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14 17:1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8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识记与理解
记住一战后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时间和地点(1929年10月、美国),归纳此次危机的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怀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分析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及影响。
2、能力与方法
引导学生归纳此次危机的特点,培养其归纳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罗斯福政府的改革措施对促进社会生产力恢复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21cnjy.com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通过了解罗斯福的生平事迹,学习其强烈的自我意识和顽强的人格毅力,挖掘并激发学生内在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发展意识。www.21-cn-jy.com
通过对罗斯福新政内容和影响的讲述,引导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帮助学生懂得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如何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经验。
2学情分析
初中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喜欢动手去做,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口表达对事物的认识,但仍处于感性认知阶段,而本课内容理论性强,学生理解难度大。学习本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以及罗斯福新政有比较全面而清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上的一次重大危机,也是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场危机。这场危机的出现,许多国家对待它的态度各有不同。本课介绍了美国进行的“新政”,以及这个政策的结果。对于经济,学生不怎么了解,也不太关心,对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就更不了解,对于经济危机可能更不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采用虚拟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阅读、表演、合作讨论等学习活动,通过动脑、动手、动口,从而完成知识的“认知—理解—内化”。  21
cnjy
com
3重点难点
重点:1、经济危机的影响
依据:1929-1933年经济危机规模空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以及国际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危机的影响,对学生进一步理解教材,培养学生归纳历史现象的能力是有帮助的。【来源:21cnj
y.co
m】
2、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和影响、
依据: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中心,受危机打击最重。罗斯福新政不仅避免了美国经济的彻底崩溃,使经济复苏,而且对后来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世界史上的重大事件,而对重大事件进行客观的评价,是历史科教学的目的之一,对新政进行评价,对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学习能力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很有帮助。www-2-1-cnjy-com
难点: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和影响
依据:罗斯福新政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头绪多,理论性强,难理解。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复习第7课
1.巴黎和会召开时间、地点、操纵国、内容及对中国主权的危害?
2.《九国公约》的内容?对中国产生了什么严重的后果?
活动2【导入】引用羊城晚报的材料,创设了一个虚拟的教学情境,导入新课
引用羊城晚报的材料,创设了一个虚拟的教学情境,导入新课出示并朗读以下材料:
美国百岁高龄老人马文.L.诺森今年秋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接受了贝勒大学授予的学士学位。1929年迫于生计告别大学生涯,他仅差1个化学学分就能拿到贝勒大学学士学位。77个春秋后,如今已经百岁的他终于迎来迟到的毕业证书。在他生日那天,他的儿孙们问他:“你这一生难忘的事情是什么?”老人说:“难忘的事情可多了,最难忘的是1929年的那场灾难……危机的到来,让他经历了太多太多,恐惧、忧伤、彷徨……——2006年羊城晚报2-1-c-n-j-y
设问:老人所说的1929年的那灾难指什么呢?从而引入本课《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活动3【活动】教师播放1929-1933年济危机的视频,
(引入新课后,教师继续使用材料)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师播放《1929-1933年济危机》的视频,要求学生从视频资料中找出危机爆发的时间、地点、标志,抽学生回答并要求记住
活动4【讲授】经济危机的特点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49页大字的第一段进行归纳,抽学生回答。
经济危机的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活动5【讲授】经济危机的影响
师出示图片(甩卖—胡佛村——求职—
( http: / / www.21cnjy.com )—领取土豆),并解说(诺森一家变卖家中值钱的东西,然后搬到胡佛村,诺森每天出去排队求职还要排队领救济的土豆)。其实灾难还远不止这些,接着出示材料:2·1·c·n·j·y
材料一:1929-1933年各国生产下降表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55.5%
52.2%
32%
36.1%
材料二:法国在1930年爆发1700多次罢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国125万失业工人举行示威游行,英国发生水兵暴动。德国发生过1000多次罢工,法西斯分子趁机兴风作浪21·cn·jy·com
问:上述两则分别反映了什么情况?
活动6【讲授】经济危机的原因
出示材料:报纸上说道192
( http: / / www.21cnjy.com )9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55%,而工人工资仅增长2%。2%的富人的收入相当于全美国民收入的3/5,而全年收入在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数的60%,还要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但是大家生活的方式几乎一样,每家都掏出至少一半的钱贷款买车买房,仿佛不用还钱似的。我妈妈跟很多人一样相信股票,把家里全部的积蓄投到股市里,还从银行里贷款买股票。隔壁的山姆大叔在银行工作,有一次喝醉酒了,说他在还用存款炒股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活动7【讲授】罗斯福生平简介
1、出示罗斯福的生平事迹简介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生于纽约。父亲詹姆斯·罗斯福是一个百万富翁。母亲萨拉·德拉诺比父亲小26岁。罗斯福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1910年任纽约州参议员。1913年任海军部副部长。1921年因患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致残。1928年任纽约州长。1932年竞选总统获胜。执政后,以“罗斯福新政”对付经济危机,颇有成效,故获得1936年、1940年、1944年大选连任。罗斯福政府提出了轴心国必须无条件投降的原则并得到了实施。罗斯福提出了建立联合国的构想,也得到了实施。63岁时由于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去世
设问:罗斯福是一个怎样的人?
活动8【讲授】罗斯福新政时间、目的
让学生看书并找出新政开始实施的时间、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
活动9【活动】罗斯福新政措施
把学生分成3个组扮演罗斯福总统的智囊团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员:第一组扮演金融委员会成员、第二组扮演工业委员会成员,第三组扮演农业委员会成员。让他们看教材50页后,每一组的同学派出一个代表上台汇报他们在自己各自领域采取的措施。出示以下表格,
名称
主要措施
财政方面
工业方面
农业方面
完成其内容,并分析各条措施内容,补充一些事例,使措施具体化,从措施中归纳出新政的特点:国家干预经济。21·世纪
教育网
活动10【讲授】罗斯福新政影响
教师先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最后再从直接影响、间接影响、深远影响、局限性等4个方面总结
活动11【活动】罗斯福新政启示
讨论:罗斯福新政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何启示?
启迪学生思考中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中,应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等,这些都是罗斯福新政给我们提供有益经验
活动12【讲授】课堂小结
一、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1.爆发时间:1929年10月
2.爆发地点:美国纽约
3.爆发标志:股票价格暴跌
4.经济危机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5、经济危机的影响:
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1、时间:1933年
2.直接目的:为了尽快摆脱经济危机
3.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4.主要措施:
5、特点: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6、影响:
活动13【作业】课堂练习
1.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认识不正确的是()
A.范围广B.全球首次C.破坏大D.时间长
2.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大力整顿银行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D.对工业的调整
3.对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历来都存在不同的认识和评价。下列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A.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危机并逐渐复苏
B.沉重打击和削弱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C.缓和了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社会矛盾
D.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成功范例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他是一位身残志坚的智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以‘新政’为竞选口号,赢得了人民的广泛支持。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他以压倒优势胜出。……(他)目光远大,讲求实际,勇于创新。他以必胜的心态推出了全方位的改革措施,把美国从危机的深渊中解救出来。”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50页
材料二“……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21教育网
--------------------1933年3月4日某总统就职演说
据此回答:
(1)材料一中的美国总统是谁?他就职前美国遇到了什么情况 。)
(2)他上台以后针对材料二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有什么特点?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