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冷战”局面的形成 教学设计 (5)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冷战”局面的形成 教学设计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14 23:3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冷战”局面的形成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知道“铁幕演说”的时间,人物,主要内容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影响;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出台经过及具体内容;记住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时间及影响;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概括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初步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实质的探讨,增强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对《马歇尔计划的宣传画》和《二战后形成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观察,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图片、地图,提取有效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对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格局变化的表现,原因,影响的总结,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现象的能力和初步的辩证思维能力。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二战后两大阵营形成过程的整体和初步认识,使学生初步懂得从整体、全局的视角观察历史,从而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通过对两极格局的国际经济政治影响的学习,认识少数大国控制世界,争夺霸权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进一步树立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的意
2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答题能力有待提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对做材料分析题感到非常吃力,常常地把握不准观点,做出错误判断,导致整题失分,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学生在一些观点相似或相对立的问题上容易混淆,对这类问题的理解不到位;其次,在考试中,学生失分多的还有选择题,这与学生课后看书少,熟悉课本程度不够有关;最后是在材料题上,存在要点把握不全以及书写不规范造成材料题难以拿到高分。
3重点难点
一、重点: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二、难点:什么是以“遏制”苏联为中心的“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冷战”局面的形成
(课件放映美苏的核武器图片及其数量对比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帮助学生形成美苏对抗的认识):英国外相巴麦尊曾经有句名言,“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深刻地揭示出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在任何可能的条件下,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二战后,美苏两国从战时的盟友变成了“冷战”的对手,美苏争霸、两极格局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一课,主要就是从“冷战”兴起的背景、标志和表现三个方面来讲述这一巨大变化。
(教师引入第一子目)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首先就表现为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形成一个社会主义世界体系。
活动2【活动】“冷战”局面的形成
一、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课件显示标题)
教师布置同学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自学:
㈠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及其世界意义
㈢社会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教师提问)欧亚人民民主国家是在什么背景下建立的?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学生看教材的表述,并指导学生看教材第84页第二段小字,引导学生了解欧亚人民民主国家建立的几种方式。
(教师提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今天我们将从世界史的角度来看看新中国成立的世界历史意义是什么。
(教师归纳)战后欧亚两洲陆
( http: / / www.21cnjy.com )续建立起11个人民民主国家(指导学生看教材第85页的《欧亚人民民主国家建立简表》),加上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总共13个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至此,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并形成了一个社会主义世界体系。这一世界形势的巨大变化,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二、“铁幕演说”
(课件显示标题)
(教师谈话提问)教材提到,二战后初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国改变与苏联的战时合作政策,转而实行以“遏制”苏联为中心的“冷战”政策,这里“冷战”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既要“战”,又要“冷”呢?
㈠美国的“冷战”政策
教师提问引导理解,课件显示问题
1、什么是“冷战”?(学生依据教材注释回答)
2、为什么要“战”?(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国家利益矛盾冲突)
3、为什么要采取“冷战”的方式?(人心厌战,渴望和平;美苏双方势力相对平衡)
对于后两个问题,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组,分别代表美国、苏联,两组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课前查找的资料和课文材料,思考美苏战后经济、军事实力的变化及其战略图谋,然后由两组学生代表分别阐述二战后各自的战略的图谋及与对方的利益冲突。最后教师点评指出答案,并在问题后面用课件显示答案。
(教师过度谈话)美国是“冷战”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但最先发出“冷战”信号的却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㈡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课件显示标题)
(教师讲述)1946年3月,英国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受到美国总统杜鲁门的热情接待,在杜鲁门的陪同下,丘吉尔前往富尔敦市发表了一篇精心准备的演说。同学们请看课件:
教师以课件显示欧洲全图,并随着丘吉尔讲话的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容逐字呈现,在图中以粗黑线逐渐演示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延伸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线,以后依次呈现中欧和东欧的城市。学生结合小字理解邱的讲话。
师:在这里,“铁幕”一词的意思是什么?丘吉尔为何要使用“铁幕”一词?
丘吉尔所说的“铁幕”,实际上是指苏联对东欧各国实行的“高压控制”。丘吉尔选用“铁幕”这个词语,反映出他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敌视。
(教师过度谈话)丘吉尔的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篇“铁幕演说”,实际上是美国借丘吉尔之口发出的第一个明白无误的“冷战”信号。随着这个信号的发出,一系列具体的“冷战”措施也就相继出台了。
三、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课件显示标题)
㈠杜鲁门主义(课件显示标题)
(教师启发谈话)战后,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相互对立,杜鲁门一直在等待向苏联最后摊牌的机会。1947年,这一机会终于来到,这就是“希土危机”的发生(教师对此事件作简要介绍)。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向国会宣读了一篇国情咨文,借口“希土危机”,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援助”某些国家“复兴”,“防止共产主义渗透”的使命,这就是所谓的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表明美国终于公开向苏联摊牌,美苏战时同盟公开破裂。因此,杜鲁门主义既是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宣言书,又是“冷战”开始的重要标志。(课件在第一个小子目后显示——“冷战”开始的标志)
(教师提问)杜鲁门宣称要维护美国的安全,维护“自由世界”免遭“极权统治”的威胁,这是他的真实意思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明确)战后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随着经济、政治、军事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其称霸世界的野心也随之急剧膨胀,但苏联的强大、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都成为美国称霸计划的重要障碍。很显然,美国这时推出杜鲁门主义,实质上是以维护美国安全为幌子,干涉各国内政;以反苏反共为借口,掩盖其全球扩张的野心而已。
(过渡谈话)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表明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已发生重大变化,而这一新战略的重大措之一就是在欧洲推行马歇尔计划。
㈡马歇尔计划(课件显示标题)
课件显示下空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课件依次呈现第二列的内容。
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
提出者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背景
美苏“冷战”;战后欧洲国家普遍的经济困难和社会动荡
内容
以赠予和贷款方式帮助欧洲复兴(1948年到1950年美国共拨款130多亿援欧款,其中90%为赠款)
评价
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步骤,是杜鲁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的实际运用,但对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各国政局的稳定有重要作用,使西欧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军事上受制于美国。
实质
以复兴欧洲为名,试图达到控制西欧、对抗苏联和称霸世界的目的。
教师指导学生看《马歇尔计划的宣传画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其寓意。结合教材第87页“想想:马歇尔计划仅仅是一项‘复兴’计划吗”思考,学生得出正确的认识。(教师在第二个小子目后显示——“冷战”政策的重要步骤)
(教师表述)美国推行“冷战”政策,不仅有政治上的纲领——杜鲁门主义,经济上举措——马歇尔计划,还有武力上的后盾——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课件显示标题)
学生设计一个关于北约和华约对照的表格,包括时间、领导国、总部、影响和现状,教师最后用课件显示表格和答案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对照表






建立时间
1949年
1955年



美国
苏联
总部所在地
布鲁塞尔
莫斯科
建立的影响
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时也把“冷战”推向了高潮,对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


继续扩大
不复存在
(教师设疑)引导学生观察课本88页《二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形成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地图,提示学生注意东欧的南斯拉夫以及亚洲的中国、朝鲜、越南、蒙古等并未加入华沙条约组织,提出疑问“这些社会主义国家为何没有加入”,让学生课外去查阅资料,寻找答案,在下节课堂上交流。
(教师提问)“冷战”局面和两极格局的形成,对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同学们能根据自己课前所查找的资料说说这些影响吗?
教师用课件显示答案供学生参考
两极格局形成对世界的影响
消极影响
积极影响
政治
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的安宁,全人类处于核战争的阴影笼罩之下。
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都不敢轻举妄动,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经济
不利于世界的发展: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世界经济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同学们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国际关系格局在一战后和二战后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世界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强国力量对比的每一次巨大变化,以及他们之间矛盾、利害关系的变化,必然导致国际关系格局也发生变化,一战后和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莫不如此。这就是国际关系领域的真实规则。
(教师补充)两极格局在欧洲主要表现为“冷战”
;但在亚洲也有“热战,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活动3【练习】冷战”局面的形成
()1.美国的“冷战”政策企图“遏制”的中心国家是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苏联
()2.20世纪下半叶出现了以美苏对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标志的、长达40多年的“冷战”局面,根据你学习过的有关“冷战”史实,请判断以下属于“冷战”范畴的有①杜鲁门主义的出台②马歇尔计划的实施③朝鲜战争④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美国政府提出的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既是对苏联发动“冷战”的宣言书,又是“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同时也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转折点。那么,这一全球战略指的是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铁幕演说”
D.孤立政策
()4.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
①维护美国的安全
②干涉各国内政
③反苏反共
④向全球扩张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5.“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回
( http: / / www.21cnjy.com )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量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这段话出自
A.“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
C.马歇尔计划
D.《北大西洋公约》
()6.马歇尔计划是“冷战”政策的经济表现,该计划的实质是
A.金元外交政策的延续
B.帮助欧洲经济复兴
C.引诱东欧国家摆脱苏联控制
D.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7.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对抗组织是
A.国际联盟和联合国
B.北约和华约
C.轴心国和同盟国
D.协约国和同盟国
()8.二战结束后,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①三国同盟成立
  ②三国协约的成立
③北约组织建立
④华约组织建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随着时间的冲刷,许多名噪一时的词汇已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而成为历史,但下列冷战时期的词汇中.至今却依然“鲜活”的是
A.杜鲁门主义
C.马歇尔计划
C.北约
D.华约
()10.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相同之处是
A.都是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B.都是由一个大国控制的政治军事集团
C.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
D.代表相同意识形态的大国集团
二、非选择题
11.观察右图,回答问题。
(1)根据该图的英文和画面,你认为该图宣传的是什么
(2)图中“花”和“夹板”分别代表什么
(3)该图的寓意是什么 你认为美国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旨在支持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相信我们必须协助自由国家人民依照其自己的方式,造成其本身的命运。
 ——杜鲁门在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国会特别联席会议上的演说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自由国家”指什么国家
(2)材料二中“合理经济的再生”指的什么 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的目的是什么 起到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一、二反映了美国战后初期的政策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