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向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经济全球化趋向的含义,分析其成因及表现;知道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国际和区域性经济组织名称;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收集、整理、交流有关经济全球化的资料,提高学生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向和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特点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从利与弊两个方面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正确地分析、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采用讲述与影像资料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的方式对本课背景作简要陈述;通过设计矛盾冲突和制造困难的方式,帮助学生主动探索与理解当今世界的大趋势;通过设计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从课本中获取知识,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鼓励其大胆发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经济全球化趋向出现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及影响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
1.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向的出现是当代生产力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繁荣与危机共生,因而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
2.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起门来搞建设,因此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勇于面对全球化,主动增强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与责任感。
2新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川教版九年级下册《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历史》第六学习主题。其主要内容:经济全球化的港湾势不可挡,它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卷入其中。一个“强国主导,受益不均;相互储存,相互竞争”的书面已初步形成。它给中国带来了压力和挑战,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每个中国人都要做好充分准备,迎接这个挑战和机遇。
教学方法:
讲述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材料研习法等多种手段综合使用,视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略做微调。
3新设计
4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的实施主体是九年级学生,从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水平上来,经过初中七八年级的学习,已经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历史学科的诸如:阅读简单材料,从图片、表格中获取历史信息,归纳整理等基本技能;经过中国历史的学习,对中国从古到今的历史有了大概的了解,对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的相互关系也有一定知晓,初步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今的世界发展也离不开强大的中国。这些都是学好本课的重要条件;从心理特点上看,初中九年级学生活跃开朗热情,容易被激发出爱国的激情,更添了一份理智,这足以使本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良平台。
5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济全球化趋向的形成原因和突出表现。
解决策略:通过分析冷战后出现世界和中国的现实情况变化帮助学生理解其原因及表现。
教学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
解决策略:通过列举中国尤其是成都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现的世界500强企业的大量落户的现实,说明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正面的积极的,但同时也会带来一引起消极的因素。
6教学过程
6.1
第一学时
主要步骤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课件显示:波音717、737、747、767
( http: / / www.21cnjy.com )、777系列飞机。同学们知道波音飞机产自哪个国家吗?
( http: / / www.21cnjy.com )10多年来,波音公司一直是全球最主要的民用飞机制造商,同时也是军用飞机、卫星、导弹防御、人类太空飞行和运载火箭发射领域的全球市场领先者。波音公司为全球145个国家的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波音在全球70个国家以及美国48个州共有雇员近160000名,主要业务基地集中在美国华盛顿州的普吉特湾、南加州、威奇塔和圣路易斯。一架波音新型飞机零件近400万个,其中在美国本土生产的只有30%,其余分别由英国、意大利、西班牙、中国等国的相关企业加工制造。1995年,波音公司签订了在中国生产新一代737部件的合同: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尾段;上海飞机工业公司生产水平尾翼;西安飞机工业公司生产垂直尾翼。2004年,波音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中航一集团和中航二集团将为波音飞机提供零件和组件,包括波音787梦想飞机的方向舵。21世纪初,世界各地飞行的一万多架波音飞机中,有超过1/4的飞机装配有中国制造的部件。当然,中国的知名品牌走向世界的事例也很多,如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海尔产品得到德国、美国消费者信赖等。从上面这些事例中,同学们体会到了什么叫“经济全球化”了吧?(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全球化”一词最早是在1985年提出的,用来概括此前20年间国际经济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竞争和制约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请部分学生展示并简介其收集到的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国际品牌。学生不难回答出:美国。思考:什么叫“经济全球化”?
引导学生从现象中探索实质。
新课教学
学习新课一、经济全球化趋向的形成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同美洲开始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1.经济全球化趋向形成的原因问:为什么在20世纪末经济全球化才成为一股席卷全球的潮流?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共同探讨有哪些因素促成了经济全球化趋向的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向形成的原因是:①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趋向缓和的国际形势为世界经济迅速发展提供了保障。②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提高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现代高新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当代世界生产力迅速发展,各国、各地区的生产、流通、分配等领域的联系更加紧密。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③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每个国家发展经济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要求冲破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开展广泛的经济贸易往来和深入的国际分工合作,以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要求,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④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经济活动,带动了贸易、科技、资本等各个领域的进一步国际化,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正是这些因素的推动,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学生阅读教材:找出1.经济全球化趋向形成的原因?(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入手:①世界经济发展和经济联系的加强,首先需要怎样的国际环境?②推动世界经济及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根本动力何在?③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有怎样的发展经济的要求?④在国际经济贸易往来的过程中,谁扮演着主角?)
设计本环节,以讨论、发言的方式帮助学生分析能力。
2.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1)国际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建立经济全球化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贸易自由化体系的建立。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由于各地区在发展水平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一些区域性经济组织便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形成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等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经济区域化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区域经济集团存在一定的保护倾向,具有一定的排他性,短时间内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产生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经济区域化的迅速发展,又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因为,区域经济组织的出现,使世界社会生产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各区域组织通过谈判并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政策,使各国逐步参与并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从而推动世界范围内经济的进一步联系与融合。经济区域化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和步骤,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区域化的归宿。1995年1月1日,被誉为“经济领域的联合国”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运转,标志着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经济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这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国。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指导学生自学课本的相关内容,总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全球化趋向的表现。教师在总结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概要讲解。)(指导学生完成对本课“史海拾贝”内容的学习,找到当今世界影响较大的国际和区域性经济组织,并从世贸组织、欧盟、亚太经合组织中选一个作较详细介绍。)
本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自由发言,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课本,训练其归纳要点的能力。
国际贸易大幅增长,国际巨额资本流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速。材料一年代国际直接投资1960年680亿美元1996年32330亿美元材料二从1989年到2001年,国际贸易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均增长6.1%,比世界经济增速高出2.5个百分点;世界货物贸易额增长1倍,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增长2.8倍。问:我们从上述材料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上述材料可以看出,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大幅增长,国际巨额资本流动加速。这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突出表现。(3)跨国公司发展迅猛,在经济全球化中扮演着主角。(课件出示材料)当今世界经济中,跨国公司扮演着主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角色。1997年全球共有跨国公司4.5万家,其子公司25万家,平均一个公司拥有国外子公司5.5家。这些公司控制了世界生产总值的40%~50%,国际贸易的50%~60%,国际技术贸易的60%~70%,产品研究和开发的80%~90%,以及对外直接投资的90%。其中,由世界权威性财经杂志《财富》每年评出的全球500强,虽然在数量上只占跨国公司总数的1%左右,但其销售额却占全部跨国公司总销售额的90%。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资源在全球的优化配置,加快了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了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同时,也为国家与地区之间深化经贸往来与合作创造了更多机遇,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跨国投资对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贸易增长起着重要作用,为这些国家在国际经济舞台上获得主动、赢得优势创造了条件。问: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加快,资源配置国际化,经济管理国际化,经济活动越来越“冲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跨国公司利用人才、资金和技术等优势主导着本行业的世界市场。超大型的跨国公司是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它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分支机构,形成超国家生产和销售网络,由此加速生产、资本、贸易国际化步伐,将世界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学们是否感受到了经济全球化给社会和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正改变着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面貌,也在悄无声息地改变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问: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怎样的积极影响?师: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家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各国、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发达国家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更大的销售、投资和劳动力市场,发展中国家也由此获得引进资本、技术、管理经验、提升本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机遇;经济全球化使合作与协调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有利于更好地应对当前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总的看来,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相互依存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互竞争”,但同时又形成“强国主导,受益不均”的局面。尤其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问: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为什么是一把双刃剑?(课件出示材料)材料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是国际贸
( http: / / www.21cnjy.com )易的最大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也受益于国际贸易,其贸易额约占世界总额的20%。20世纪90年代初,占世界人口总数10%的最不发达国家在全球贸易中所占份额只有0.6%,1997年则仅占0.3%,甚至达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穷国与富国的平均收入已相差74倍。材料二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 http: / / www.21cnjy.com )1997年贸易和发展年度报告》称:“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消极影响是两极化的扩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内部之间的贫富差距都在不断扩大。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计,1965年处于贫富两端,各占世界人口20%的国家相比,穷国和富国的比例,后者为前者的30倍,1990年扩大到了60倍。”问: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经济全球化既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机遇,同时又使其面临严峻的挑战。首先,由于历史等原因,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和发达国家存在巨大的差距,技术水平过于落后,没有核心技术,产品无法和发达国家产品进行完全对等的竞争。另外,我们也要思考,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引进了外国公司,是不是就等于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呢?(课件出示材料)博帕尔是印度中部的一座中等城市,人口约
( http: / / www.21cnjy.com )50万。在那里有一家属于美国的联合碳化物公司的大型化工厂。这家工厂生产的大量杀虫剂和其他药物,毒性很大,在生产、储存、运输的各个环节都有很大危险。在美国,设立这样的工厂,要受到严格的限制。美国资本家为了达到直接在印度销售杀虫剂、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和赚取高额利润的目的,在印度设立了这家工厂。1984年12月3日凌晨1点,这家化工厂的三个地下储气库,由于化学反应失去控制,安全阀门没有关上,造成大量毒气的外泻。博帕尔全城的居民受到毒气伤害的多达20万人,10万人被送入医院治疗,5万人有失明的危险,几千人受重伤,2500多人死亡,其中包括许多天真烂漫的孩子,成千上万的家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博帕尔惨案也震惊了世界,第三世界国家的人们同声谴责美国资本家这种损人利己的做法。从上面这则材料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可以必然获得先进的生产技术。事实上,大部分跨国公司的研发部门和核心生产基地仍然主要设在发达国家,而在发展中国家所开设的工厂,主要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跨国公司甚至还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给当地的环境和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请同学们结合对下列材料的理解,思考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什么?(课件出示材料)材料一大井研一在《疆界消失在无国界的世界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上所有生存有道的经济单位,都能够在需要发展时攫取自己所需的任何东西。他们不再需要就近寻找资源,也不必再依赖政府的正式出力,就可以获得他国的资源或敲开消费者的大门。”材料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7年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发展的报告》称:“虽然近年来外国直接投资激增,但是半数以上的发展中国家并未受益。由于发展中国家在进入国际贸易、劳务和金融市场等方面所受到的限制,它们每年损失金额达5000亿美元,相当于它们每年接受外援总额的10倍。”材料三1997年,国际金融炒家通过国际
( http: / / www.21cnjy.com )金融市场首先对泰国货币发起冲击,泰国货币大幅度贬值;接着,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韩国、日本等国的货币对美元的比价也纷纷下跌,酿成了一场波及很多国家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期间,股市暴跌,银行倒闭,许多人一生的积蓄几乎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这场危机一直持续到1999年。这场金融危机不仅沉重打击了东南亚以及东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亚的韩国和日本,而且对全球国际金融秩序带了极大的负面作用。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亚洲金融危机已促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并导致灾难性的社会后果”。发达国家拥有世界上3/4的生产力,在资金、技术、产品、市场等方面居于垄断地位,而且国际经济“游戏规则”基本上是在发达国家的主导下制定的,因此从根本上讲,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发达国家是最大的受益者。材料二告诉我们,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不如发达国家,却要面对同样的全球化环境,执行同样的“游戏规则”,承担基本相同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甚至形成“富国更富,穷国更穷”的局面。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由此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这不仅阻碍着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也给一些国家的社会稳定、地区和平带来威胁。材料三中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突出的例子。正如香港《亚洲周刊》1998年2月一篇文章所指出的,“形式上全球化是你情我愿,达成双赢,但国际商战中的双赢其实只是强者赢大头,弱者赢小头。一旦碰上风暴,弱者难免成为失败者或牺牲者”。
课件出示材料(学生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学生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鼓励其相互交流。)(由一两位学生讲述自己的感受)(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选择下列问题分别展开讨论:①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得到哪些益处?)(学生应能答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是国际贸易的最大受益者,由于南北财富分配不均,全球经济发展更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学生讨论、回答。)
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材料,并归纳要点。本环节旨在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认识。提高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
回顾本课
课堂小结从表面上看,经济全球化似乎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实际上,它同我们当前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商店里的耐克运动服其实不一定产于美国;一台康柏电脑的部件很可能来自美国、中国和新加坡。一部诺基亚全球通,已经同时在另一种意义上把世界各地的人连在一起。经济全球化作为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趋势,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任何国家都回避不了也不能回避。怎样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规避风险,兴利除弊,实现与发达国家的“双赢”,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当积极探索的紧迫课题。。
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体会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探究
课堂延伸:1.学生课后探讨:中国包括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应对经济全球化?调查研究:“居家物品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并完成下表:类别名称产地用途总计( )件( )国( )种统计结果分析
本环节设置旨在让联系现实、联系自身实际,实现历史学科教育功能的扩大。
结语
播放:“地球村”的有关视频结语:请大家做好准备迎接机遇与挑战!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学习目的更加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