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0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
2、感知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情况,包括兴起的时间、标志等信息。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结合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对比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提高比较分析认识规律、比较历史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2、指导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思考、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运用历史史实,提高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21·cn·jy·com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学习中能够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2、能够清楚认识到,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激励学生积极应对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贡献,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得到增强。21cnjy.com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 导入新知
二战期间军事科技得到迅猛发展,美国为计算炮
( http: / / www.21cnjy.com )弹弹道而研制使用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利用原子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德国人制造液体火箭用于空袭英国。战后,这些原本用于制造杀人武器的技术转为民用并得到迅猛发展,形成了风起云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引入本课学习21·世纪
教育网
活动2【讲授】自主学习 感知新知
第三次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
1、时间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于美国
2、标志: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版权所有:21教育】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得到发展和大规模应用的能源:原子能、核能
4、特点:①、新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转化为财富的过程。②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③科学技术成为社会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出处:21教育名师】
5、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推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6、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启示:科学技术是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要大力弘扬自主创新的时代精神。
【师生互动
理解新知】
1、图片:1945年美国原子弹试验成功;1954年苏联建成第一座核电站;1964年中国第一个原子弹试爆成功。
2、图片: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
3、图片: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课人造卫星;1969年美国人登月;中国人走向太空
4、图片:克隆技术
5、讨论:你认为克隆技术是否应该限制?是否应该克隆人?
点拨:克隆技术在抢救珍奇濒危动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攻克遗传性疾病、研制高水平新药等研究中发挥作用,它既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问题,世界各国应该制定法律来加强管理,严禁复制人类!【来源:21cnj
y.co
m】
A.“克隆”是什么意思?(克隆是英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clone的音译,科学家把人工诱导生物无性繁殖的过程叫克隆。无性繁殖是指不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只由一个生物体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如:由植物的根、茎、叶等经过压条或嫁接等方式产生新个体。)
B.怎样对待克隆技术?(我国应当掌握克隆技术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应当有所限制。因为克隆技术为人类探索生命的奥秘,研究生命发生、发展的规律提供了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人类可以运用这种技术繁殖出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以使其物种不致绝灭,也可以运用该技术繁殖供实验用的各种动物,还可以利用克隆技术复制出人类器官,以替换人类自身残废、缺失或功能不全的器官。但从社会角度看,克隆技术一旦应用于人类,无疑将是一场灾难。首先在该项技术实验阶段必将产生大量失败的“产品”,而这是对克隆人生存权利的侵犯和践踏。其次,克隆人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他们与母体的辈份关系、与其他人的亲缘关系,以及由于自身的特殊,他们是否会形成一个新的种族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必然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伦理关系的紊乱等。因此,我们应当制订法律或相应的规定来限制这项技术的使用范围。)
6、教师过渡:第三次科技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它具有哪些特点?它对于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同学们阅读课文。2-1-c-n-j-y
7、列举材料,概括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
材料一:在第三次科技革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技术大多在10年,如从发现雷达原理到制造雷达用了10年;原子能从开发到应用为6年;晶体管4年;移动电话4年;激光2年;而电子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发展到第五代.
(以科技成果商品化周期缩短为例:19世纪需要50年,一战前需要30年,二战后需要7年,70年代后只要3至5年)
A.速度快——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材料二:如生物工程技术可运用到医学,电子计算机可用于工农业\科研\教育\
国防建设等.
(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和新材料以及火箭技术→空间开发→海洋开发和生物工程→计算机更新换代)2·1·c·n·j·y
B.范围广——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材料三:20世纪初,科技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5%----10%,70年代增长到
60%,80年代已达80%(20世纪初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技进步因素引起的产量值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5%~10%,20世纪70年代增长至60%,现在已达80%)
C.影响大——科技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促进经济增长
8、列举材料,引导学生理解第三次科技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命影响(可组织学生举例说明新科技对自己学习、生活乃至衣、食、住、行的改变,然后从微观转向宏观进行总结)21教育网
A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材料一:现代科技发展还使生产力内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构发生变化
,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由高物耗、高能耗型转变为节物节能型;由初级技术型转变为高技术型。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化.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
(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大战之间为1.7%,在1950~1972年猛增至6.1%) 21
cnjy
com
B.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材料二:世界各国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
( http: / / www.21cnjy.com )争,除了欧洲的“尤利卡”计划外,还有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和中国的“863计划”等,世界经济正走向多极化(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信息技术产生了质的飞跃,导致了信息技术产业的出现,“技术密集型”企业迅速崛起。发达国家“技术密集型”企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大大超过“劳动密集型”企业,体力劳动者减少而脑力劳动者增加了)
C.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构建网络
深化主题】
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
概况
标志: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
核心:电子计算机广泛使用
1、成果多、转化快
特点
2、彼此间联系性强
3、作用大
1、推动生产力发展
影响
2、引起国际结构变化
3、影响到各国在国际格局中地位
4、促进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活动3【练习】课题小结,巩固复习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感受到了第三次科技
( http: / / www.21cnjy.com )革命对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当前国际间的竞争,已经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我们要刻苦学习、发奋图强,迎接挑战,为祖国的明天作出贡献。【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活动4【作业】巩固练习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
)
A、18世纪六七十年代
B、19世纪七十年代
C、20世纪四五十年代
D、20世纪六七十年代
2、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物繁殖的过程叫克隆,怎么、这门技术属于哪一科技领域(
)www.21-cn-jy.com
A、原子能B、计算机C、航天技术D、生物工程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
)
A、航天技术B、电子计算机C、原子能技术D、生物工程
4、古老的汉字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新时代主要得益于(
)
A、新材料技术的发展B能源技术的发展C信息技术的发展D航天技术的发展
5、21世纪对当今国际竞争起到重要作用的是(
)
A、经济实力B、军事实力C、科技水平D、外交实力
6、2012年9月8日,云南彝良县地震后,风云卫星拍摄到的震区图片为党中央、国务院制定抗震救灾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这主要得益于我国(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克隆技术和航天技术的发展B、生物工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C、航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D、原子能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7、下列现实生活中涉及的科技发明,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是(
)
A、访问互联网B、用手机打电话C、用数码相机拍照D、在电灯下看书
8、下列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
)
A、蒸汽机和火车机车B、内燃机和飞机
C、电报和电话D、电子计算机和航天技术
9、三次科技革命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证明了(
)
A、科技革命只能推动军事装备的改进B科技革命不能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C、科学技术室第一生产力
D、科技革命只推动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www-2-1-cnjy-com
10、对待科学技术,你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
A、坚决支持B、放任自流C、加强管理D、全面发展
11.
讨论:.科技的高度发达带来哪些负面效应?
(例如汽车尾气的排放对空气造成污染,农
( http: / / www.21cnjy.com )药的使用对人体带来危害。再如手机带给人们全新的通信观念,但长时间使用手机会造成微波对人脑的轻微辐射,而且手机的工作频率与飞机的导航雷达相近,乘客在飞机升降中使用手机会造成干扰而使飞机偏离航向甚至坠毁。还有,作为生活必需品,城市家庭几乎家家都有电冰箱、空调器。但由于电冰箱和空调器中的制冷剂氟里昂不断泄漏,使大气中的臭氧层受到严重的破坏,造成紫外线对地面的照射强度加大,患皮肤病的人数大量增加等)21
cnjy
com
12.讨论:面对着第三次科技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命的正面影响和负面效应,我们应当更新哪些观念?(例如,在科技发展中要特别注意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注重可持续发展,趋利避害;又如,由于祖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青年学生承担的历史使命特别重大,必须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贡献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