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吉林省长春五十二中赫行实验学校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分。
1.小昊整理班级物品时,拿起以下物品所需的力最接近2N的是( )
A. 一张桌子 B. 一枚图钉 C. 一本物理书 D. 一支铅笔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功的单位是( )
A. 焦 B. 牛 米 C. 焦/秒 D. 瓦 秒
3.晓理观察到签字笔的手握部分有一个粗糙的橡皮套,如图所示,橡皮套的作用是
( )
A. 增大压强
B. 减小压力
C. 增大摩擦力
D. 装饰笔杆
4.一个鸡蛋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为( )
A. 0.5N B. 1N C. 2N D. 4N
5.下列设备和器材,利用浮力的是( )
A. 抽水机 B. 气压计 C. 热气球 D. 铅垂线
6.如果将一个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同时全部撤去,则这个物体( )
A. 一定静止 B. 一定立即停止运动
C. 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可能做减速运动,最后停下来
7.公交车起步时常会提醒乘客:“车辆起步,请抓好扶手”。抓好扶手能( )
A. 增大乘客的惯性 B. 防止乘客由于惯性造成的伤害
C. 减小乘客的惯性 D. 增大公交车与地面的摩擦力
8.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吸管将豆浆吸入嘴里利用了大气压
B. 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利用了液体沸点随大气压的减小而升高
C. 用力推讲台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讲台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D. 独木舟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9.如图,木箱在10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以2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运动了10s。则( )
A. 木箱所受的重力不做功
B. 木箱运动了20m
C. 推力F做功的功率为200W
D. 若增大水平推力F,木箱所受的摩擦力会变大
10.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底面积和质量均相同的薄壁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两个容器中的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ρa>ρb
B. 桌面对两个容器支持力的大小关系是F甲>F乙
C. 两种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大小关系是pa<pb
D. 两个容器对桌面压强的大小关系是p甲=p乙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2分。
11.中考立定跳远测试中,小闽用两脚的前脚掌迅速用力蹬地,人就向前跳起。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的;使他向前跳出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小闽离开地面后,由于______在空中还能继续前进,他在空中时,受力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12.小红放学回家后,看到妈妈正在给奶奶拔火罐,想到了拔火罐的原理是利用了______;她去给妈妈倒了一杯茶,手拿起茶壶时又想到了茶壶的壶身和壶嘴构成了______。
13.磨刀不误砍柴工,意思是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从物理知识来看,磨刀是通过______受力面积来______压强。
14.掷实心球是我市中考体测项目之一。不计空气阻力,投掷后的实心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______,重力势能______。
15.在《墨经 经下》篇中有关于浮力的记载“荆之大,其沉浅也,说在举”,意思是说:荆木的体积很大,但沉入水中的部分少,原因在于受到水的托举。重为600N的荆木,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沉入水中”的体积为______m3。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3分。
16.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正确理解实验过程主要揭示什么物理规律或现象,是必须关注的问题,请观察如图所示实验,完成相关填空。
(1)如图1所示,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相同高度由静止下滑,水平面先后用毛巾、棉布和木板,比较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这个实验探究的是______;
(2)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和______有关。
(3)如图3,若从左向右往玻璃管中吹风,U形管A管中的水面会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
17.雨天路滑,小华想哪一种鞋穿上摩擦力更大呢?他选用“型号1”和“型号2”两种不同品牌的运动鞋各一双,做如下实验:
(1)小华想测量鞋在地面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该将弹簧测力计在______方向上调零;图甲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
(2)选好装置后,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两品牌中一支运动鞋的重力并记录,然后将运动鞋接到装置上,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目的是使拉力______摩擦力;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记录如下:
品牌 G/N F/N f/N
型号1 3 1.1 1.1
型号2 3.5 1.1 1.1
(3)做完实验,他想了想,本实验有一定缺陷,没有控制______不变,但本实验却能比较出哪双鞋的摩擦性能更好些?你认为______(选填“型号1”或“型号2”)摩擦性能更好些;
(4)小华经过思考改进了实验,在型号1的鞋中放入钩码,使两种品牌的鞋对橡胶垫压力相等,让弹簧测力计和鞋保持静止,拉动鞋下的橡胶垫进行测量(如图乙所示),橡胶垫______(“不必”或“必须”)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动;
(5)如图丙,当把任意一只鞋放在胶垫上,橡胶垫与鞋的接触面积大约一半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不变,能得到的结论是;压力大小和粗糙程度一定时,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大小无关;
(6)小华在放学路上看见一辆汽车陷进了泥坑里,司机将一些稻草塞进后轮底下,汽车很快就爬上来了。这是利用增大______的方法增大摩擦力。
18.如图是小明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因素”的实验。
(1)实验前按压探头橡皮膜,发现U形管内液面无明显变化,说明装置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实验中通过观察U形管里______来观察压强的大小;
(3)①比较乙、丙两图可知,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______增大而增大;
②比较丙、丁两图可知,当深度一定时,液体内部压强随______增大而增大;
③图丙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______;
(4)小明设计了图戊装置来测量盐水的密度,装置内外两个容器紧密粘合在一起,内部小容器的底部为一张弹性很好的橡皮膜。他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内部小容器内装入适量待测盐水,发现橡皮膜向下突出;
②在外部大容器内装入清水,直到橡皮膜保持水平;
③用刻度尺测出盐水深度h,以及清水与盐水的液面高度差Δh,请你写出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______(用含有h、Δh和ρ水的式子表示)。
19.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观察图片并分析比较图中有关数据可知:
(1)当物体逐渐浸入水中,其下表面受到的压强将逐渐______;
(2)当物体浸没在浓盐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
(3)比较b、c两图,可以得出______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4)比较c、d两图可知,______越大,物体所受浮力越大;
(5)由图b中数据可求出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为______m3;
(6)物体密度为______g/cm3;
(7)浓盐水的密度为______kg/m3;
(8)作出图(a)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0.如图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在探究动能大小与______关系时,应始终使用同一个小球;
(2)实验中通过比较物块B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击的______来比较小球A到达水平面时动能的大小,这种研究物理问题方法称作为______(选填“控制变量”、“转换”或“类比”)法。
(3)实验表明,质量相同时,小球的速度越大,动能越______。
(4)为了研究小球到达水平面时动能的大小是否与质量有关,应让质量______的小球在同一高度处滚下。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21.小明同学的质量为50kg,他每只鞋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50cm2,为了不让鞋陷进泥地,他在水平泥地上放一块底面积为1m2、重力为100N的木板,当他站在木板中央时,g=10N/kg,求:
(1)小明受到的重力;
(2)水平泥地受到的压强。
1.【答案】
【解析】解:
A、一张桌子的质量在20kg左右,其受到的重力G1=m1g=20kg×10N/kg=200N,故A错误;
B、一枚图钉的质量约为1g,则拿起一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F=G2=m2g=0.001kg×10N/kg=0.01N,故B错误。
C、一本物理书的质量约200g,其重力约为G3=m3g=0.2kg×10N/kg=2N,故C正确。
D、一支铅笔的质量在10g=0.01kg左右,受到的重力约为G4=m4g=0.01kg×10N/kg=0.1N,故D错误。
故选:C。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2.【答案】
【解析】解:功的单位是牛 米,它有一个专门名称叫做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由公式W=Pt可知,功率P的单位是瓦,时间t的单位是秒,所以,瓦 秒=焦耳,是功的单位。
由公式P=可知,功的单位是焦,时间的单位是秒,所以焦/秒是功率的单位,不属于功的单位。
故选:C。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物理量符号为W,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为焦耳(J);利用W=Fs、W=Pt确定其它单位。
本题考查了功的单位,应注意功的表示符号与功率单位的表示符号的区别。
3.【答案】
【解析】解:使用笔时,手握的位置有橡胶套,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笔对手的压强,手感到舒服一些;橡胶套表面粗糙,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掌握压强和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强和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容易混淆,注意区分,我们要从使用的工具上,发现物理知识,使物理和生活密切结合起来。
4.【答案】
【解析】解:一个鸡蛋重大约0.5N,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受力平衡,支持力与重力平衡,大小相等,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为0.5N。
故选:A。
首先估测鸡蛋的重力,根据二力平衡得出支持力大小。
本题考查二力平衡的应用与重力估测,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5.【答案】
【解析】解:A、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与浮力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气压计是测量大气压的仪器,与浮力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热气球是因为所受浮力大于自重而实现升空的,利用了浮力,故C符合题意;
D、铅垂线是利用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浸在液体和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
此题考查的是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多观察、多思考。
6.【答案】
【解析】解:如果将一个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同时全部撤去,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得,物体将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所以有两种可能:
如果该物体原来处于静止状态,则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如果该物体原来处于运动状态,则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得,当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掌握;物体不受力或所受合力为零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7.【答案】
【解析】解:汽车在启动时,人的身体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而脚随着车辆一起运动,上身仍保持静止状态,故人向后倾倒,所以抓好扶手能防止乘客由于惯性造成的伤害,其质量不变,乘客的惯性大小不会改变,公交车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公交车与地面的摩擦力不会改变。
故选:B。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和惯性现象的理解。惯性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习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用所学惯性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8.【答案】
【解析】解:A、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吸管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故A正确;
B、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的原理,故B错误;
C、用力推讲台,讲台不动,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此时推力等于讲台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故C错误;
D、独木舟浮在水面上,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故D错误。
故选:A。
(1)用吸管将饮料利用的是大气压;
(2)高压锅煮食物时,锅内气体压强增大,而导致了锅内的液体沸点升高。
(3)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4)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此题考查大气压的应用、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但总体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9.【答案】
【解析】解:A、木箱水平向右做匀速运动时,在重力的方向上(即竖直向下)没有移动距离,所以木箱所受的重力不做功,故A正确;
B、根据v=可得,木箱运动的距离:s=vt=2m/s×10s=20m,故B正确;
C、推力F做功的功率:P===Fv=100N×2m/s=200W,故C正确;
D、增大水平推力时,因木箱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则木箱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故D错误。
故选:ABC。
(1)木箱水平向右做匀速运动时,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由此可知重力是否做功;
(2)根据v=可得木箱运动的距离;
(3)根据P===Fv可求出推力F做功的功率;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速度大小、所受推力的大小等因素无关。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功率公式的应用以及力是否做功的判断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难度不大。
10.【答案】
【解析】解:
AC、液体的质量相同,根据图示可知,甲中液体的体积大于乙中液体的体积,根据ρ=可知,a的密度小于b的密度,液面深度相同,根据p=ρgh可知,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故A错误、C正确;
BD、甲、乙容器的质量相同,液体的质量相同,则甲装置的总质量与乙装置的总质量相同,根据G=mg可知,总重力相同,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同,由于压力与支持力是相互的,大小相等,所以桌面对两个容器支持力的大小关系是F甲=F乙;
受力面积相同,根据p=可知,两个容器对桌面压强的大小关系是p甲=p乙,故C错误、D正确。
故选:CD。
(1)根据ρ=比较a、b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根据p=ρgh分析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的大小关系;
(2)根据F=G总=m容g+m液g比较桌面对两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的大小关系,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得出支持力的大小关系;根据p=比较两个容器对桌面压强的大小关系。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压力和压强的大小比较,难度不大。
11.【答案】
【解析】解:
(1)立定跳远时,脚用力向后蹬地,对地面施加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地面同时对人施加向前的力,人才会向前跳起;
(2)人离开地面后,由于惯性,在空中仍然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
(3)他在空中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与其运动方向相反的空气阻力,这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他受力不平衡。
故答案为:相互;地面;惯性;不平衡。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物体能够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3)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本题考查了力学的多个知识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但都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12.【答案】
【解析】解:拔火罐在使用时,由于燃烧,内部的气压减小,小于外部气压,所以火罐被压在皮肤上,故其原理是利用了大气压;
茶壶的壶嘴和壶身上端开口,底部连通,构成了连通器。
故答案为:大气压;连通器。
(1)拔火罐的原理是大气压;
(2)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中装同种液体,液体静止时液面是相平的。
本题考查对大气压的应用和连通器的认识和理解,综合性题目,难度不大。
13.【答案】
【解析】解: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磨刀可以使刀口更加锋利,受力面积更小,在压力一定时可以增大压强。
故答案为:减小;增大。
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据此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
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解释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问题。
14.【答案】
【解析】解:不计空气阻力,投掷后的实心球在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变大,速度变小,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变大。
故答案为:变小;变大。
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据此分析。
本题考查动能与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难度适中。
15.【答案】
【解析】解:①荆木漂浮在水面上时,受到的浮力为F浮=G=600N;
②因为F浮=ρ水gV排
所以荆木漂浮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0.06m3。
故答案为:600;0.06。
①已知荆木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受到的浮力等于荆木的重力;
②已知荆木受到的浮力和水的密度,利用V排=得到排开水的体积。
本题考查漂浮状态下浮力的计算和阿基米德原理变形公式的应用,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大。
16.【答案】
【解析】(1)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相同高度由静止下滑,这样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就会相同;由于毛巾、棉布和木板动的粗糙程度不同,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不同,则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不同,因此这个实验探究的是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由图2甲、乙两图可知,受力面积相同,压力大小不同,则细沙的凹陷程度不同,压力越大,细沙凹陷的程度越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由图2乙、丙两图可知,压力大小相同,受力面积不同,受力面积越小,细沙凹陷程度越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综上分析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3)A管的横截面积小,风经过A管上方的流动速度大于B管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A管上方的压强小于B管上方的压强,水被压向A管,A管液面上升,B管液面下降。
故答案为:(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3)上升。
(1)小车在滑行中受到阻力的作用,阻力越小,滑行的距离越远;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实验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一个因素不变,由图分析回答;
(3)当向管中吹风时,风经过A管上方和B管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不同,压强不同,液柱上升的高度不同。
本题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主要考查控制变量法及转换法的应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同时考查了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17.【答案】
【解析】(1)因实验中要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且在水平方向上读数,故实验前要把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调零;
图甲中弹簧测力是分度为0.1N,其示数为1.8N;
(2)只有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3)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而实验中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是错误的;
型号1鞋对水平面的压力较小,但摩擦力和型号2相同,说明型号1鞋摩擦性能更好些;
(4)小华改进了实验,运动鞋相对地面静止,水平方向上受到测力计的拉力与受到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这样改进的好处是不需要再限制匀速直线拉动鞋子,且弹簧测力计处在静止状态方便读数;
(5)当把任意一只鞋放在胶垫上,橡胶垫与鞋的接触面积大约一半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不变,说明摩擦力的大小不变,能得到压力和粗糙程度一定时,摩擦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大小无关;
(6)司机在车胎底下垫了一些稻草,这是利用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擦。
故答案为:(1)水平;1.8N;(2)匀速直线;等于;(3)压力;型号1;(4)不必;(5)受力面积;(6)接触面粗糙程度。
(1)实验中要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读数,据此分析;
(2)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根据图中现象得出结论;
(4)根据运动鞋相对地面静止,水平方向上一对平衡力分析;
(5)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个因素有关;
(6)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本题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考查实验原理及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18.【答案】
【解析】(1)在使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因素时,实验前应检查压强计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用手轻轻挤压橡皮膜,看U形管左右液面的高度差是否有明显变化,如果有明显变化,说明气密性好,如果没有明显变化,则说明装置漏气,需要拆了重装。
(2)液体内部压强不容易观察,所以使用压强计,通过压强计中U形管左右液面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运用转换法。
(3)①实验时,乙、丙两图可知,液体密度相同,探头位于不同深度,在丙图中要深一些,且U形管左右液面高度差比乙图中大,所以探究的是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和深度的关系,且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
②丙、丁两图可知,液体密度不同,探头位于相同深度,在丁图中液体密度要大一些,且U形管左右液面高度差比丙图中大,所以探究的是在相同深度时,液体内部压强和液体密度的关系,当深度一定时,液体内部压强随密度增大而增大。
③在图丙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液体的密度和深度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U形管左右液面的高度差不变,即在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压强与方向无关。
(4)由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液gh可知,橡皮膜变平,内部小容器中盐水对其向下的压强和外部大容器中水对其的压强相等,即
p水=p盐水
ρ水gh水=ρ盐水gh盐水
由图代入数据得
ρ水g(h+Δh)=ρ盐水gh
所以
故答案为:(1)漏气;(2)液面高度差;(3)①深度;②液体密度;③不变;(4)。
(1)(2)压强计测量液体压强时是通过橡皮膜来感知压强的,通过橡胶管中气体压强的变化来改变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若液体压强计气密性差,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都很小;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3)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在液体深度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4)根当橡皮膜的表面相平时,盐水对其向上的压强与水对其向下的压强相等,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求出液体密度。
本题利用控制变量法考查了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强计的正确使用等,此题解决最后一问的关键在于U形管两侧液体产生的压强和软管内气体压强之和相等。
19.【答案】
【解析】(1)当物体逐渐浸入水中,物体底面所处的深度增大,根据p=ρgh可知,物体底面所受压强将逐渐变大;
(2)当物体浸没在浓盐水中时,由称重法可得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G-F示=4N-2.8N=1.2N;
(3)比较(b)、(c)两图,液体的密度相同,(c)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大,由称重法可得物体受到的浮力也大,故可以得出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4)比较(c)、(d)两图,(d)中液体的密度大,由称重法受到的浮力也大,故可以得出在排开液体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浮力越大;
(5)由图b知物体在水中的浮力为:
F浮′=G-F示′=4N-3.4=0.6N;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F浮=ρ液gV排知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为:
V排′===6×10-5m3;
(6)由图c知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浮力为:
F浮″=G-F示″=4N-3N=1N;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F浮=ρ液gV排知物体的体积为:
V=V排″===10-4m3,
由G=mg知物体的质量为:
m===0.4kg,
物体的密度为:
ρ物===4×103kg/m3=4g/cm3;
(7)当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时,由称重法可得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示=4N-2.8N=1.2N;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F浮=ρ液gV排知盐水的密度为:
ρ盐水===1.2×103kg/m3。
(8)重心在物体的中心,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的大小为4N,(a)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如下:
故答案为:(1)变大;(2)1.2;(3)排开液体的体积;(4)液体密度;(5)6×10-5;(6)4;(7)1.2×103;(8)见解析。
(1)当物体逐渐浸入水中,深度增大,根据p=ρgh分析;
(2)当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时,由称重法测浮力求出受到的浮力;
(3)比较(b)、(c)两图,(c)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大,由称重法受到的浮力也大,据此回答;
(4)比较(c)、(d)两图,(d)中液体的密度大,由称重法受到的浮力也大,据此回答;
(5)由称重法算出物体在水中的浮力,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F浮=ρ液gV排算出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
(6)由称重法算出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浮力,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F浮=ρ液gV排算出物体的体积;由G=mg算出物体的质量,由密度公式算出物体的密度;
(7)由称重法测浮力求出当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时受到的浮力,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ρ液gV物求出所使用的浓盐水密度。
(8)重心在物体的中心,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的大小为4N,作出(a)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本题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考查称重法测浮力、控制变量法、阿基米德原理的运用和密度的测量。
20.【答案】
【解析】解:(1)同一个小球的质量保持不变,由控制变量法,在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关系时,应始终使用同一个小球;
(2)实验中通过比较物块B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击的距离来比较小球A到达水平面时动能的大小,这种研究物理问题方法称作为转换法;
(3)实验表明,质量相同时,小球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4)为了研究小球到达水平面时动能的大小是否与质量有关,要控制速度相同,只改变物体的质量大小,故应让质量不同的小球在同一高度处滚下。
故答案为:(1)速度;(2)距离; 转换;(3)大;(4)不同。
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研究动能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
根据转换法,通过比较物块B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击的距离来比较小球A到达水平面时动能的大小。
本题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考查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运用,要掌握。
21.【答案】
【解析】(1)已知小明的质量,根据G=mg求出小明受到的重力;
(2)先求出水平泥地受到的压力,已知木板与水平泥地的接触面积,根据p=求出水平泥地受到的压强。
本题主要考查了压强公式的应用,做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压力大小。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