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3《荷花》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荷花》是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属于写景抒情类散文。文章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的美丽姿态,从荷叶的“挨挨挤挤”到荷花的“饱胀欲放”,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荷花的静态美与动态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作者还融入了丰富的想象,描绘出“化身荷花”与蜻蜓、小鱼对话的奇妙场景,让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单元围绕“观察与发现”的主题编排,《荷花》作为其中的重要课文,有助于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丰富想象和生动表达的能力,为后续的习作教学奠定基础 。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和阅读基础,能够初步感知文本内容,但对于文章中优美词句的赏析和情感的深层体会仍需引导。他们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喜欢观察周围事物,但观察往往不够细致,缺乏有条理、有重点的观察方法。在语言表达方面,学生虽能简单描述事物,但运用修辞手法生动描写的能力较弱。教学中需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激发其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三、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感受生动的语言描绘的一池荷花的美丽姿态。
语言运用:能仿照课文段落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仿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
思维能力:体会作者描写荷花的角度,展开想象,感受荷花姿态。
审美创造:想象画面,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四、教学重点
1. 学习生字词,积累优美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体会作者描写荷花姿态的生动语句,感受荷花的美。
3. 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五、教学难点
1. 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等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
2. 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 播放夏日荷花池的图片,展示荷花盛开的美景,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看到的景象。
2. 教师引入:“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就是美丽的荷花,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赞美过荷花。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看看他是如何描绘这一池美景的。”
(设计意图:借助视频创设直观生动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对荷花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践行“在情境中学习语文”的教学主张 。)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工具书解决。
2. 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1)利用多媒体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2)通过“开火车”“小老师领读”等方式巩固生字词。
(3)结合语境理解“挨挨挤挤”“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可让学生用动作演示,或联系生活实际举例。
3.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荷花写了哪些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生字词学习,夯实学生的基础。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其概括能力,落实“语文基础教学”的教学主张。)
(三)精读课文,感受荷花之美
1. 学习第2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描写了荷花的哪些方面?用横线画出描写荷叶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荷花的句子。
(2)小组交流:荷叶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荷花的?
全班汇报:
(3)引导学生抓住“挨挨挤挤”“碧绿的大圆盘”体会荷叶的多、密、绿、圆的特点,通过有感情朗读表现出来。
(4)重点学习描写荷花姿态的句子,出示句子“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让学生观察图片,对比不同姿态的荷花,想象画面,感受荷花的美。同时,引导学生发现作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荷花不同姿态的美。
2. 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师总结:作者把一池荷花比作一幅活的画,是因为荷花色彩鲜艳、姿态各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就像画家笔下栩栩如生的画作。这里既赞美了荷花的美丽,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引导学生带着赞美之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3. 学习第4、5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4、5自然段,思考: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想象?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2)交流汇报:引导学生抓住“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等句子,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感受作者融入美景、物我两忘的境界。
(3)创设情境:“假如你就是一朵荷花,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4)配乐朗读,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再次感受作者奇妙的想象和荷花的美。
(设计意图:采用“读、思、议、悟”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抓住关键词句赏析,感受荷花的美和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想象表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在探究中学习语文”的教学主张 。)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 回顾课文内容,总结作者描写荷花的方法: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修辞手法、展开丰富想象。
2. 展示其他描写荷花的诗句或文章片段,如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引导学生对比阅读,感受不同作者笔下荷花的美。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仿照课文的写法,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设计意图:总结学习方法,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通过拓展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语言积累。布置仿写作业,实现读写结合,落实“学语文,用语文”的教学主张 。)
(六)板书设计
荷花
荷叶:挨挨挤挤 碧绿 大圆盘
荷花 才展开两三片 全展开 花骨朵儿 姿态美
想象:仿佛是一朵荷花 融入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