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14 23:02:42

文档简介

第20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需要掌握的知识:第三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其影响。知识经济。 2、通过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形成原因的分析,从而归纳出科学技术革命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的结论。
2学情分析
1、通过学习第三次科技革命,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的理解和认识。2、通过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的学习,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培养学生正确的国际意识。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第三次科技革命对“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的含义,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现代科技革命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作用,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引入
从学生生活实际中引入三次工业革命。
(问)同学们,究竟是什么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神奇呢?
(答)工业革命
(问)我们已经学习过几次工业革命呢?
(答)三次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行专题复习“三次工业革命”。
活动2【讲授】讲授时间、标志和成果
1、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 间
18世纪60年代
主要标志
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重要成果
开始标志——珍妮机;
标志性成果——改良蒸汽机;
交通领域——蒸汽轮船(汽船)、蒸汽机车(火车)
2、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 间
19世纪70年代
主要标志
电力的发现和广泛应用
重要成果
新能源——电力、石油: 新机器——内燃机
新交通工具——汽车、飞机; 新通讯设备——电话、电报
3、第三次科技革命
时间
20世纪40、50年代
主要标志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
重要成果
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
活动3【活动】引导分析
题目:下列人物中,不可能坐火车旅行的是( A )
A.达芬奇 B.恩格斯 C.马克思 D.列宁
(问)火车当时的动力是什么? (答)蒸汽
(问)为此我们要纪念一位人物? (答)瓦特
题目:能源问题是国际社会关的焦点问题之一,下面属于以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是( C )
A、水力 B、蒸汽 C、电力 D、原子能
(问)为此我们要感谢一位人物,他被称为把 “电”的福音带给人类的天使? (答)爱迪生
这幅图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哪一领域的成就( B )
A、原子能技术B、生物工程技术 C、计算机网络技术 D、航天技术
(右图)人类登上月球
这幅图反映人类取得哪一项科学技术的成就( B )
A、原子能技术B、航天技术 C、电子计算机技术 D、生物工程技术
(情景题)科学改变世界,技术优化生活。家住合肥的张先生去重庆旅游,他一路享受方便哪一项缘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发明?( C )
A乘火车到达武汉 B转乘轮船旅游三峡
C通过电子邮件向家人报告平安 D乘飞机从重庆返回合肥
活动4【练习】练习巩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术。……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材料二?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并且归根结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江泽民《用现代科学技知识武装起来》
回 答:
(1)材料一、二的共识是什么?
(2)你怎样看待国际间的竞争?
(3)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请结合现实,从国家和学生个人两个方面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新的科技革命?
活动5【作业】巩固复习
比较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课件33张PPT。 第三次科技革命瓦特爱迪生比尔·盖茨三次科技革命工业革命 (第一次科技革命)“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恩格斯 第二次科技革命这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 · · · · ·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变成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 九上教材 第三次科技革命“在这次科技革命中,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 · · · · ·”
——九下教材九年级历史复习专题之
三次科技革命及其对 中国的影响
三次科技革命 比较夯实基础:三次工业革命背景条件比较夯实基础:三次工业革命特点比较夯实基础:三次工业革命影响比较三次科技革命影响上的共同点
1、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2、极大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促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科学技术是
第一生产力。 三次科技革命时期中国各处于什么历史时期以及为什么前两次和第三次初期中国都没有得到发展?
思考(1)第一次:中国处于清朝中后期,受专制政治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中国经济没有发生大的变动。
参考答案领导了禁烟运动
在鸦片战争中英勇抗击英军(2)第二次:中国仍然处于清朝的封建统治之下,洋务运动只是为维护封建统治而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和科学技术,并且结果失败;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并不希望中国强大,因而没有先进技术设备引入,反而通过战争和资本输出在中国继续掠夺。
参考答案 (3)第三次:中国处于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长期敌视、封锁,中国没有发展科技革命的和平环境,也缺乏正常的交流;建国后受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影响,“左”倾思潮泛滥,没有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教育发展受到冲击,科学技术失去了发展的好机会。参考答案20世纪60—70年代
中国取得的科技成就有: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1966年,地对地导弹实施核爆炸。
1970年,东方红1号卫星成功发射。
1973年,袁隆平首次在世界上培育
“籼型杂交水稻”。863计划:
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及后来的海洋高技术结论及启示科技?重要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代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
国家:我国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要建立知识创新体系,鼓励知识创新。
个人:青年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高科技知识,努力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科技发展中应当更关注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加强国际合作,注重可持续发展,趋利避害。?我国应该如何应对 新的科技革命?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鼓励知识创新和科技发明,不
断增强综合国力。
练一练:
1、下面这些发明分别属于哪次工业革命?DHI2、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
①列强以炮舰和廉价商品打开中国的大 门
②在对外正当贸易中开始出现贸易逆差 ③被迫允许外国投资设厂
④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C3.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
①主要发生在重工业领域
②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③推动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④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4:思考:世界三次科技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能源的重大突破? 试举出以上任意一种能源被利用后,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的影响?煤、电、石油、核能。5、《大宅门》某一集中,白景琦买了汽车,
他的大宅院里还装了电话,这些场景反映的
历史背景应该是( )
A、19世纪末,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传入中国
B、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
传入中国
C、20世纪中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传入中国
D、20世纪后期,第三次工业革命成果传入中国B6、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看,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点是( )
①生产技术的革新与科学研究成果的关系极为密切②都是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③都促进了世界范围内“南”、“北”差异的扩大④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B7、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
①列强以炮舰和廉价商品打开中国的大门
②在对外正当贸易中开始出现贸易逆差
③被迫允许外国在中国大规模的投资设厂
④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 、②③④
C 8、飞天英雄杨利伟实现了世代中国人遨游太空的梦想,这是中国( )
①面对当今世界的机遇和挑战采取的行动
②迎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表现
③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
④综合国力提高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D9、在以下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评论中错误的是( )
A。它的出现是偶然的
B。它的发生是生产力推动的结果
C。它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D。它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重大变化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