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8单元课外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8单元课外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6 15:2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8单元课外阅读专项训练-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海滨仲夏夜
①夕阳西下,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要更壮观,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而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
②夜幕降临,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突然显得高而远了的天空,则呈现出一片严肃庄重(  )的神色。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只有它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③夜色加浓,天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而城市各处的灯火也一个接一个地(  )亮了起来,尤其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各种光亮相互映照(  ),煞是好看。
④在这幽美的夜色中,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沿着海边,慢慢地向前走去。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唰唰声。我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兴奋和愉快。那些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地来到了这软绵绵的沙滩上,他们浴着凉爽的海风,望着那缀满了星星的夜空,尽情地说笑,尽情地休憩。愉快的笑声,不时地从这儿那儿飞扬开来,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地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
⑤月亮上来了。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大海里,闪烁着一片片鱼鳞似的银波。沙滩上,也突然明亮了起来,一片片坐着、卧着、走着的人影,看得清清楚楚了。啊!海滩上,居然有这么多的人在乘凉。说话声、欢笑声、唱歌声、嬉闹声,响遍了整个海滩。
⑥夜深了,水面上渐渐恢复了平静,皎洁的月亮在水里轻轻地摇晃。沙滩上的人们悄悄离去,有的躺在那软绵绵的沙滩上睡着了。在这自由的天幕下,热闹的海滨也开始静静地入睡了。
1.根据画横线部分的意思,选择词语填空。(填序号)
A.肃穆 B.端庄 C.继续
D.陆续 E.交相辉映 F.光彩熠熠
2.读短文第①~③段,完成下面思维导图。
3.读短文,在横线上选一选,在横线上填一填。
第④、⑤段中,作者描写月下海滩时主要抓住了   的情景,这属于(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写出了人们   ;第⑥段属于(动态描写静态描写),让人感受到海滨的   。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5.根据短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花大量笔墨描写人们的活动,表现出作者是个喜爱热闹的人。
B.把景和人融合在一起,情景交融,突出作者对海滨夏夜的喜欢和对幸福生活的热爱。
C.本文用优美的笔触写了海滨夏夜美景以及人们的活动,表达了作者对海滨夏夜幽美景色的赞美和对海滨生活的热爱。
D.这篇文章是按时间顺序描写的。
6.仿照短文第⑥段的写法,选择下面的一个情景,写出静态之美。
清晨的公园 散场后的游乐园 下课后的教室
课外阅读。
刘姥姥____进荣国府
那刘姥姥入了座,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那里犟得过他。”说得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
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叫“嗳哟!”宝玉早就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她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她姐姐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说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得一个儿。”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贾母笑得眼泪出来,琥珀在后捶着。贾母笑道:“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她的话了。”那刘姥姥正夸鸡蛋小巧。凤姐儿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那冷了就不好吃了。”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哪里夹得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忙放下箸子要亲自去捡,早有地下的人捡了出去了。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儿就没了。”
(节选,有删改)
7.选文出自   写的《红楼梦》,描写的是刘姥姥第   次进大观园的场景。
8.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沉甸甸的不伏手:    众人方住了笑:   
9.文中关于“筵席笑声”的描写,生动而具体地展现了各人的不同身份和性格特点,堪称是一曲“笑的交响乐”。
①照样子,选择其他四位人物,完成填空。
②刘姥姥成功逗笑贾母和众人,全文有三个事例,请分别归纳。
10.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刘姥姥夹鸽子蛋时,作者用了一连串的动词,从中能够体会到(  )(多选)
A.鸽子蛋圆、滑,难夹。
B.象牙镶金的筷子沉重,难以把控。
C.刘姥姥的愚昧、蠢笨。
D.刘姥姥的粗手笨脚,滑稽、搞笑。
11.联系全文,你觉得刘姥姥是个怎样的人(列举两点,不重复),并说说理由。
序号 怎样的人 理由
①        
②        
现代文阅读。
吃瓜子
发明吃瓜子的人,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天才!这是一种最有效的“消闲”法。其之所以最有效,是因为它具备三个条件:一、吃不厌;二、吃不饱;三、要剥壳。
俗语形容瓜子吃不厌,叫作“勿完勿歇”。为了它有一种非甜非咸的香味,能引逗人不断地要吃。想再吃一粒不吃了,但是嚼完吞下之后,口中余香不绝,不由你不再伸手向盆中或纸包里去摸。我们吃东西,凡一味甜的,或一味咸的,往往易于吃厌。只有非甜非咸的,可以久吃不厌。瓜子的百吃不厌,便是为此。有一位老于应酬的朋友告诉我一段吃瓜子的趣话:说他已养成见瓜子就吃的习惯。有一次同了朋友到戏馆里看戏,坐定之后,看见茶壶的旁边放着一包打开的瓜子,便随手向包里掏取几粒,一面咬着,一面看戏。咬完了再取,取了再咬。如是数次,发现邻席的不相识的观剧者也来掏取,方才想起了这包瓜子的所有权。低声问他的朋友:“这包瓜子是你买来的吗?”那朋友说“不”,他才知道刚才是擅吃了人家的东西,便向邻座的人道歉。邻座的人很漂亮,付之一笑,索性正式地把瓜子请客了。由此可知瓜子这样东西,对中国人有非常的吸引力,不管三七二十一,见了瓜子就吃。
俗语形容瓜子吃不饱,叫作“吃三日三夜,长个屎尖头”。因为这东西分量微小,无论如何也吃不饱,连吃三日三夜,也不过多排泄一粒屎尖头。为消闲计,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倘分量大了,一吃就饱,时间就无法消磨。这与赈饥的粮食,目的完全相反。赈饥的粮食求其吃得饱,消闲的粮食求其吃不饱。最好只尝滋味而不吞物质。最好越吃越饿,像罗马亡国之前所流行的“吐剂”一样,则开筵大嚼,醉饱之后,咬一下瓜子可以再来开筵大嚼,一直把时间消磨下去。
要剥壳也是消闲食品的一个必要条件。倘没有壳,吃起来太便当,容易饱,时间就不能多多消磨了。一定要剥,而且剥的技术要有声有色,使它不像一种苦工,而像一种游戏,方才适合于有闲阶级的生活,可让他们愉快地把时间消磨下去。
具足以上三个利于消磨时间的条件的,在世间一切食物之中,想来想去,只有瓜子。所以我说发明吃瓜子的人是了不起的天才。而能尽量地享用瓜子的中国人,在消闲一道上,真是了不起的积极的实行家!试看糖食店、南货店里的瓜子的畅销,试看茶楼、酒店、家庭中满地的瓜子壳,便可想见中国人在“格,呸”“的,的”的声音中消磨去的时间,每年统计起来为数一定可惊。将来此道发展起来,恐怕是全中国也可消灭在“格,呸”“的,的”的声音中呢。
我本来见瓜子害怕,写到这里,觉得更加害怕了。 (选文有删改)
12.第2自然段,作者引用一段朋友吃瓜子的趣话,是为了说明(  )
A.吃别人瓜子的事情很有趣,让人忍俊不禁。
B.瓜子对人们很有吸引力,让人百吃不厌。
C.瓜子的味道很好,让人忘却所处的环境
D.瓜子受大家欢迎,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13.“所以我说发明吃瓜子的人是了不起的天才。而能尽量地享用瓜子的中国人,在消闲一道上,真是了不起的积极的实行家!”下列对句子中两个“了不起”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第一个“了不起”是夸赞发明吃瓜子的人很有智慧,做出如此美味的零食。
B.第二个“了不起”是夸赞中国人积极加入吃瓜子的队伍,吃的人越来越多。
C.两个“了不起”表达了作者对吃瓜子的支持,鼓励大家一起休闲娱乐。
D.两个“了不起”是褒词贬用,讽刺了当时的中国人只顾享乐,不务实劳作的现象。
14.阅读第3自然段,回答问题。
①赈灾的粮食是为了   ,吃瓜子是为了   ,将两者进行对比,突出了   。
②“像罗马亡国之前所流行的‘吐剂’一样”,作者特意强调“罗马亡国之前”,是为了劝诫当时的中国人   。
15.我本来见瓜子害怕,写到这里,觉得更加害怕了。”为什么“我”觉得更加害怕了?联系本文内容回答。
16.本文表面上写吃瓜子,实际上是劝诫人们不要消磨时光。细心观察生活,用心思考,吃东西中还真蕴含着不少道理呢!请你也选择一种食物,写出这种食物的味道,并从中引出一个相关的启示。
阅读《将对手的攻击变成促销手段》,完成练习。
①加拿大有一家刚开不久的“西海岸”奶酪店,店老板名叫奥利弗。有一次,奥利弗策划了一场促销活动,在每100块奶酪里随机放入一个金币,然后在店门口贴出告示:谁买到含有金币的奶酪谁就是幸运者,不仅金币归他所有,就连购买奶酪的钱也可以退还。
②这个活动推出之后,“西海岸”奶酪店的生意一下子就红火起来了。但同一条街上其他奶酪店的店主就不乐意了。他们几个联合起来,报警说“西海岸”奶酪店的金币促销活动有赌博嫌疑。警方接到投诉之后,立即要求奥利弗停止这种营销活动。
③竞争对手以为奥利弗这下该消停了,可没想到,第二天“西海岸”奶酪店就贴出了另一张告示:亲爱的顾客,衷心感谢您购买我们的奶酪。就在昨天,我们接到了警方的通知:奶酪店不能用金币来促销,所以恳请各位顾客,如发现奶酪中含有金币,请您及时退回。
④“这个老板是不是疯了?谁有那么傻,都吃到金币了还会往店里退?”街上的人们看到这个告示之后,把它当成了一个笑谈。几个竞争对手刚开始也觉得奥利弗的举止很可笑,可很快他们就觉察出了不对劲:顾客怎么还是一个劲儿地往“西海岸”奶酪店跑?我们的投诉难道变成了奥利弗的宣传手段?于是,他们又向警察局投诉,说“西海岸”奶酪店往奶酪里放置金币涉及安全问题。警察局于是又向奥利弗发出了一道警告。
⑤没想到,奥利弗又利用警察局的警告打出了一个宣传广告。他去报社买下了整整一个版面,写上几行大字:请各位顾客在享用我们“西海岸”奶酪时一定要注意,因为奶酪里有可能含有金币,所以不能吃得太快,建议大家细细品尝,以免把金币吃进肚子里,造成危险。很显然,这个事件又成了一次营销,“西海岸”奶酪店的名气更大了。
⑥曾有个热门的话题:你被人泼了冷水怎么办?有人答“被泼冷水总比被泼热水强”,有人说“忍气吞声,以示大度”,也有人说“别理泼你冷水的人,加油做自己就好”。其中最精彩的一条回答现在已被传为网络热句,那就是:别人泼你冷水,你就烧开了再泼回去。
⑦这句话用在商业竞争中也很贴切。商场如战场,好的营销活动吸引来顾客目光的同时,往往也会招来同行的嫉恨与攻击。被竞争对手泼冷水的奥利弗非但没有屈服,反而两次将竞争对手的攻击变成促销手段,巧妙宣传了一把自己的奶酪店。
17.日常生活中“泼冷水”的意思是   ;文中,“被竞争对手泼冷水”中“泼冷水”指的是   。
18.结合文章,体会奥利弗对竞争对手的回应,完成练习。
19.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说明人们对奥利弗的策略的态度是   ;人们可能在想:   。奥利弗正是抓住了人们这样的心理。
20.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谋略与奥利弗面对对手攻击的应对方式,相似的一项是(  )
A.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B.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C.借力打力,顺势而为。 D.礼让一寸,得礼一尺。
21.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奥利弗的策略成功的原因。
22.奥利弗的成功对你有怎样的启示?写出两点即可。
稻花飘香的生命
①一颗巨星陨落了!一个稻花飘香的生命永远离开了我们。
②5月22日,袁隆平院士离世的消息传来,举国同悲。出殡那天,长沙城里阴雨绵绵。人们自发地走上街头,他们手捧鲜花,跟着灵车缓缓地前行,神情肃穆悲戚。
③袁隆平,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引路人,是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研究杂交水稻,让水稻增产。他用一粒种子,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袁隆平从小立志学农,19岁考上西南农业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他放弃了大城市的优渥生活,去到条件艰苦的农村,走进稻花飘香的田野。他立下誓言:“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20世纪60年代席卷全国的那场饥荒,更坚定了他的理想,那就是让所有人都吃饱饭。
⑤为了实现理想,袁隆平勤勤恳恳地研究、试验。他的一生,几乎都在试验田里度过。即便到了八九十岁高龄,他也依然奔波在田间,爬田埂、蹚泥水。炎炎烈日下,他弓着身子,拿着放大镜,一株一株寻找符合要求的稻穗,脸上的汗珠滴下来,无声无息地没入脚下的泥水中。狂风暴雨后,他身披蓑衣,屹立田头,睿智的目光扫过稻田,寻找能抗风雨的优质稻株。稻田里的那个顶天立地的身影,书写了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家国命运的责任与担当。
⑥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袁隆平研发出一代又一代杂交水稻,使水稻产量不断提高,从最初的亩产300斤,到现在亩产突破3000斤。他创造了一个中国奇迹——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科学没有国界。”他的科研成果也造福了世界人民,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推广种植了杂交水稻,非洲等贫困地区的许多人因此而增加了生的希望。袁隆平院士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贡献,彪炳千古。2004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同年还获得“世界粮食奖”。浩瀚宇宙中,有一颗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行星在熠熠闪光。
⑦也许是长年累月与稻花为伴的缘故,袁隆平身上也浸染了稻花谦恭平和的习性。作为享誉世界的大科学家,他平易近人,生活也非常简朴。平时他总和其他科研人员一起住宿舍,穿十几元一件的衬衫,一百元左右的皮鞋,风里来,雨里往,在全国各地弥漫着稻花香的田野来回奔忙。
⑧袁隆平院士常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他的生命,就像一粒优质水稻种子,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生根、发芽;又像朴实无华的稻花,虽然没有夺目的色彩,没有迷人的芬芳,但结出的果实却很有用。
⑨斯人已逝,精神长存!稻花飘香,香远益清……
23.文中“一颗巨星陨落了”是指   ;“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这件事是   。
24.系上下文,“彪炳千古”的意思是   。
25.阅读画线句子,通过对人物的不同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①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描写了人们的   和   ,表达了人们   的心情。
②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对袁隆平的   描写。此时,袁隆平的内心可能在想:“   ”
26.仿照第④段,用关键词概括第⑤⑥段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梳理理想→   →   
27.“稻花”一词在文中(不含题目)出现了几次?作者为什么把袁隆平院士比作稻花?请结合短文内容写写你的理解。
诵英烈事迹,感伟人情怀
【材料一】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军在朝鲜长津湖地区交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将美军1个多师分割包围于长津湖地区,歼敌1.3万余人,扭转了战场态势。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是扭转局势的关键一战,而中国人民志愿军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极端天气中,很多先烈是以端着枪的姿势被冻僵的,体现了志愿军战士服从命令、视死如归,宁可冻成冰雕也不退缩的革命精神。在此次战役中,年仅28岁的毛岸英因敌人的空袭而牺牲,之后长眠于朝鲜。
【材料二】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材料三】1910年秋天,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这是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折。面对苦难中的国家,胸怀凌云之志的毛泽东决心为国奋起!离家之时,他写下了下面的诗句。
七绝·改诗赠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桑梓:桑树和梓树。古代人们常在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
28.结合注释,材料三中“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桑梓”指(  )
A.朝鲜 B.野外 C.草地 D.故乡
29.读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我能猜测志愿军的内心想法是   。
30.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毛主席   和   的描写,从中我体会到了他得知爱子牺牲后   的心情。
31.材料二中“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这种念头”指的是   ,‘这种念头”表现了   ,“很快打消”又是因为   ,他最后作出了   的决定。
32.材料二中画双横线的句子让我产生了这样的联想:夜深人静时,我仿佛看到了   ,仿佛听到了   。
33.材料三中“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照应了材料二中的这句话:   。结合了解的历史上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故事,我这样理解材料三中这句话:   。
34.从材料二和材料三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毛泽东?完成下面图示。
古老的汉字
①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从甲骨文算起,已有3500年以上的历史了。古埃及的圣书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古玛雅文字等相继成为历史的陈迹,唯汉字独存。中国人用数千年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奇迹,在世界文字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汉字承载了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至今仍旧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尤其是汉字计算机输入的优越性,使汉字的奇迹更令世人惊叹和信服。汉字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
②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著名学者安子介先生说:“中国由黑龙江到云南,汉字全通。中华文化连绵五千年,是用汉字记载的。西方字母的形式,根据历史说也是由象形而来,后来变成拼音,各国文字不同,相互联结的纽带断了,结果欧洲分成数十个国家。我国方言这样多,汉字的语音无法在‘语音学’上统一,但在文字使用上一直是一脉相承的。汉字对汉族有不可估量的凝聚作用。”可见,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这对汉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具有重要作用。
③汉字可以引发想象和联想。由于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观其形而得其意,其中必定有想象和联想产生。并非仅仅由象形字直接演化过来的字如此,如“日”“月”等。会意字也是如此,如“休息”的“休”字,由“人”和“木”两部分组成,就是“人”靠着“树”歇息。我们从字形的拼组关系中便可想象出这字的意义。其实,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也是表意的,如“文盲”的“盲”字,声旁“亡”既表音也表意,“盲”就是“亡”了“目”。因此,汉字引发想象和联想的强大作用值得我们重视。
④汉字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从神经心理学和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看,拼音文字是偏向大脑左半球的“单脑文字”,而汉字是大脑左、右两半球并用的“复脑文字”;拼音文字认知中“语音编码”方式起主要作用,而汉字认知中则是利用“多重编码”方式,语音、字形和语义编码兼用。学习汉字可以开发大脑左、右半球的潜力,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因此,从音、形、义三者结合上去学习汉字是科学的方法。
⑤与中华文明共存共荣的古老汉字,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我们要重新认识汉字的价值,充分发掘汉字的奥秘,以迎接汉字“发挥威力”的新时代。
35.找出汉字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的原因。
36.短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古老的汉字”,请完成思维导图。
37.第②段中引用安子介先生的话,意在说明   。
38.有人曾针对拼音文字提出了“开发左脑”的主张,你认为这是否适合使用汉字的中国人?为什么?结合第④段说明理由。
39.依照示例,从“尘、畎、诽”中任选一个,说说这个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
示例:“悟”左面是“心”,右面是“吾”,合在一起就是“我经过思考而有所领会”。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第12版《新华字典》页面
【材料二】《新华字典》趣闻
《新华字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经多次修订,目前印行超过6亿册。2016年《新华字典》获得“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定期修订)”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人们对《新华字典》的定价总结出一条“猪肉定律”,即一本字典的价格与同时期500克猪肉价格基本相当。如1957年版《新华字典》定价1元钱,1998年版11元,2020年上市的第12版双色本定价32.9元,几乎都与同期猪肉价格差不多。
——《央广网》
40.优优正在竞选汉字馆字典讲解员,结合材料判断说法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新华字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曾获得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②新版《新华字典》可查询汉字的读音、字义,并能借助APP收听读音、观看笔顺。   
③“猪肉定律”表明了《新华字典》与同期1000克猪肉的价格一样。   
41.小翼利用汉字馆资源对“德”字展开了研究。
①“德”字甲骨文中的“”表示道路,“”表示直行,表示大道坦然直行。后来金文又加上“心”,突出心胸宽广之义。如孔子所言“   ,小人长戚戚”。
②小翼搜集到关于“德”的书法作品,属于楷体的是   
A. B. C.
42.《新华字典》对中国人来说意义深远,请结合材料,为《新华字典》写一则广告语。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D,E
2.①夕阳西下,②启明星闪烁,③夜色加浓
3.人们休憩、活动;动态描写;尽情放松的愉快
4.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海水轻柔地冲上沙滩的样子,表达作者对夏夜海滨的喜爱
5.A
6.清晨的公园,空气中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气。草地像是一片绿色的地毯,静静地卧着,草尖还挂着晶莹的露珠,在晨光中微微闪耀。
【答案】7.曹雪芹;二
8.顺手;才
9.①黛玉:笑岔了气;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搂着宝玉叫“心肝”;薛姨妈:喷茶。②用不顺手的筷子;饭前念俗语并表演;将鸽子蛋错认为鸡蛋
10.A;B;D
11.语言幽默;几次说话惹笑众人;勤俭;鸽子蛋掉后的感叹
【答案】12.B
13.D
14.吃得饱;吃不饱;吃瓜子只是为了消磨时光;不要一味地消磨时光,要务实劳作
15.是因为当时很多人在吃瓜子中消磨时光,不务正业,不踏实劳作。“我”担心人们在这种休闲享乐中让精神变得颓废,导致国家衰败,所以“我”觉得更加害怕了。
16.我最爱吃的是米饭。相比其他美味佳肴,米饭味道确实显得平淡无奇。不过,如果你细细咀嚼,你会发现米饭独有一种经久不衰的香甜,所以适合与各种菜进行搭配。生活不正是如此吗?看似每天都一样平淡无奇,但是如果你细细观察,就会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答案】17.比喻打击别人的热情或让人头脑清醒;被竞争对手打压
18.呼吁顾客退回金币;让顾客小心吃奶酪,以免把金币吃进肚子里
19.认为很好笑,当作笑谈;如果是我买到了有金币的奶酪,我悄悄收起来,奶酪店也不会知道,下次再买一块试试运气
20.C
21.奥利弗在回击对手的同时既回应了警察的要求,又强调了自己店里的奶酪真的有金币。他一直借回应警察的要求来强调奶酪中金币的货真价实,反而更让顾客纷至沓来。
22.①遇事要多思考,化被动为主动;②要能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懂得扬长避短。
【答案】23.袁隆平院士逝世;研究杂交水稻,让水稻增产
24.形容伟大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
25.动作;神态;悲痛、惋惜;动作;不能马虎,不能懈怠,我一定要找出符合要求的稻穗,让老百姓都能吃饱饭,过上更好的日子
26.研究试验;实现理想
27.“稻花”一词在文中共出现了七次。作者把袁隆平院士比作稻花,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袁隆平院士一生研究水稻,生命与稻花联系在一起,浸染了稻花的习性;二是稻花朴实无华却有着默默奉献的品格,袁隆平院士就像稻花一样,造福了人们。
【答案】28.D
29.为了战斗胜利,即使冰雪再大,气温再低,我也决不屈服,哪怕是冻死,我也决不退缩。
30.动作;神态;万分悲痛
31.见见儿子的遗骨;毛主席对儿子深切的爱和无限思念;毛主席不想搞特殊;将毛岸英的遗骨安葬在朝鲜
32.毛主席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一夜未眠;毛主席喃喃地呼唤着儿子的名字,失声痛哭的声音
33.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死后埋葬尸骨何须在故乡的土地,人生到处都是可以埋葬尸骨的青山。革命者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那么死后即使长眠于异国他乡也无妨
34.(从上到下)以国家为重;胸怀凌云之志;父亲;少年(学生)
【答案】35.汉字承载了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至今仍旧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尤其是汉字计算机输入的优越性,使汉字的奇迹更令世人惊叹和信服。汉字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
36.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汉字可以引发想象和联想;汉字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
37.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对汉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具有重要作用
38.不合适。因为拼音文字是偏向大脑左半球的“单脑文字”只能开发大脑左半球,而汉字是“复脑文字”,已经具有开发大脑左、右半球的作用,所以这一主张不适合使用汉字的中国人。
39.“尘”上面是“小”,下面是“土”,合在一起就是“细小的土”。
【答案】40.正确;正确;错误
41.君子坦荡荡;B
42.人人必备,《新华字典》成就智慧人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