱回家 如果不把两个孩子抱回家,他们会无法生存 善良、乐于助人
2.(1)神态 忐忑不安
(2)担心 矛盾 坚定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由“这是闹着玩的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可知,桑娜对自己抱回孩子的举动有些自责;由“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可知,桑娜担心丈夫回来发现她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的事;由“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可知,桑娜此时心里有点儿矛盾;由“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可知,桑娜最终下定决心,宁可自己受苦也要收养两个孩子。
3. B
七、1.示例:村文化室 听说梁大福回家了,拼命往梁大福家跑去 拼命地用手扒着断砖烂瓦 拼命喊大家来救人
B从短文中可以看出赵福贵的心理是从担忧到焦急,再到恐惧、惊愕、气愤,最终转为感动 有责任心、有担当、无私奉献
3.环境 示例:A为下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4.一点损伤都没有
梁大福在狂风暴雨的夜晚冒险回家拿银行卡,这种行为极其危险
在确认梁大福毫发无损后,赵福贵的愤怒和紧张情绪瞬间转化为庆幸和感动
八、1. A
2.李广所驻守的郡听说有老虎,(他)曾经亲自去射杀。
3. D
九、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