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向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经济全球花趋向出现的时间;列举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初步认识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特点;分析经济全球趋向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二、能力与方法
㈠列举社会生活实例,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向和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特点。
㈡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学习全面、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㈠认识我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树立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信念与责任感。
㈡通过认识经济全球化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繁荣和危机共生,正确理解独立自主发展与对外开放合作的关系,树立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
2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来看,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和理性思维的能力,但思维上的逻辑性、条理性不强,需要教师作出适时的必要的点拨引导。同时,其兴奋点仍集中在直观教具或有趣的历史事件上,对历史的认识仍处在感性认识阶段,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不强。
3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本课难点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知道我国加入了哪些经济组织吗?
(教师小结过度)1991年10月,我国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01年11月4日,中国和东盟十国共同签署了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目标是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其实,众多经济组织的产生只不过是经济全球化中区域经济的一个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区域经济已经向全球化方向发展了,这节课我们就是要学习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知识。
活动2【讲授】新课学习
学习新课: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洪流势不可挡,它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卷入其中,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局面已初步形成。
一、经济全球化趋向的形成
1、出现时间
提问: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冷战结束后,即20世纪90年代以来)
(简单回顾冷战的相关知识)
2、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趋势
说一说:请同学们描述一下自己心目中的经济全球化景象?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在经济方面突破国界限制,实行程度不同的合作与调节,使各国、各地区的生产、流通、分配等领域紧密地联系,以至全球经济发展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3、形成的原因
思考: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
①冷战结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客观的社会环境;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现代高新科技发展迅猛,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根本原因)
③市场经济席卷全球;
④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
4、经济全球化趋向的具体表现
出示材料:
年代
国际直接投资
1960年
680亿美元
1996年
32330亿美元
想一想:表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
具体表现:
①国际贸易大副增长
②国际资本流动加快
(阅读课文相关部分内容,让学生介绍世界贸易组织、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同时指导学生观看插图,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
这个情况说明了经济全球化出现了怎样的趋向?
③国际和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大量建立
史海拾贝
世界贸易组织——“经济领域的联合国”
④跨国公司发展迅猛
说一说:你能说说自己知道的跨国公司吗?(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跨国公司控制着国际直接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技术转让的1/3,目前世界贸易总量中有70%——80%与跨国公司有关。
提问: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唱主角,其中有没有我们中国的企业呢?
中国的海尔集团、联想集团等。
议一议:为什么说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扮演主角?(完成辅栏中的“想一想”,要求学生能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如:摩托罗拉公司的手机产业、微软公司的软件产业等)
跨国公司集聚了雄厚的资本,控制着高端技术,占据了本行业世界市场的主要份额,因而成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最活跃的力量。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提问: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怎样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引导学生看书,然后回答)
(教师小结)积极影响主要是:加强世界经济联系,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增强国际合作,应对人类共同问题;对发展中国家引进资本、技术、发展本国经济提供机遇。消极影响:加剧不公平的国际竞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受益不均,贫富差距可能进一步加大;部分弱小国家的主权受到冲击,有可能被发达国家控制。
问: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特点可以用哪16个字来概括?(学生回答,完成辅栏中的“写写”)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讨论: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为什么是一把“双刃剑”?(要求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例如今天中国的汽车制造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等)
(教师小结)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一方面既可以从全球化市场中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促进本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但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着全球化进程,在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和市场优势面前,发展中国家在剧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其经济利益更易受到伤害,国家主权甚至也受到冲击。
活动3【讲授】小结
课堂小结: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实现共同发展,这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同时也要注重国家经济安全,趋利避害,有备才能无患。如何更好地融入世界,如何驾驭全球化浪潮以谋求 更好更快的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课堂延伸:
探讨:中国应该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
课件19张PPT。第18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向 活动一:看谁速度快!一、走进经济全球化1、时间:_______后,世界经济出现了新的变化
2、含义:经济活动冲破了___与___之间的界限
3、原因:①现代________发展迅猛,生产力提高②________席卷全球 ③__________发展起来国国高新科技市场经济跨国公司冷战结束 全球化的主角:跨国公司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1.国际性经济组织是什么?(中英文)2.区域性经济组织有哪些?(中英文)赛一赛!世界贸易组织(WTO) 区域性 亚太经合组织
(APEC) 欧洲联盟
(EU) 北美自由贸易区
(NAFTA)经济组织WTO、APEC2001年APEC在上海召开2014年APEC在北京召开经济组织
中国加入:
WTO、APECWTO、APEC
NAFTAWTO、APEC二、感悟经济全球化你认为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什么影响? 活动二:小组合作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影响双刃剑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影响2.弊: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古巴前领导人非洲美洲、欧洲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发展中国家
和发达国家
贫富差距
拉大
三、应对经济全球化 全球化已经作为一种无法回避的现实,中国要积极参与,但在这个过程中,发达国家尽享全球“红利”,发展中国家饱受落后之苦,我们需要世界各国平等的经济全球化......要趋利避害,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江泽民在联合国的讲话积极参与、趋利避害经济全球化知识点梳理: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冷战”后利:P123
弊:①不公正的国际竞争
②贫富差距加大国际性:WTO
区域性:EU、APEC、NAFTA P121(了解)时间原因国际性、区域性经济组织应对措施 积极参与,趋利避害【知识系统化】经济全球化三次浪潮 第一次:新航路的开辟 第二次:两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冷战”后,经济全球化的趋向(1)材料一中“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1分)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一事件的世界意义(1分)新航路的开辟沟通了欧亚非美四大洲,开始把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拓展延伸】(2)据材料二,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了许多新式交通工具,试各举一例(2分)第一次:轮船或火车第二次:汽车或飞机_________【拓展延伸】(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1分)本世纪最能体现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2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_____2001加入WTO(4)有人说,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是机遇;有人说,是挑战。你是怎样认为的?请说出其理由(3分)Ⅰ既是机遇又是挑战Ⅱ机遇: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从中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Ⅲ挑战:①不公正的国际竞争②贫富差距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