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素养形成性达标训练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素养形成性达标训练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25 18:2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物理学科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素养形成性达标训练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得0分。)
1.(24-25高二下·浙江·期末)近期,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格斗竞技赛事在杭州开赛。如图为两个机器人在格斗时的情景。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机器人的格斗动作可将机器人看成质点
B.研究机器人的翻滚姿态可将机器人看成质点
C.定位机器人某时刻所处的位置时可将机器人看成质点
D.机器人结构复杂,所以不能看成质点
2.(2025·浙江嘉兴·三模)如图所示,老鹰从空中加速扑向蹲地休息的小鸡,则(  )
A.研究老鹰飞行的姿态时,可将老 视为质点
B.研究老鹰飞行的轨迹时,可将老鹰视为质点
C.以老鹰为参考系,小鸡是静止的
D.以地面为参考系,老鹰是静止的
3.(24-25高一上·山西太原·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45min”指的是时刻
B.上午8时上课,“8时”指的是时间间隔
C.上午8时45分下课,“8时45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D.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用线段表示
4.(24-25高一上·安徽·期末)某卫星由一运载火箭从发射场的a点成功发射升空,飞行24分钟后,在离地面高度为200km的b处星箭分离,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火箭从a到b的运动轨迹时,可以把火箭视为质点
B.“24分钟”指的是时刻
C.火箭上升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为200km
D.火箭上升过程中的路程为200km
5.(24-25高一上·天津南开·期中)如图所示,一个篮球从距离地面2.0m高的位置竖直落下,被地面反向弹回,在距离地面1.0m高的位置被接住。以距离地面2.0m高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一维坐标系,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篮球从落下到被接住通过的位移为
B.篮球从落下到被接住通过的位移为
C.篮球从落下到被接住通过的路程为
D.篮球被接住时的位置坐标为
6.(24-25高一上·辽宁丹东·期末)生活中会接触到许多有关道路交通的知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高速公路指示牌上标识的“”“”指的是位移的大小
B.图乙:高速公路限速牌上标识的“120”,“100”指的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C.图丙:汽车时速表上显示的“”指的是瞬时速率
D.图丁:导航软件中显示的距离最短方案中的“11小时19分”指的是时刻
7.(24-25高一上·陕西西安·期中)某车启用全新动力标识,新的命名方式直接与车辆的加速性能联系起来,如图,TFSI前面的那组数字称为G值,单位为m/s2,计算公式为“”,式中 v为从静止加速到100千米/时的速度变化量, t为不同车型的百千米加速时间。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G值越大,车辆的速度增加的越多
B.G值越大,车辆的速度增加的越快
C.100千米/时是指车辆百千米加速的平均速度
D.标识为45TFSI的车辆百千米加速时间约为22.2s
8.(24-25高一上·河北唐山·期末)甲、乙两车在时刻开始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车运动的图线是直线,乙车运动的图线是抛物线且与t轴相切。在时间段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车做曲线运动
B.某一时刻甲、乙的速度相同
C.时刻甲、乙两车相遇
D.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9.(24-25高一上·山东聊城·期末)A、B两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A、B的运动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6s内A的路程为16m,B的路程为12m
B.0~2s内与4~6s内,A的速度等大反向
C.0~6s内,A、B的运动方向均只改变一次
D.6s末,A、B均回到出发点
10.(24-25高一上·河北石家庄·阶段练习)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1s后速度大小变为6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
B.物体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
C.这1s内物体速度变化量大小可能小于
D.这1s内物体平均速度的大小可能是1m/s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1.(6分)(22-23高一上·广西钦州·阶段练习)光电计时器是一种常用的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滑块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有某滑块在斜面上滑行,先后通过光电门1和2,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从光电门1到光电门2所经历的总时间,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滑块的长度d,示数如图2所示。

(1)滑块的长度 cm;
(2)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2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m/s、 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滑块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由此测得的滑块的瞬时速度和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2的 ,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可将滑块的宽度 一些(选填“增大”或“减小”)。
12.(9分)(24-25高三下·江西·阶段练习)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分析自身步行时的速度特征,把接在的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固定在与人腰部等高的桌面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一端固定在人腰部,人沿直线步行时带动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记录人步行时的运动信息。
(1)选取点迹消晰的纸带,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其中连续6个计数点如上图所示,纸带中段的平均速度为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沿着计数点位置把纸带裁开并编号,按编号顺序把剪出的纸带下端对齐并排粘贴在坐标纸上,剪出的纸带长度代表打出这段纸带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把每段纸带上边中点连接成线,如上图所示,若用图中曲线描述人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图像中纵坐标表示速度大小,横坐标表示时间,请根据上图计算该同学每走一步的时间为 s,步行的速度为 m/s。
13.(8分)(24-25高一上·河南·阶段练习)爬坡跑是一种有效的训练方式,它不仅可以提高跑步者的体能和耐力,而且能增强跑步者的肌肉力量和心肺功能。一跑步者沿一长度为x的倾斜直道跑步,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因体力不支,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减小为。求:
(1)跑步者前半程所用的时间及其后半程所用的时间;
(2)跑步者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14.(13分)(24-25高一上·河南·阶段练习)同学们劳逸结合,周末去滑冰场滑冰。如图所示,甲同学静立在水平光滑冰面上,乙同学以大小的恒定速度向右滑出,到达甲同学所在位置将甲同学向右推出,推出后甲同学的速度大小、方向向右,乙同学的速度大小、方向向左。已知两同学接触的时间,求:
(1)两同学接触的过程中甲同学的平均加速度;
(2)两同学接触的过程中乙同学的平均加速度。
15.(18分)(24-25高一上·山西晋中·阶段练习)巡警驾驶一辆警车在一段平直的高速公路上以某一速度巡航,他想知道车内速度仪表指示的速度是否准确。当他准备穿越公路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时,他通过车载超声波系统向前方发射了两个超声波脉冲,超声波系统显示的图形如图所示,其中A为发射的超声波脉冲,B为接收到的超声波脉冲。已知一个超声波脉冲持续的时间很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36m/s。求:
(1)警车行驶的速度。
(2)山崖第一次反射超声波的时刻t。(保留4位有效数字)
答案和解析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A A C B BC AD AD
1.C
【详解】AB.研究机器人的格斗动作或翻滚姿态时,机器人各部分间的运动不可忽略,不能将机器人看成质点,故AB错误;
CD.研究机器人某时刻所处的位置时,机器人的大小、形状可以忽略,可以将机器人看成质点,与其结构是否复杂无关,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2.B
【详解】A.研究老鹰飞行的姿态时,老鹰的大小形状无法忽略,不能可将老 视为质点,故A错误;
B.研究老鹰飞行的轨迹时,老鹰的大小形状可以被忽略,可将老鹰视为质点,故B正确;
C.以老鹰为参考系,小鸡是运动的,故C错误;
D.以地面为参考系,老鹰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B。
3.D
【详解】A.图中“45min”指的是时间间隔,故A错误;
B.上午8时上课,“8时”指的是时刻,故B错误;
C.上午8时45分下课,“8时45分”指的是时刻,故B错误;
D.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用线段表示,故D正确。
故选D。
4.A
【详解】A.研究火箭从a到b的运动轨迹时,可以忽略火箭的大小和形状,视为质点,选项A正确;
B.“24分钟”是火箭上升的时间间隔,选项B错误;
C.火箭上升过程中的位移为a点到b的有向线段,大小大于200km,选项C错误;
D.火箭上升过程中的路程为虚线轨迹的长度,大于200km,选项D错误。
故选A。
5.A
【详解】AB.以距离地面2.0m高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一维坐标系,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篮球从落下到被接住通过的位移为
故A正确,B错误;
C.篮球从落下到被接住通过的路程为
故C错误;
D.篮球被接住时的位置坐标为,故D错误。
故选A。
6.C
【详解】A.高速公路指示牌上标识的“”“”指的是路程,不是位移的大小,故A错误;
B.高速公路限速牌上标识的“120”,“100”指的是瞬时速度的大小,故B错误;
C.汽车时速表上显示的“”指的是瞬时速率,故C正确;
D.导航软件中显示的距离最短方案中的“11小时19分”指的是时间间隔,故D错误。
故选C。
7.B
【详解】AB.由题设所给的公式可知,G值越大,该车的加速度越大,速度的变化率越大,但车辆的速度增加不一定越多,故A错误,B正确;
C.100千米/时是指车辆百千米加速的瞬时速度,故C错误;
D.根据
所以标识为45TFSI的车辆百千米加速时间约为
故D错误。
故选B。
8.BC
【详解】A.图像描述的是直线运动,可知,乙车做直线运动,故A错误;
B.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将甲图像平移,能够使图像恰好与乙图像相切,此时两者的速度相同,故B正确;
C.时刻,甲乙处于同一位置,表明此时甲乙两车相遇,故C正确;
D.根据图像可知,在时间段内,甲斜率始终为负值,表明甲做单向直线运动,乙的斜率先为负值后为正值,表明乙的运动发生了反向,可知,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故D错误。
故选BC。
9.AD
【详解】A.由甲图可知,0~6s内A的路程为16m,由乙图可知,B正向位移为6m,反向位移为6m,故B的路程为12m,位移为零,A正确;
B.图像中,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由甲图可知,0~2s内与4~6s内,A的速度等大同向,B错误;
C.由甲图可知,A先沿正方向匀速运动,后沿反方向匀速运动,再沿正方向匀速运动,运动方向改变2次,由乙图可知,B先沿正方向加速运动,后沿正方向减速运动,接着沿负方向加速运动,再沿负方向减速运动,运动方向改变一次,C错误;
D.结合图像及上述分析可知,6s末,A、B均回到出发点,D正确。
故选AD。
10.AD
【详解】AB.若速度方向不变,则加速度大小为
若速度方向改变,则加速度大小为
故A正确,B错误;
C.若速度方向不变,则这1s内物体速度变化量大小为
若速度方向改变,则这1s内物体速度变化量大小为
故C错误;
D.若速度方向不变,则这1s内物体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若速度方向改变,则这1s内物体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故D正确。
故选AD。
11. 4.45 0.89 1.48 3.93 平均速度 减小
【详解】(1)[1]由图2可得,滑块的长度为
(2)[2]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为
[3]滑块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为
(3)[4]滑块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4)[5][6]根据可知,当越趋近于0时,所求的平均速度越接近于瞬时速度。所以由此测得的滑块的瞬时速度和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2的平均速度,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可将滑块的宽度减小一些。
12.(1)1.2
(2) 0.5 1.05
【详解】(1)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
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所以,纸带中CD段的平均速度为
(2)[1]纸带的横宽对应横坐标中的时间长度为
由图可知,该同学每迈一步的时间为纸带的横宽对应横坐标中的时间长度的5倍,即
[2]可把图像看成图像,则该同学一步幅为图像一个周期内每段纸带面积之和,则该同学的速度为
13.(1);
(2)
【详解】(1)对前半程有
解得
对后半程有
解得
(2)对全程有
解得
14.(1),方向向右
(2),方向向左
【详解】(1)以向右为正方向,两同学接触的过程中甲同学的速度变化量
解得
又由加速度的定义式
解得
为正值,表示的方向向右,大小为。
(2)两同学接触的过程中乙同学的速度变化量
解得

解得
为负值,表示的方向向左,大小为。
15.(1)
(2)2.679s
【详解】(1)由题图知,时刻,警车第一次发射超声波脉冲,经
接收到返回的超声波信号;又经过
第二次发射超声波脉冲,经
接收到返回的超声波信号。
设警车行驶速度为,空气中声速
第一次发射超声波脉冲时车与隧道口的距离为,第二次发射超声波脉冲时车与隧道口的距离为,则有

解得
(2)由(1)得
山崖第一次反射超声波后经时间()被接收,有
解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