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体系建构——理清物理观念
二、综合考法融会——强化科学思维
考法(一) 弹力和摩擦力
[例1]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质量为M的三角形斜劈上,现用大小均为F、方向相反的水平力分别推A和B,它们均静止不动,则(重力加速度取g)( )
A.A与B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B与地面之间可能存在摩擦力
C.B对A的支持力可能小于mg
D.地面对B的支持力为Mg
听课记录:
[融会贯通]
1.弹力和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1)弹簧弹力与弹簧形变量的关系:F=kx。
(2)静摩擦力:0<f静≤f静max。
(3)滑动摩擦力:f=μN。
(4)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
物理观念 情境 模型 方向
弹力 斜面上的物体 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杆 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绳 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摩擦力 水平 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倾斜
2.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的比较
摩擦力项目 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
定义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
方向 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作用效果 阻碍相对运动 阻碍相对运动趋势
[对点训练]
1.体育课上某同学将足球踢向斜台,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足球与斜台作用时,足球受到斜台的弹力和摩擦力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弹力方向垂直于斜台斜向右下方
B.弹力方向垂直于斜台斜向左上方
C.摩擦力方向与v1的方向相反
D.摩擦力方向与v2的方向相反
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粗糙斜面,一物块P静止在斜面上,则( )
A.物块P相对斜面无运动趋势
B.物块P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C.物块P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
D.物块P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
考法(二) 共点力的平衡问题
[例2] (多选)如图所示,物体在沿粗糙斜面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在F逐渐增大到物体即将相对于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可能(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例3] (多选)将一横截面为扇形的物体B放在水平面上,一小滑块A放在物体B上,如图所示,除了物体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之外,其余接触面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已知物体B的质量为M、滑块A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当整个装置静止时,A、B接触面的切线与竖直挡板之间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B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为(M+m)g
B.物体B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C.滑块A与竖直挡板之间的弹力大小为mgtan θ
D.滑块A对物体B的压力大小为
听课记录:
[融会贯通]
1.解决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四种方法
物理观念 情境 模型建构 方法
静态平衡 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合成法
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将其中一个力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则其分力和其他两个力满足平衡条件 分解法
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力的作用时,将物体所受的力分解为相互垂直的两组,每组都满足平衡条件 正交分解法
动态平衡 物体受到三个力作用,一个力不变,另外两个力方向发生变化,且满足平衡条件 图解法
2.平衡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
问题类型 情境 模型建构 分析方法
临界问题 轻绳恰好断开②刚好固定在某点 涉及当某物理量发生变化时,会引起其他几个物理量的变化,从而使物体的平衡状态恰好出现的问题 假设法解析法图解法
极值问题 ①某力不能超过②两物体恰好脱离 涉及在力的变化过程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
[对点训练]
3.如图所示,单肩电脑包的肩带是由一条长度可调节的尼龙纤维材料制成的。设电脑包装满时总质量不变,当单肩电脑包以不同的肩带长度悬挂在固定的光滑挂钩上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肩带较长时,肩带的张力更大
B.肩带较短时,肩带的张力更大
C.肩带长度增大时,挂钩对肩带的作用力增大
D.肩带长度缩短时,挂钩对肩带的作用力减小
考法(三) “活结”与“死结”、“动杆”与“定杆”模型
[例4] 如图甲所示,细绳AD跨过固定的水平轻杆BC右端的轻质光滑定滑轮悬挂一质量为M1的物体,∠ACB=30°;图乙中轻杆HG一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端G通过细绳EG拉住,EG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在轻杆的G点用细绳GF悬挂一质量为M2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求:
(1)细绳AC段的张力FTAC与细绳EG的张力FTEG之比;
(2)轻杆BC对C端的支持力;
(3)轻杆HG对G端的支持力。
尝试解答:
[融会贯通]
1.“活结”与“死结”模型
(1)“活结”一般是由轻绳跨过光滑滑轮或者绳上挂一光滑挂钩而形成的。绳虽然因“活结”而弯曲,但实际上是同一根绳,所以由“活结”分开的两段绳上弹力的大小一定相等,两段绳合力的方向一定沿这两段绳夹角的平分线。
(2)“死结”两侧的绳因结而变成了两根独立的绳,因此由“死结”分开的两段绳上的弹力不一定相等。
2.“动杆”与“定杆”模型
(1)“动杆”:即杆用转轴或铰链连接,当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杆所受到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着杆,否则会引起杆的转动。如图甲所示,若C为转轴,则轻杆在缓慢转动中,弹力方向始终沿杆的方向。
(2)“定杆”:若轻杆被固定不发生转动,则杆所受到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如图乙所示,水平横梁的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B装有一个小滑轮,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重物m。滑轮对绳的作用力应为图丙中两段绳中拉力F1和F2的合力F的反作用力,即AB杆弹力的方向不沿杆的方向。
[对点训练]
4.(多选)如图所示,轻质不可伸长的晾衣绳两端分别固定在竖直杆M、N上的a、b两点,悬挂衣服的衣架挂钩是光滑的,挂于绳上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只人为改变一个条件,当衣架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的右端上移到b′点,绳子拉力不变
B.绳的两端高度差越小,绳子拉力越小
C.将杆N向右移一些,绳子拉力变大
D.若换挂质量更大的衣服,则衣架悬挂点右移
三、价值好题精练——培树科学态度和责任
1.“荡秋千”是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玩的游戏。如图中两个体重相同的小孩坐在秋千上,两秋千的绳子是一样的。当秋千静止时,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绳子易断
B.乙中绳子易断
C.甲、乙中的绳子一样易断
D.无法确定
2.如图所示,蜘蛛用蛛丝将其自身悬挂在水管上,并处于静止状态。蛛丝OM、ON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α、β(α>β)。用F1、F2分别表示OM、ON的拉力,则( )
A.F1的竖直分力大于F2的竖直分力
B.F1的竖直分力等于F2的竖直分力
C.F1的水平分力大于F2的水平分力
D.F1的水平分力等于F2的水平分力
3.如图所示,山坡上两相邻高压塔A、B之间架有匀质粗铜线,平衡时铜线呈弧形下垂,最低点在C处,已知弧线BC的长度是AC的3倍,而左塔B处铜线的切线与竖直方向成β=30°角。问右塔A处铜线的切线与竖直方向成角α应为( )
A.30° B.45°
C.60° D.75°
章末小结与质量评价
[综合考法融会]
考法一
[例1] 选C 对A、B整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受到重力(M+m)g、支持力N和已知的两个推力F,对于整体,由于两个推力刚好平衡,故B与地面间没有摩擦力,且有N=(M+m)g,故B、D错误;对A受力分析,A至少受重力mg、推力F、B对A的支持力N′,当推力F沿斜面的分力大于重力沿斜面的分力时,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当推力F沿斜面的分力小于重力沿斜面的分力时,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当推力F沿斜面的分力等于重力沿斜面的分力时,摩擦力为0,A错误;在垂直斜面方向上有N′=mgcos θ+Fsin θ(θ为斜劈倾角),故N′可能小于mg,C正确。
[对点训练]
1.选B 根据弹力方向的特点可知,斜台给足球的弹力的方向为垂直斜台斜向左上方,故A错误,B正确;由于摩擦力的方向与弹力的方向垂直,所以结合图中特点可知,摩擦力的方向应平行于斜台,既不是与v1的方向相反,也不是与v2的方向相反,故C、D错误。
2.选D 由图可知,物块P相对斜面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则物块P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故D正确,A、B、C错误。
考法二
[例2] 选AD 因为物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和物体所受的重力G与拉力F的合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分析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的变化可以转化为分析物体所受的重力G和拉力F的合力的变化。物体所受的重力G和拉力F的合力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若初始时F≥Gsin θ,则随着拉力F的增大,F合逐渐增大,由平衡条件可知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也逐渐增大,A正确。若初始时F<Gsin θ,则随着拉力F的增大,F合先减小后增大,由平衡条件可知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也先减小后增大,D正确。
[例3] 选AB 对滑块A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可得,物体B对滑块A的支持力NBA=,竖直挡板对滑块A的支持力NA=,根据力的相互性可知,滑块A对物体B的压力NAB=NBA=,滑块A对竖直挡板的压力NA′=NA=,C、D错误;再对滑块A和物体B组成的整体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地面对物体B的支持力N=(M+m)g,地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f=NA=,由力的相互性可知,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N′=(M+m)g,A、B正确。
[对点训练]
3.选B 由于单肩电脑包的重力不变,设肩带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肩带拉力为FT,包的质量为m,根据平衡条件得FTcos θ=mg,肩带较长时,肩带间夹角小,肩带的张力较小,肩带较短时,肩带间夹角大,肩带的张力较大,A错误,B正确;肩带对挂钩的合力始终等于包的重力不变,所以挂钩对肩带的作用力与肩带的长短无关,C、D错误。
考法三
[例4] 解析:题图甲和乙中的两个物体M1、M2都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的条件,首先判断与物体相连的细绳,其拉力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分别取C点和G点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平衡规律求解。
(1)图1中细绳AD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悬挂质量为M1的物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细绳AC段的拉力FTAC=FTCD=M1g
图2中由FTEGsin 30°=M2g,得FTEG=2M2g
所以=。
(2)图1中,FTAC、NC、M1g三个力之间的夹角都为120°,根据平衡规律有NC=FTAC=M1g,NC的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指向右上方。
(3)图2中,根据平衡规律有FTEGsin 30°=M2g,FTEGcos 30°=NG,所以NG==M2g,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1) (2)M1g,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指向右上方
(3)M2g,方向水平向右
[对点训练]
4.选AC 如图所示,悬挂衣服的挂钩是光滑的,两侧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是相等的。假设绳子的长度为x,两竖直杆间的距离为L,则xcos θ=L,绳子一端在上下移动的时候,绳子的长度不变,两杆之间的距离不变,则θ角度不变;两侧绳子的合力向上,大小等于衣服的重力,由于夹角不变,所以绳子的拉力不变,A正确,B错误;当杆向右移动后,根据xcos θ=L,即L变大,绳长不变,
所以θ减小,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大,绳子的拉力变大,C正确;绳长和两杆距离不变的情况下,θ不变,所以挂的衣服质量变化,不会影响悬挂点的移动,D错误。
[价值好题精练]
1.选B 小孩的重力和两根绳子拉力的合力等大反向,合力一定,两分力夹角越大,分力越大,所以夹角越大,绳子拉力越大,则乙中绳子容易断,故B正确。
2.选D 对O点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F1的竖直分力小于F2的竖直分力,F1的水平分力等于F2的水平分力,故A、B、C错误,D正确。
3.选C 设AB两端铜线上拉力分别为FA、FB,铜线质量为m,在水平方向,ABC整体受力平衡,有:FAsin α=FBsin β;在竖直方向,BC段受力平衡,有:FBcos β=mg,在竖直方向,AC段受力平衡,有:FAcos α=mg;联立解得:tan α=3tan β,所以,α=60°,故A、B、D错误,C正确
7 / 7(共49张PPT)
章末小结与质量评价
第 三 章
1
一、知识体系建构——理清物理观念
2
二、综合考法融会——强化科学思维
3
三、价值好题精练——培树科学态度和责任
CONTENTS
目录
一、知识体系建构——
理清物理观念
二、综合考法融会——
强化科学思维
[例1]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质量为M的三角形斜劈上,现用大小均为F、方向相反的水平力分别推A和B,它们均静止不动,则(重力加速度取g)( )
A.A与B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B与地面之间可能存在摩擦力
C.B对A的支持力可能小于mg
D.地面对B的支持力为Mg
考法(一) 弹力和摩擦力
√
[解析] 对A、B整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受到重力(M+m)g、支持力N和已知的两个推力F,对于整体,由于两个推力刚好平衡,故B与地面间没有摩擦力,且有N=(M+m)g,故B、D错误;
对A受力分析,A至少受重力mg、推力F、B对A的支持力N′,当推力F沿斜面的分力大于重力沿斜面的分力时,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当推力F沿斜面的分力小于重力沿斜面的分力时,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当推力F沿斜面的分力等于重力沿斜面的分力时,摩擦力为0,A错误;在垂直斜面方向上有N′=mgcos θ+Fsin θ(θ为斜劈倾角),故N′可能小于mg,C正确。
[融会贯通]
1.弹力和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1)弹簧弹力与弹簧形变量的关系:F=kx。
(2)静摩擦力:0<f静≤f静max。
(3)滑动摩擦力:f=μN。
(4)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
物理观念 情境 模型 方向
弹力 斜面上的物体 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杆 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绳 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摩擦力 水平 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倾斜 续表
2.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的比较
摩擦力 项目 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
定义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
方向 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作用效果 阻碍相对运动 阻碍相对运动趋势
续表
[对点训练]
1.体育课上某同学将足球踢向斜台,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足球与斜台作用时,足球受到斜台的弹力和摩擦力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弹力方向垂直于斜台斜向右下方
B.弹力方向垂直于斜台斜向左上方
C.摩擦力方向与v1的方向相反
D.摩擦力方向与v2的方向相反
√
解析:根据弹力方向的特点可知,斜台给足球的弹力的方向为垂直斜台斜向左上方,故A错误,B正确;由于摩擦力的方向与弹力的方向垂直,所以结合图中特点可知,摩擦力的方向应平行于斜台,既不是与v1的方向相反,也不是与v2的方向相反,故C、D错误。
2.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粗糙斜面,一物块P静止在斜面上,则( )
A.物块P相对斜面无运动趋势
B.物块P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C.物块P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
D.物块P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
√
解析:由图可知,物块P相对斜面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则物块P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故D正确,A、B、C错误。
[例2] (多选) 如图所示,物体在沿粗糙斜面向上的
拉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在F逐渐增大到物体即将
相对于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可
能(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考法(二) 共点力的平衡问题
√
√
[解析] 因为物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斜
面对物体的作用力和物体所受的重力G与拉力F的合
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分析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
的变化可以转化为分析物体所受的重力G和拉力F的
合力的变化。
物体所受的重力G和拉力F的合力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若初始时F≥Gsin θ,则随着拉力F的增大,F合逐渐增大,由平衡条件可知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也逐渐增大,A正确。若初始时F<Gsin θ,则随着拉力F的增大,F合先减小后增大,由平衡条件可知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也先减小后增大,D正确。
[例3] (多选)将一横截面为扇形的物体B放在水平面上,一小滑块A放在物体B上,如图所示,除了物体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之外,其余接触面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已知物体B的质量为M、滑块A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当整个装置静止时,A、B接触面的切线与竖直挡板之间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融会贯通]
1.解决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四种方法
物理观念 情境 模型建构 方法
静态平衡 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合成法
静态平衡 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将其中一个力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则其分力和其他两个力满足平衡条件 分解法
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力的作用时,将物体所受的力分解为相互垂直的两组,每组都满足平衡条件 正交分解法
续表
动态平衡 物体受到三个力作用,一个力不变,另外两个力方向发生变化,且满足平衡条件 图解法
续表
2.平衡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
问题类型 情境 模型建构 分析方法
临界问题 ①轻绳恰好断开②刚好固定在某点 涉及当某物理量发生变化时,会引起其他几个物理量的变化,从而使物体的平衡状态恰好出现的问题 假设法
解析法
图解法
极值问题 ①某力不能超过②两物体恰好脱离 涉及在力的变化过程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 [对点训练]
3. 如图所示,单肩电脑包的肩带是由一条长度可调节的尼龙纤维材料制成的。设电脑包装满时总质量不变,当单肩电脑包以不同的肩带长度悬挂在固定的光滑挂钩上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肩带较长时,肩带的张力更大
B.肩带较短时,肩带的张力更大
C.肩带长度增大时,挂钩对肩带的作用力增大
D.肩带长度缩短时,挂钩对肩带的作用力减小
√
解析:由于单肩电脑包的重力不变,设肩带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肩带拉力为FT,包的质量为m,根据平衡条件得FTcos θ= mg,肩带较长时,肩带间夹角小,肩带的张力较小,肩带较短时,肩带间夹角大,肩带的张力较大,A错误,B正确;肩带对挂钩的合力始终等于包的重力不变,所以挂钩对肩带的作用力与肩带的长短无关,C、D错误。
[例4] 如图甲所示,细绳AD跨过固定的水平轻杆BC右端的轻质光滑定滑轮悬挂一质量为M1的物体,∠ACB=30°;图乙中轻杆HG一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端G通过细绳EG拉住,EG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在轻杆的G点用细绳GF悬挂一质量为M2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求:
考法(三) “活结”与“死结”、“动杆”与“定杆”模型
(1)细绳AC段的张力FTAC与细绳EG的张力FTEG之比;
[解析] 题图甲和乙中的两个物体M1、M2都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的条件,首先判断与物体相连的细绳,其拉力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分别取C点和G点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平衡规律求解。
(2)轻杆BC对C端的支持力;
[答案] M1g,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指向右上方
[解析] 图1中,FTAC、NC、M1g三个力之间的夹角都为120°,根据平衡规律有NC=FTAC=M1g,NC的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指向右上方。
(3)轻杆HG对G端的支持力。
[融会贯通]
1.“活结”与“死结”模型
(1)“活结”一般是由轻绳跨过光滑滑轮或者绳上挂一光滑挂钩而形成的。绳虽然因“活结”而弯曲,但实际上是同一根绳,所以由“活结”分开的两段绳上弹力的大小一定相等,两段绳合力的方向一定沿这两段绳夹角的平分线。
(2)“死结”两侧的绳因结而变成了两根独立的绳,因此由“死结”分开的两段绳上的弹力不一定相等。
2.“动杆”与“定杆”模型
(1)“动杆”:即杆用转轴或铰链连接,当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杆所受到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着杆,否则会引起杆的转动。如图甲所示,若C为转轴,则轻杆在缓慢转动中,弹力方向始终沿杆的方向。
(2)“定杆”:若轻杆被固定不发生转动,则杆所受到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如图乙所示,水平横梁的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B装有一个小滑轮,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重物m。滑轮对绳的作用力应为图丙中两段绳中拉力F1和F2的合力F的反作用力,即AB杆弹力的方向不沿杆的方向。
[对点训练]
4.(多选)如图所示,轻质不可伸长的晾衣绳两端分别固定在竖直杆M、N上的a、b两点,悬挂衣服的衣架挂钩是光滑的,挂于绳上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只人为改变一个条件,当衣架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的右端上移到b′点,绳子拉力不变
B.绳的两端高度差越小,绳子拉力越小
C.将杆N向右移一些,绳子拉力变大
D.若换挂质量更大的衣服,则衣架悬挂点右移
√
√
解析: 如图所示,悬挂衣服的挂钩是光滑
的,两侧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是相等的。假设
绳子的长度为x,两竖直杆间的距离为L,则
xcos θ=L,绳子一端在上下移动的时候,绳子
的长度不变,两杆之间的距离不变,则θ角度不变;两侧绳子的合力向上,大小等于衣服的重力,由于夹角不变,所以绳子的拉力不变,A正确,B错误;
当杆向右移动后,根据xcos θ=L,即L变大,绳长不变,所以θ减小,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大,绳子的拉力变大,C正确;绳长和两杆距离不变的情况下,θ不变,所以挂的衣服质量变化,不会影响悬挂点的移动,D错误。
三、价值好题精练——
培树科学态度和责任
1. “荡秋千”是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玩的游戏。如图中两个体重相同的小孩坐在秋千上,两秋千的绳子是一样的。当秋千静止时,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绳子易断
B.乙中绳子易断
C.甲、乙中的绳子一样易断
D.无法确定
√
解析:小孩的重力和两根绳子拉力的合力等大反向,合力一定,两分力夹角越大,分力越大,所以夹角越大,绳子拉力越大,则乙中绳子容易断,故B正确。
2.如图所示,蜘蛛用蛛丝将其自身悬挂在水管上,并处于静止状态。蛛丝OM、ON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α、β(α>β)。用F1、F2分别表示OM、ON的拉力,则( )
A.F1的竖直分力大于F2的竖直分力
B.F1的竖直分力等于F2的竖直分力
C.F1的水平分力大于F2的水平分力
D.F1的水平分力等于F2的水平分力
√
解析:对O点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F1的竖直分力小于F2的竖直分力,F1的水平分力等于F2的水平分力,故A、B、C错误,D正确。
3. 如图所示,山坡上两相邻高压塔A、B之间架有匀质粗铜线,平衡时铜线呈弧形下垂,最低点在C处,已知弧线BC的长度是AC的3倍,而左塔B处铜线的切线与竖直方向成β=30°角。问右塔A处铜线的切线与竖直方向成角α应为( )
A.30° B.45°
C.60° D.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