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高二年级物理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组成,其中试题卷共4页,答题卡共2页。要求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前,请先在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选择题(每题6分;共60分)
1、某校举行教职工趣味运动会,其中一个比赛项目“五米三向折返跑”的比赛场地如图所示,其中LAB=LAC=LAD=5 m,参赛教师听到口令后从起点A跑向B点,用手触摸折返线后再返回A点,然后依次跑向C点、D点,最终返回A点。若人可视为质点,现测得某参赛教师完成比赛的时间为7.5 s,则( )
A.A点到B点和A点到C点的位移相同
B.该教师通过的总位移为30 m
C.A点到B点和A点到C点的路程相同
D.7.5 s指的是时刻
2、下图为“玉兔二号”巡视器在月球上从O处行走到B处的照片。轨迹OA段是直线,AB段是曲线,巡视器质量为135 kg,则巡视器( )
A.受到月球的引力为1 350 N
B.从O到B的位移大小等于OAB轨迹长度
C.OA段与AB段的平均速度方向相同
D.在AB段运动时一定有加速度
3、如图为两个半径均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构成的轨道,一物体由A点沿轨道运动到C点。已知物体由A点到B点的时间为2t,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分别用v1、v1'表示;由B点到C点的时间为t,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分别用v2、v2'表示;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分别用v、v'表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1∶v2=1∶2 B.v=v' C.v1'∶v'=2∶3 D.v1+v2=v
4、设在静止的航空母舰上,某舰载机在没有电磁弹射系统时,匀加速到起飞速度v需要的距离为L0,在有电磁弹射系统给舰载飞机一个弹射初速度v0之后,匀加速到起飞速度v需要的距离为L。若L=L0,舰载机两次起飞的加速度相同。则弹射速度v0与起飞速度v之比为( )
A. B. C. D.
5、让质量为1 kg的石块P1从足够高处自由下落,P1在下落的第1 s末速度大小为v1。再将P1和质量为2 kg的石块绑为一个整体P2,使P2从原高度自由下落,P2在下落的第1 s末速度大小为v2,g取10 m/s2,则( )
A.v1=5 m/s B.v2=30 m/s C.v2=15 m/s D.v1=10 m/s
6、气球上系一物体,以3 m/s的速度自地面匀速上升,当上升到物体离地面的高度h=10.8 m处时,绳子突然断了,气球和物体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关于绳断后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将做自由落体运动
B.物体运动1 s后的速度大小为5 m/s
C.物体经过1.8 s落到地面
D.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4 m/s
7、如图所示,从空中将小球P从a点竖直向上抛出的同时,将小球Q从c点由静止释放,一段时间后Q在a点正下方的b点追上P,此过程中两小球均未落地且未发生碰撞。若a、b两点间的高度差为h,c、a两点间的高度差为2h。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两小球均可视为质点,则小球P相对抛出点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
A. B. C. D.h
8、某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起跑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达到最大速度,此后保持该速度运动到终点。下列速度—时间(v-t)图像和位移—时间(x-t)图像能够正确描述该过程的是( )
9、如图所示,水平滑道上运动员A、B间距x0=10 m。运动员A以速度v0=5 m/s向前匀速运动,同时运动员B以初速度v1=8 m/s向前匀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a=2 m/s2,运动员A在运动员B继续运动x1后追上运动员B,则x1的大小为( )
A.16 m B.10 m C.4m D.20 m
10、小明从1楼乘坐电梯回家时,用手机软件记录了电梯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简化后如图所示,途中有其他楼层的邻居走出电梯,t=24 s时电梯到达小明家所在的楼层,已知该居民楼每层楼高均为3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24 s时间内,电梯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4 m/s
B.电梯加速阶段加速度大小为3 m/s2
C.邻居家所在的楼层为11楼
D.10~12 s时间内,小明感觉到肩上的书包变重了
实验题(每空4分;共12分)
11、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点,他以0点为起点,以后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次标为1、2、3、4、5、6,并且测得x1=1.40 cm,x2=1.90 cm,x3=2.39 cm,x4=2.89 cm,x5=3.40 cm,x6=3.90 cm。
(1)该实验使用了电火花计时器,关于电火花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8 V左右的直流电源
B.在实验操作中,先让小车运动,后接通电源
C.在同一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小
(2)根据题中所给的数据算出打计数点5时的瞬时速度v5= m/s。
(3)根据题中所给的数据算出小车的加速度为a= m/s2。
计算题(12、题10分;13题18分;共28分)
12、(10分)一气球以10 m/s的速度匀速上升,当它上升到离地175 m的高处时,一重物从气球上脱落,则重物需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落到地面 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大 (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
13、(18分)有一架电梯,从一楼启动之后匀加速上升,加速度为a1=2 m/s2,制动时匀减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a2=1 m/s2,已知电梯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84 m。
(1)若上升过程中最大速度为8 m/s,求从启动到达到最大速度时的位移大小。
(2)若上升过程中最大速度为10 m/s,求电梯运动到最高处的最短时间。
(3)如果电梯先加速上升,然后匀速上升,最后减速上升,全程共用时间为24 s,求上升过程中的最大速率。
参考答案
C 2、D 3、A 4、B 5、D 6、C 7、A 8、B 9、A 10、C
11、(1)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220 V的交流电源,A错误;为了避免纸带上出现大量的空白段落,在实验操作中,应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B错误;由于打点时间间隔相同,在同一纸带上打的点越密,相邻点迹位移越小,则说明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小,C正确。
(2)由于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5×0.02 s=0.1 s,打计数点5时的瞬时速度v5= m/s=0.365 m/s。
(3)根据逐差法可知,小车的加速度为a==0.5 m/s2。
12、7 s 60 m/s
13、 (1)若上升过程中最大速度为8 m/s,则从启动到达到最大速度时的位移大小
x1= m=16 m。
(2)若上升过程中最大速度为10 m/s,则从启动到达到最大速度时的位移
x2= m=25 m
电梯加速到最大速度的时间t1= s=5 s
电梯减速运动的位移x3= m=50 m
电梯减速运动的时间t2= s=10 s
匀速运动的时间t3= s=0.9 s
则总时间t=t1+t2+t3=15.9 s。
(3)设最大速度为vm,则整个过程
t1'+vm(t'-t1'-t2')+t2'=h
其中h=84 m,t'=24 s
又a1t1'=a2t2'=vm
解得vm=4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