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暑假新课提升预习练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暑假新课提升预习练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03.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24 19:2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暑假新课提升预习练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早餐的重要性你知道多少,按时吃早餐对于身体好处多,长期不吃早餐,对于身体的危害十分大,所以大家一定要按时食用早餐。如下表是四(1)班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早餐(不包含主食)统计表。画条形统计图时每格表示( )人比较合适。
最喜欢的早餐 豆浆 果汁 牛奶
人数 18 12 24
A.1个 B.3 C.5
2.下面是某小学四年级94名学生一分钟跳绳成绩统计图,夏夏成绩排在年级第20名,她的成绩可能是( )次/分。
A.120 B.136 C.150 D.161
3.如图是某商场周一到周三的电视机销售情况统计图,该商场这三天电视机的平均销售量可能是( )台。
A.22 B.40 C.52
4.笑笑制作了一幅统计图,如图所示。下面可能是这幅统计图的标题的是( )。
A.9个社团的学生人数统计图 B.4个学生每分钟跳绳统计图
C.市区五个学校的面积统计图 D.笑笑班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步行上学的学生人数统计图
5.少儿图书馆一天的图书借阅情况如下表。
图书种类 科幻类 文学类 益智类 动漫类 工具类
借阅本数 80 100 140 160 60
用条形统计图表示上面的数据,1格代表( )本比较合适。
A.10 B.20 C.60 D.100
6.2020年3月,新冠病毒在全国各地爆发,其中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大约68000例,如果用条形统计图画在作业本上表示感染人数,1格表示( )例合适。
A.1000 B.2000 C.10000
7.下面是某次踢毽子比赛中五名同学1分钟内踢毽子情况统计图。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五名同学中小芳是第一名 B.这五名同学中小燕是最后一名
C.小丽比小红1分钟内多踢了10个 D.这五名同学1分钟内一共踢了225个
8.把一张统计表画成条形统计图,“以1代表5”,如果条形太长那么可以( )。
A.以1代表1 B.以1代表10 C.把表中数据改小 D.把表中数据改大
9.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小的自然数是1,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B.一个七位数,它的最高位是千万位。
C.制作条形统计图时,1格能表示1个单位,也能表示多个单位。
10.在一幅条形统计图里,用1厘米长的直条表示50千克,那么表示300千克的直条应该画( )厘米。
A.6 B.5 C.4 D.3
二、填空题
11.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 ),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 )。
12.下面是四年级学生课外小组人数条形统计图,根据要求填空。
(1)条形统计图中每一个格子代表的是( )人。
(2)条形统计图中横轴表示的是( ),纵轴表示的是( )。
(3)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一共有( )人。
13.下面是凯通超市上周3种品牌牛奶销售情况统计表。
品牌 A B C
销售(箱) 25 50 35
(1)用条形图表示上面这些数据,1格代表( )箱合适。
(2)如果你是凯通超市经理,下周要多采购( )品牌牛奶。
14.在一个条形图中,用3厘米直条表示60人,用( )厘米直条表示200人。
15.下面是新星小学课外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统计图(每人只能选择1个小组加入),观察统计图,再回答问题。
(1)男生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多,女生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少,参加( )小组的总人数最多,参加( )小组的总人数最少。
(2)通过计算,三个兴趣小组的总人数有( )人。
16.看统计图回答问题。
梨园小学课外兴趣小组女生人数统计图
(1)从图上看出人数最多的是( )小组,( )小组的总人数最少。
(2)通过计算,三个兴趣小组的总人数有( )人,数学小组再增加( )人就和科技小组的人数一样多。
17.条形统计图中用1厘米高的直条表示80人,那么5厘米高的直条表示 人,在这个统计图上有一个直条上标有1200人,那这个直条高度是 厘米。
18.光明小学四(3)班有45名学生,下图是全班学生血型情况统计图。
(1)图中每小格代表( )人。
(2)四(3)班A型血的学生有( )人。
19.请根据统计表填写相关信息。
(1)由上图可知,体重在31-35kg的女生比男生少( )人。
(2)体重在31kg以下的男生有( )人。
(3)体重在40kg以上的男、女生共有( )人。
(4)四(2)班共有学生( )人。
三、判断题
20.小东绘制的条形统计图中的一个直条比小力绘制的条形统计图中的一个直条长,表示小东绘制的直条代表的数量一定多。( )
21.统计表是用数表示数量的多少,而条形统计图是用图直观的表示数量的多少。( )
22.条形统计图用直条表示数据,在同一个统计图中,直条长表示数据大,直条短表示数据小。( )
23.看图判断对错。
(1)该班最喜欢喝牛奶的人数最多。( )
(2)最喜欢喝牛奶的比最喜欢喝汽水的人数多5人。( )
(3)这个班一共有66人。( )
(4)根据调查统计结果,下次这个班举行联欢会,应该多买一些汽水。( )
24.同一个条形统计图中的每一小格代表的数量可以不相等。( )
25.学校举行课外书阅读比赛,四(1)班同学平均分得分是95分,四(2)班同学平均得分也是95分,那么四(1)班最高分的同学和四(2)班最高的分的同学,分数可能相同。( )
四、作图题
26.下面是某校四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人数统计表。
班级 401 40. 403 404 405
人数 20 25 33 28 30
请根据上表数据完成下面统计图。
五、解答题
27.下面是某小学四(1)班向贫困地区捐书的情况统计表。
图书种类 图画书 故事书 工具书 作文书 其他书
数量/本 35 45 15 30 35
四(1)班向贫困地区捐书情况统计图
(1)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
(2)( )书捐得最多,( )书捐得最少。
(3)四(1)班向贫困地区共捐书( )本。
(4)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
28.四(1)班“图书角”图书统计表。
图书种类 教辅书 漫画书 科普书 故事书
数量(本) 15 27 10 30
(1)把上面的数据用下面的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2)这个条形统计图中的一小格表示( )本。
(3)从统计图中看出,( )书的本数最多,( )书的本数最少。
(4)故事书的本数是教辅书的( )倍。
29.下面是希望小学三、四、五三个年级人数情况统计:三年级:33人;四年级:30人;五年级:40人。
(1)根据上面的数据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 )年级人数最多,人数最多的年级和最少的年级相差( )人。
(3)三个年级一共有( )人。
30.下面是东方红小学四年级四个班同学搜集饮料瓶的情况统计表。
班级 1班 2班 3班 4班
个数 20个 25个 30个 35个
(1)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2)每个小方格表示( )个。
(3)( )班收集的最多,( )班收集的最少,相差( )个。
(4)四年级四个班一共收集了( )个。
31.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以环保为主题的科技成果层出不穷,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节能减排”的出行方式。下面是某地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年销售量统计表。
年份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销售量/万辆 20 30 50 60 80
(1)根据以上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
(2)每格代表( )万辆。
(3)以上数据中,( )年的销售量最多,比2021年的销售量多( )万辆。
(4)2024年的销售量是2020年的( )倍。
32.下面是四年级3个班春季的植树情况。
班级 1班 2班 3班
棵数 35 30 40
(1)根据以上数据,用条形统计图把各班植树的数量情况表示出来。
四年级各班植松树情况统计图
(2)各班植松树的情况中,每格代表( )棵树,( )班植的数量最多,( )班植的数量最少。
《四年级暑假新课提升预习练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D B C D B C A
1.B
【分析】用喜欢每一类早餐的人数分别除以同一个数(尽可能最大),并且使它们的计算结果没有余数,那么画条形统计图时,就用这个数表示每格的人数比较合适。
【详解】18÷2=9;12÷2=6;24÷2=12
18÷3=6;12÷3=4;24÷3=8
18÷6=3;12÷6=2;24÷6=4
但是选项中没有6,因此画条形统计图时每格表示3人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B
2.C
【分析】根据统计图可知,夏夏成绩排在年级第20名,成绩在161及以上的学生有12名,12<20,成绩在141-160之间的学生有32名,12+32=44,44>20;因此夏夏的成绩在141-160之间;根据选项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夏夏的成绩在141-160之间,结合选项可知,夏夏的成绩可能是150次/分;
故答案为:C
3.B
【分析】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先用每个选项的平均销售量乘3求出三天的总销售量,减去已知的周一和周二的销售量,求出第三天的销售量,选出符合统计图的即可。
【详解】A.22×3=66(台),23+50=73(台),两天的销售量就大于三天的销售量,不符合题意;
B.40×3=120(台),120-23-50=47(台),统计图中周三的销售量比周二少一点点,47台<50台,符合题意;
C.52×3=156(台),156-23-50=83(台),83台>50台,不符合题意。
该商场这三天电视机的平均销售量可能是40台。
故答案为:B
4.D
【分析】从统计图上可知,纵轴表示数量的单位是个,数值范围是0到10,横轴有五个直条,据此逐项分析解答。
【详解】A.若是9个社团的学生人数统计图,应该有九个直条,与统计图不符;
B.若是4个学生每分钟跳绳统计图,应该有四个直条,与统计图不符;
C.若是市区五个学校的面积统计图,直条个数是五个与题设相符,但面积单位不是图中的个,与统计图不符;
D.若是笑笑班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步行上学的学生人数统计图,直条数与题设相符,并且学生人数的单位是个也是正确的,与统计图符合。
因此这幅统计图的标题是笑笑班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步行上学的学生人数统计图。
故答案为:D
5.B
【分析】每种图书的本数比较多,因此在决定条形统计图纵轴上1格代表的本数时,纵轴上1格代表的本数要尽可能最大,并且要都是每种图书的数量的倍数,80是20的4倍,100是20的5倍,140是20的7倍,160是20的8倍,60是20的3倍,依此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进行选择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用条形统计图表示上面的数据,1格代表20本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C
【分析】根据确诊病例数和每格表示的病例数,确定制作条形图最少需要的格数,再根据最少需要的格数判断是否方便制作条形统计图,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A.如果每格表示1000例,68000例最少需要68格,格数太多,不方便制作统计图;
B.如果每格表示2000例,68000例最少需要34格,格数太多,不方便制作统计图;
C.如果每格表示10000例,68000例最少需要7格,格数比较合适,方便制作统计图;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条形统计图制作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7.D
【分析】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出小方的条形图最高,故这五名同学中小芳是第一名;
小燕的条形图最低,故这五名同学中小燕是最后一名;
用小丽踢的毽子数减去小红踢的毽子数,即可求出小丽比小红1分钟内多踢了多少个;
把把这五名同学踢的毽子数相加求和,即可求出这五名同学1分钟内一共踢了多少个;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这五名同学中小芳是第一名,原题说法正确;
B.根据分析可知,这五名同学中小燕是最后一名,原题说法正确;
C.50-40=10(个),即小丽比小红1分钟内多踢了10个,原题说法正确;
D.30+50+60+40+35
=80+60+40+35
=140+40+35
=180+35
=215(个)
即这五名同学1分钟内一共踢了215个,原题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D
8.B
【分析】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纸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若收集的数目比较大,可以用一格代表较大的数量;若收集的数目比较小,可以用一格代表较小的数量,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A.如果原本“以1代表5”时条形已经太长,那么改为“以1代表1”会使条形变得更长,因为同样的数据用更小的单位来表示,条形长度会增加,不符合要求。
B.当 “以1代表5”条形太长时,将单位扩大为“以1代表10”,可以使条形长度缩短,能有效解决条形太长的问题,让统计图更加简洁、美观,便于观察和比较数据。
C.表中数据是客观存在的实际数据,随意改小会改变数据的真实性和统计的意义,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D.与把数据改小同理,随意改大数据也会破坏数据的真实性和统计的意义,而且会使条形更长,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故答案为:B
9.C
【分析】先对每个选项中的说法进行分析并判断,然后选择正确的一项即可。
A.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依此判断。
B.整数的数位从右往左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依此判断。
C.绘制条形统计图时,一格代表的数据可根据收集的数据大小确定一个合适的数。
【详解】A.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即题干说法错误。
B.一个七位数,它的最高位是百万位,即题干说法错误。
C.制作条形统计图时,1格能表示1个单位,也能表示多个单位,即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对整数的数位的认识,对自然数的认识,以及掌握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10.A
【分析】条形统计图中,用1厘米长的直条表示50千克,那么几厘米长的直条就表示几个50千克。据此先求出300千克里面有几个50千克,这个直条就应该画几厘米。
【详解】300÷50×1
=6×1
=6(厘米)
表示300千克的直条应该画6厘米。
故答案为:A
11. 数量 直条
【分析】根据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及特点,条形统计图用于比较一个物体的数量,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能直观地、形象地反映数量的多少,据此填空即可。
【详解】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
12.(1)10
(2) 组别 人数
(3)110
【分析】(1)直接观察统计图进行填空即可。
(2)统计图中,横轴表示的是组别,纵轴表示的是人数,依此填空。
(3)将每个课外活动的人数加起来即可。
【详解】(1)10-0=10(人),即条形统计图中每一个格子代表的是10人。
(2)条形统计图中横轴表示的是组别,纵轴表示的是人数。
(3)30+20+50+10=110(人),即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一共有110人。
【点睛】熟练掌握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1)5
(2)B
【分析】(1)观察统计表可知,最大数据是50,最小数据是25,都是5的倍数,用1格表示5箱比较合适。
(2)三种牛奶,上周B品牌牛奶销售得最好,所以下周要多采购B品牌牛奶。
【详解】(1)用条形图表示上面这些数据,1格代表5箱合适。
(2)如果你是凯通超市经理,下周要多采购B品牌牛奶。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条形图的制作及根据统计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14.10
【分析】根据题意,用60÷3=20人,求出1厘米表示的人数,要求表示200人需要多少厘米的直条,就是求200里面有多少个20,有多少个20就是需要多少厘米的直条,用200÷20,即可求出用多少厘米直条表示200人。
【详解】60÷3=20(人)
200÷20=10(厘米)
在一个条形图中,用3厘米直条表示60人,用10厘米直条表示200人。
15.(1) 科技 数学 科技 数学
(2)139
【分析】(1)男生对应的条形统计图中,哪一个小组对应的条状最高,则参加这个小组的男生人数最多;女生对应的条形统计图中,哪一个小组对应的条状最矮,则参加这个小组的女生人数最少;用加法分别计算出每个小组的总人数,然后再进行比较即可。
(2)用加法将每个小组的人数加起来,即可计算出三个小组的总人数。
【详解】(1)男生参加科技小组的人数最多,女生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最少。
数学小组:20+16=36(人)
文艺小组:18+27=45(人)
科技小组:39+19=58(人)
58>45>36,即参加科技小组的总人数最多,参加数学小组的总人数最少。
(2)36+45+58=139(人),即通过计算,三个兴趣小组的总人数有139人。
【点睛】此题是考查如何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16.(1) 科技 文艺
(2) 77 19
【分析】(1)观察统计图中表示各个小组的条形的高度,条形高度越高,表示人数越多,反之,则人数越少;
(2)将三个兴趣小组的人数相加即可求出总人数;用科技小组的人数减去数学小组的人数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1)从图上看出人数最多的是科技小组,文艺小组的总人数最少。
(2)20+18+39=77(人)
39-20=19(人)
所以,通过计算,三个兴趣小组的总人数有77人,数学小组再增加19人就和科技小组的人数一样多。
【点睛】
17. 400 15
【分析】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可知,5厘米高的直条表示5个80人;用一个直条上标有的总人数除以1厘米高的直条表示的人数,即可计算出这个直条的高度。
【详解】80×5=400(人)
1200÷80=15(厘米)
5厘米高的直条表示400人,在这个统计图上有一个直条上标有1200人,那这个直条高度是15厘米。
18.(1)3
(2)18
【分析】看图可知A血型、B型血、 AB血型、O血型有(6+3+2+4)个格子,总共有45名学生,可知每个格子表示45÷15=3(人);A血型有6个格子,分别用格子数乘3即可求出每种血型的人数,据此解答。
【详解】(1)45÷15=3(人)
所以图中每小格代表3人。
(2)3×6=18(人)
所以四(3)班A型血的学生有18人。
19.(1)4
(2)5
(3)3
(4)54
【分析】由统计图获取对应的数据即可;
(1)体重在31-35kg的女生为8人,体重在31-35kg的男生为12人,求体重在31-35kg的女生比男生少几人,用减法计算即可;
(2)体重在31kg以下的男生包含了体重在26-30kg的男生(3人)和体重在25及以下(2人)的男生,用加法计算即可;
(3)体重在40kg以上的男生有2人,体重在40kg以上的女生有1人,求他们一共有多少人,用加法计算即可;
(4)求四(2)班共有学生多少人,将所有人加起来即可。
【详解】(1)12-8=4(人)
故体重在31-35kg的女生比男生少4人。
(2)3+2=5(人)
故体重在31kg以下的男生有5人。
(3)2+1=3(人)
故体重在40kg以上的男、女生共有3人。
(4)女生:1+11+8+5+1
=12+8+5+1
=20+5+1
=25+1
=26(人)
男生:2+9+12+3+2
=11+12+3+2
=23+3+2
=26+2
=28(人)
26+28=54(人)
故四(2)班共有学生54人。
20.×
【分析】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数值大,绘制出的直条长,反之绘制的直条图短,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画出的直条越长,表示的数据就越大。在不同的条形统计图中,长的直条代表的数量不一定多于短的直条代表的数量。
【详解】因为单位长度的不同,不同的统计图中的直条的长与短不能进行比较。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1.√
【详解】统计表是用数表示数量的多少,而条形统计图是用图直观的表示数量的多少。如下图所示:
故答案为:√
22.√
【详解】条形统计图用直条表示数据,在同一个统计图中,直条长表示数据大,直条短表示数据小。如下图所示:这一年8月,雷阵雨对应的直条短,有2天;多云和晴对应的直条长,分别有9天。
故答案为:√
23.(1)√
(2)×
(3)√
(4)×
【分析】(1)根据条形统计图中条形的高度判断人数多少;
(2)喜欢喝牛奶的是20人,喜欢喝汽水的是14人,用减法计算出多的人数再判断;
(3)喜欢喝牛奶的是20人,喜欢喝汽水的是14人,喜欢喝橙汁的是18人,喜欢喝矿泉水的是14人,全部相加得出全班人数再判断;
(4)根据统计结果,对比出喜欢喝哪项的人数最多,那么就会多买哪项;据此解答。
【详解】(1)条形统计图中牛奶的条形最高,所以该班喜欢喝牛奶的人数最多。故答案为:√。
(2)20-14=6(人),所以最喜欢喝牛奶的比最喜欢喝汽水的人数多6人。故答案为:×
(3)20+14+18+14=66(人),所以这个班一共有66人。故答案为:√
(4)条形统计图中牛奶的条形最高,说明喜欢喝牛奶的人数最多,那么下次这个班举行联欢会,应该多买一些牛奶,而不是汽水。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统计图的应用,学会分析统计图是解题的关键。
24.×
【分析】统计图中每个小格表示一定的数量,同一个统计图中每个小格表示的数量是要相等的。
【详解】同一个条形统计图中的每一小格代表的数量要相等。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明确条形统计图每小格表示的意义是解决此题关键。
25.√
【分析】四(1)班同学平均分得分是95分,四(2)班同学平均得分也是95分,说明两个班的平均分相同,那么两个班同学最高分的分数也存在相同的可能,据此即可判断即可。
【详解】四(1)班同学平均分得分是95分,四(2)班同学平均得分也是95分,说明两个班的平均分相同,那么四(1)班最高分的同学和四(2)班最高分的同学的分数也存在相同的可能。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均数的意义,表示的是整体水平,可能存在个人成绩相同情况。
26.图见详解
【分析】根据统计表中给出的数据和统计图中的图例,在统计图中画出相应的直条即可。
【详解】如下图:
27.(1)图见详解
(2)故事书捐得最多,工具书捐得最少。
(3)四(1)班向贫困地区共捐书160本。
(4)图画书与工具书相差多少本?
20本
【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即可;
(2)根据题意,可以看出捐故事书的数量为45本,最多;捐工具书的数量为15本,最少;
(3)把所有捐书的数量加起来即能求出总量。
(4)可以提出:图画书与工具书相差多少本?用减法列式计算。(答案不唯一)
【详解】
(1)如图:
(2)由分析知,故事书捐得最多,工具书捐得最少。
(3)35+45+15+30+35=160(本)
答:四(1)班向贫困地区共捐书160本。
(4)图画书与工具书相差多少本?
35-15=20(本)
答:图画书与工具书相差20本。(答案不唯一)
28.(1)统计图见详解过程
(2)5
(3)故事;科普
(4)2
【分析】(1)横轴表示图书种类,纵轴表示本数,根据统计表中已知的数据,在统计图中相对应的位置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涂上颜色或阴影,最后再标注数据即可完成统计图的绘制;
(2)观察统计图的纵轴可知,这个条形统计图中的一小格表示10÷2=5(本);
(3)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中直条的高低即可得出结论;
(4)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解答。
【详解】(1)统计图如下:
(2)这个条形统计图中的一小格表示5本。
(3)从统计图中看出,故事书的本数最多,科普书的本数最少。
(4)30÷15=2
故事书的本数是教辅书的2倍。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意识。
29.(1)见详解
(2)五;10
(3)103
【分析】(1)根据题目中的数据信息,观察统计图可知,每格代表(5-0)人。四年级有30人,直接绘制统计图即可。
(2)观察统计图并比较图中数据,按从大到小排序,看哪个年级人数最多,哪个年级人数最少,再用减法计算出数最多的年级和最少的年级相差人数即可。
(3)根据题目中的数据信息或观察统计图可知,三个年级一共有(40+30+33)人。
【详解】(1)根据上面的数据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40>33>30
4030=10(人)
所以,五年级人数最多,人数最多的年级和最少的年级相差10人。
(3)40+30+33
=70+33
=103(人)
三个年级一共有103人。
30.(1)答案见详解;(2)5;(3)4,1,15;(4)110
【分析】(1)根据表中的数据以及条形统计图的画法作图即可;
(2)观察条形统计图纵轴上的数据即可解答;
(3)根据表中的各班数据解答即可;
(4)将四个班的数据相加即可。
【详解】(1)如图:

(2)每个小方格表示5个。
(3)4班收集的最多,1班收集的最少,相差15个。
(4)四年级四个班一共收集了110个。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的认识及运用。
31.(1)见详解
(2)10
(3)2024;50
(4)4
【分析】(1)横轴表示年份,纵轴表示新能源汽车销售辆数,根据统计表中已知的数据,在统计图中相对应的位置,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涂上上颜色或阴影,最后再标注数据,即可完成统计图的绘制。
(2)表示新能源汽车销售辆数的纵轴相邻的两格相差10,可得条形统计图中的1格代表10万辆;据此解答。
(3)观察条形统计图中直条的高低,即可得出哪年的销售量最多;然后用销售量最多的万辆数减去2021年的销售新能源汽车的万辆数,即可求出销售量最多哪年的销售量比2021年的销售量多多少万辆。
(4)求2024年的销售量是2020年的的几倍,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即可。
【详解】(1)如下:
(2)由分析可得:每格代表10万辆。
(3)80-30=50(万辆)
以上数据中,2024年的销售量最多,比2021年的销售量多50万辆。
(4)80÷20=4
即2024年的销售量是2020年的4倍。
32.(1)图见详解
(2)5;四3;四2
【分析】(1)3个班的棵数分别为35、30、40都正好可以被5整除,所以条形统计图一格可以代表5棵,用长条表示对应的班级棵数,据此绘制条形统计图即可。
(2)条形统计图中,竖轴代表棵数,则每格代表5棵;长条最长的对应的班植的数量最多;最短的对应的班植的数量最少。
【详解】
(1)如图:
(2)5-0=5(棵)
30<35<40
各班植松树的情况中,每格代表5棵树,四3班植的数量最多,四2班植的数量最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