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两大军事对抗集团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变化;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的主要过程;记住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最终形成的时间及组成国家;理解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形成的根本原因及严重后果。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分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因矛盾变化而做出的相应调整及对策,培养学生抓主要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通过了解巴尔干半岛是两大军事集团争夺的焦点和世界大战爆发的火药桶,使学生关注关注巴尔干半岛地区问题的历史由来,培养学生迁移知识、联系现实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认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实质,为学生正确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做好铺垫,使学生明确认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四)渗透国防教育理念
通过两大军事集团结盟学习,根据中国周边的安全形势分析,我们怎样结盟和哪些国家结成战略同盟;并在军备竞赛中介绍我国辽宁号航母,树立先进武器在保卫国家中的重要作用。强化我国学生的国防安全意识,加强居安思危教育,防患于未然。
2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有学习目标,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高,有 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能力,但学习自主性不太强,基础较薄 弱,通过七、八年级的精心培养,学生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 行为习惯。语言文明,思想健康,积极、认真、扎实。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及其严重后果。
【教学难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之间的利益冲突。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第1课 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
(教师设问引导)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第二次工业革命大致发生在什么时候?其标志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过渡)19世纪晚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并催生了垄断组织的形成。随着垄断的出现,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但是,在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过程中,各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彼此矛盾重重,最终促成了两大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的在欧洲形成。那么,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各指什么组织?分别是怎样形成的?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今天一起探讨。(出示课题,引入新课)
活动2【讲授】第1课 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
(教师引导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什么会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对抗的局面呢?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变化。(课件显示标题一)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变化(教师借助下列图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一自然段,并结合下列图表,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对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课件显示)英国德国美国法国19世纪70年代前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位次13 420世纪初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位次3214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1452(请学生结合图表回答,说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产量在世界的位次有何变化?最终明白: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德国居第二位,而号称“世界工厂”的英国却退居第三位,法国退居第四位。请同学们观察表格,看看英、德、美、法所占殖民地与其经济实力是否成正比,并自然得出“后起的实力强国与所占殖民地极不协调”的结论)(教师出图片引导)请同学们首先看一幅图片,图片上的人物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著名的外交大臣“皮洛夫”旁边是当时他的一句重要讲话:“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只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日光下的地盘。”同学们从他的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德国当时想干什么?(重新瓜分殖民地)(教师提问)德国为什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呢?(让学生讨论充分发表看法)因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已被列强瓜分完毕,想一想当时最大的殖民国是哪国?(英国)所以德国要想重新瓜分殖民地就必须从英国去夺取,于是英德矛盾十分尖锐,各自拉帮结派壮大实力,最终促成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在欧洲形成。二、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教师过渡)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集团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又有哪些矛盾呢?请同学们看课本第3页到5页相关内容。边看书边制作一个两大军事集团的简单示意图。要求:1、在《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国形成示意图》中找出各自三个成员国的具体位置,并观察两大军事集团的地理位置分布;2、画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分别在三角形的顶点写上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成员国国名;3、写出所订条约的名称和时间。然后完成以下三个问题:(学生交流合作学习)1、三国同盟的成员国是哪些?三国协约的成员国是哪些?2、三国同盟最终的形成时间是多久?三国协约形成的最终时间是多久?3、三国同盟中核心国、动摇国分别是谁?三国协约中的核心国是谁?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为什么要放弃“光荣孤立”政策?(学生交流展示制作后的示意图后老师点评后总结概述)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认识到: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到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利益的冲突,直接影响到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特别是德国实力的膨胀,对拥有世界最多殖民地的“日不落帝国”英国是一个严重的威胁。英国有句外交名言: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所以英国放弃了“光荣孤立”的政策,一方面也体现了两大集团的性质。因而在争霸过程中他们既相互争夺又相互渗透,通过他们各种公开或秘密的双边或多边条约,从而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结合书上图形分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在地理位置上各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学生讨论)(课件显示《两大集团的形成示意图》,并提示学生在图上找到 “巴尔干半岛”)(学生讨论交流后老师总结出)同盟国:优势:防守容易。劣势:易于陷入协约国的东西夹击中。地理面积有限导致能够提供的战略物资有限。协约国:优势:地理面积广阔,战略俯冲缓和地带广阔;利于机动;劣势:登陆作战难度较高,尤其是英国与美国军队渡海作战。德国处于欧洲腹地,进攻不易,且其仆从国能给予德国屏障。德国从结盟一开始就注定了他两线作战,同进也注定了他的失败。读史明智,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为我们提供了哪些经验呢?(展示中国周边形势的地图)先让学生探讨我国周边面临不安全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当同哪些国家结盟?中国最有可能战争爆发点在哪儿?(学生讨论)(教师分析并进行国防教育的渗透)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21世纪的今天,我国周边也面临不安全的因素,怎样结盟,确保自己周边的安全,那也是一个智慧。从越演愈烈的南海争端到最近的中日钓鱼岛的争夺,一系列的事件对我国家安全提出挑战,中国周边安全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中印藏南、中日东海钓鱼岛、中韩海上边界线尚存争议、南海问题日益紧张,周边国家的气焰在某些大国的支持下更为嚣张。然后再从东北亚、中亚、南亚、东南亚和中国台湾统一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拔剑四顾心茫然”已经成了我国当前周边环境的真实写照,我国必须通过强大的政治和外交手腕获得涉及到我国家利益的问题的主动权。努力发展经济,为我国建立强大的物质保证。重视军事建设的发展,加强军费投入,建立起强大的海军和空军。2013年11月我国政府政府为了维护自己国家安全和主权利益,设立了东海防空识别区,就是捍卫我国的国家主权。当然,怎样和周边国家结盟,保卫国家安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请同学们下来针对某个问题,我们应同哪些国家结盟?并请在查找相关资料后可形成一个小论文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交流。三、两大军事集团的影响:(教师过渡)两大军事同盟的性质是?(老师提示从形成的原因、目的来思考)性质:侵略性的军事集团。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对世界局势会产生什么影响呢?请同学们看完课本第五页剩下的内容。(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回答提出的问题。影响:一、帝国主义列强为了争霸世界,纷纷疯狂扩军备战,进一步展开军备竞赛。(老师强调第一点中重要的句子:“帝国主义列强纷纷疯狂扩军备战”让学生找出小字部分“扩军备战”的表现,老师再出示两图片说明)(课件显示一《英国制造的“无畏舰”》老师介绍:19世纪有句名言:谁先控制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所以当时的帝国主义为了扩张,主要是体现在海军实力。当然现在除了海洋还有空中。“无畏舰”上有10门主炮,它的火力、功率、防护等方面全面超越了当时世界上所有战列舰,德国知道这一消息后也开始制造“无畏舰”于是他们就在数量上进行竞赛。(课件显示二“德国最大的军工厂——克虏伯军工厂)让学生看看当时德国在大量的制造什么武器(大炮)?(学生交流讨论)这些坚船利炮大量的制造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学生发言后老师再点评)一方面武器的大量制造会给人类带来战争的隐患,威胁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不但会阻碍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而且还会使人类社会倒退。但另一方面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利器。关键是武器制造的出发点是什么?是维护本国国家安全?还是为侵略战争作准备。当前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在大肆造谣说“中国威胁论”。我们制造和发展新型尖端武器,(展示三样中国尖端武器(海、陆、空各一))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和平,维护世界和平,更是为维护我国人民和领土的安全。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就要大力发展陆军、海军和空军,建立起边防、海防和空中保护神,维护我国领土、领空和邻海的合法权益。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疯狂的扩军备战。所以这一点的影响就导致的第二点的影响的出现: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对峙,使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不断发生,巴尔干半岛是两大军事集团争夺的焦点,成为世界大战爆发的火药桶。(老师强调第二点中的重要句子:“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不断发生”)再讲解第二点后面的内容“巴尔干半岛是两大军事集团争夺的焦点,成为世界大战爆发的火药桶。”引导学生从巴尔干半岛的地理位置、民族关系及列强的争夺进行分析。列宁的话:“世界霸权是帝国主义政治的内容,而这种政治的延续便是战争”。只要有争霸战争,战争就不可避免。(三)课堂小结: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回顾这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霸权的斗争越演越烈,于是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对峙的军事集团,使国际局势更加动荡不安,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世界大战会一触即发。后来又是什么事件引发了大战的战火呢?战争中两大军事集团疯狂的厮杀场面会给人类造成怎样的浩劫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活动3【练习】第1课 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
1.三国同盟的核心是( )
A.奥匈帝国 B.德国 C.俄国 D.意大利
2.三国同盟的动摇者是( )
A.奥匈帝国 B.德国 C.俄国 D.意大利
3.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工业产量方面居第一位的是( )
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英国
4.19世纪末20世纪初,下列国家按经济实力排序是( )
①法国 ②美国 ③英国 ④德国
A.④①②③ B.③①④② C.②④③① D.①④②③
5.19世纪中叶以来奉行“光荣孤立”政策的国家是( )
A.美国 B.法国 C.俄国 D.英国
6、阅读下列材料:
最危险的是俄罗斯、奥地利、法兰西三国结成联盟。如果这三国之中有两国结成了亲密的联盟关系,那他们的做法就会成为别的国家效仿的对象,他们随时都会给我们国家以威胁与压力……除了法兰西,别的国家对我们都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找出最好的理由阻止他们联合起来反对我们。
——摘自1877年德国宰相俾斯麦给他儿子的一封信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①以上材料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②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德国是怎样力图消除别国对自己的“威胁与压力”的?
(五)、课后探究:
1、21世纪,你认为我国在国防安全方面会面临哪些不安全因素?试作一些简要分析;面对这些因素,我们应同哪些国家结成战略同盟?并说明理由。通过以上分析,你认为中国最有可能和哪个国家发生战争?爆发点在哪儿?为此我们应做好哪些计划和准备,以确保战争的胜利?然后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2、进入中国战略网http://www.chinaiiss.com/,了解中国军情和世界军情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