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冷战”局面的形成 教学设计 (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冷战”局面的形成 教学设计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14 23:3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冷战”局面的形成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
了解二战后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情况及其影响。
2.
说出铁幕演说的演说者、演说的时间及其影响。
2.
说说“冷战”的含义,列举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分析其实质。
3.
认识两极格局的形成对世界的影响。
2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学完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对二战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残酷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那么,必然会思考:二战后的世界将会走向何方?学生学习探究的意愿比较强烈。同时,初三的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比较强。
3重点难点
1、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2、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
1、提问复习旧知
2、【创设情境】
英国外相巴麦尊曾经有句名言,“没有永恒的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深刻地揭示出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在任何可能的条件下,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二战后,美苏两国从战时的盟友变成了“冷战”的对手。什么是冷战?美国为什么要进行冷战?
它是怎样实施冷战政策的?冷战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活动2【活动】【学生自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勾画要点,解决以下问题:
1、冷战局面形成的背景——欧亚
国家的建立(了解)
2、冷战的含义:是
针对
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
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
3、冷战的目的:遏制
4、冷战的信号:1946年,英国首相
在美国发表“
”发出了冷战的信号,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政治上:1947、3
的提出,标志着冷战的

5、表现
经济上:提出


军事上:1949年,建立了

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
6、冷战的高潮:
建立(这也标志着
的形成)
活动3【讲授】【合作探究】
(一)冷战的背景(两大阵营形成)。
1.“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从以下三个方面自学:
(1)在地图册上找一找这些国家,主要集中在____洲和____洲,在______的影响之下建立。
(2)
新中国也在其中,并且意义重大。
(3)
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形成一个社会主义世界体系。
2.为什么既要“战”,又要“冷”呢?
“战”:
“冷战”:
(二)
冷战的序幕——“铁幕”演说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
( http: / / www.21cnjy.com )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
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
“铁幕”是什么意思?“铁幕演说”的发表有何影响?
(三)冷战的表现:
1.政治上:出台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本86——87页内容,归纳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实质是什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带来了什么影响?
内容:宣称美国有:领导
、援助
、防止
的使命。实质:以____
_为幌子,干涉各国内政,以反苏反共为借口,掩盖其全球扩张的野心。
影响:它既是美国发动冷战的
,也是冷战
的标志。
活动4【活动】【合作探究】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目前世界历史中,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择一种”
材料二“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自由国家人民,反对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材料三:“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咨文(节选)
1、材料一二中“两种生活方式”、
“少数武装分子”和“外来压力”是指什么?
2、材料三当中“转折”是指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转折”?
材料三、
[20101013113352812]
3、杜鲁门咨文出台的目的是什么?其有何影响?
2.经济上:提出________________即____
___。
史料阅读:材料一、1948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材料二、
“我们每接受一笔贷款,我们的独立便减少一分。”
—法国总理皮拉尔迪
根据史料分析: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四、杜鲁门曾经说过: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如何理解这句?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之间有何关系?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什么?
3.军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看:针对美国的冷战措施,苏联和东欧国家有什么反应?
建立________组织。
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先后建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四)两极格局的形成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
“北约”集团15个国家的军队近
( http: / / www.21cnjy.com )600万兵力,“华约”集团7个国家军队约600万兵力,双方千万大军处于战略对峙状态。美国的1626枚战略导弹和苏联的1910枚战略导弹,及双方数以万计的战役核导弹,相互瞄准着对方的各种目标,处于待机“按电钮”之势,进而导致军备竞赛,争夺核优势的斗争愈演愈烈,国际形势日趋紧张。只是双方都害怕毁灭,所以谁也未敢启动“核按钮”,发动核大战。(双方已拥有130亿--160亿吨当量的核武器,相当于100万颗广岛原子弹的威力)
思考:
1、“冷战”对峙对国际关系产生怎样影响?
2、为什么双方未发生直接大规模战争?
消极影响
积极影响
政治
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的安宁,全人类处于核战争的阴影笼罩之下。
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都不敢轻举妄
动,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经济
不利于世界的发展: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世界经济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活动5【测试】练习
一、选择题:(将答案写在题号前)
1、(2011·齐齐哈尔).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苏“冷战”成为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2、(2011·巴中)把“冷战”推向高潮的事件是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约和华约两大组织的建立
3、1991年苏联解体,使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此前,两极对立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C.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D.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4、(2012·江苏徐州).两极格局结束后,下列“冷战”的产物至今依然存在的是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华沙条约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5、(2012·江西).“基于战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国所拥有的经济实力和‘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的思想,美国统治集团决定以美援作为主要手段,达到其在欧洲‘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与该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D.罗斯福新政的推行
6、(2013·浙江杭州)24.1
( http: / / www.21cnjy.com )946年,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丘吉尔)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他的演讲”标志着
[Adobe
Systems]
A.“冷战”序幕的拉开
B.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C.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
D.美苏争霸的开始
7、(2013·山东威海)25.右图“黄鼠狼给鸡拜年”是中国漫画家华君武1947年创作的漫画。该漫画讽刺的历史事件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组织的成立
D.华约组织的成立
8、21.二战后,美国实施的马歇尔计划,是美苏“冷战”的一个具体表现,其目的包括
①控制西欧
②对抗苏联
③称霸世界
④支持“北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9、(2013·湖南湘潭)15.右图漫画形象地反映了
A.苏德战争
B.巴以矛盾
C.美苏争霸
D.海湾战争
10、(2014·江苏徐州)25.乌克兰危机
( http: / / www.21cnjy.com )爆发后,美国《纽约时报》称:“冷战的幽灵突然卷土重来了”,并把这一事件称为“新冷战”。下列关于新旧冷战的说法错误的是
A.带有浓厚的大国强权色彩
B.尽量避免直接的军事对抗
C.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纷争
D.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11、(2014·湖北鄂州
( http: / / www.21cnjy.com ))22.1945年5月8日,美国有位外交官清醒的指出:“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的“战争才刚刚开始”的标志是
A.萨拉热窝事件爆发
B.德国突袭波兰
C.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D.朝鲜战争的爆发
12、(2014·江苏扬
( http: / / www.21cnjy.com )州)20.2014年3月2日,俄罗斯以保护黑海舰队和生活在克里米亚的俄罗斯公民安全为名出兵克里米亚。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随即宣布对俄实施制裁。该情况与下列哪一历史状况相似?
A.冷战
B.全球一体化
C.世界多极化
D.经济全球化
13、(2014·四川广元)14.美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总统奥巴马2014年4月的亚洲四国之行,避开中国,再次高调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说到底,就是在新形势下围堵、遏制中国发展的霸权主义战略。在60多年前,美国针对苏联实行了类似政策的是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遏制共产主义
D.冷战政策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3月,美国总统在国会宣读一篇咨文,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防止共产主义的渗透”的使命。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材料三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或数个缔约国的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武装攻击发生……应采取视为必要的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美国总统”指谁 他发表的国情咨文又被称为什么
(2)材料二中“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指的是什么计划 该计划的实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的宗旨而建立的组织是什么 随后它与哪个组织的对峙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4)上述材料反映了美国在战后推行的什么政策 这一政策的中心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