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危机以及自我调节改良等历史过程有较辩证和全面的认识。
罗斯福新政是世界现代史的学习重点,要求学生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其作用主要就是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改良的功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西方各国受不同国情的制约,寻找不同的道路来摆脱危机。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渡过了经济危机,德日法西斯势力利用经济危机建立起法西斯专政。
2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的展开以资本主义社会空前的经济危机为背景,解释了为什么美国没有在二战中走上法西斯侵略的道路,也为美国在二战中所发挥的历史作用做了铺垫;同时,它在美国历史上乃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这课的内容,对以后的历史学习都有着直接的联系。
学生分析:
作为九年级的学生,已有两年历史课程的学习,掌握了一些历史学习的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 行为习惯,具有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但学生心智不是很成熟,历史素养不足,了解历史容易产生割裂、孤立的片面思维,更易于将历史与现实脱离开来。由于我市中考历史只计入50%成绩,学生对历史学科认识不足。大多数学生认为历史是一门副课,没有对其他学科那么重视。主动性不够,需要老师的引导。因此,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本课内容,我将本课内容进行拆分,将经济危机的相关知识在上节课完成,本节课着重学习“罗斯福新政”,通过学习,体会到罗斯福新政的历史价值,又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3重点难点
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特点。
(依据:到底是什么样的新政不仅使美国度过危机而且对后来影响深远?这个问题是学生必须要分析并掌握的重点知识。)
难点: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依据: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起怎样的作用?这个问题是学生感到迷惑的,因而是难点问题。)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 )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直接原因:( ) 。
(3)具体原因:社会实际消费能力;市场虚假繁荣; 盲目扩大生产; 股票投机猖獗。
2、经济大危机的首发国家:( ),后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导火线:( ) 。
3、经济危机特点( ) ;( ); 。
4、表现:( );( );( ) ;( ) ;( )。
5、影响:(1)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 ); (2)加剧了( )的紧张。
6、为了摆脱了经济危机,德日走上了( ) ,与意大利一起组成( )集团。
活动2【导入】讲授新课
面对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德、日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分别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美国摆脱经济危机采取的途径-----罗斯福新政(板书)
活动3【讲授】新课教学
播放视频:罗斯福新政 (增进学生对罗斯福的感性认识,加深印象。)
史料链接:参加纽约州长竞选时,他就通过发言人告诉人们:“一个州长不一定是一个杂技演员。我们选他并不是因为他能做前滚翻或后滚翻。他干的是脑力劳动,是想方设法为人民造福。”依靠这样的坚忍和乐观,罗斯福终于在1933年以绝对优势击败胡佛,成为美国第32届总统。因此,首先,允许我申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所需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 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罗斯福一、新政的历史背景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美国民众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
3、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罗斯福上任后开始着手改革,但在改革之时,首先要让改革的方案获得全国人民的支持,这样新政才能顺利推行,那如何才能获得人们的理解与支持呢?
“炉边谈话”---就任总统后,富兰克林·罗斯福借助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以及其它广播公司等大众传播媒介,做过30次炉边谈话。这些谈话,在内政方面涉及拯救金融和恢复工业等重大方针政策,在外交与军事方面涉及上个世纪最大的人类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利用广播这种特殊的方式向美国人民倾诉美国面临的困难,以及政府将如何帮助人们。每到周末,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家里、在炉火边、在收音机旁,等待聆听总统的声音。
罗斯福总统在任期间,第一次“炉边谈话”:对全国人民就银行暂停营业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释、劝告和教育,他说:“我要指出一个简单的事实,你们把钱存进银行,银行并不是把它锁在保险库里了事,而是用来通过各种不同的信贷方式进行投资的,比如买公债、做押款。换句话说,银行让你们的钱发挥作用,好使整个机构转动起来……我可以向大家保证,把钱放在经过整顿、重新开业的银行里,要比放在褥子下面更安全。”简短的谈话,化解了长期郁结在人们心中的疑团和不满。第二天,部分银行开业了,人们携带着装有黄金和货币的大箱小包,在银行门前排起长龙,把就在不久前也是这样排着长队挤兑的通货存入银行。只过了3天,美国有574家银行开业,几天里,银行回收了3亿元的黄金和黄金兑换券,不出一周,就有13500家银行(占全国总数的3/4)复了业,交易所又重新响起了锣声。第二次“炉边谈话”:要求“企业界和政府合作,共同拟订计划”,并强硬地指出,政府在各个工业绝大多数从业人员的协助下,“有权制止不公道的做法,并强制执行所订立的协议”。罗斯福的目的是要消除你死我活的企业竞争和对女工、童工的残酷待遇。第三次“炉边谈话”:再就业法规禁止雇用童工,规定产业工人最低工资为每小时40美分,每周工作时间为35小时,脑力劳动者为40小时。愿意接受这项规定的,雇主将得到一个“蓝鹰”标志。许多小企业都自愿或被迫地接受了该法规,但是,绝大多数大企业在开始阶段都拒不加入“蓝鹰”行动。为此他说:“打起仗来,如果进行夜袭,士兵们都在肩上带上耀眼的标志,免得误伤自己人。根据这个原则,那些跟我们合作,参加全国复兴运动的人,也要被一望而知。”他的意思很清楚,要么合作,要么挨揍。二、时间:1933年
三、目的:消除经济危机,巩固资本主义统治----实际上是改革
四、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思考:罗斯福新政的“新”指什么?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新模式
五、措施(内容):
金融——整顿银行,恢复信用;
工业——颁布法令,以工代赈,刺激消费;
农业——压缩生产,克服过剩
评价: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影响——经济上:减轻危机破坏,促进生产恢复
政治上:缓和社会矛盾,遏制法西斯势力
对世界:开创经济新模式,影响许多国家
启示:
(1)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3)改革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4)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5)要勇于创新。
活动4【活动】思维拓展
比较华盛顿、林肯、罗斯福
人物 当时解决的主要问题 重大事件 主要影响
华盛顿 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独立战争 取得民族独立。
林肯 维护国家统一, 南北战争 维护了国家统一,
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罗斯福 摆脱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 干预经济的先河;度过了危机
活动5【活动】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它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破坏性最大的危机。在危机的沉重打击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各自寻找对策。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使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和,为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向前发展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
罗斯福也因此成为自林肯以来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总统而永载史册。
活动6【作业】课堂练兵
课堂大练兵 一、选择题
1、罗斯福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里的“新应用”是指(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B.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实行法西斯主义 D.继续实行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
2、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懂得改变。”下列事件中堪称“懂得改变” 的成功范例的是( )
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苏联抗衡 B.罗斯福“新政”
C.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 D.越过联合国轰炸南联盟
3、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开始席卷全球,世界经济开始全面衰退。为解决此危机,可以供我们借鉴的历史经验是 ( )
A、罗斯福新政 B 、赫鲁晓夫改革C、匈牙利改革 D、建立反法西斯联盟
4、罗斯福新政的“新”最本质的体现是( )
A.实行“产业复兴法”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稳定农产品价格 D.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
5、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 )A.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政府工作的重心 B.调整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C.彻底否定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D.强化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
6、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经济危机的发生。”下列哪项是上述主张的实践?
A.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罗斯福新政 D.法西斯体制
7、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是( )
A.根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B.使资本主义进入电气时代
C. 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D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先例
8、2008年以来,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导致了世界经济的不断恶化;2009年4月,20国集团领导人召开伦敦峰会,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达成了广泛共识。在应对金融危机、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方面,我们可以借鉴( )
A.华盛顿领导的独立战争 B.罗斯福实施的新政 C.杜鲁门推行的冷战政策
二、材料题:
1、材料一: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反映当时的美国遇到了什么情况?
(2)罗斯福上台后,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采取了什么措施?
(3)你认为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
2、材料二:《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中指出:在世界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了机遇。一次是20世纪20年代的俄国,一次是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
(1)上述三次改革分别指什么事件?
(2)以上三次改革有哪些相同之处?
3、当前,世界金融危机正在影响着各国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百年不遇的”的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的华尔街,是“二战后最为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给全球造成大概1.5万亿美元的损失,股市缩减25万亿美元……使得个别国家也面临破产。 -------公法半月谈第十期2008年10月22日
材料二 中新社华盛顿二月十日电,美国国会参议院今天最终投票,批准了总额为八千三百八十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美国国会参议院今天午间以六十一票对三十七票的投票结果,通过奥巴马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2009年2月11日中国新闻网
材料三 连续保持了5年两位增长的中国经济列车,终于放缓了前进的速度……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给中国创造了一个机会,如果中国政府处理得好,做出非常有远见的决策的话,中国会是这次金融危机中的最大赢家。
-----2008年11月《专家谈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出路》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次金融危机具有哪些特点?
(2)依据材料二指出,面对金融风暴,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经济干预措施?在美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始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3)依据材料三,简要说明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和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