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一战后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时的时间和地点,归纳此次危机的特点,分析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及影响。21·cn·jy·com
二、能力与方法
引导学生归纳此次经济危机的特点,培养其归纳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改革措施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恢复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www.21-cn-jy.com
2学情分析
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危机的根本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因;通过了解罗斯福的生平事迹,学习他的奋斗精神和创新精神,挖掘并激发学生内在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发展意识;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影响的讲述,引导学生辩证的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帮助学生懂得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如何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经验。【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重点难点
一、重点:经济危机的影响和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及影响。
二、难点: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及影响。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突然出现一种令人不可思议的现象:一方面,成千万的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艰难度日,他们排起长队领救济面包;另一方面,资本家却故意大量销毁产品,拔掉田里未长成的棉花,宰杀幼猪,把大量的牛奶倒入河中,任凭成熟的水果烂在枝头,玉米和小麦被当做燃料付之一炬。英国资本家把整船的橘子倒入大海,巴西资本家则销毁了两千万袋咖啡。那么,垄断资本家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们今天就来探个究竟。出示课题(多媒体演示)21·世纪*教育网
学习新课:
一、空前严重的1929年经济危机
1、为何经济危机?
资料一:这是发生在上个事迹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牛奶厂工人家的场景。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妈妈,我饿了,我要喝牛奶。”妈妈叹口气,说:“因为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牛奶。”“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因为牛奶太多了。”(多媒体演示)www-2-1-cnjy-com
资料二、与此同时,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把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中,把一车车的大肥猪倒进河中,仅1933年一年,就有640万头猪被活活扔到河里淹死,有五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光。(多媒体演示)2·1·c·n·j·y
难道真的是东西太多了吗?
根本不是。广大的劳动者这时正缺吃少穿,挨饿受冻。而资本家却把大量的粮食肉奶和棉花毁掉。这不是“真正过剩”。那么,资本家为什么不把这些产品廉价卖掉劳动者,而要毁掉它们呢?资本家要追求利润。产品毁掉后,“物以稀为贵”,资本家就能保证产品高价,保持高额利润。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和罪恶,资产阶级的虚伪和残忍,在此赤裸裸地表露出来!
2、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由于资产阶级为了追求私利,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这是导致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2-1-c-n-j-y
这次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1929年10月纽约的股票价格暴跌。(多媒体演示)
3、经济危机的特点
特点
表现
范围广
1、危机很快从美国蔓延到德、日、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波及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
2、波及金融、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
时间长
持续4年
破坏性大
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国际贸易缩减2/3,失业人数3000万以上
(多媒体演示)
4、经济危机的影响
对资本主义各国的影响:(1)、工人大量失业,劳动人民生活恶劣。(2)、销毁商品、生产破坏。(多媒体演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对世界局势的影响:经济危机引起世界性的资本主义政治危机。
资本主义各国都急于寻找出路,那么,美国采取了什么对策?
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1、罗斯福新政的时代背景
美国在这次危机的打击下损失最为严重,在这种形势下,罗斯福以主张加强政府对经济干预的竞选宣言,赢得绝大多数选民的支持,当选为美国第32任总统。
罗斯福,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他上台伊始,就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大刀阔斧地对各个生产部门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历史上称之为“罗斯福新政”。(多媒体演示)
2、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措施
成效
罗
斯
福
新
政
财政方面
整顿银行
使银行信用得以恢复
工业方面(最主要的或中心措施)
1、实施“产业复兴发”
①制定公平竞争法规
①避免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②调整了劳资关系,缓和了阶级矛盾
③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的消费水平
②规定工人有权组织工会
③实行以工代赈
2、筹划规模公共工程
农业方面
缩减农业产量,政府以优惠贷款补偿农民的损失
稳定了农产品价格,使农业复兴
(多媒体演示)
3、罗斯福新政的目的
直接目的:为了尽快摆脱危机。
根本目的: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多媒体演示)
4、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5、罗福斯新政的影响及评价
积极影响: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
深远影响:新政采取的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的先河。但是,危机是由资本主义制度所引起,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就不能根除经济危机。(多媒体演示)21教育网
活动2【活动】课堂小结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破坏性最大的危机。它根源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在危机的沉重打击下,资本主义国家各自寻找出路。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使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和,为资本主义继续向前发展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但德国和日本则走上了另一条道路,法西斯专政。一场比这次危机程度更深、持续更久、破坏力更大的法西斯战争阴云降临世界上空。(多媒体显示)21cnjy.com
活动3【测试】学习测评
1、罗斯福新政中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是(C)
A.缩减农业生产B.恢复银行信用
C.实施“产业复兴法”D.发展对外贸易
2、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开始于(B)
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
3、下列有关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表述不正确的是(D)
A.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
B.危机的时间长达四年之久
C.危机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危机
D.危机席卷了整个世界
4、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C)
A.整顿金融体系B.推行“以工代赈”
C.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D.调整农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