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守株待兔》课件 (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守株待兔》课件 (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5 16:1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5.守株待兔
(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
韩非
《韩非子·五蠹》
韩非创作的一篇散文。
作者简介
这些图分别讲的是什么故事?
思考
预习检查
我会认
书写指导
观看视频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则寓言故事。
指名朗读第一句,思考:课文的主人公是哪国人?他是做什么的?

精读感悟
宋人有耕者。
宋国人
耕种的人,即农民。
精读感悟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这三句话交代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
宋国
农夫
农田
树桩
宋国有一个农夫,农夫的田中有一截树桩。
精读感悟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撞到
折断
脖子
一只兔子跑过撞到了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
精读感悟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于是
放下
他的
农具
希望
又、再
于是放下他的农具天天守在树桩旁,希望再次得到兔子。
精读感悟
从农夫的做法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好逸恶劳、想不劳而获的人。
精读感悟
他的做法值得学习吗?为什么?
不值得,因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只是一个偶然现象,农夫错误地把偶然性当成了必然性来看待。如果想不劳而获,其结果一定是一无所获。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有收获。
本义:用较为老成坚韧的树枝制作而成的一种二分叉形的翻土工具。
说明: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作犁的前身。
精读感悟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可能
他自己
嘲笑
兔子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嘲笑。
精读感悟
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呢?
因为他把侥幸得到了一只撞死在树桩上兔子,就认为还会有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于是放下手上的农具,不再耕田,结果兔子没有得到,田地也荒芜了。同时,他把偶然发生的事情当成获取成功的经验,不知变通,因循守旧,这种行为也是愚蠢可笑的
拓展延伸
学完课文,你还有什么收获呢?请和大家分享一下。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