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语言能力:通过角色朗读与词语游戏,积累“暴风雨、墙壁、蜘蛛”等词语,体会对话语气中的情感。
思维能力:通过“预测—验证”活动,学习根据文本细节推测情节发展,培养逻辑推理与创造性思维。
文化自信:在情境体验中感受老屋“乐于助人”的品质,树立“微小善意也能创造价值”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互动活动理解老屋帮助小动物的过程,体会“重复结构”中的温情。
难点:掌握“根据细节推测结果”的阅读方法,并能迁移运用到其他故事中。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猜谜激趣
活动设计:
1.“神秘老屋”图片竞猜:出示老屋“破窗户、掉漆门板”的局部图片,提问:“这是一间______的老屋(用3个词描述)?它为什么站了100年还没倒?”
2.快速抢答:“如果老屋会说话,它可能会说什么?”(预设:“我太累了……”“谁需要帮助吗?”)
二、字词检测·游戏闯关
活动设计:“老屋维修小工匠”
1.“补墙壁”填空:出示破损的“词语墙壁”(如:暴___雨、安___、准___),学生上台贴“词语砖块”补全。
2.“多音字转盘”:转动转盘“倒dǎo/dào”“结jiē/jié”),小组竞赛读句子(例:“老屋快要倒(dǎo)下了,却倒(dào)水给小蜘蛛喝”)。
三、整体感知·故事拼图
活动设计:“情节积木”合作拼图
1.小组分发打乱的情节卡片(如“小猫请求避雨”“老母鸡孵蛋”“小蜘蛛讲故事”),根据课文顺序排列。
2.派代表用“老屋先帮助了______,接着______,最后______”串联故事,教师板书关键词。
四、课文分析·角色剧场
活动设计:
1.“对话泡泡”朗读:分角色朗读(老屋、小猫、老母鸡、小蜘蛛),用不同颜色泡泡卡片标注语气(老屋:疲惫→温柔;小猫:急切→感激)。
2.“矛盾辩论会”:
正方:“老屋应该倒下,因为它太破旧了。”
反方:“老屋不该倒下,因为小动物需要它。”
(引导学生结合文中句子“再站一个晚上”“二十一天”“一会儿”分析老屋的心理变化)
五、推测训练
活动设计:
1.“盲盒猜剧情”:
出示文中关键句(如“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讲完”),学生抽取“预测盲盒”(内含提示:“老屋会______,因为______”),填写后分享。
示例盲盒:“老屋会继续站着,因为小蜘蛛的故事让它感到快乐。”
2.“续写微剧场”:小组合作续编故事结尾(2分钟即兴表演),如“老屋又遇到了受伤的小鸟……”
六、拓展延伸·爱心行动
活动设计:“我的‘老屋时刻’”
学生在“爱心卡片”上写下“帮助他人的小事”(例:“帮同学捡笔”“给流浪猫喂食”),粘贴成班级“爱心树”,呼应老屋的善良品质。
七、课堂总结
师生共同完成简易思维导图:
老屋不倒的秘密
↓
帮助他人
小猫(避雨)→ 温暖
老母鸡(孵蛋)→ 责任
小蜘蛛(讲故事)→ 陪伴
↘ 学会推测:细节→预测
板书设计
贴满“爱心卡片”的老屋简笔画
(左侧)情节线:小猫→老母鸡→小蜘蛛
(右侧)推测法:找细节→想原因→说理由
(横批)助人者,人恒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