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一中2024-2025学年初一新生入学考试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前pū 后继( ) 物 jìng天择 ( )
2.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两岸青山相对出, 。(李白《望天门山》)
(2) ,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3)洛阳亲友如相问,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 ,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5)不识庐山真面目, 。(苏轼《题西林壁》)
(6)不要人夸好颜色, 。(王冕《墨梅》)
(7)请写出古诗词中表达崇尚爱国情怀的句子: , 。
(8)书山有路勤为径, 。
(9) 尺有所短, 。
3.请用“严”组成不同的词语填空。
(1)挫折来临时,大家要经得起 的考验。
(2)在公共场合, 随地吐痰。
(3)这个问题太严重了,我们一定要 处理。
(4)如果任由事态发展下去的话,将会产生极其 的后果。
4.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一个成语造句。
车水 龙 从容不 不苟 震耳 聋
造句: 。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明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路更 ,我们要 吗 不!“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们都义无反顾,勇往直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勇气、信心、耐心、胸怀”,我们将沿着 的目标前进!
A.曲折 撤退 既定 B.曲折 退缩 制定
C.崎岖 撤退 制定 D.崎岖 退缩 既定
6.结合语境,选出填入下列横线处正确的一项 ()
我见过森林里参差不齐的各种树木。这里没有等级观念,没有恃强凌弱,没有明争暗斗; 。地上,统一的绿色着装,难辨彼此;地下,千万条血脉相连,密不可分。 。狂风来了,身材高大的树木手拉手筑成一道道城墙,阻挡着狂风前进的脚步,竭尽全力保护着弱小;暴雨来了,一把把大小不一的绿伞,各尽所能地阻挡着雨水的冲刷。 。
①森林里的树,体现着友善、互助、和平
②它们言行一致,步调统一
③这里只有平等,只有团结,只有合作。
A. ②①③ B. ③①② C. ②③① D. ③②①
7.“节分△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根据诗句信息,△代表的传统节日是()
A.清明 B.春节 C.端午 D.中秋
8.著名作家安徒生生活很简朴,一天,他戴着一顶破旧的帽子走在街上,有人嘲笑他说:“你脑袋上的那个玩意儿算什么 能算帽子吗 ”安徒生不露声色地回敬:“你帽子下面那个玩意儿是什么 能算脑袋吗 ”安徒生的言外之意是讽刺对方()
A.长相丑陋 B.语言粗俗 C.思想苍白 D.不讲礼貌
9.按要求写句子。
(1)庆龄说:“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改转述句)
(2)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改写成拟人句)
(3)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改为“被”字句)
10.根据语境,续写两个分句,使之构成一个语意相关的排比句。
自然是美的。美是游荡在蓝天上的几缕白云;美是偎依在山冈上的几点残雪; ; 。
11.请选择四个不同身份的人说的话,并用简洁的语言说明这样选择的理由。(填序号 )从前有个村子里有四个能说会道的人。一个是厨师,一个是裁缝,一个是车把式(赶车
的),还有一个是船夫。谁家有什么事都请他们去帮忙。有一次,村里有一户哥俩分家,请这四人去“说和”。这四个人先在厨师家碰头。厨师说:“ ”,裁缝说:“ ”,赶车的接过话茬:“ ”,船夫最后说:“ ”。
A、咱们也不是没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太出格就行。
B、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啦碗啦分不清。
C、咱们到那儿见风使舵,看情况办,实在不行,就来个顺水推舟。
D、我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去,线也过得去才行。
厨师的话是 船夫是 转 车把式是
理由:
12.积累与运用
(1) 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
①汉字的字体中,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和行书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②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
③“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这个句子恰当地运用了动态描写,呈现出景物独特的魅力。
(2)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
这行者昂昂烈烈,挺着胸脯,把身子抖了一抖,却将那架鹰犬的毫毛,都收回身上,拽开大步,径走入门里,坐在南面当中。红孩儿当面跪下,朝上叩头道:“父王,孩儿拜揖。”行者道:“孩儿免礼。”
《西游记》
语段中“行者”假扮成谁的样子 结果又是如何被识破的呢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开篇描写丁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其壮丽,为全词的奇情壮采奠定了情感基调。
B.上片四、五句运用拟人手法、写天帝殷勤询问词人,关心她想要回到哪里,由描绘梦境向抒情过渡。
C.下片首句的“报”与上片末句的“问”相呼应,“谩”表明了词人才华不足,不能写出惊人之句。
D.词人希望自己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远走,她疾呼:风把我的小船吹到海外仙山吧。
(2)词分豪放、婉约两种风格,分析本首词属于哪一种 请阐明理由。
(二)文言文阅读。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注释】[盖]句首的发语词。[士人]读书人。[恒]恒心。[足]满足。[断]断然,一定。
(1)给下面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意思。
①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A.下游
B.指卑微的低位
C.卑鄙龌龊
②有识则知学问无尽
A.知识
B.记住
C.见识
(2)作者为了说明“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举了两个典故,分是 、 。
(3)文中的哪些读书观点对你有启发 请你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写一写。
23/24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选择
①他本在一家外企供职,一次意外,使他的左眼突然失明。为此,他失去了工作,到处求职都因形象问题连连碰壁。挣钱养家的担子落在了他那白领妻子的肩上。
②妻子日渐感到他的老父亲是个负担,不止一次跟他商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去,他都没同意。一天晚上,他们在卧室里吵了起来,妻子嚷:不把你爸送走,咱们就离婚!
③第二天早饭时,父亲说: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你们每天上班,孩子又上学,我个人在家太冷清了,所以,我想到老年公寓去住,那里都是老人。
④他一惊,父亲昨晚果真听到他们争吵的内容了!可是,爸,他刚要说些挽留的话,妻子瞪着眼在餐桌下踩了他一脚。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
⑤第二天,父亲就住进了老年公寓。
⑥星期天,他去看父亲。父亲问他工作怎么样,身体好不好,他好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你别过意不去,我在这里挺好,有吃有住还有得玩……”。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眼睛里却渐渐涌起一层雾。
⑦几天来,他因父亲的事寝食难安。挨到星期天,又去看父亲,刚好碰到市卫生局的同志在向老人们宣传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意义,问他们有谁愿意捐,很多老人都摇头。父亲站了起来,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捐给自己的儿子行不行 二是趁活着捐可不可以 --“我不怕疼!我也老了,捐出一个角膜,生活还能自理,可我儿子还年轻呀,他为这只失明的眼睛,失去了多少工作的机会!要是能将我儿子的眼睛治好,我就是死在手术台上,心里也是甜的……”
⑧所有人都停止了谈笑,把震惊的目光投向老泪纵横的父亲。一股看不见的潮水瞬间将他裹围。他满脸泪水,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走到父亲身边,和父亲紧紧地抱在一起 父亲用手给他捋了捋衬衣上的皱褶,疼爱的目光像一张网,将他兜头罩下。他再次哽咽,感受如灯的父爱,在他有限的视力里放射出了无限神圣的亮光。
⑨当天,他就不顾父亲的反对,把父亲接回了家。至于妻子,他已做好最坏的打算。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寝食难安:
②老泪纵横:
(3)第⑥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对人物的 描写,表现了父亲 的思想感情。
(4)从全文看,父亲做了两次“选择”,父亲的第一次的“选择”是 ,第二次“选择”是 。
(5)揣摩第⑧段中画线的句子,这句话运用了 修辞手法,这样写的表达效果是 。
(6)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结合具体事例说说。
答: 。
三、习作
请以“ 的感觉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获奖、上台表演、自由……”等词语。围绕所补充的题目选材,注意详略,真实自然地表达情感,内容要具体,但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不低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