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冷战”局面的形成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冷战”局面的形成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14 23:3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冷战”局面的形成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具体内容;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住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时间及其影响;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世界意义;理解发出“冷战”信号的是丘吉尔以及其"铁幕演说"的主要内容;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实质的探讨,培
( http: / / www.21cnjy.com )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认清美国是“冷战”的主要发动者和组织者;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世界意义的小结,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战后两大阵营形成过程的整理和初步认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引导学生从整体、全局的视角观察历史,运用对"冷战"局面形成的整体认识,客观评价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认识社会主义国家只有自身强大,才能抵御资本主义国家各种形式的侵蚀与"和平演变"的威胁。
2学情分析
学生们很难理解冷战,冷战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背景,原因,目的,影响等。特别是这个初三,学习的基础是在是太差了。当然,教材的注解和详细的资料有助于学生们加深对冷战的理解。
3重点难点
重点:
1.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2.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难点:
1.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
2.什么是以"遏制"苏联为中心的“冷战”政策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冷战
解式导入新课:
1945年9月日本的投降,标志着世界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次世界大战以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胜利结束;二战涉及的地域广、范围大、时间长、破坏性强,给人类带来空前的灾难。但是战后的世界并未实现和平,美国等国家实行的冷战政策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新课讲授:
一、社会主义体系的形成
首先我们来了解“冷战”的历史背景:社会主义体系的形成。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欧亚各国建立人民民主国家的方式各有哪些?
2.说说新中国成立具有哪些什么世界意义?
(学生阅读课文后回答,教师评价回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果,并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出答案要点:1、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建国;在苏联帮助下建立;美苏等国的分区占领,部分地区走上人民民主道路。
2、是继十月革命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反西斯胜利后的最重大历史事件,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为世界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树立了榜样,鼓舞了世界各国反帝国主义压迫的斗志,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新中国的成立对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和世界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那么在当时除了中国和苏联,还有哪些人民民主国家呢?同学们看课本表格<欧亚人民民主国家建立简表>共有多少个国家?(11个)加上蒙古和苏联共13个。这些人民民主国家,都是共产党领导的,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世界体系。
师:同学们再看表格,二战结束前人民民主国家有哪些?相对于帝国主义,力量如何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师:战前社会主义的力量,还无法成为一个体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后一大批的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形成了社会主义世界体系;社会主义力量由一国发展为一个强大的阵营,是世界政治格局的最大变化,对战后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二、“铁幕”演说
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强大,引起了资本主义的恐慌,美国首先采取“遏制”苏联为中心的冷战政策。
(教师概括说明:“冷战”是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
师:二战期间,美、苏两国是什么关系?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师:为什么战后美国以“冷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抗苏联呢?这就要从“冷战”的形势来说;首先发出“冷战”信号的是英国首相丘吉尔的“铁幕”演说。现在同学们看课文“铁幕演说”回答下列问题:
1.“遏制”一词有什么意思?(遏制、制止、阻止。)
2.“铁幕”一词的意思是什么?(苏联对欧的高压政策)
3.丘吉尔演说的目的和实质是什么?(反苏反共)
(以上答案要点由教师引导指导学生得出)
师:由此可见美国的“冷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策略也就是控制、制裁苏联为中心的对抗政策,美国不直接发动战争,是因为战后的人民厌战情绪较重;谁发动战争都会招来人民的声讨,“冷战”便成为了特殊的斗争方式。
同学们看图<丘吉尔和杜鲁门>说明美英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是什么关系 (盟友)他们共同的目的是什么?(反苏反共)当时的各国在二战争中力量削弱,只有美国受害较小,故美国实力仍然雄厚,美国采取“冷战”,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紧相跟随。丘吉尔发表演说首先发出“冷战”信号,拉开冷战的序幕。
课堂讨论:
根据以上知识,请大家用3分钟左右时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讨论:为什么说丘吉尔的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分小组讨论后提问,教师可根据不同观点作出结论,只要观点正确、理由充分均可作鼓励和肯定。)
讨论后总结:
师:丘吉尔的演说是在社会主义世界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系的形成的背景下发表的,他所特意强调的“铁幕”指的就是苏联向东欧不断扩张的社会主义势力。显而易见,苏联的这种扩张严重地损害了资本主义阵营的利益,不仅欧洲资本主义力量减弱,而且使欧洲其他的资本主义国家直接受到苏联社会主义力量的压制。所以“铁幕”指的就是一股无形的压制势力,是来自苏联对欧洲的高压政策。而英、美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为自身的利益必然挺身而出,抵制这一政策。英国地处欧洲,影响最直接。因此首先发出反苏反共的宣言;但对于“冷战”而言,这只是一个开始的信号。真正开始“冷战”的美国在反苏反共的同时,具有更深一层的目的,就是争霸世界。“冷战”最初是以反苏反共的名义开始,丘吉尔的演说具有这一性质,所以说它是“冷战”的序幕,紧接下来的冷战则是以杜鲁门主义为标志。
三、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丘吉尔的演说只是发出“冷战”的信号,正式开始“冷战”的标志则是杜鲁门主义。现在看课本第三个子目,完成下面表格:
杜鲁门主义
背景
“冷战”信号的发出;社会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内容
1947年美国总统发表的国情咨文;内容是反苏反共宣言评价
是美国全球扩张的体现;“冷战”开始的标志实质
美国以反共为借口的争霸行为
(先由学生看课文自行思考完成,然后由教师边讲边完成,并引导总结。)
师:首先我们来看,杜鲁门主义指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师:杜鲁门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表宣言的?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师: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就是要改变美国的以往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方针,实施新的对外政策,主要的出发点就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即针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由此可以看出杜鲁门主义的重要思想内容是以什么为核心的?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师:美国发出这个宣言,紧紧承接丘吉尔
( http: / / www.21cnjy.com )“铁幕”演说的思想,但它是美国向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措施的正式开始。因此,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标志,“冷战”正式开始后,美国将怎样具体实施呢?这就有了马歇尔计划。
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冷战的正式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始,美国从此正式的开始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采取“遏制”。控制、制裁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力量增长,而保持自己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强大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冷战”的目的、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保持自己的强大,保持世界霸主的地位。杜鲁门主义的实质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称霸。
师:再看马歇尔计划。(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表格中马歇尔计划的相关内容:背景、内容、评价、实质。)
马歇尔计划
背景
“冷战”的开始;战后欧洲的动荡。内容
1948年开始对欧洲经济上贷款和赠予评价
“冷战”的步骤实际应用;使欧洲受制于美国;为欧洲的经济恢复和社会的稳定起过重要作用。实质
以复兴欧洲为名,试图控制欧洲,称霸世界。
(结合教科书内容,学生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马歇尔计划指的是什么?(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
(2)由于主要针对的是欧洲的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复兴,所以就有了欧洲复兴计划。那么这一计划又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呢?请同学们找找有哪些?(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
(3)马歇尔计划主要针对的地域都是哪里?
(学生回答,教师概括总结:为什么会以欧
( http: / / www.21cnjy.com )洲为主要地呢?其原因有两点:首先,欧洲国家普遍都遭受战争的灾难,经济十分困难。这给美国提供了在经济上控制欧洲的良机,大多受美国资助的欧洲国家都受制与美国。其次,我们前面说过,丘吉尔发表演说的“铁幕”是出现在欧洲,威胁到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马歇尔计划在欧洲实施,就是为了控制苏联高压政策的西扩,尽快取得“遏制”苏联的成功。由此可以看出,马歇尔计划它已经不单是纯粹的援助计划,从美国来说,是为了实现“遏制”苏联的冷战的具体实施步骤,它可以弥盖美国实施的真正目的是一反共为借口达到称霸世界。)
(4)从课本和表格来看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学生看后认真回答,教师可根据结果引导概括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答案要点:时间上的承接相连,不过一年;都以称霸世界为目的的实质;都是“冷战”的主要步骤。对“冷战”实施方式不同:经济手段和政治手段;对“冷战”步骤的进程后者更具作用。)
师: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冷战”的两个重要步骤,有许多的相同之处,但杜鲁门主义是发表宣言。而马歇尔计划是付诸实施的行动,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杜鲁门主义是理论上的,而马歇尔计划是实践了。另外,马歇尔计划虽然也以争霸为目的,使欧洲在经济上受制于美国,但使战后经济困难的欧洲经济恢复的政局稳定起了重要作用,这是我们必须客观看待予以肯定的一面。
师: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义计划使“冷战”深层次、外领域地展开,并不断向纵深发展,最终扩展到了军事领域,形成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
从课文找出: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建立的时间、领导团、总部驻地、建立的影响和现状,完成下列表格。(表格由学生完成、教师检查。)
北约
华约时间
1949
1955领导国
美国
苏联总部驻地
华盛顿
华沙成立的影响和现状
存在且在扩大
苏联解体后不存在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成员图》用红黑两种颜色区分标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并指出: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形成的直接影响是形成了两极格局,即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一极,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一极。)
师: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两极格局是指以美苏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组织的建立为标志的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两极格局形成后,对世界有什么影响呢?
(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并概括指出:两极格
( http: / / www.21cnjy.com )局的形成是战后世界的主要局势,是“冷战”推向高潮造成的后果。一方面使世界续战后形成了剑拔弩张的紧张形势;另一方面,使世界处在一个没有全球性战争爆发的相对稳定环境之中,使其它国家获得了发展的空间,客观上促进了世界多元化格局发展。)
师: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仍然存在“冷战思维”强加西方价值、维护霸权等为表现。
课堂总结:
二战结束后,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诞生,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了社会主义的世界体系,美国为争霸世界,采取了冷战政策,推行除战争以外的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敌对活动;首先由英国首相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序幕;其次杜鲁门全面开始,而马歇尔计划将“冷战”政策经济手段付诸行动,最后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将“冷战”推向高潮。最终世界形成了两极格局,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