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五校联考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五校联考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7-25 11:1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宿松五校联考三模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化学试卷共两大题 17 小题,满分 40 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 120 分钟,
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0-16 Cl-35.5 -12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安徽省阜阳市的“杜氏刻铜”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以黄铜或白铜为原料,通过多道工序制作而成。以下是“杜氏刻铜”的部分工序,其中以发生化学变化为主的是( )
A. 选料 B. 刻制 C. 打磨 D. 烤色
2.年安徽省政府报告指出,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美丽安徽建设深入推进。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B. 治理农村黑臭水体
C. 推进重点流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
D. 加大火力发电开发
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功研制了锶原子光晶格钟,该钟亿年仅偏差秒。锶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锶原子核内有个电子 B. 锶原子的质量为
C. 锶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 “”只能表示锶元素
4.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入锌粒
B. 稀释浓硫酸
C. 点燃酒精灯
D. 蒸发食盐水
5.如图是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的“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B. 操作中玻璃棒目的都不同
C. 操作过程中有部分液体溅出,会使所得精盐的产率偏低
D. 操作中,滤纸破损,会使所得精盐的产率偏低
6.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碱性的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大于
B. 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 性质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容易被腐蚀,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其性质不活泼
D. 同种元素的原子其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7.利用传感器测定蜡烛在密闭玻璃钟罩内的空气中燃烧时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含量和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曲线表示浓度 B. 蜡烛熄灭时,钟罩内氧气含量为
C. 蜡烛中只含有碳元素 D. 最终进入钟罩内的水约占其体积的
8.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用醋做凉拌菜时闻到酸味 分子在不断运动
将洗净的铁锅擦干水放置 潮湿的铁锅在空气中易生锈
用白醋除水垢含碳酸钙、氢氧化镁 水垢与醋酸只发生中和反应
用铁板和硫酸铜溶液制作金属蚀刻画 铁和硫酸铜溶液能发生置换反应
A. B. C. D.
9.空间站的备用氧气,通常利用分解高氯酸锂来制取,在高氯酸锂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下列关于高氯酸锂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高氯酸锂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B. 高氯酸锂中锂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 高氯酸锂中的氯元素化合价为 D. 高氯酸锂由锂、氯、氧三种元素组成
10.为探究原子内部结构,年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粒子带正电荷散射实验,实验现象如图所示,由实验现象进行推理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原子核带正电 B. 原子中原子核所占体积小、质量大
C. 原子不是一个实心球体 D.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11.如图,用火焰喷枪的火焰温度从下往上灼烧铝片,观察到下端形成一个呈鼓胀状态的“小泡”。已知熔点:银;氧化铝;沸点: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铝在常温下跟氧气的反应属于缓慢氧化
B. “小泡”内装的铝呈液态
C. 该实验现象能证明铝的表面有氧化铝薄膜
D. 形成鼓胀“小泡”不能证明铝的熔点低于氧化铝
12.和时的溶解度分别为和,下图为对进行的溶解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中未溶解的氯化钾质量为 B. 中溶液是时的不饱和溶液
C. 烧杯中会析出氯化钾晶体 D.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共28分)。
13.(5分)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工程在南海正式投用,填补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双碳”目标指的是“碳中和”和“碳达峰”,这里的“碳”指的是 ______ 。
在封存之前要先“捕捉”,某同学设计了“捕捉”二氧化碳的流程,如图所示。
图中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方法是 ______ ,反应属于 ______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捕捉”的原理 ______ 。
反应器中溶液采用喷雾形式的目的是 ______ 。
14.(6分)煤矸石是一种富含氧化铝的固体废弃物,利用煤矸石制取氯化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酸浸”使用盐酸,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流程中涉及到的氧化物有 ______写种即可。
步骤中所用操作的名称是 ______,步骤的意义是 ______。
步骤中结晶温度与结晶效率如图所示,该操作步骤的最佳温度是 ______填“”、“”或“”。
15.(6分)小红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制取氧气并验证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红磷的着火点为。
回答下列问题:
仪器的名称 ______,甲装置提供,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下列图标与该实验无关的是 ______填字母序号。
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接触的操作及实验现象是 ______。
若丙装置中的白磷换成红磷,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燃烧的另一个条件。
16.(6分)小华将去除氧化膜的镁条置于冷水中,发现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但反应很快停止。于是小华对“镁与冷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假设】假设一:只有氧气;
假设二:只有氢气;
假设三:______。
【查阅资料】氢氧化镁难溶于水。
【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华取镁粉放入装有蒸馏水的密闭容器中,用仪器测得数据如表:
时间
溶液
溶液上方氧气含量
假设一 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理由是 ______。
镁与冷水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但反应很快变慢直至停止,其原因是 ______。
注意:若答对第小题奖励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分。
小华再取镁粉放入装有蒸馏水的密闭容器中,用仪器测得数据如表:
时间
溶液中氧气浓度
溶液上方气体压强
【查阅资料】镁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水中溶解的氧气发生反应。
归纳表中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______,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______。
17.(5分)食品安全检测中常用碘量法测定食品中的维生素含量。其原理是维生素与碘发生如下反应:。
资料:维生素是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在酸性溶液中稳定,中性或碱性溶液中易被空气氧化。
若检测实验中共消耗碘单质,理论上可测定的维生素的质量是多少?
某同学在测定时,未加入盐酸酸化,测得维生素的含量明显小于其他同学。其原因是 ______。
2025年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宿松五校联考三模化学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6DDCDDA
7-12 ACCDDC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共28分)。
13.(5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过滤;分解;

增大与二氧化碳的接触面积,提高二氧化碳的吸收率。
14.(6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蒸发浓缩;提高原料的利用率,节约成本;

15.( 6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锥形瓶;;

通氧气前乙中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乙中白磷燃烧;
不能。
16. ( 6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提出假设】含有氧气和氢气;
【设计并进行实验】不成立;表中溶液上方氧气含量不增加;
;镁与水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氢氧化镁覆盖在镁粉的表面,阻碍了反应的进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容器内水中氧浓度减小,气体压强增大,最后都保持不变;镁与水反应产生氢气使压强增大,镁与水中溶解氧反应导致氧浓度下降。
17.(5分);
被氧化的维生素增多
【解析】设理论上可测定的维生素的质量是。


答:理论上可测定的维生素的质量是。
某同学在测定时,未加入盐酸酸化,测得维生素的含量明显小于其他同学,其原因是维生素在酸性溶液中稳定,中性或碱性溶液中易被空气氧化,未加入盐酸酸化,被氧化的维生素增多。
故答案为:

被氧化的维生素增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