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扫描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扫描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24 16:3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潜山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A.北民南迁,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B.唐朝时期经济繁华,饮茶之风盛行
C.元代民族压迫严重,人民生活困苦
D.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多彩,商业繁荣
七年级历史试卷(闭卷)
10.沈括在《梦溪笔谈》这样写道:“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反映
的我国古代哪一发明?(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11.赵普建议,“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管榷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鉴于
1.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的
该建议,赵匡胤设置的官吏是(
描述,正确的是(
A.转运使B.知州
C.节度使
D.通判
A.隋唐时期
一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秦汉时期—一中华文明的蓬勃兴起
12.下列关于元朝和清朝共同之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宋元时期—一大一统局面的开创D.明清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A.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封建政权B.都采取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
2.古人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你认为隋朝大
C.都设立行政机构管辖、治理、开发边疆D.都有抗击外来殖民侵略的表现
运河的主要作用是(
13.《资治通鉴》说曹操统治北方能“化乱为治”,而《三国演义》说曹操是“乱世之奸雄”,京剧《击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方便了隋炀帝下江南
鼓骂曹》唱道:“到如今出了个奸曹操,上欺天子下压群僚。”对于文学和历史书中同一人物“曹操”
C.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D.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的认识之所以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3.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唐朝的商人,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文学中的人物经过了艺术加工,源于历史,可以信服
A.经常听到人们吟诵李白的诗歌
B.购买精美的唐三彩
B.史书通常以历史文学为依据,有强烈的个人感彩
C.乘装指南针的外国商船去南洋
D.到都城长安去旅游
C.历史文学与史书内容基本是一样的
4.下列对“古代中国经济发展”这一主题表述不正确的是(
D.三本书的作者所处的阶级立场不同
A.唐朝的商业繁荣,出现了市、坊分开的局面B.宋代的海外贸易以输出瓷器、丝织品等为主
14.从封建政治制度层面来考察封建集权主义的演变,下图反映明朝皇权空前强化的是()
C.明朝从南美洲引进粮食作物一玉米和甘薯D.清朝实行的“海禁”政策杜绝一切对外贸易
厂太尉
下中书省
5.从表面看,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混乱、动荡和黑暗的时期,实际上,这一时期一直都存在着
皇帝丞相
郡一县
皇帝十中巧省
直锆地
统一的因素,而且统一的因素在不断增长。统一的因素包括(
①藩镇割据局面延续
②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
御史大夫
一御史台
L行中书省
③人民对统一的渴望
④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
呈帝
生帝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宋朝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关注民生的政策,设立了专门的社会福利机构,救济的对象包括孤寡老人、
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贫困人口等诸多无法自立的群体。专业的消防队伍、巡夜队伍也在京城建立。可见,宋朝()
A.经济重心和政治中心南移完成
B.儒家学说和传统节日备受欢迎
。南
C.城市管理和社会保障受到重视
D.民族交融和科举取土范围扩大
15.作家当年明月的一部《明朝那些事》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读者,掀起一股读史热潮,下列史实不可能
7.《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列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
出现在这部作品中的是()
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A.编土地文册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戚继光抗倭
D.魏忠贤权倾朝野
A
B
16.下图是一幅描绘乾隆时期市井风情的绘画作品。下列历史叙述与图中情景一致的是()
黄帝时期
1汉武帝时期北宋时期
战国时期五代时期
8.宋朝时期,饱受人文教育而有志于仕途的士大夫阶层重新崛起,中国的政治舞台开始向重建士大夫
政治传统这一方向演变。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崇文抑武政策的推行B.教育文化事业的繁荣C.市民阶层的壮大D.选官制度的变化
9.《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盛世滋生图》(局部)
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此生活景象反映了()
A.坊市界限分明B.对外贸易扩大C.城市商业兴盛
D.人口数量增加
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卷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