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25 16:3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检测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4年元旦假期我国部分地区迎来新一股冷空气,北方大部地区天寒地冻,东北部分地区降雪量惊人,当地人直呼“嘎嘎冷”。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1)和“我国部分城市天气预报表”(图2),元旦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到①和②之间 B.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C.北京白昼时间比广州短 D.南极出现极夜现象
2025年世界运动会将于8月7日至8月17日在中国四川成都举行,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次举办世界运动会。读地球公转图和中国政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2.世界运动会举办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上的B、C之间 B.太阳直射点最接近赤道
C.成都正处于高温多雨的季节 D.成都昼短夜长
3.在南充工作的小柳准备到时自驾车去成都观赛,他通过手机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搜索到导航图。若想了解前方详细路况,他需将导航地图( )
A.比例尺放大 B.图幅缩小 C.比例尺缩小 D.图幅不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下图为世界大洲和大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区人种为白种人 B.E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北冰洋
C.G是面积最大的海洋 D.②大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5.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为沧海,这种变化的实例有许多。“沧海桑田”的原意就是指海陆变迁。下列现象中,不能作为海陆变迁证据的是( )
A.在喜马拉雅山区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B.青藏高原上分布着许多动植物
C.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D.在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古河道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猴面包树是热带一种非常奇特的树木,树干粗大,喜温耐旱,干季时落叶以减少水分蒸发,湿季时可大量储水于树干中。图1为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区域示意图及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图2为猴面包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根据猴面包树的生长习性,推断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全年高温少雨 D.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7.如图示意湿季时的猴面包树景观,此图可能拍摄于( )
A.甲地2月 B.乙地2月 C.甲地8月 D.乙地8月
蒙古国地处亚洲腹地,畜牧业占GDP比重超30%,极大的放牧量使得70%的草地退化。2025年4月,蒙古国因极端干旱与强风天气,沙尘直达我国海南岛,我国东部多地发布沙尘、扬尘天气预警和居民防护提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我国气象部门发布沙尘天气预警的符号是( )
A.A B.B C.C D.D
9.蒙古国沙尘天气多发的人为原因是( )
A.草原广布 B.过度放牧 C.气候干旱 D.过度开垦
10.沙尘天气出现时,合理的防护措施有( )
①外出露营 ②佩戴口罩 ③关闭门窗 ④减少外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结合如下左列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11.国家推动乡村振兴的原因可能是( )
A.农村人口多于城市 B.城乡发展不平衡
C.乡村人口增长过快 D.我国粮食出现短缺
12.下列与建设和美乡村理念相符的做法是( )
①因地制宜,改造旧村庄、建立新村庄
②进行农户厕所污水、厨房污水、洗涤污水的有效治理
③保护村落特色文化传统 ④大拆大建,高标准建设美丽村庄
⑤进行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有效处理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阿普利亚地区位于意大利南部地中海沿岸,当地独有的传统民居“特鲁利”(上右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特鲁利”由大量石灰岩堆砌而成,屋顶呈圆锥形,墙体厚度可达两米,窗户少且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特鲁利”民居屋顶建造为圆锥形主要是为了( )
A.降低建造难度B.增加室内采光 C.方便雨季排水 D.提升建筑美感
14.“特鲁利”民居墙体厚、窗户少且小可以( )
A.隔热保温 B.抵御洪水 C.节约成本 D.阻挡风沙
15.“特鲁利”民居如今多被开发为旅游民宿,主要是因为其( )
A.建筑材料独特B.居住舒适度高 C.文化特色浓厚 D.室内设施齐全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于3月25日至28日在中国海南博鳌举行,年会主题是“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也是人口最多的大洲。读下左图六大洲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完成下面小题。
16.下列关于六大洲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大洋洲最高 B.亚洲高于非洲
C.欧洲高于北美洲 D.南美洲与北美洲相差不大
17.本论坛的召开为亚洲各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
A.消除各国之间的经济差距 B.解决各国的人口问题
C.加强各国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D.减少各国工厂的生产环节
2024年10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在俄罗斯喀山举行,宣布新增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9国为“金砖伙伴国”。此次扩员后,金砖机制覆盖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23个国家的市场。如上右图示意金砖国家分布。根据所学,完成下面小题。
18.图中金砖国家中,完全位于南半球的是( )
A.埃及 B.巴西 C.马来西亚 D.南非
19.金砖国家中石油出口大国有( )
A.俄罗斯、沙特B.阿联酋、印度 C.伊朗、巴西 D.埃及、中国
20.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金砖机制,是因为金砖机制有助于各成员( )
A.自主发展 B.民意相通 C.合作共赢 D.文化趋同
二、填空题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局部图,图2为图1中某两地的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甘蔗生长习性:喜温,喜光作物,最宜生长在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油橄榄生长习性:喜光照,适宜生长在冬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干燥的地区。
(1)将图1中①、③两地所属的气候类型与图2中气候资料A、B进行配对,依次是①一 ,③一 。
(2)图1的气候类型中④属干 气候。
(3)由于受到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同纬度的①②两种气候类型中降水更少的是
(4)根据材料二两种水果的生长习性,最有可能生长在图2中A气候所在地区的是 。
2.读“不同宗教建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的宗教建筑是 的教堂,该宗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2)图乙所示的宗教建筑是 的清真寺,该宗教的教徒被称为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3)图丙所示的宗教建筑是 的庙宇,该宗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起源于 。
3.“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国家战略,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和地区主要位于 (南/北)半球和 (东/西)半球。
(2)中欧班列是沿着丝绸之路经济带行走的,中欧班列联通了太平洋和 洋。图中海上丝绸之路途经A 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
(3)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经济合作带来的影响有( )
①扩大经济规模②促进经济发展③创造就业机会④消灭世界贫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丝绸之路经济带从西安出发到阿拉木图,发现阿拉木图与西安降水差异较大,造成该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因素。“中欧班列”陆上丝绸之路从我国西安出发经过莫斯科,最终到达荷兰鹿特丹,受纬度因素影响这三个城市中,最冷的是 。
(5)“一带一路”西接鹿特丹,鹿特丹位于欧洲西部的发达国家荷兰境内,中国与荷兰两国的政治、经济商谈属于“ ”(南北对话/南南合作)。
三、连线题(将下列气候现象与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进行正确配对)
(1)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A人类活动
(2)天津的年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 B地势
(3)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充沛,东侧降水少 C纬度
(4)赤道地区终年炎热,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 D地形
(5)城市“热岛效应” E海陆分布
(1) (2) (3) (4) (5)
四、判断题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
2.空气质量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利。( )
3.如果人口增长过慢或负增长,会造成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问题( )
4.亚洲东部和南部由于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所以人口稠密。( )
5.一般而言,经济水平越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其工业在经济中的占比越大( )
五、解答题
1.如图示意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及部分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 (纬线)附近。
(2)气候类型甲主要分布在图中 (填序号)地区,其气候特征是 ,这里生长着 (主要森林植被)。
(3)甲乙两种气候类型,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 ;乙丙两种气候类型,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的是 。
气象观测表明,近一百多年来全球气候有明显变暖趋势。人类燃烧煤炭、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越来越高,气温也随着升高。
(4)为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写出一条你能采取的实际行动。
2.某校地理课堂以“探究气候”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下图示意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及因纽特人生活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小组一:发现气候的分布规律
(1)同学们发现南、北回归线之间主要分布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 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 气候四种气候类型,它们的气温共同特点是 。
(2)AB两地降水较少的是 ,导致两地降水差异的原因是 分布;CD两地形成不同气候的原因是 位置的差异。
小组二:发现气候与农业、聚落的关系
香蕉是人们喜爱的水果。香蕉喜湿热,最宜气温24-32℃,怕低温、忌霜雪。
(3)下图中四种气候类型适宜种植香蕉的是 (填序号)。
(4)结合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生活场景中的传统服饰和传统民居,从中任选其一描述特点,并说明该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3.四大文明古国是指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和古埃及,它们是后来诸多文明的发源地,对其所在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读四大文明古国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四大文明古国均位于 (填“中高”或“中低”)纬度,位于热带和 带,气候适宜。由于尼罗河定期泛滥,在沙漠中形成了一条绿色走廊,由此孕育的文明古国是 。
(2)四大文明古国均分布在河流沿岸,试分析其原因。(至少答出两点)
(3)中国古代先民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创造出了璀璨的农耕文明。但农耕文明在青藏高原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请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说明农耕文明在青藏高原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的原因。
(4)“一带一路”倡议贯穿亚欧非大陆,连接了多个古代文明发源地。10多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铺就了一条共同发展繁荣之路,不断铸就新蓝图,结出新硕果。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至少答出两点)
(5)四大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文化遗产,请你献计献策。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检测题》答案
一、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D B D A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C A C B C D A C
二、1.(1) B A (2)热带沙漠 (3)② (4)油橄榄
2.(1)基督教 (2) 伊斯兰教 穆斯林 (3) 佛教 古印度
3.(1) 北 东 (2) 大西 苏伊士 (3)A(4) 海陆 莫斯科(5)南北对话
三、 B E D C A
四、1.正确 2.错误 3.错误 4.正确 5.正确
五、1.(1) 温带大陆性气候 赤道
(2) ③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落叶阔叶林
(3) 甲 乙
(4)植树造林;绿色出行;双面打印,节约纸张等。
2.(1) 草原 季风 全年高温(终年高温)
(2) B 海陆 纬度
(3)丁
(4)服饰:材质以兽皮(毛皮)为主,当地(北极地区)寒带动物(海豹、海狮、海象、北极狐、北极熊等)分布,就地取材;厚实,保暖,防风,防水。当地(北极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寒冷,风大。
民居:雪屋(冰屋)、以冰雪为材料、节约成本,当地纬度高、气温低、积雪多,就地取材;墙壁厚、门小、无窗、防风保暖,当地寒冷,风大;半球形屋顶,有利于保存热量保暖;(服饰和民居,正确描述其一特点、正确描述其一与自然环境关系,所选服饰和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描述需保持一致)
3.(1) 中低 北温 古埃及
(2)河流沿岸水源充足,能满足生产生活用水;河流泛滥带来的泥沙形成肥沃土壤,利于农业种植;河流提供便利水运,便于交通运输和交流。
(3)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冻土广布,土壤肥力低;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小且分散;降水较少,水资源分布不均,不利于农耕开展。
(4)加强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带动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交流互鉴;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促进国际分工与协作,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全球共同发展繁荣。
(5)制定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依法监管;加大资金投入,用于文化遗产的修缮、维护;提高公众保护意识,通过宣传、教育等让民众参与保护;科学规划旅游开发,避免过度旅游对遗产破坏;加强国际合作,借鉴他国保护经验,共同保护跨国文化遗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