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市镇中心校2025年春季学期期末阶段性作业
三年级语文试卷
(监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55分)
1.我会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5分)
jù lǒnɡ
咱们德宏的泼水节十分热闹,来自五湖四海的人 在一起,穿着
mí rén xīn rán fǎnɡ fú
的服装 接受祝福的水,大街小巷 置身
huān yínɡ
海洋世界, 你带上家人朋友和我们共度泼水节。
2.我会选择。(14分)
(1)下列各组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纤细(qiān ) 不禁(jīn) 夹袄 (jiá)
劲吹(jìnɡ) 芬芳(fēn) 匀称 (chèn)
折腾(zhē) 投掷(zhì) 鸳鸯(yān)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花瓣 锋力 攻击 威武
B. 模型 骄傲 欧州 吹拂
C. 凶猛 形状 辨认 仿佛
(3)下列诗句中,与其他两项主题不同的一项是( )。
A.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读了《守株待兔》我明白了: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下面的场景与这个故事道理最相似的一项是( )。
A.莉莉画好画后,发现有朵花的颜色太淡了,便涂了又涂,结果颜色反而太重,影响了整体效果。
B.有个叔叔买彩票中了奖,之后他就不上班了,天天买彩票,期待再次中奖。
C.宁宁在描写含羞草的时候,把含羞草当做人来写,一下子就把含羞草写活了。
(5)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与其他两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老师对我的态度总是那么温和。
B.妈妈用温和的目光注视着妹妹。
C.芒市气候温和,适合长期居住。
(6)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括号正确的一项是( )
A.请求 倒影 希望 B.央求 倒影 愿望 C.要求 倒映 愿望
夏天到了,公园里的荷花开了。我( )妈妈带我去看看,走进公园,明净的湖水晃动着小桥和白云的( ),绽放的荷花千姿百态,美丽极了,妈妈说:“你看荷花的( )终于实现啦!”
(7)三年级(1)班开展了一次“趣味故事会”,下面同学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兰兰认为,为了把故事讲得更吸引人,在讲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语气、表情要随着故事情节发生变化,还可以适当的加上一些手势。
B.华华认为,要讲故事,首先要把故事内容背下来。
C.文文在听故事的时候突然站起来说:“同学,这个故事都是老掉牙的故事了,换一个讲吧。”
3. 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2分)
(1)静静是一个爱阅读的学生,在她的影响下,班里的学生都爱上了阅读。这正如成语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样。 ( )
(2)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是不可以通过大胆想象创造出来的。 ( )
(3)《滥竽充数》《后羿射日》《画蛇添足》这三个故事都是寓言故事。 ( )
在理解难懂的句子和词语时,可以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去理解,
还可以查找资料,或者请教别人。 ( )
(5)《 鹿角和鹿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事务的好坏。 ( )
(6)冰心,原名谢婉莹,她的著作有《繁星》、《春水》、《昆虫记》。 ( )
4.我会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分)
(1)体会句子中加点部分表现的情景,并仿写句子。(2分)
他咕咚咕咚喝了一大碗的水。
妈妈说:“今天我不舒服,吃饭不用叫我了。”(改成转述句)(2分)
他们高兴极了,唱了一首又一首的歌,还围在一起跳舞。(例句是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自己确定一个开头仿照例句写句子)(2分)
你可知道,那座山上的石头有多么奇妙?有的像仙人指路,有的像金鸡打鸣,还有的像猴子观海。(用类似的开头写一段话,介绍一种事物)(2分)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2分)
花园里种着五颜六色的花,有月季、番茄、玫瑰和牡丹,花儿香味绽放时散发出迷人的。
根据要求写一则通知,注意格式。(4分)
6月16日下午3点,少先队大队部举行会议,讨论关于开展校园卫生大评比的活动,请各班班长参加,地点在阶梯教室。
6.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每空错一字,此空不得分)
(1)小燕子带了它的 ,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 。
(2)最疼爱菲菲的外婆去世了,今年清明节菲菲去上坟时,突然下起了雨,这时她更加难过了,不由的想起杜牧的诗句“ , ”。
(3)春天来了,杜甫《绝句》中的:“ , ”。通过一动一静来展现春日美景。
(4)做人要多行善事,知错就改。正如《周易》中所说的“ ,
”;生活中我们不要相信道听途说之事,正所谓“ ,
”。
得分 评卷人
二、阅读理解(25分)
阅读材料一(13分)
橡树和芦苇
河边的一块芦苇地里,长着一棵棵细小的芦苇和一棵高大粗壮的橡树。
“喂,细条条们!”橡树这样喊芦苇,“我说老天爷可真不公平啊!来了一点儿小风,你们就要往地上趴,风过了你们再重( chónɡ zhònɡ )新竖起来,而我呢,既高大又粗壮,一点儿风算得了什么 橡树骄傲地说。
芦苇在阳光下一个个面红耳赤。
橡树见芦苇都不说话,就更加得意忘形:“我什么都不怕,阳光,挡住它,风雨,挡住它,雷电,挡住它!而你们却是那么的无用,那么的渺小!”
一棵瘦瘦的芦苇说话了:“橡树先生,我们不需要你同情,谁比谁更好一些,还难说,世事难料啊!”
橡树火冒三丈:“小东西,你那么小,我这么大,风对于我来说,不算什么,而你们呢 连一点儿小风都经受不起,干脆你被风吹走算了!懦弱的东西!”
“橡树先生,请你尊重我们,我们不是懦弱的,尽 (jǐn jìn) 管我们很渺小。”一棵芦苇细气细语地说。
“不!” 橡树大声说道。
夜里,一场台风袭来,细弱的芦苇趴下来,身体紧贴着地面。橡树巨大的身躯在风中摇摆着,挣(zhēnɡ zhènɡ)扎着。风大喝一声,将橡树连根拔起,毫不留情地把它扔进河里。
风停了,芦苇又重新竖了起来,而橡树却狼狈地摔倒( dǎo dào)在那里,它想站起来回到原来的位置,却怎么也动不了了。
7.用“/”画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2分)
8.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4分)
(1) 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红的样子。 ( )
(2) 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 ( )
9.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3分)
10.橡树为什么被摧毁 芦苇为什么会安然无恙 (2分)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有时候不要硬和比自己大的人去抗争。
B.有时退让也是很有效的策略;最后的胜者往往是看似柔弱实则坚韧的人。
C.强者不必为弱者低头。
阅读材料二(12分)
蚕
①每年的春末,养蚕的人会取出去年所收的蚕卵,把盐水洒在上面,这叫做“浴蚕”。蚕卵是蚕生的,黏(nián)在纸上,密密地铺排着,不留空隙。初生的时候,卵是黄色的,渐渐转绿,后来成为黑色;它比针尖大不了多少,分量很轻,一万颗只有十克重。
②蚕才孵(fū)化,细小得很,像黑丝的断屑(xiè),那时候桑叶是要剪碎了喂的。蚕渐渐长大,大约十天工夫,眠期到了。同在一起的蚕,眠期有早有晚,并不齐一。眠的时候不吃桑叶,也不行动,经过四十八个钟头,就脱去了一层皮,重新活动起来,这是“头眠”。“头眠”以后十天,眠期又到了,这是“二眠”。顺次到了“四眠”,那就快要吐丝结茧了。“四眠”的时候,蚕身最长;过了“四眠”,反而缩短了,通体显得透明。蚕从出生到结茧。除了眠期,不停地吃着桑叶。许多过了“四眠”的蚕聚在一起,吃桑叶的声音“沙沙沙沙”,好像一阵急雨落在芭蕉叶上。
③蚕将要结茧的时候,养蚕的人把它们放到稻秆上来,这叫作“上山”。蚕就在那里吐丝结茧。结成了茧,就化作蛹。吐丝的时候,蚕昂起了头上下摇动,丝就从它的嘴里出来。本来是两缕,离了嘴才合作一缕,围绕着蚕身,渐积渐厚,结果成为椭圆形的、稍微有点弹性的茧。起初吐出来的丝浮松地附着在茧的外面,这叫作“茧网”,是不能拿来缫(sāo)丝的。茧白色的居多,间或有黄色的。
④把蚕丝放在显微镜下面去看,就见两股东西互相纠缠着,像透亮的玻璃一般,本来是两缕,由蚕嘴里黏液的力量,才合作一缕的。丝质极细极轻,一千个茧的丝合在一起,只有四百克多一点的生丝。
12.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蚕初生的时候,卵是黄色的,渐渐转绿,后来成为黑色。
B、蚕从出生到结茧,除了眠期,不停地吃着桑叶。
C、把蚕丝放在显微镜下面去看,就见一股东西互相纠缠着,像透亮的玻璃一般。
13.作者是围绕“浴蚕”、 、上山、 、 五个方面把蚕一生的变化写清楚的。(3分)
14.用“ ”画出第②自然段的关键句。(2分)
15.下列选项中对第④自然段画波浪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蚕茧数量多就能轻松获得大量蚕丝。
B. 每一丝蚕丝都是蚕点滴积累的成果,凝聚着漫长的努力。
C. 蚕丝形成过程简单,无需耗费太多精力。
16.读第③自然段划线的句子,你仿佛想到的画面是:
,抒发了作者
的情感。(3分)
得分 评卷人
三、习作 (20分)
17.在生活中,你一定做过一些有趣的小实验,把你做过的试验写一写。写的时候可以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把做实验的经过写清楚;还可以写一写自己做实验时的心情、实验中有趣的发现。
要求:题目自拟;把做实验的经过、心情和有趣的发现写清楚;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字数不少于200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0字
200字
三年级语文试卷·第6页(共6页)2025年春季学期义务教育学校学业质量监测
三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55分)
每词1分,共5分。 聚拢 迷人 欣然 仿佛 欢迎
每小题1分,共14分。
(1)B (2) C(3) A (4) B (5)C (6) B (7) A
3.每小题2分,共12分。
(1) √ (2)× (3) × (4)√ (5)√ (6)×
4.每小题2分,共10分。
(1)(3)(4))答案略 (2) 妈妈说,今天她不舒服,吃饭不用叫她了。
(5)把“番茄”删除,把“香味”移到最后句号的前面。
5.注意格式,共4分。通知写在正中间1分,正文空两格写,把事情写清楚1分,署名1分,日期1分(落款必须要在右下角,日期必须要在6月15日前,如果写16日要加上早上)
6.每空1分,每空错一字,此空不得分,共10分。
(1)剪刀似的尾巴 旷亮无比的天空。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4) 见善则迁 , 有过则改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二、阅读理解(25分)
7.每个拼音1分,共2分。 zhòng jìn zhèng dào
8.一词2分,共4分。 面红耳赤 得意忘形
9.共3分。 短文主要讲述了橡树和芦苇在面对风雨时不同的态度,最后在风雨中橡树被连根拔起,芦苇却安然无恙。(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
10.共2分,1问1分。 橡树因为与风暴进行搏斗而被摧毁。芦苇因为对最轻微的风也屈身相让而安然无恙。(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
11.共2分。 B
12.共2分。 C
13.每空1分,共3分。 眠期 吐丝 结茧
14.共2分。 蚕渐渐长大,大约十天工夫,眠期到了。
15.共2分。 B
16. 画面2分,情感1分,共3分。 想象画面答案略 表达了作者对蚕的喜爱之情或者对养蚕过程的细致观察。(答案合理即可)
三、习作(20分)
17.要求:题目自拟;把做实验的经过、心情和有趣的发现写清楚;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字数不少于200字。
三年级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