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西省运城市河津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
1.一质点在xOy平面内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质点沿x方向可能做匀速运动
B.质点沿y方向一定做匀速运动
C.若质点沿y方向始终匀速运动,则x方向可能先加速后减速
D.若质点沿y方向始终匀速运动,则x方向可能先减速后反向加速
2.某静电场中有电场线与x轴重合,x轴上各点电势φ分布如图所示,图线关于纵轴对称,则( )
A.x1处和-x1处场强方向相同 B.x1处和-x2处场强大小相等
C.某带电粒子在x2处和-x2处电势能相等 D.某带电粒子在x2处的电势能大于在-x2处的电势能
3.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v表示物体的瞬时速度,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t表示物体运动的时间,h代表其离抛出点的高度,Ek代表动能,Ep代表势能,以抛出点为零势能面.下列所示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4.关于核能,下述正确的是
A.它是可再生能源
B.它只能通过重核裂变获得
C.它是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时放出的能量
D.重核裂变的反应速度无法控制
5.如图所示,汽车以的速度匀速驶向路口,当行驶至距路口停车线处时,绿灯还有熄灭。由于有人横向进入路口,该汽车在绿灯熄灭前要停在停车线处,则汽车运动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D是理想二极管,L是带铁芯的线圈,其直流电阻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闭合瞬间,B先亮A后亮
B.S闭合瞬间,A先亮B后亮
C.电路稳定后,在S断开瞬间,A闪亮一下,然后逐渐熄灭
D.电路稳定后,在S断开瞬间,A、B都是熄灭状态
二、多选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 )
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保持不变
B.给篮球打气时越来越费劲,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作用
C.能源危机是指能量的过度消耗,导致自然界的能量不断减少
D.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使得液面存在表面张力
E.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时,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接近同温度下水的饱和气压,水蒸发得越慢
8.如图所示,在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实线MN是一条方向未标出的电场线,虚线AB是一个电子仅在静电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设电子在A、B两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A、aB且aA>aB,电势能分别为EpA、Ep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一定从A向B运动
B.Q靠近M端且为负电荷
C.无论Q为正电荷还是负电荷,一定有EpAD.A点电势一定高于B点电势
9.如图所示,两端开门、内径均匀的玻璃弯管竖直固定,两段水银柱将空气柱B封闭在玻璃管左侧的竖直部分。左侧水银柱A有一部分在水平管中。若保持温度不变。向右管缓缓注入少量水则稳定后( )
A.右侧水银面高度差h1增大 B.空气柱B的长度增大
C.空气柱B的压强增大 D.左侧水银面高度差h2减小
10.在研究光电效应现象时,用到了下面的装置和图像。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弧光灯照射锌板,验电器的锡箔张开,由此说明锌板带正电
B.图乙中,向右移动滑片,微安表读数变小,可以测量遏止电压
C.图乙中,可以研究单位时间发射的光电子数与照射光的强度的关系
D.图丙中,强、弱黄光的图像交于U轴同一点,说明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与光的强度无关
三、实验题
11.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圆锥摆演示仪来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图甲是演示仪的简化示意图,细线下面悬挂一个小钢球(直径忽略不计),细线上端固定在电动机转盘上,利用电动机带动钢球做圆锥摆运动。用转速测定仪测定电动机的转速,调节刻度板的位置,使刻度板水平且恰好与小钢球接触,但无相互作用力,用竖直放置的刻度尺测定细线悬点到刻度板的竖直距离,不计悬点到转轴间的距离。
(1)开动转轴上的电动机,让摆球转动起来形成圆锥摆。调节转速,当越大时,越 (选填“大”或“小”)。
(2)图乙为某次实验中的测量结果,其示数为 cm。
(3)用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重力加速度,其表达式为 。
12.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斜槽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调整末端切线水平;
②将白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白纸上面放上复写纸;
③用重锤线确定斜槽末端在水平地面上的投影点;
④让小球紧贴定位卡由静止释放,记录小球的落地点,重复多次,确定落点的中心位置;
⑤将小球放在斜槽末端,让小球紧贴定位卡由静止释放,记录两小球的落地点,重复多次,确定两小球落点的中心位置;
⑥用刻度尺测量距点的距离;
⑦用天平测量小球质量;
⑧分析数据,验证等式是否成立,从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⑤与步骤④中定位卡的位置应 ;
(2)步骤④与步骤⑤中重复多次的目的是 ;
(3)为了使小球与碰后运动方向不变,质量大小关系为 (选填“”、“”或“”);
(4)如图乙是步骤⑥的示意图,则步骤④中小球落点距点的距离为 .
四、解答题
13.如图所示为一种质谱仪的工作原理图,圆心角为90°的扇形区域OPQ中存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所有带电粒子经加速电压U加速后从小孔C射出,由磁场边界OP上N点垂直OP进入磁场区域,然后均从边界OQ射出,ON=l,不计粒子重力。
(1)若由静止开始加速的某种粒子X从边界OQ射出时速度方向与OQ垂直,其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求该粒子的比荷;
(2)若由静止开始加速的另一种粒子Y,其比荷是X粒子比荷的,求该粒子在磁场区域中运动的时间t。
14.如图甲所示, 半径的光滑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B为轨道的最低点,B点右侧的光滑水平面上紧挨B点有一静止的小平板车,平板车质量M=1kg,长度l=1m小车的上表面与B点等高,距地面高度、质量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圆弧最高点A由静止释放。取。试求:
(1)物块滑到轨道上的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若锁定平板车并在上表面铺上一种特殊材料,其动摩擦因数从左向右随距离均匀变化,如图乙所示,求物块滑离平板车时的速率;
(3)若解除平板车的锁定并撤去上表面铺的材料后,物块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物块仍从圆弧最高点A由静止释放,求物块落地时距平板车右端的水平距离。
15.甲、乙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分别沿 x轴正向和负向传播,波速均为 两列波在 时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求:
(1)开始,乙的波谷到达处的最短时间;
(2)内,处的质点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的次数。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C C D ADE CD BD BD
11. 小 18.50
12. (1)保持不变; (2)减少实验误差; (3)>; (4)0.3723(0.3721—0.3724)
13.(1) ;(2)
【详解】(1) X粒子在电场中加速的末速度为v0,由动能定理可得
在磁场中由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可得
由几何知识可知,粒子的轨道半径为
r=l
联立解得
(2)Y粒子在电场中加速的末速度为v1,由动能定理可得
在磁场中由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可得
又
解得
r1=2l
Y粒子在磁场中的轨迹如图所示,圆心为O1,则
由图可得
由三角函数可知
所以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联立解得
14.(1)30N
(2)1m/s
(3)0.2m
【详解】(1)物体从圆弧轨道顶端滑到B点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
解得
在B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N=30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在B点时物块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30N,方向竖直向下。
(2)根据图乙可知,物块在小车上滑行时的摩擦力做功
从物体开始滑到滑离平板车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v=1m/s
(3)当平板车不固定时,对物块有
对平板车有
经过时间t1物块滑离平板车,则 有
解得
t1=0.5s,(舍去另一解1s)
物体滑离平板车的速度
v物=vB-a1t1=2m/s
此时平板车的速度
物块滑离平板车做平抛运动,则有
解得
物块落地时距平板车右端的水平距离
x=(v物-v车)t2
解得
x=0.2m
15.(1)0.5s
(2)2次
【详解】(1)乙向左传播,其最靠近处的波谷位置的坐标为
乙的波谷到达处的最短时间为
(2)质点运动到正向最大位移时
即两列波的波峰同时到达位置,从图线可知甲、乙两列波的波长分别为40cm、60cm,由
可得甲、乙两列波的周期分别为
,
甲的波峰到达位置所需时间
(,,)
乙的波峰到达位置所需时间
(,,)
甲、乙两列波的传播时间相同,可知
可得
即
当且时,处的质点运动到正向最大位移处,;
当且时,处的质点运动到正向最大位移处,;
即在内,处的质点运动到正向最大位移处共有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