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五年级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25题,共50分)
1.(2025五下·曲江期末)在韶关,夏季的白天比冬季长很多。妈妈常说“夏天晚上7点天还亮着”。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夏季地球离太阳更近
B.地球自转轴倾斜,夏季北半球日照时间更长
C.韶关的山地阻挡了日落
2.(2025五下·曲江期末)下列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微生物,其中草履虫是( )
A. B. C.
3.(2025五下·曲江期末)下列动物中, ( )喜欢在白天活动。
A.蜻蜓
B.猫头鹰
C.蝙蝠
4.(2025五下·曲江期末)爸爸和小科在玩跷跷板,如图所示,此时跷跷板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小科向支点移动,那么跷跷板( )。
A.仍然保持平衡 B.爸爸一端会上升 C.小科一端会上升
5.(2025五下·曲江期末) 塑料吸盘和八爪鱼的吸盘都呈碗状,具有 ( )功能。
A.爬行 B.吸附 C.翻滚
6.(2025五下·曲江期末)下列简单机械中,使用时省力的是( )。
A.用斧子劈木头
B.使用镊子夹取物品
C.拉重物时使用定滑轮
7.(2025五下·曲江期末)霉烂的水果、蔬菜,多是( )造成的。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8.(2025五下·曲江期末)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在《月下独酌》中有这样的诗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在花丛中对月独酌,他身边的花不可能的是( )。
A.郁金香 B.昙花 C.夜来香
9.(2025五下·曲江期末)古代拱形桥、广场建筑、中国国家大剧院和意大利悉尼歌剧院,它们采用的都是( )结构。
A.平形 B.圆形 C.拱形
10.(2025五下·曲江期末)下列发光的物体中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
A.月亮 B.电灯 C.雷电
11.(2025五下·曲江期末)在查阅文献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尽量到专业权威的学术资源网站查找
B.只要是网站上有的,都可以作为我们的研究依据
C.收集来自专业杂志或专业机构的网站、学术期刊网等处的文献
12.(2025五下·曲江期末)立体农场的技术可以迁移到建设阳台立体小菜园中(如右图)。用这种多层三角造型架种植时,摆放花盆时应该( )。
A.高的重的放上层 B.高的重的放中层 C.高的重的放下层
13.(2025五下·曲江期末)如果直接提起某重物所用的力大约是4牛,那么使用如图所示装置提起这个重物所用的力大约是 ( )。
A.4牛 B.3牛 C.2牛
14.(2025五下·曲江期末)下面的细菌对人类有益的是( )。
A.乳酸菌 B.结核杆菌 C.双球菌
15.(2025五下·曲江期末)B超诊断仪通过发射( ),探测人体内部是否健康。
A.X光 B.单色光 C.超声波
16.(2025五下·曲江期末)下列材料中,制作锅铲的手柄最合适的是( )
A.铜 B.不锈钢 C.木头
17.(2025五下·曲江期末)小龙同学准备去水龙头洗手,发现水龙头由于老化断裂了,如右图。这种情况下,小龙同学使用( )拧开水龙头最为合适。
A. B. C.
18.(2025五下·曲江期末)构成生命体的“积木”是一种微小的结构,胡克把它命名为( )。
A.细菌 B.病毒 C.细胞
19.(2025五下·曲江期末)如下图,如果地轴的倾斜角度更大一点,那么地球上可能会出现的现象是( )。
A.没有四季变化
B.发生极昼或极夜的范围会扩大
C.没有任何影响
20.(2025五下·曲江期末)下列物品或工具没有模仿手臂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21.(2025五下·曲江期末)小轩同学骑自行车走斜面,下面三种情况中,最省力的线路是( )。
A.
B.
C.
22.(2025五下·曲江期末)极地严寒,科学家要去北极考察,选在( )附近的时间去更好。
A.春分 B.夏至 C.冬至
23.(2025五下·曲江期末)林奈编排出“花钟”的依据是 ( )。
A.不同的花颜色不同
B.不同的花开放时间不同
C.不同的花在不同的季节开放
24.(2025五下·曲江期末)潜水艇是依据( )仿生现象发明的。
A.鱼的沉浮 B.鸭的蹼 C.螳螂臂
25.(2025五下·曲江期末)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制作的装片必须是( )。
A.可厚可薄 B.透明的 C.薄而透明的物体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涂“T”,错误的填涂“F”) (每题2分,15题,共30分)
26.(2025五下·曲江期末)韶关瑶族的“春种秋收”习俗与地球公转引起的四季变化无关,只是传统习俗。( )
27.(2025五下·曲江期末)自行车上应用了许多简单机械,是一种比较方便的交通工具。
28.(2025五下·曲江期末)薄壳结构是仿生学的具体应用。 ( )
29.(2025五下·曲江期末)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时期,因此,更需要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 ( )
30.(2025五下·曲江期末)蜜蜂是自然界中高明的“建筑工程师”。 ( )
31.(2025五下·曲江期末)鱼缸、池塘、溪沟的水中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是采集微生物的主要场所。
32.(2025五下·曲江期末)小孔所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也颠倒。 ( )
33.(2025五下·曲江期末)在阳台建造立体小菜园时,应选择生长周期长、耐受力好的蔬菜。( )
34.(2025五下·曲江期末)现在萤火虫比较少见的原因一定是萤火虫的食物变少了。 ( )
35.(2025五下·曲江期末)并不是所有的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36.(2025五下·曲江期末)把一层楼的楼梯做成两折主要是为了美观。 ( )
37.(2025五下·曲江期末)塑料的发明被称为20世纪的“炼金术”。 ( )
38.(2025五下·曲江期末)建筑物没有横梁一定不安全。( )
39.(2025五下·曲江期末)我们用钥匙开锁时,钥匙的柄相当于轮,锁的芯相当于轴。( )
40.(2025五下·曲江期末)我们喝的桶装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因此里面没有细菌。
三、实验探究题
41.(2025五下·曲江期末)下列实践实例中,分别运用了哪些简单机械,请把代表各种关系的圆点连一连。
42.(2025五下·曲江期末)为探究馒头发霉的条件,探探设置了四种环境条件进行对比实验操作。
组别 条件 实验方法
① 寒冷、潮湿 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进冰箱冷藏室里
② 温暖、潮湿 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③ 寒冷、干燥 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冷藏室里
④ 温暖、干燥 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1)对比①、②组实验,发现 组中的馒头先发霉,说明在 的环境下馒头更容易发霉。
(2)对比①、③组实验,发现 组中的馒头先发霉,说明在 的环境下馒头更容易发霉。
(3)冰箱可保存食物,其依据是冰箱提供了一个 的环境。
(4)衣物柜里放入防潮剂,其依据是防潮剂提供了一个 的环境。
43.(2025五下·曲江期末)为了探究极昼、极夜现象,某实验小组利用手电筒和地球模型进行了光照实验,如图所示。
(1)请将图中光线照不到的区域涂上阴影。
(2)图中北极圈以内出现 现象,南极圈以内出现 现象。(填写“极昼”或“极夜” )
(3)如图所示,此时北半球处于 季,昼夜情况是 (填写“昼长夜短”或“昼短夜长” )。 (每空1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存在倾斜角,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夏季,北半球(包括韶关)倾向太阳,日照时间延长,昼长夜短,因此傍晚 7 点仍天色明亮。B正确。
2.【答案】B
【解析】【解答】草履虫生活在不流动的淡水中,外形像一只草鞋,身体的表面有许多能摆动的纤毛。
【分析】本题考查草履虫的外形。
3.【答案】A
【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分析】动物的活动时间分为昼行性和夜行性。蜻蜓是典型的昼行性动物,喜欢在白天活动,常于阳光下的池塘、河流附近飞行捕食,依赖视觉捕捉猎物,符合白天活动特征。猫头鹰和蝙蝠为夜行性动物:猫头鹰夜间靠敏锐听觉和视觉捕猎;蝙蝠夜间利用回声定位活动,均不适应白天强光环境。因此,喜欢在白天活动的是 A。
4.【答案】C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杠杆平衡时,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缩小,则杠杆更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变大,则杠杆更省力。爸爸和小科在玩跷跷板,如图所示,此时跷跷板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小科向支点移动,则用力点(小科)与支点之间的距离缩小,那么跷跷板会更费力,而小科体重不变,所以小科一端会上升。
5.【答案】B
【知识点】仿生技术
【解析】【分析】生物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有利于生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人们从中获得很多启示。塑料吸盘和八爪鱼的吸盘都呈碗状,具有吸附功能。
6.【答案】A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斜面
【解析】【分析】简单机械的省力与否取决于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关系:A. 斧子属于斜面(刀刃是斜面的应用),斜面可以省力,通过延长用力距离减少所需动力,劈木头时更轻松,故省力。B. 镊子是费力杠杆,动力臂短于阻力臂,虽省距离但费力,适合夹取细小物品。C. 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仅改变力的方向,拉重物时用力大小不变。因此,使用时省力的是 A。
7.【答案】C
【知识点】真菌
【解析】【分析】霉烂的水果、蔬菜表面常出现白色、绿色或黑色霉斑,这是真菌繁殖的特征。真菌(如霉菌)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长,通过菌丝分解果蔬中的有机物,导致腐烂变质。
8.【答案】A
【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分析】郁金香多在白天开放,诗句描绘的是月下赏花饮酒的场景,核心在于 “花” 在夜间是否开放。故答案为A。
9.【答案】C
【知识点】拱形
【解析】【分析】拱形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是因为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古代拱形桥、广场建筑、中国国家大剧院和意大利悉尼歌剧院,它们采用的都是拱形的结构。故选C。
10.【答案】C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自然光源是指自然界中自身能发光的物体。A. 月亮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的太阳光,因此不属于光源。B. 电灯是人类制造的发光装置,属于人造光源,而非自然光源。C. 雷电是自然界中云层放电产生的发光现象,自身能发光,属于自然光源。综上,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C。
11.【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查阅文献需注重权威性和可靠性:A 项,专业权威学术资源网站(如知网、万方等)的文献经过审核,可信度高,做法正确。B 项错误,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存在未经证实的内容,盲目引用可能导致研究结论错误,不能将所有网站内容作为依据。C 项,专业杂志、机构网站、学术期刊的文献专业性强,来源可靠,做法正确。因此,错误的做法是B。
12.【答案】C
【知识点】框架结构
【解析】【分析】多层三角造型架种植时,需考虑稳定性。物体重心越低,整体越稳定。高的、重的花盆若放上层或中层,会使重心上移,易导致架子倾斜甚至倾倒。将高的、重的花盆放在下层,可降低整体重心,增强架子的稳定性,避免倾倒风险。因此,摆放时应选择 C。
13.【答案】A
【知识点】滑轮
【解析】【分析】图中装置为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只能改变力的方向,所以如果直接提起某重物所用的力大约是4牛,那么使用图中装置提起来需要4牛。
14.【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细菌对人类的影响分有益和有害:A. 乳酸菌是有益菌,可用于制作酸奶、泡菜等,能调节肠道菌群,帮助消化,对人类有益。B. 结核杆菌会引发结核病(如肺结核),危害人体健康,属于有害细菌。C. 双球菌中,肺炎双球菌等会导致肺炎等疾病,对人类有害。因此,对人类有益的细菌是A。
15.【答案】C
【知识点】仿生技术
【解析】【分析】超声波具有定向发射的性质,可以用于探测水中物体,如探测鱼群、潜艇等,也可用来测量海深。在医学上可用探测人体内部的病变,如“B超”仪就是利用超声波来显示人体内部结构的图像。
16.【答案】C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金属属于热的良导体,塑料属于热的不良导体。铜和不锈钢都是金属材料,是热的良导体,用它们制作锅铲手柄,炒菜时容易将人烫伤;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容易导热,炒菜时不会将人烫伤。
17.【答案】B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需根据工具功能选择合适工具:A. 螺丝刀主要用于拧转螺丝,水龙头断裂处通常无螺丝结构,不适用。B. 钳子具有夹持和旋转功能,可牢牢夹住断裂的水龙头部分,通过杠杆作用省力拧开,适合处理此类问题。C. 羊角锤主要用于敲击或拔钉子,无法有效夹持和旋转水龙头,不适用。因此,最合适的工具是 B。
18.【答案】C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细胞。1665 年,英国科学家胡克用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时,发现其中的小室结构,将其命名为 “细胞”。A.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并非胡克命名的基本结构。B. 病毒无细胞结构,且发现时间晚于细胞。C. 细胞是生命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符合胡克的命名,是正确答案。因此,选C。
19.【答案】B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地轴倾斜是地球四季变化和极昼极夜现象的成因。地轴倾斜角度决定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角度越大,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幅度越大,极圈范围(出现极昼极夜的区域)会随之扩大。A 错误:四季变化由地轴倾斜导致,只要有倾斜就有四季,角度变大不会消除四季。C 错误:倾斜角度变化会直接影响气候和昼夜现象,并非无影响。因此,现象是B。
20.【答案】C
【知识点】仿生技术
【解析】【分析】C不能弯折,手臂可以。
21.【答案】A
【知识点】斜面
【解析】【分析】骑自行车走斜面时,省力程度与斜面坡度有关。根据斜面原理,在高度相同的情况下,斜面越长(坡度越缓),所需的力越小,越省力。三种线路中,坡度最缓的线路对应的斜面上路线长度最长,A线路最省力。
22.【答案】B
【知识点】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北极考察需考虑光照和温度条件。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全天白昼),且此时为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相对较高,便于开展考察活动。春分北极刚结束极夜,温度低且光照时间短;冬至北极处于极夜,完全无光照,均不利于考察。因此,选B。
23.【答案】B
【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分析】林奈的 “花钟” 是根据不同植物的开花时间规律编排的。他观察到许多花卉有固定的开花时段,如牵牛花凌晨开放、万寿菊午后开放等,通过将这些花卉按开花时间顺序排列,可大致判断时间。A 错误:颜色与时间无关,并非编排依据。C 错误:“花钟” 侧重一天内的开花时间差异,而非季节差异。因此,依据是B。
24.【答案】A
【知识点】仿生技术
【解析】【分析】鱼的沉浮通过体内的鱼鳔实现 —— 鱼鳔充气时,鱼上浮;排气时,鱼下沉。潜水艇的工作原理与此高度相似,其通过调节压载水舱的水量改变自身重量:吸水时重量增加而下潜,排水时重量减轻而上浮,这是典型的仿生鱼鳔沉浮机制的应用。B 选项 “鸭的蹼” 主要启发了桨、橹等划水工具的设计;C 选项 “螳螂臂” 与机械爪等抓取装置相关,均与潜水艇的核心功能无关。因此,正确答案为鱼的沉浮。
25.【答案】C
【知识点】制作显微标本
【解析】【分析】显微镜观察依赖光线穿透样本成像。若装片过厚,光线无法穿透,视野会模糊不清;仅透明但不薄,多层细胞重叠会遮挡观察,无法看清细节。只有薄而透明的装片,才能让光线顺利通过,使细胞结构清晰可见。A(可厚可薄)和 B(仅透明)均不符合观察要求,故正确答案为C。
26.【答案】错误
【知识点】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春种秋收” 习俗与地球公转引起的四季变化密切相关。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移动,形成四季更替,使不同季节的气温、降水等条件不同,直接影响农作物生长规律 —— 春季适合播种,秋季适合收获。韶关瑶族的这一习俗正是顺应四季变化的农业生产智慧,并非单纯的传统习俗,其本质是对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规律的适应。因此,该说法错误。
27.【答案】正确
【知识点】自行车
【解析】【解答】自行车上含有多种简单机械,包括轮轴、杠杆、斜面等。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具有省力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们省力以作代步工具。
28.【答案】正确
【知识点】仿生技术
【解析】【分析】薄壳结构是仿生学的典型应用。它模仿自然界中生物的薄壳形态(如蛋壳、乌龟壳等),这些生物外壳虽薄却能承受较大压力,具有强度高、重量轻的特点。人类受此启发,将薄壳结构应用于建筑(如悉尼歌剧院)、工程等领域,利用其力学特性实现高效承重。这一过程符合仿生学 “模仿生物结构与功能” 的核心,因此该说法正确。
29.【答案】正确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足够的睡眠是保证身体以及大脑正常运作的基础。青少年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此时更加需要合理的休息时间以及睡眠,保证有足够的精力去学习。所以题目说法是正确的。
30.【答案】正确
【知识点】仿生技术
【解析】【分析】蜜蜂的蜂巢是自然界中精妙的建筑典范。其巢室为正六边形结构,这种形状能在材料最省的情况下,形成最大的空间利用率和结构稳定性,相互连接的巢室还能有效分散压力。这种建筑智慧被人类借鉴到航空、建筑等领域,体现了蜜蜂作为 “建筑工程师” 的高明之处。因此,该说法正确。
31.【答案】正确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解答】采集微生物一般在水中进行采集,因为大多数微生物喜欢潮湿的环境,有利于微生物自身的适应环境。
【分析】利用干草和池塘水可以有效的收集微生物。
32.【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物体上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会投射到光屏下部,下部光线则投射到上部,形成上下颠倒;同理,物体左侧光线投射到右侧,右侧光线投射到左侧,形成左右颠倒。实验中,蜡烛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会同时呈现上下和左右的颠倒,这是小孔成像的固有特征。因此该说法正确。
33.【答案】错误
【知识点】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解析】【分析】 在阳台建造立体小菜园时,应选择生长周期短,耐力好的蔬菜。
34.【答案】错误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萤火虫数量减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 “一定” 仅因食物减少。其原因还包括:栖息地被破坏(如城市化侵占湿地、草地)、光污染干扰其求偶信号(萤火虫靠发光交流)、农药化肥的使用导致生存环境恶化等。食物减少只是可能原因之一,并非唯一因素。因此该说法错误。
35.【答案】正确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解答】并非所有的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例如人们可以通过酵母菌来进行面团发酵、利用乳酸菌进行酸奶的发酵。
【分析】微生物对人类有好有坏,有的微生物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有的微生物可以对人类有益。
36.【答案】错误
【知识点】房屋
【解析】【分析】楼梯做成两折(即双跑楼梯)的主要目的是节省空间,而非美观。在层高固定时,单跑楼梯需要较长的水平距离,而两折设计可通过转向缩短水平占用长度,更适应建筑空间限制。美观是次要因素,其核心是解决垂直交通中的空间效率问题。因此该说法错误。
37.【答案】正确
【知识点】塑料
【解析】【分析】塑料的发明被称为 20 世纪的 “炼金术”,因它实现了从石油等原料到具有多样性能材料的转化,如同古代炼金术追求物质转化的理念。塑料轻便、耐用、易加工,彻底改变了制造业、包装、建筑等领域,对人类生活产生革命性影响,其创新性和广泛应用使其获此称号。因此该说法正确。
38.【答案】错误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建筑物的安全性取决于整体结构设计,而非单一依赖横梁。例如,某些拱形结构(如古代石拱桥)通过石材间的相互挤压传递荷载,无需横梁也能稳定承重;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墙体可替代横梁承担部分剪力和弯矩。横梁的作用是承受竖向荷载并传递给立柱,但并非所有建筑形式的必需构件。只要结构设计符合力学原理,通过其他构件(如斜撑、承重墙)实现力的平衡,即使没有横梁也能保证安全。因此,“没有横梁一定不安全” 的说法不成立。
39.【答案】正确
【知识点】轮轴
【解析】【分析】 像螺丝刀、汽车方向盘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轮转动时轴也跟着转动的装置叫作轮轴。用钥匙开锁时,钥匙的柄相当于轮,锁芯相当于轴。
40.【答案】错误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解答】纯净水中也会存在细菌,只不过数量较少,而不是不存在。
【分析】水中必然会存在细菌,不存在没有细菌的水质,只不过纯净水细菌数量少,不会对人体造成特别大的影响,
41.【答案】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斜面;杠杆;轮轴
【解析】【分析】盘山公路 —— 斜面:盘山公路是通过延长路程来降低坡度,利用了斜面省力的原理。
打开水龙头 —— 轮轴:水龙头的把手相当于轮,阀芯相当于轴,转动把手带动阀芯,是轮轴的应用。
用螺丝刀撬开饼干罐 —— 杠杆:螺丝刀撬饼干罐时,以接触点为支点,动力作用在螺丝刀柄,阻力在饼干罐的密封处,符合杠杆原理。
升国旗 —— 滑轮:升国旗时,旗杆顶部安装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方便升旗。
天桥楼梯旁的斜坡推单车 —— 斜面:利用斜坡推单车,是借助斜面省力,使推车更轻松。
钥匙开锁 —— 轮轴:钥匙上的齿形相当于轮,锁芯相当于轴,转动钥匙开锁利用了轮轴原理。
起重机升降重物 —— 滑轮:起重机通常利用滑轮组来省力并改变力的方向,实现重物的升降。
跷跷板 —— 杠杆:跷跷板以中间支撑点为支点,两边的人施加的力分别为动力和阻力,是典型的杠杆。
42.【答案】(1)②;温暖
(2)①;潮湿
(3)低温
(4)干燥
【知识点】食物的保存
【解析】【分析】(1)对比①组(寒冷、潮湿)和②组(温暖、潮湿 ),二者唯一的变量是温度。①组处于寒冷环境,②组处于温暖环境 。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等条件,温暖环境更适宜微生物生长。在潮湿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温暖环境下微生物能够更快地生长繁殖,从而使馒头更快发霉。所以②组中的馒头先发霉,说明在温暖的环境下馒头更容易发霉。
(2)①组条件为寒冷、潮湿,③组条件为寒冷、干燥 ,两组实验的温度条件相同,唯一的变量是湿度。①组是湿馒头,③组是干馒头 。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一定水分,潮湿环境能为微生物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在温度相同(均为寒冷)的情况下,潮湿环境更利于微生物滋生,所以①组中的馒头先发霉,这说明在潮湿的环境下馒头更容易发霉。
(3)冰箱保存食物的依据是提供低温环境。低温能抑制微生物(如细菌、霉菌)的生长繁殖速度,降低食物中酶的活性,减缓食物的氧化和腐败进程。虽然低温不能完全杀死微生物,但能显著延长食物的保鲜期,这是冰箱保鲜的核心原理。因此,冰箱提供的低温环境是其保存食物的关键。
(4)衣物柜中放入防潮剂,是利用其吸收空气中水分的特性,营造干燥环境。潮湿环境易使衣物滋生霉菌、产生异味或受潮损坏,而干燥环境能抑制微生物繁殖,减少衣物受潮变质的可能。防潮剂通过降低环境湿度,达到保护衣物的目的,因此其依据是提供干燥环境。
43.【答案】(1)
(2)极夜;极昼
(3)冬;昼短夜长
【知识点】四季的特征;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1)光线照不到的区域是地球模型背向手电筒的一侧(即黑夜半球)。实验中,手电筒模拟太阳,地球模型存在昼夜半球的划分:面向光源的一侧被照亮(白昼),背向光源的一侧无法被光线照射(黑夜)。
(2)极昼、极夜现象因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且空间指向不变形成。实验中手电筒(太阳)光线偏向南半球,北极圈极夜、南极圈极昼。
(3)实验中,太阳直射南半球。此时北半球受光面积小,白昼时间短、黑夜时间长,即昼夜情况为昼短夜长。这与地球公转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冬至)北半球昼短夜长、气温较低的冬季特征一致。
1 / 1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五年级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25题,共50分)
1.(2025五下·曲江期末)在韶关,夏季的白天比冬季长很多。妈妈常说“夏天晚上7点天还亮着”。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夏季地球离太阳更近
B.地球自转轴倾斜,夏季北半球日照时间更长
C.韶关的山地阻挡了日落
【答案】B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存在倾斜角,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夏季,北半球(包括韶关)倾向太阳,日照时间延长,昼长夜短,因此傍晚 7 点仍天色明亮。B正确。
2.(2025五下·曲江期末)下列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微生物,其中草履虫是( )
A. B. C.
【答案】B
【解析】【解答】草履虫生活在不流动的淡水中,外形像一只草鞋,身体的表面有许多能摆动的纤毛。
【分析】本题考查草履虫的外形。
3.(2025五下·曲江期末)下列动物中, ( )喜欢在白天活动。
A.蜻蜓
B.猫头鹰
C.蝙蝠
【答案】A
【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分析】动物的活动时间分为昼行性和夜行性。蜻蜓是典型的昼行性动物,喜欢在白天活动,常于阳光下的池塘、河流附近飞行捕食,依赖视觉捕捉猎物,符合白天活动特征。猫头鹰和蝙蝠为夜行性动物:猫头鹰夜间靠敏锐听觉和视觉捕猎;蝙蝠夜间利用回声定位活动,均不适应白天强光环境。因此,喜欢在白天活动的是 A。
4.(2025五下·曲江期末)爸爸和小科在玩跷跷板,如图所示,此时跷跷板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小科向支点移动,那么跷跷板( )。
A.仍然保持平衡 B.爸爸一端会上升 C.小科一端会上升
【答案】C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杠杆平衡时,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缩小,则杠杆更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变大,则杠杆更省力。爸爸和小科在玩跷跷板,如图所示,此时跷跷板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小科向支点移动,则用力点(小科)与支点之间的距离缩小,那么跷跷板会更费力,而小科体重不变,所以小科一端会上升。
5.(2025五下·曲江期末) 塑料吸盘和八爪鱼的吸盘都呈碗状,具有 ( )功能。
A.爬行 B.吸附 C.翻滚
【答案】B
【知识点】仿生技术
【解析】【分析】生物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有利于生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人们从中获得很多启示。塑料吸盘和八爪鱼的吸盘都呈碗状,具有吸附功能。
6.(2025五下·曲江期末)下列简单机械中,使用时省力的是( )。
A.用斧子劈木头
B.使用镊子夹取物品
C.拉重物时使用定滑轮
【答案】A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斜面
【解析】【分析】简单机械的省力与否取决于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关系:A. 斧子属于斜面(刀刃是斜面的应用),斜面可以省力,通过延长用力距离减少所需动力,劈木头时更轻松,故省力。B. 镊子是费力杠杆,动力臂短于阻力臂,虽省距离但费力,适合夹取细小物品。C. 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仅改变力的方向,拉重物时用力大小不变。因此,使用时省力的是 A。
7.(2025五下·曲江期末)霉烂的水果、蔬菜,多是( )造成的。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答案】C
【知识点】真菌
【解析】【分析】霉烂的水果、蔬菜表面常出现白色、绿色或黑色霉斑,这是真菌繁殖的特征。真菌(如霉菌)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长,通过菌丝分解果蔬中的有机物,导致腐烂变质。
8.(2025五下·曲江期末)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在《月下独酌》中有这样的诗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在花丛中对月独酌,他身边的花不可能的是( )。
A.郁金香 B.昙花 C.夜来香
【答案】A
【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分析】郁金香多在白天开放,诗句描绘的是月下赏花饮酒的场景,核心在于 “花” 在夜间是否开放。故答案为A。
9.(2025五下·曲江期末)古代拱形桥、广场建筑、中国国家大剧院和意大利悉尼歌剧院,它们采用的都是( )结构。
A.平形 B.圆形 C.拱形
【答案】C
【知识点】拱形
【解析】【分析】拱形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是因为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古代拱形桥、广场建筑、中国国家大剧院和意大利悉尼歌剧院,它们采用的都是拱形的结构。故选C。
10.(2025五下·曲江期末)下列发光的物体中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
A.月亮 B.电灯 C.雷电
【答案】C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自然光源是指自然界中自身能发光的物体。A. 月亮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的太阳光,因此不属于光源。B. 电灯是人类制造的发光装置,属于人造光源,而非自然光源。C. 雷电是自然界中云层放电产生的发光现象,自身能发光,属于自然光源。综上,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C。
11.(2025五下·曲江期末)在查阅文献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尽量到专业权威的学术资源网站查找
B.只要是网站上有的,都可以作为我们的研究依据
C.收集来自专业杂志或专业机构的网站、学术期刊网等处的文献
【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查阅文献需注重权威性和可靠性:A 项,专业权威学术资源网站(如知网、万方等)的文献经过审核,可信度高,做法正确。B 项错误,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存在未经证实的内容,盲目引用可能导致研究结论错误,不能将所有网站内容作为依据。C 项,专业杂志、机构网站、学术期刊的文献专业性强,来源可靠,做法正确。因此,错误的做法是B。
12.(2025五下·曲江期末)立体农场的技术可以迁移到建设阳台立体小菜园中(如右图)。用这种多层三角造型架种植时,摆放花盆时应该( )。
A.高的重的放上层 B.高的重的放中层 C.高的重的放下层
【答案】C
【知识点】框架结构
【解析】【分析】多层三角造型架种植时,需考虑稳定性。物体重心越低,整体越稳定。高的、重的花盆若放上层或中层,会使重心上移,易导致架子倾斜甚至倾倒。将高的、重的花盆放在下层,可降低整体重心,增强架子的稳定性,避免倾倒风险。因此,摆放时应选择 C。
13.(2025五下·曲江期末)如果直接提起某重物所用的力大约是4牛,那么使用如图所示装置提起这个重物所用的力大约是 ( )。
A.4牛 B.3牛 C.2牛
【答案】A
【知识点】滑轮
【解析】【分析】图中装置为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只能改变力的方向,所以如果直接提起某重物所用的力大约是4牛,那么使用图中装置提起来需要4牛。
14.(2025五下·曲江期末)下面的细菌对人类有益的是( )。
A.乳酸菌 B.结核杆菌 C.双球菌
【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细菌对人类的影响分有益和有害:A. 乳酸菌是有益菌,可用于制作酸奶、泡菜等,能调节肠道菌群,帮助消化,对人类有益。B. 结核杆菌会引发结核病(如肺结核),危害人体健康,属于有害细菌。C. 双球菌中,肺炎双球菌等会导致肺炎等疾病,对人类有害。因此,对人类有益的细菌是A。
15.(2025五下·曲江期末)B超诊断仪通过发射( ),探测人体内部是否健康。
A.X光 B.单色光 C.超声波
【答案】C
【知识点】仿生技术
【解析】【分析】超声波具有定向发射的性质,可以用于探测水中物体,如探测鱼群、潜艇等,也可用来测量海深。在医学上可用探测人体内部的病变,如“B超”仪就是利用超声波来显示人体内部结构的图像。
16.(2025五下·曲江期末)下列材料中,制作锅铲的手柄最合适的是( )
A.铜 B.不锈钢 C.木头
【答案】C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金属属于热的良导体,塑料属于热的不良导体。铜和不锈钢都是金属材料,是热的良导体,用它们制作锅铲手柄,炒菜时容易将人烫伤;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容易导热,炒菜时不会将人烫伤。
17.(2025五下·曲江期末)小龙同学准备去水龙头洗手,发现水龙头由于老化断裂了,如右图。这种情况下,小龙同学使用( )拧开水龙头最为合适。
A. B. C.
【答案】B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需根据工具功能选择合适工具:A. 螺丝刀主要用于拧转螺丝,水龙头断裂处通常无螺丝结构,不适用。B. 钳子具有夹持和旋转功能,可牢牢夹住断裂的水龙头部分,通过杠杆作用省力拧开,适合处理此类问题。C. 羊角锤主要用于敲击或拔钉子,无法有效夹持和旋转水龙头,不适用。因此,最合适的工具是 B。
18.(2025五下·曲江期末)构成生命体的“积木”是一种微小的结构,胡克把它命名为( )。
A.细菌 B.病毒 C.细胞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细胞。1665 年,英国科学家胡克用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时,发现其中的小室结构,将其命名为 “细胞”。A.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并非胡克命名的基本结构。B. 病毒无细胞结构,且发现时间晚于细胞。C. 细胞是生命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符合胡克的命名,是正确答案。因此,选C。
19.(2025五下·曲江期末)如下图,如果地轴的倾斜角度更大一点,那么地球上可能会出现的现象是( )。
A.没有四季变化
B.发生极昼或极夜的范围会扩大
C.没有任何影响
【答案】B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地轴倾斜是地球四季变化和极昼极夜现象的成因。地轴倾斜角度决定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角度越大,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幅度越大,极圈范围(出现极昼极夜的区域)会随之扩大。A 错误:四季变化由地轴倾斜导致,只要有倾斜就有四季,角度变大不会消除四季。C 错误:倾斜角度变化会直接影响气候和昼夜现象,并非无影响。因此,现象是B。
20.(2025五下·曲江期末)下列物品或工具没有模仿手臂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仿生技术
【解析】【分析】C不能弯折,手臂可以。
21.(2025五下·曲江期末)小轩同学骑自行车走斜面,下面三种情况中,最省力的线路是(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斜面
【解析】【分析】骑自行车走斜面时,省力程度与斜面坡度有关。根据斜面原理,在高度相同的情况下,斜面越长(坡度越缓),所需的力越小,越省力。三种线路中,坡度最缓的线路对应的斜面上路线长度最长,A线路最省力。
22.(2025五下·曲江期末)极地严寒,科学家要去北极考察,选在( )附近的时间去更好。
A.春分 B.夏至 C.冬至
【答案】B
【知识点】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北极考察需考虑光照和温度条件。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全天白昼),且此时为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相对较高,便于开展考察活动。春分北极刚结束极夜,温度低且光照时间短;冬至北极处于极夜,完全无光照,均不利于考察。因此,选B。
23.(2025五下·曲江期末)林奈编排出“花钟”的依据是 ( )。
A.不同的花颜色不同
B.不同的花开放时间不同
C.不同的花在不同的季节开放
【答案】B
【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分析】林奈的 “花钟” 是根据不同植物的开花时间规律编排的。他观察到许多花卉有固定的开花时段,如牵牛花凌晨开放、万寿菊午后开放等,通过将这些花卉按开花时间顺序排列,可大致判断时间。A 错误:颜色与时间无关,并非编排依据。C 错误:“花钟” 侧重一天内的开花时间差异,而非季节差异。因此,依据是B。
24.(2025五下·曲江期末)潜水艇是依据( )仿生现象发明的。
A.鱼的沉浮 B.鸭的蹼 C.螳螂臂
【答案】A
【知识点】仿生技术
【解析】【分析】鱼的沉浮通过体内的鱼鳔实现 —— 鱼鳔充气时,鱼上浮;排气时,鱼下沉。潜水艇的工作原理与此高度相似,其通过调节压载水舱的水量改变自身重量:吸水时重量增加而下潜,排水时重量减轻而上浮,这是典型的仿生鱼鳔沉浮机制的应用。B 选项 “鸭的蹼” 主要启发了桨、橹等划水工具的设计;C 选项 “螳螂臂” 与机械爪等抓取装置相关,均与潜水艇的核心功能无关。因此,正确答案为鱼的沉浮。
25.(2025五下·曲江期末)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制作的装片必须是( )。
A.可厚可薄 B.透明的 C.薄而透明的物体
【答案】C
【知识点】制作显微标本
【解析】【分析】显微镜观察依赖光线穿透样本成像。若装片过厚,光线无法穿透,视野会模糊不清;仅透明但不薄,多层细胞重叠会遮挡观察,无法看清细节。只有薄而透明的装片,才能让光线顺利通过,使细胞结构清晰可见。A(可厚可薄)和 B(仅透明)均不符合观察要求,故正确答案为C。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涂“T”,错误的填涂“F”) (每题2分,15题,共30分)
26.(2025五下·曲江期末)韶关瑶族的“春种秋收”习俗与地球公转引起的四季变化无关,只是传统习俗。(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春种秋收” 习俗与地球公转引起的四季变化密切相关。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移动,形成四季更替,使不同季节的气温、降水等条件不同,直接影响农作物生长规律 —— 春季适合播种,秋季适合收获。韶关瑶族的这一习俗正是顺应四季变化的农业生产智慧,并非单纯的传统习俗,其本质是对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规律的适应。因此,该说法错误。
27.(2025五下·曲江期末)自行车上应用了许多简单机械,是一种比较方便的交通工具。
【答案】正确
【知识点】自行车
【解析】【解答】自行车上含有多种简单机械,包括轮轴、杠杆、斜面等。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具有省力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们省力以作代步工具。
28.(2025五下·曲江期末)薄壳结构是仿生学的具体应用。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仿生技术
【解析】【分析】薄壳结构是仿生学的典型应用。它模仿自然界中生物的薄壳形态(如蛋壳、乌龟壳等),这些生物外壳虽薄却能承受较大压力,具有强度高、重量轻的特点。人类受此启发,将薄壳结构应用于建筑(如悉尼歌剧院)、工程等领域,利用其力学特性实现高效承重。这一过程符合仿生学 “模仿生物结构与功能” 的核心,因此该说法正确。
29.(2025五下·曲江期末)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时期,因此,更需要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足够的睡眠是保证身体以及大脑正常运作的基础。青少年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此时更加需要合理的休息时间以及睡眠,保证有足够的精力去学习。所以题目说法是正确的。
30.(2025五下·曲江期末)蜜蜂是自然界中高明的“建筑工程师”。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仿生技术
【解析】【分析】蜜蜂的蜂巢是自然界中精妙的建筑典范。其巢室为正六边形结构,这种形状能在材料最省的情况下,形成最大的空间利用率和结构稳定性,相互连接的巢室还能有效分散压力。这种建筑智慧被人类借鉴到航空、建筑等领域,体现了蜜蜂作为 “建筑工程师” 的高明之处。因此,该说法正确。
31.(2025五下·曲江期末)鱼缸、池塘、溪沟的水中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是采集微生物的主要场所。
【答案】正确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解答】采集微生物一般在水中进行采集,因为大多数微生物喜欢潮湿的环境,有利于微生物自身的适应环境。
【分析】利用干草和池塘水可以有效的收集微生物。
32.(2025五下·曲江期末)小孔所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也颠倒。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物体上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会投射到光屏下部,下部光线则投射到上部,形成上下颠倒;同理,物体左侧光线投射到右侧,右侧光线投射到左侧,形成左右颠倒。实验中,蜡烛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会同时呈现上下和左右的颠倒,这是小孔成像的固有特征。因此该说法正确。
33.(2025五下·曲江期末)在阳台建造立体小菜园时,应选择生长周期长、耐受力好的蔬菜。(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解析】【分析】 在阳台建造立体小菜园时,应选择生长周期短,耐力好的蔬菜。
34.(2025五下·曲江期末)现在萤火虫比较少见的原因一定是萤火虫的食物变少了。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萤火虫数量减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 “一定” 仅因食物减少。其原因还包括:栖息地被破坏(如城市化侵占湿地、草地)、光污染干扰其求偶信号(萤火虫靠发光交流)、农药化肥的使用导致生存环境恶化等。食物减少只是可能原因之一,并非唯一因素。因此该说法错误。
35.(2025五下·曲江期末)并不是所有的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答案】正确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解答】并非所有的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例如人们可以通过酵母菌来进行面团发酵、利用乳酸菌进行酸奶的发酵。
【分析】微生物对人类有好有坏,有的微生物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有的微生物可以对人类有益。
36.(2025五下·曲江期末)把一层楼的楼梯做成两折主要是为了美观。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房屋
【解析】【分析】楼梯做成两折(即双跑楼梯)的主要目的是节省空间,而非美观。在层高固定时,单跑楼梯需要较长的水平距离,而两折设计可通过转向缩短水平占用长度,更适应建筑空间限制。美观是次要因素,其核心是解决垂直交通中的空间效率问题。因此该说法错误。
37.(2025五下·曲江期末)塑料的发明被称为20世纪的“炼金术”。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塑料
【解析】【分析】塑料的发明被称为 20 世纪的 “炼金术”,因它实现了从石油等原料到具有多样性能材料的转化,如同古代炼金术追求物质转化的理念。塑料轻便、耐用、易加工,彻底改变了制造业、包装、建筑等领域,对人类生活产生革命性影响,其创新性和广泛应用使其获此称号。因此该说法正确。
38.(2025五下·曲江期末)建筑物没有横梁一定不安全。(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建筑物的安全性取决于整体结构设计,而非单一依赖横梁。例如,某些拱形结构(如古代石拱桥)通过石材间的相互挤压传递荷载,无需横梁也能稳定承重;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墙体可替代横梁承担部分剪力和弯矩。横梁的作用是承受竖向荷载并传递给立柱,但并非所有建筑形式的必需构件。只要结构设计符合力学原理,通过其他构件(如斜撑、承重墙)实现力的平衡,即使没有横梁也能保证安全。因此,“没有横梁一定不安全” 的说法不成立。
39.(2025五下·曲江期末)我们用钥匙开锁时,钥匙的柄相当于轮,锁的芯相当于轴。(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轮轴
【解析】【分析】 像螺丝刀、汽车方向盘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轮转动时轴也跟着转动的装置叫作轮轴。用钥匙开锁时,钥匙的柄相当于轮,锁芯相当于轴。
40.(2025五下·曲江期末)我们喝的桶装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因此里面没有细菌。
【答案】错误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解答】纯净水中也会存在细菌,只不过数量较少,而不是不存在。
【分析】水中必然会存在细菌,不存在没有细菌的水质,只不过纯净水细菌数量少,不会对人体造成特别大的影响,
三、实验探究题
41.(2025五下·曲江期末)下列实践实例中,分别运用了哪些简单机械,请把代表各种关系的圆点连一连。
【答案】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斜面;杠杆;轮轴
【解析】【分析】盘山公路 —— 斜面:盘山公路是通过延长路程来降低坡度,利用了斜面省力的原理。
打开水龙头 —— 轮轴:水龙头的把手相当于轮,阀芯相当于轴,转动把手带动阀芯,是轮轴的应用。
用螺丝刀撬开饼干罐 —— 杠杆:螺丝刀撬饼干罐时,以接触点为支点,动力作用在螺丝刀柄,阻力在饼干罐的密封处,符合杠杆原理。
升国旗 —— 滑轮:升国旗时,旗杆顶部安装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方便升旗。
天桥楼梯旁的斜坡推单车 —— 斜面:利用斜坡推单车,是借助斜面省力,使推车更轻松。
钥匙开锁 —— 轮轴:钥匙上的齿形相当于轮,锁芯相当于轴,转动钥匙开锁利用了轮轴原理。
起重机升降重物 —— 滑轮:起重机通常利用滑轮组来省力并改变力的方向,实现重物的升降。
跷跷板 —— 杠杆:跷跷板以中间支撑点为支点,两边的人施加的力分别为动力和阻力,是典型的杠杆。
42.(2025五下·曲江期末)为探究馒头发霉的条件,探探设置了四种环境条件进行对比实验操作。
组别 条件 实验方法
① 寒冷、潮湿 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进冰箱冷藏室里
② 温暖、潮湿 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③ 寒冷、干燥 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冷藏室里
④ 温暖、干燥 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1)对比①、②组实验,发现 组中的馒头先发霉,说明在 的环境下馒头更容易发霉。
(2)对比①、③组实验,发现 组中的馒头先发霉,说明在 的环境下馒头更容易发霉。
(3)冰箱可保存食物,其依据是冰箱提供了一个 的环境。
(4)衣物柜里放入防潮剂,其依据是防潮剂提供了一个 的环境。
【答案】(1)②;温暖
(2)①;潮湿
(3)低温
(4)干燥
【知识点】食物的保存
【解析】【分析】(1)对比①组(寒冷、潮湿)和②组(温暖、潮湿 ),二者唯一的变量是温度。①组处于寒冷环境,②组处于温暖环境 。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等条件,温暖环境更适宜微生物生长。在潮湿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温暖环境下微生物能够更快地生长繁殖,从而使馒头更快发霉。所以②组中的馒头先发霉,说明在温暖的环境下馒头更容易发霉。
(2)①组条件为寒冷、潮湿,③组条件为寒冷、干燥 ,两组实验的温度条件相同,唯一的变量是湿度。①组是湿馒头,③组是干馒头 。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一定水分,潮湿环境能为微生物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在温度相同(均为寒冷)的情况下,潮湿环境更利于微生物滋生,所以①组中的馒头先发霉,这说明在潮湿的环境下馒头更容易发霉。
(3)冰箱保存食物的依据是提供低温环境。低温能抑制微生物(如细菌、霉菌)的生长繁殖速度,降低食物中酶的活性,减缓食物的氧化和腐败进程。虽然低温不能完全杀死微生物,但能显著延长食物的保鲜期,这是冰箱保鲜的核心原理。因此,冰箱提供的低温环境是其保存食物的关键。
(4)衣物柜中放入防潮剂,是利用其吸收空气中水分的特性,营造干燥环境。潮湿环境易使衣物滋生霉菌、产生异味或受潮损坏,而干燥环境能抑制微生物繁殖,减少衣物受潮变质的可能。防潮剂通过降低环境湿度,达到保护衣物的目的,因此其依据是提供干燥环境。
43.(2025五下·曲江期末)为了探究极昼、极夜现象,某实验小组利用手电筒和地球模型进行了光照实验,如图所示。
(1)请将图中光线照不到的区域涂上阴影。
(2)图中北极圈以内出现 现象,南极圈以内出现 现象。(填写“极昼”或“极夜” )
(3)如图所示,此时北半球处于 季,昼夜情况是 (填写“昼长夜短”或“昼短夜长” )。 (每空1分)
【答案】(1)
(2)极夜;极昼
(3)冬;昼短夜长
【知识点】四季的特征;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1)光线照不到的区域是地球模型背向手电筒的一侧(即黑夜半球)。实验中,手电筒模拟太阳,地球模型存在昼夜半球的划分:面向光源的一侧被照亮(白昼),背向光源的一侧无法被光线照射(黑夜)。
(2)极昼、极夜现象因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且空间指向不变形成。实验中手电筒(太阳)光线偏向南半球,北极圈极夜、南极圈极昼。
(3)实验中,太阳直射南半球。此时北半球受光面积小,白昼时间短、黑夜时间长,即昼夜情况为昼短夜长。这与地球公转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冬至)北半球昼短夜长、气温较低的冬季特征一致。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