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惠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26 09:0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东省惠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机关报《大众日报》重视利用春节等传统节日进行革命宣传。1941年以前该报的春节报道主要以提升国民精神、募捐慰劳活动、强化民族意识为主题,而1946年以后则以阶级教育为主。这一转变( )
A.适应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B.推动了党工作重心转移
C.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丰富了群众的娱乐活动
2.1943年,通过谈判,中国与美、英达成协议,废除不平等条约,取消在华特权,订立新的条约;接着又与10余个西方国家废除旧约,签订新约。这表明( )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B.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列强在华攫取的特权全部取消 D.中国英勇抗战赢得国际地位提升
3.下图为解放战争时期某战役的示意图。该战役( )
A.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B.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C.为北平和谈奠定了基础 D.摧毁了国民党主要军事力量
4.1950年10月,纺织工业部、纺织工会全国委员会紧急下达了“组织一切可能力量,动员职工群众、克服一切困难,从即日起实行,以发挥各厂生产20支纱的最高能力”的指令。在中央的号召下,一场名为“增纱运动”的劳动竞赛在全国纺织业全面开展。这一举措旨在( )
A.壮大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B.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恢复
C.为国防安全提供物资保障 D.打击国内的米棉投机活动
5.1964年9月,冶金部召开厂矿长会议,部长王鹤寿传达了毛泽东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指示,决定把辽宁本溪钢厂整体搬迁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西宁建立西宁钢厂。该举措( )
A.践行了“八字方针” B.促进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C.调整了产业结构 D.旨在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
6.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表了《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信,主张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实行多种形式的内部工资制度和奖惩办法,允许企业自产自销等。这表明( )
A.所有制结构已发生变化 B.传统经济体制亟待改革
C.对外开放迈出重大步伐 D.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
7.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在重大国际场合相继宣布一系列务实倡议和举措,如提出创新“6个100”项目、中非“十大合作计划”、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中国一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金砖国家经济技术合作交流计划、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等重要举措。这表明中国( )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建设
C.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D.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新格局
8.婆罗门的经典《吠陀》宣扬:原始巨人普鲁沙死后,天神梵天用他的嘴造出了婆罗门,用双手制成了刹帝利,用双腿制成了吠舍,用双脚制成了首陀罗。这意在( )
A.凸显种姓制度历史悠久 B.强调印度社会分工的明确
C.证明种姓制度的合理性 D.宣扬印度文化的辉煌成就
9.公元2世纪,某演说家感叹道:“地中海周边大陆将无尽的商品流向你处……巴比伦的服装以及蛮族国家的奢侈品被运到这里的数量要大得多……埃及、西西里和阿非利加的文明地区是你的农场,船只的进出从来不会停止。”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罗马帝国扩张 B.亚历山大东征 C.希腊海外殖民 D.波斯帝国扩张
10.759年,淳仁天皇发布敕旨,明确规定各级官吏施政标准:“滥不杀生,能矜贫苦为仁:断诸邪恶,修诸善行为义:事上尽忠,抚下有慈为礼;遍知庶事,断决是非为智;与物不妄,触事皆正为信。”这表明日本( )
A.全面推广中华文化 B.削弱幕府统治力量
C.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D.借鉴科举选官制度
11.下表为英王亨利一世给予伦敦之特许状的内容摘编。这些特许状( )
时间 内容
1129年 “市民们得免除赋税、丹麦金和谋杀罚金……允许伦敦人及其财产避开和免除通行税、过路费、度量费以及整个英格兰和海港的所有其他关税。”
1130年 “伦敦市民享有充分的权力任命他们所愿的伦敦市民为市长,并任命任何一人或他们所愿的伦敦市民为法官,负责处理按照国王的法令而提出的申诉。”
A.强化了封君封臣制度 B.摧毁了教会的神权统治
C.推动了庄园经济发展 D.有利于城市的自治发展
12.16世纪,英国的商品价格平均上涨了155%,而工资水平只提高了;30\%;法国商品价格上升了120%,而工资只提高了24%。这一现象( )
A.推动了社会转型 B.改变了欧洲的商业格局
C.催生了黑奴贸易 D.确立了英国的殖民霸权
13.1536年,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三世宣布新教为丹麦国教,并在马丁·路德等人的帮助下颁布《丹麦教会法令》,宣布由国家掌管教会一切事务,随后又与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以及德意志新教邦国结成新教国家联盟。这些措施( )
A.旨在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 B.有利于丹麦民族国家的形成
C.促进了人文主义思想兴起 D.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
14.15世纪的航海图和17、18世纪西方人制作的环球地图与旅行指南上不仅呈现着具体的地理信息,也承载着某些人文资讯,如地图上标识着南美的“食人生番”、非洲的“狗头人”、中东与亚洲的“野蛮人”“异教徒”等。这反映了( )
A.世界殖民霸权的激烈争夺 B.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C.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偏见 D.西方地理知识的匮乏
15.法国学者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指出:“这场革命(法国大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该学者的观点( )
A.一定程度上夸大了革命的成果 B.全面客观地解读了革命的历史地位
C.意在维护社会底层民众的利益 D.强调革命唤醒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
16.下表是1844年德国诗人海涅撰写的《西里西亚织工之歌》的部分内容,该诗歌( )
“在他们悲愤的眼里不见一滴泪珠, 他们坐在织机旁,绝望的愤怒呈现在脸上。 我们已饱经折磨和冻饿; 古老的德意志呵!我们正为你织着寿衣, 把三个诅咒织在寿衣上: …… 二是诅咒那富人的国王, 我们的苦楚丝毫不能打动他那铁石心肠。 他抢走了我们的最后一文钱, 还要派兵来把我们当狗一样枪杀。”
A.宣传了《共产党宣言》的主张 B.揭露了尖锐的阶级矛盾
C.表达了工人争取普选权的要求 D.推动了第一国际的成立
17.下表为欧美主要国家废除奴隶贸易和奴隶制的时间表。这一现象( )
国家 宣布废除奴隶贸易(年) 宣布废除奴隶制(年)
英国 1807 1833
法国 1792;1818 1848
美国 1808 1865
葡萄牙 1836 1878
西班牙 1820 1878
A.消除了宗主国与殖民地矛盾 B.得益于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兴起
C.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D.顺应了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需要
18.1893年,非洲学者布莱登指出,欧洲文明正在向古老的非洲大陆渗透,非洲人应抵御这一渗透而不被同化,要保持和发展非洲个性,“没有非洲人的家园是毫无意义的,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而不是任何人的非洲。”这一思想( )
A.有利于激发非洲人民的民族意识 B.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C.保障了非洲反抗外来侵略的胜利 D.强调非洲实现一体化的必要性
19.右图为1917年5月刊登在俄国《新讽刺园地》封面上的漫画《农业》。图中一个农民站在地主家门前,被大片的土地包围着,他勉强用一条腿站在属于自己的一小块土地上。该没画反映出当时( )
A.农村成为革命的中心 B.专制政权对农民的压迫
C.建立新政权时机成熟 D.革命深入发展的必要性
20.《国际联盟盟约》第二十二条规定:“实行此项原则之最妥善方法莫如以此种人民之保佐委诸资源上、经验上或地理上足以承担此项责任而亦乐于接受之各先进国,该国即以受任统治之资格为联盟施行此项保佐。”这一规定的本质是( )
A.制止战争的发生 B.推行民族自决原则 C.构建国际新秩序 D.维护列强殖民统治
21.1929年,桑地诺给即将就职的美国总统胡佛的公开信中提到:“自从1909年华尔街银行家把美元的活水引进尼加拉瓜以后,我们的祖国就失去了和平。美国银行每向我国输出一千美元,尼加拉瓜就有一个人送命。”这表明桑地诺( )
A.推动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B.呼吁拉美国家的经济联合
C.揭露“金元外交”的掠夺本质 D.深受卡德纳斯改革的影响
22.1948年,丘吉尔正式提出“三环外交”的设想:第一环是英联邦,第二环是英国、美国等组成的英语世界,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三个大环一旦联结在一起,就没有任何力量或力量结合足以扼倒它们……英国正处在交接点上,有机会把它们全部联结起来。”这一设想旨在( )
A.借外交手段维护英国的国际地位 B.与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C.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在英国的扩张 D.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
23.下图为二战后美国、联邦德国和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示意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传统产业的衰落 B.国家宏观调整的强化 C.福利国家的建立 D.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24.2023年8月,金砖国家经贸部长共同发声,一致表示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改革,重申支持和加强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金砖国家还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和世界银行等多边机制中加强协调,争取用一个声音说话。这表明金砖国家致力于( )
A.谋求经济区域集团化 B.合作共赢促进全球发展
C.推动全球经济均衡发展 D.南北合作应对国际威胁
二、材料题
25.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延安时期,在团结抗战的新形势下,为了适应边区新民主主义经济及社会的发展,陕甘宁边区高度重视立法活动。1937年10月,边区政府贯彻毛泽东的指示,认为边区的法律文化建设特别是立法工作要以“马列主义为立法指导思想;党的领导为立法核心力量;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为立法基本内容;从实际出发,依靠群众,为立法基本路线”。1938年,边区先后成立了“法令研究委员会”“地方法规起草委员会”等机构,还组建了法令审查委员会,负责起草和审查各种条例。延安时期,边区政府制定、颁布法律五、六十个类别、数量达千件以上,涉及到宪政、土地、刑事法律、婚姻、劳动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
——摘编自郑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法律文化建设研究》
材料二 2011年1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会议,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在这个历史节点上,我国有国家立法236件,行政法规690件,地方性法规8600件。法律体系形成的标准,一是涵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二是各法律部门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经制定;三是相应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比较完备;四是法律体系内部规范总体做到科学和谐统一。
——摘编自信春鹰《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1)根据材料一,概括延安时期边区政府法律文化建设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法律建设的认识。
26.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中世纪英国拥有丰富的体育源头——先后有罗马帝国、盎格鲁—撒克逊、北欧及法国等体育文化进入英国,给其带来多种运动项目。对入主英国的外来就治者来说,他们的政权要想长久,就必须加强军事建设,因此外来统治者都非常重视狩猎、骑马、射箭、摔跤、赛跑等体育项目。于是这些运动充当了王权规训贵族和平民身体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他们身体活动的规训和支配,王权使体育运动服务于王国的军事建设,赋予其军事训练功能。而像骑士比武、打网球、高尔夫、击剑等运动,在当时被称作高贵运动,只有王室和贵族才配享有,普通民众则只能从事足球、摔跤、拳击等低贱运动。
——摘编自陈凯慧《论中世纪英国体育的特征》
材料二 18世纪以来,英国传统体育逐步转型。赛马、拳击和板球最先发生质变。它们在贵族赞助下与商业相结合。各类残酷的斗兽活动在法律施压下日趋衰落,混乱的木球、足球等球美运动不断规范;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影响力日益渗透并控制现代体育领域。此外,依托于日益成熟的工业技术与科学方法,现代体育运动不断被量化和规范化。工人阶级既成为体育的参与者,又成为观看竞技比赛的主要群体。大众体育市场的形成使英式体育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19世纪甚至20世纪初,现代体育是英帝国文化治理策略的关键要素,它有一套完整的规则体系,是英国人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可以传播至英帝国任何地区。在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中发展起“共有”的体育传统,维持帝国的稳定。
——摘编自杨松《现代体育在英帝国的传播及功用》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世纪英国体育发展的特点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以来英国体育发展的新趋势,并简析其原因。
2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科技革命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每次科技革命都会导致世界格局的变动。科技革命是各国发展的重要机遇,历史经验表明,曾经的霸主和今日的强国都是在抢抓科技革命机遇的基础上实现其发展的。当今的弱国也是因错失发展机遇而一落千丈的。可以说,谁能抢占科技发展先机,谁就能成为多极化世界中的重要一极,谁就能成为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当今世界格局又将在新一轮科技竞赛中得到调整与重塑。
——摘编自解慧娟《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研究》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广东省惠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C D B B C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B C A B C A D D
题号 21 22 23 24
答案 C A D B
25.(1)特点: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党的领导为核心;内容反对帝封;依靠群众,从实际出发;立法数量多,涉及广。影响:推动边区经济社会发展;巩固抗日根据地;为新中国法治建设积累经验。
(2)原因:改革开放的推动;党和国家的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立法工作的持续推进。
(3)认识:社会主义法律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要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要维护人民利益。
26.(1)特点:受外来影响;服务于军事;等级分明。
意义:增强军事力量;维护统治;丰富社会生活。
(2)新趋势:规范化;大众化;成为文化认同;服务于殖民统治。
原因:工业革命推动;资产阶级影响力扩大;科技进步;殖民扩张的需要。
27.论题:科技革命推动世界格局演变。
阐述: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确立霸权;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德崛起,冲击英国霸权;第三次科技革命美国领先,形成两极格局;当今科技革命推动多极化趋势。
总之,科技革命改变各国实力,重塑世界格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