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石弓学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石弓学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25 09:4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3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人民银行”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建立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2.下列两图体现的历史事件的共同之处是( )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农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在分到的土地上插界标 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A.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保障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C.确立了土地公有制 D.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3.“从这一天起,中国再也没有一寸领土由外国管治了,在中华民族的自强奋斗史上,这是件大事,值得欢欣庆祝。”“大事”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B.抗美援朝胜利 C.香港回归祖国 D.澳门回归祖国
4.1945年,李氏夫妇创办糕点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们生意兴旺。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李氏夫妇最有可能的状况是( )
A.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
B.不能继续经营,但可以以此获得部分收益
C.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
D.不能继续经营,糕点厂被国家没收
5.1958年,河南林县人民历时十年,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建了“人工天河”红旗渠,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凿通211个隧洞,总长度达1500公里。这一壮举主要反映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A.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工程建设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C.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D.国际援助对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
6.观察下列新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曲线,其中出现阶段“Ⅲ”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经济调整 B.改革开放的需要
C.环境保护的需要 D.农村改革展开
7.《人民日报》报道的标题:1979年1月1日——《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1979年1月7日——《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1979年1月9日——《切实抓好三中全会精神的传达和学习》;1979年1月14日——《建立严格责任制促进农业大增产》这些标题共同反映了( )
A.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D.国企改革的开始
8.某同学正在设计“新中国防建设成就展”,以下条件可以入选“峥嵘多月,奠基立业”的是( )
①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②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③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④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面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的是( )
A.打土豪,分田地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10.下列图表中的经济发展趋势充分证明了( )
A.“一国两制”制度的正确性 B.“九二共识”利于两岸交往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可行性 D.“求同存异”方针得到认同
11.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是陆军,军队武器装备性能落后,威力弱小。后来逐渐形成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等诸军兵种合成的强大人民军队。这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 )
A.指挥更加成熟 B.作风优良 C.朝现代化奋进 D.作战勇敢
12.2024年举办的在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多项创新科技产品为消费者带来全新体验例如,可垂直升降的“空中的士”能帮助乘客避免地面交通拥堵;智能咖啡机机器人仅需75秒即可制作一杯高品质咖啡;搭载AI算法的“智能炒菜机”能根据预设程序烹饪口感出色的菜品。下面适合该展览的主题是( )
A.科技赋能生活 B.推动绿色出行
C.传承经典技艺 D.文化交流融合
13.2024年,中国最令人期待的武器有轰20隐形轰炸机、单兵无人机、福建号航母和096核潜艇。轰20将补齐空军短板,单兵无人机提高!兵作战能力,福建号航母增强海军实力,而096核潜艇拥有战略反击能力,是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共同反映了( )
A.我国逐步走上了科技强军之路 B.火箭军成为我国五大军种之一
C.加强国防建设是我国中心任务 D.我国的海军历史悠久,实力强
14.下面为某教科书中列举的不同时期中国人的愿望,这些变化反映了( )
A.对外政策的不断调整 B.国家经济体制的转轨
C.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D.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
15.2025年是《反分裂国家法》颁布20周年,该法第五条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由此可见( )
A.“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B.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C.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当前最主要任务 D.和平统一是实现两岸统一的唯一途径
二、辨析改错(每题2分,共8分)
16.下面判断正确的打“√”号,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1997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 】改正:
(2)1991年党中央宣布开放浦东新区,使浦东迅速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
【 】改正:
(3)1972年,美国总统杜鲁门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 】改正:
(4)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升入太空。
【 】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铁路总里程有一半处于瘫痪状态——民航航线只有12条,主要运输工具还是畜力车和木帆……1953年起,国家投资向交通运输倾斜,改造和新建了一批铁路、公路、港口码头、民用机场,提高了西部和边远地区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覆盖程度,新开辟了国际、国内水路和空中航线。
——节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白皮书
材料二
2019年8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显示,2018年末,我国高铁营业总里程3万公里,是2008年的44.5倍,高铁营业里程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的三分之二,我国高铁营业总里程居世界第一位。
——摘编自侯隽《亲历者王梦恕:坐中国高铁感受中国速度》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交通建设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高铁建设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交通发展的建议。(2分)
18.外交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外在表现,历史经验充分证明,弱国无外交。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1956—1974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时间 1956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建交国家数/个 25 49 54 69 87 88 95
材料三 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国初步形成了“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全方位的外交格局,形成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对外工作大协同局面,使中国对外交往在不同层次上都取得显著成就,在形成立体化外交格局方面也取得历史性突破,为我国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摘编自《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外交的变革与成就》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国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 谈谈你对新中国外交的认识。(4分)
四、活动与探究。
19.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与活动。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以来的科技大事记(部分)
(1)材料中1956年的科技成就是新中国成立后哪一历史事件的成果_____。任意列举一位与材料中1964年科技成果有关的科学家______。材料中2003年科技成果表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____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3分)
(2)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任选一个阶段,补充一例材料之外的科技成就,并简述取得该成就的伟大意义。(5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活动形式学习宣传科技变化。(4分)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A D B C A C A C A C A A C A
一、选择题。
二、辨析改错题
16.(1)× 把“1997年”改为“1999年”
(2) 把“1991年”改为“1990年”
(3)把“杜鲁门”改为“尼克松”
(4)√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1) 变化:从交通设施瘫痪、交通方式落后、交通线路少,变为国家投资改造和新建交通设施,提高西部和边远地区交通基础设施覆盖程度,开辟更多国际国内航线。原因:新中国成立,社会环境稳定;国家重视,实施经济建设计划;人民建设热情高涨。
(2) 成就:高铁营业总里程增长迅速,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的三分之二,居世界第一位。影响:完善交通运输网络,方便出行,促进地区交流和多方面发展,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
(3) 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注重科技创新;加强交通管理;关注偏远和欠发达地区交通建设;参与国际交通合作等。
18.(1)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重要因素: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的改善;中日恢复邦交;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等等。(任答2点即可)。
(3)外交布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认识:国家利益是外交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综合国力强大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保障。
四、活动与探究
19.(1)一五计划(1分) 邓稼先等(1分)三(1分)
(2)示例一:(任意1个,其他言之有理即可)
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分)
成果: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2分)
意义: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增强了我国的科技实力,大大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2分)
示例二: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分)
成果: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2分)
意义: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增强了我国的科技实力;大大提高了国际地位,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2分)
(3)从奋起直追到自主设计、研发再到某些科技领域领先世界。(2分,言之有理即可)
参观科技馆;设计科技宣传报;进行科技主题宣讲;观看科技发展纪录片等;(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