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6.3 万有引力定律(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6.3 万有引力定律(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7-15 13:4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第三节 万有引力定律一、人们对行星运动规律的原因 的认识过程 对于行星运动的动力学原因的解释,人们也进行了长期的探索。科学家们面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和假设。 1. 天体引力的假设 伽利略:一切物体都有合并的趋势,这种趋势导致天体作圆周运动。
开普勒、吉尔伯特:行星是依靠从太阳发出的磁力运行的,这是早期的引力思想。
笛卡尔:“旋涡”假设,宇宙空间存在一种不可见流质“以太”,形成旋涡,带动行星运动。 牛顿: “月-地”检验的思想实验, 推测地球对月球的引力与地球对物体的重力是同样性质的力。 2. 平方反比假设 布里阿德(法):首次提出了引力大小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假设。
哈雷、胡克:利用向心力公式和开普勒定律按照圆轨道推出引力与太阳到行星之间的距离二次方成反比。 牛顿: 成功地运用了质点模型, 证明了如果太阳和行星之间的引力与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则行星的轨道是椭圆。并且阐述了普遍意义上的万有引力定律。二、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及基本 内容 两次简化:
①行星运动的椭圆轨道简化成圆 形轨道;
②把天体看成质点. 1. 定律的推导 设行星的质量为m,与太阳的距离为r,运行的速度为v,周期为T。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提供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定律的推导:定律的推导: ,即F与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与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行星吸引太阳的引力与太阳吸引行星的力大小相等,那么这个引力也应与太阳的质量成正比。G-------引力常量。2. 基本内容 用m1和m2表示两物体的质量, 用r表示它们的距离, 那么可用下式表示: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引力常量的意义是: 它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都是1kg的物体相距1m时的相互作用力。G = 6.67×10-11N·m2/kg23. 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条件 (1)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质点间引力大小的计算。当两物体间的距离远大于每个物体的尺寸时,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直接使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 (2)当两物体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时, 它们间的引力也可直接用公式计算, 但式中的r是指两球心间距离(两球体间的距离远大于每个球体的尺寸)。
(3)当研究物体不能看成质点时,可以把物体假想成无数个质点,求出两个物体上每个质点与另一物体上所有质点的万有引力,然后求合力。 (一)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是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 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的运动规律统一了起来.
(二)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对以后物理学的发展和天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第一次揭示了自然界中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
(三)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科学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4. 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意义FωO“重力”就是“万有引力”吗?“重力”就是“万有引力”吗?FωmgF向O三、例题分析 例1. 地球质量大约是月球质量的81倍,一个飞行器在地球与月球之间,当地球对它的引力和月球对它的引力大小相等时,这个飞行器距地心的距离与距月心的距离之比为多少? 解:设R是飞行器到地心的距离, r是飞行器到月球的距离。 例2.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 在距地面高度为h的空中重力加速度是地面上重力加速度的几倍? 已知地球半径为R。 解:不计地球自转的影响, 物体的重力等于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 课堂小结 1.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
2. 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及推导过程。
3. 万有引力定律的意义。 问题与练习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