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中国科学家率先使用人工智能(AI)辅助的方法,通过蛋白质结构预测和分类,发现了具有独特功能的新型脱氨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脱氨酶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B.脱氨酶中的N主要存在于游离的氨基中
C.脱氨酶能与底物结合,从而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脱氨酶等蛋白质的合成都起始于游离的核糖体
2.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太乙真人取藕粉为哪吒重塑肉身。藕粉提取自荷花的变态茎——莲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莲藕细胞中结合水的存在形式主要是水与蛋白质、糖原结合
B.莲藕细胞的细胞膜具有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功能
C.莲藕中的纤维素和淀粉空间结构不同,但组成单体相同
D.莲藕中ATP彻底水解的产物可用于合成RNA
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
②叶绿体以类囊体堆叠的方式扩大膜面积,有利于捕获光能
③线粒体是“动力车间”,具有双层膜结构,内外膜上均分布有催化ATP合成的酶
④溶酶体的膜成分可能被修饰,以防止被内部水解酶降解
⑤中心体是由两个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与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④
4.中国农业大学发现拉恩氏菌能吸收亚硒酸盐,为探究亚硒酸盐吸收的影响因素,研究人员将拉恩氏菌培养在适宜浓度的亚硒酸盐培养液中,同时给予一定的条件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亚硒酸盐的含量,具体实验过程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处理方式 培养液中亚硒酸盐的含量
① 加入通道蛋白(Aqpz)抑制剂 +++++++
② 加入呼吸抑制剂 ++++++
③ 加入亚硫酸盐 +++++++
④ 不加入Aqpz抑制剂和呼吸抑制剂 +++
注:“+”代表培养液中亚硒酸盐含量,“+”越多代表培养液中亚硒酸盐含量越高
A.①②为实验组,③④为对照组
B.由①②④可知拉恩氏菌吸收亚硒酸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
C.Aqpz与亚硒酸盐结合,其数量与物质运输速率有关
D.Aqpz可运输亚硒酸盐和亚硫酸盐,说明Aqpz不具有专一性
5.实验中实验材料和实验操作都直接关系到实验目的的达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材料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黑藻叶肉细胞 适宜浓度KNO3溶液 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自动
B 洋葱根尖分生区 复原制作临时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C 菠菜叶 撕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 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膜结构
D 香蕉 将丝状物溶解在2mol/L的NaCl溶液中,加入适量二苯胺试剂混合均匀后水浴加热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A.A B.B C.C D.D
6.科学探究要选择合适的科学方法,下列有关实验与科学方法对应正确的是( )
A.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探索历程——提出假说法
B.分离细胞中的细胞器——密度梯度离心法
C.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完全归纳法
D.探究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的来源——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7.某酵母菌以葡萄糖为底物的3种呼吸途径中,部分物质变化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界中途径一只发生在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基质和内膜上
B.途径二和途径三的存在,使酵母菌能在某些不良环境下生存
C.途径二葡萄糖中的能量最终都转移到了乙醇和少量ATP中
D.利用酵母菌酿酒时会发生途径二,温度应控制在30~35℃
8.农谚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经验的总结,其中蕴含着很多生物学原理,如:①稀三箩,密三箩,不稀不密收九箩;②玉米套大豆,十年九不漏;③清明前后,种瓜点豆;④白天热来夜间冷,一棵豆儿打一捧;⑤锅里无柴难烧饭,田里无粪难增产;⑥伏日深耕田,赛过水浇园。这些古代智慧与现代农业科学高度契合,下列匹配关系中不合理的是( )
A.①②都可以实现光能的分配优化
B.③可以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
C.④可促进光合作用、减少呼吸消耗
D.⑤⑥可以增大光合作用速率
9.图1表示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核DNA数的变化,图2、图3分别表示高等动物甲和高等植物乙有丝分裂某时期的图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BC段和EF段形成的原因分别是着丝粒的分裂和DNA的复制
B.图2所示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对应图1中的FG段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首先找出图2所示时期的细胞,再找其他时期的细胞
D.图3中的结构H为赤道板,与该结构形成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10.端粒被称作细胞分裂次数的时钟,正常动物细胞在衰老之前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约为50次,这个极限是端粒逐渐缩短导致的。端粒酶能够将变短的DNA末端重新加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衰老细胞的功能、核基因的表达等均显著下降
B.老年人头发变白主要是由于黑色素细胞中缺乏酪氨酸酶导致的
C.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和后期存在的端粒数目不同
D.癌细胞能无限增殖可能是由于其细胞内端粒酶活性较高
11.我国劳动人民利用传统发酵技术制作出大量美味食品,如果酒、果醋、酱油、腐乳、泡菜等,传承和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饮食文化。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发酵工程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下列关于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啤酒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都是天然菌种
B.果醋、酱油、腐乳的发酵利用的主要菌种都是真核生物
C.发酵结束后,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进行分离和干燥即可得到产品
D.发酵条件变化不仅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会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途径
12.为宣传正确佩戴口罩可降低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风险,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中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置于距正确佩戴口罩的实验者口部50cm处,然后对着培养基讲话1min或咳嗽2次,再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观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基中的牛肉膏为微生物的生长主要提供碳源、氮源、磷酸盐和维生素
B.实验中需将未接种的培养基与处理后的培养基一起放入37℃恒温箱中培养1~2d
C.为了防止蛋白质变性,不能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进行灭菌
D.培养结束后可根据菌落的数目、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确定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13.植物甲抗旱、抗病能力强,植物乙分蘖能力强,结实性好。科研人员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出兼有甲、乙优良性状的植物丙,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中的混合酶溶液中有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B.过程②中常用灭活病毒或PEG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C.融合的原生质体再生出细胞壁后才能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D.过程④和⑤的培养基中均需要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14.研究人员利用分化的体细胞培育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及利用iPS细胞衍生分化形成多种体细胞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体细胞相比,经①重编程得到的iPS细胞的分裂能力和分化程度均提高
B.过程②需要将含iPS细胞的培养液置于95%的氧气和5%的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中
C.③衍生分化过程需要导入不同的基因以诱导iPS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
D.使用iPS细胞治疗相关疾病理论上可避免免疫排斥反应和胚胎伦理争议
15.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分离、纯化DNA片段的技术。在凝胶中DNA分子的迁移速率与凝胶浓度、DNA分子构象等有关。超螺旋DNA以超螺旋形式存在,分子体积小;线性DNA分子伸展,在凝胶中移动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大;开环DNA是由环状DNA双链中的一条链发生断裂形成,分子更松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泳缓冲液在电泳过程中能维持合适的pH,并具有一定的导电性
B.DNA分子在电场作用下,会朝着与它们所带电荷相同的电极移动
C.电泳时电泳指示剂加在凝胶中,核酸染料与PCR产物混合加入加样孔
D.三种构象的DNA在不同浓度的凝胶中迁移速率一定不同
16.幽门螺杆菌(Hp)与胃炎、胃食管反流病等多种疾病有关。科研人员将Hp的Ipp20基因作为目的基因,通过基因工程制备出相应的疫苗,操作流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PCR扩增目的基因时理论上第4次循环产物中含两种引物的DNA片段占7/8
B.将目的基因插入质粒时,最佳方案中需要用的酶有XhoI、PstI和DNA连接酶
C.培养基A中添加的抗生素是潮霉素,培养基B中添加的抗生素是氯霉素
D.过程③需要用Ca2+处理大肠杆菌,使其处于易于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状态
二、解答题
17.我国科研团队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比普通水稻具有更强的抗盐碱和抗菌能力的海水稻。为探究盐胁迫下植物的抗盐机理及其对生长的影响,某科研团队用NaCl溶液模拟盐碱环境,对普通水稻和培育的两种海水稻J品种、P品种进行处理,测得可溶性糖和丙二醛(MDA,一种生物膜磷脂氧化后的有害产物)含量的变化分别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曲线显示,随着盐浓度的增加,与普通水稻相比,海水稻体内 。由此推测海水稻适应高盐环境的可能机制是 。
(2)与海水稻相比,普通水稻SOD酶(一种抗氧化酶,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在高盐环境下的活性下降程度更大。结合图2中MDA含量的检测结果,从细胞结构的角度尝试解释盐碱地对普通水稻的影响: 。
(3)科研团队还发现,海水稻的抗菌特性与其细胞分泌的抗菌蛋白有关。抗菌蛋白在细胞内的加工过程需要的细胞器有 ,分泌过程利用了细胞膜具有 特点。
(4)耐盐碱水稻是指能在盐浓度3g/kg以上的盐碱地生长、亩产量为300kg以上的水稻品种。根据以上实验结果还不能说明海水稻P品种比J品种的耐盐碱能力强,原因是 。
18.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尤其是在更年期后的女性中更为常见,图1为乳腺癌细胞细胞周期示意图,图2为雌激素调控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机理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细胞周期可表示为 (用小写字母和箭头表示),体外培养乳腺癌细胞时培养液中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用32P标记,标记物被大量利用的时期是 (填“G1”“S”“G2”或“M”)期。
(2)胸苷(TdR)双阻断法可使细胞周期同步化。若G1、S、G2、M期依次为10h、7h、3h、1h,经一次阻断,S期细胞立刻被抑制,其余细胞最终停留在G1/S交界处;洗去TdR可恢复正常的细胞周期,若要使所有细胞均停留在G1/S交界处,第二次阻断应该在第一次洗去TdR之后 h到 h进行。
(3)有科学家研究表明,雌激素能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据图2分析其机理是: 。
19.某些癌细胞表面有大量膜蛋白PD-L1,PD-L1能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的活化,使癌细胞实现免疫逃逸。临床上可利用抗PD-1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癌症治疗。制备过程如下:
(1)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运用了 和 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得到 的杂交瘤细胞。
(2)将(1)所得细胞接种到多孔培养板上,一段时间后进行抗体阳性检测,检测原理如图1。
在检测时需要将PD-1蛋白固定于固相载体表面制成固相抗原,并加入待测样本,样本取自多孔板培养槽中的 (填“细胞”或“上清液”)。加入酶标抗体后一段时间,需要用洗涤剂将未与抗PD-1抗体结合的酶标抗体洗去,原因是 。
(3)CD28是T细胞表面受体,PSMA为癌细胞表面的蛋白质,T细胞的有效激活依赖于CD28在癌细胞与T细胞结合部位的聚集。科研人员在杂交瘤细胞的基础上,获得了双杂交瘤细胞以产生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可诱导T细胞定向杀伤肿瘤细胞,如图2。
①制备双杂交瘤细胞过程:先将 分别注射到小鼠体内,分离出B淋巴细胞,诱导其与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得到两种杂交瘤细胞,再诱导两种细胞融合。成功融合的细胞称作双杂交瘤细胞。
②双特异性抗体还可以携带抗肿瘤药物应用于肿瘤治疗,其优势是 。
20.除草剂的有效成分草甘膦能够专一地抑制植物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从而使植物体内多种代谢途径受到影响而导致植物死亡。草甘膦没有选择性,它在除掉杂草的同时也会使作物受损。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培育抗草甘膦的作物。我国云南大学的科研人员从青麻、长芒苋、黑麦草等生物体内获得抗草甘膦(EPSPS)的基因并利用农杆菌转化法成功培育出了抗草甘膦的油菜、玉米、棉花及烟草等植物。其大致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①过程需要加入 酶,获得抗EPSPS基因后,可利用 技术大量扩增,其前提是 ,以便合成相应引物。若外源抗EPSPS基因两端序列与Ti质粒上限制酶识别序列不同,为保证二者定向拼接,据图分析可在两种引物的 端添加相应的限制酶识别序列。
(2)过程②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除了含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和复制原点外还必须有位于基因上游的 和位于基因下游的 ,前者的作用为 。
(3)给转基因玉米幼苗,喷施致死浓度的草甘膦(除草剂)可以筛选出转基因玉米植株,依据是 。
三、实验题
21.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可随光照强度改变而转移位置,根据其运动轨迹可分为避光反应和聚集反应,如图1所示。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细胞中存在识别光信号的受体,使叶绿体对不同的光照强度做出响应。测得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面积占整个细胞的比值、细胞光合速率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 的原理提取光合色素。叶绿素等光合色素能将光能转化为 ,用于暗反应中有机物的合成过程。
(2)据图1分析,叶绿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会改变方向。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 (填“正面”或“侧面”)朝向光源,其意义是 。
(3)据图2分析,ab段叶绿体发生 (填“避光反应”或“聚集反应”),限制该阶段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为 。
(4)为了研究引起叶绿体发生避光反应和聚集反应的光质是红光、远红光还是蓝光,以适宜自然光照处理后的植物细胞为材料,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设计实验思路为 。
参考答案
1.B
2.A
3.D
4.B
5.C
6.A
7.B
8.D
9.C
10.D
11.D
12.C
13.B
14.D
15.A
16.B
17.(1) 可溶性糖含量高 高盐环境下,海水稻通过增加细胞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提高水稻细胞渗透压,促进细胞吸水,减缓高盐环境对水稻的伤害
(2)普通水稻细胞内SOD酶活性低,细胞易受到氧化损伤,导致生物膜结构和功能受损,进而导致 MDA 的累积量更大,水稻无法正常生长
(3) 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一定的流动性
(4)盐浓度超过3gkg,P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比J高,但J品种比P品种的MDA含量低
18.(1) b→b S
(2) 7 14
(3)雌激素通过促进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G1期细胞进入到S期,促进了细胞增殖。
19.(1) 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细胞融合 既能迅速大量增殖,又能产生抗体
(2) 上清液 待测液中即使没有抗PD-1抗体,游离的酶标抗体也可以催化酶促反应底物发生反应而出现蓝色,洗去游离的酶标抗体可避免出现假阳性现象
(3) PSMA、CD28 既能与肿瘤细胞特异性结合,又能与抗肿瘤药物特异性结合,从而降低了抗肿瘤药物的副作用(提高了抗肿瘤药物的靶向性)
20.(1) 逆转录 PCR 已知抗EPSPS基因两端部分核苷酸序列 5'
(2) 启动子 终止子 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驱动基因的转录
(3)抗草甘膦(EPSPS)基因随T-DNA整合到玉米细胞染色体上,使转基因玉米植株具有抗除草剂草甘膦的特性,可以抵抗草甘膦的影响而不死亡,而转基因未成功的玉米植株没有除草剂抗性基因,不具备抵抗草甘膦的特性,喷施致死浓度的草甘膦(除草剂)后会死亡
21.(1) 光合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 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
(2) 侧面 能避免叶绿体被灼伤
(3) 聚集反应 光照强度
(4)实验设计思路:以适宜自然光照处理后的植物细胞为材料,设置6组实验,分别给予不同条件的光照,分别为弱红光、强红光、弱远红光、强远红光、弱蓝光、强蓝光。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内叶绿体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