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课外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课外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3.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6 15:4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课外阅读专项训练-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黎明时分
寇建斌
①夜,黑如墨,沉如铁,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②交通员老高送来最后一份情报,催促她赶紧撤离,说这里已经暴露了。
③她撕开床单绑成绳,把老高从窗户送走,然后立刻打开电台,摁键发报,这是一封极为重要的情报。
④远处已经传来杂沓的脚步声。
⑤她仿佛没听到,有节奏地敲击摁键。夜像面鼓,被清脆的键音敲击得砰砰直响。
⑥脚步声越来越近,越来越急促。
⑦她端坐如故。
⑧门外传来野兽般的吼叫,屋门被踹得地动山摇。
⑨她依然凝神静气,有节奏地敲击着。
⑩那张纸条化为灰烬,随着键音飞远。窗外那条床单做的绳子已解下,丢到一个隐蔽的角落。她冲着老高走的方向轻舒一口气,用手指理了理头发,又坐下来摁键。
这次她摁得很轻松,嘴唇翕动,脸上甚至还带着笑容。门轰然洞开时,她刚好敲完最后一个字符。
一群野兽闻入,窗户被砸开,清亮亮的光嘶地透进来。她知道,已是黎明了。
面对一张张狰狞的面孔,她坦然地笑了,说:“你们来晚啦。“
城外攻城指挥部,译电员译完城防兵力部署分布图,并按首长指示电告给各攻城部队后,再译后边的电文,被发报的这位熟悉的老地下党难住了,那是几组怪异的数码——556655611231222232156721.
首长要来电文看过后,一脸肃穆,说:“我来译吧。“
在大家诧异的目光注视下,首长放开喉咙唱起一首歌:“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 阳,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
1.小说中的“她“是一位   ,在已经暴露身份的情况下,“她“做了以下事情:①帮助交通员老高逃走;②   ;③烧毁有情报的小纸条;④   ;⑤又发了一组数字电文。
2.第⑧段中加点词有什么作用?说说其表达效果。
3.“她“发了两份电报,具体内容分别是什么?在文中寻找信息,作出解答。
第一份电报的具体内容是   
第二份电报的具体内容是   
4.联系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可以体会文章题目的巧妙,文章题目既点明了   ,又暗示了   的含义。
5.从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她“   、   、不怕牺牲等品格特点。
阅读短文《母亲的纯净水》,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纯净水
①一瓶普通的纯净水,两块钱;一瓶名牌的纯净水,三块钱,真的不贵。每逢上体育课的时候,就有很多同学带着纯净水,以备在激烈地运动之后,可以酣畅地解渴。她也有。她一直喝同一种牌子的纯净水。每周星期二和星期五下午有体育课,吃过午饭,母亲就拿出一瓶,递给她。她接过瓶子的时候,心里隐隐有点不安。她知道,家里的经济状况不怎么好。但是,她还是为那瓶纯净水高兴,因为拿着它,在班里那些时髦同学的面前,自己就不再觉得很丢脸了。
②一次,上完体育课,同桌没有带纯净水,她很自然地把自己的水递了上去。
③“喂,你这水不像是纯净水啊。“同桌喝了一口,皱皱眉说。
④“怎么不是?“她的心跳得急起来,“是我妈今天刚买的。“
⑤几个同学围拢过来:“瞧,生产日期都看不见了。“
⑥“颜色也有一点儿别扭。“
⑦一个同学拿起来尝了一口:“咦,像是凉白开呀!“
⑧大家沉默了一下,都笑了。是的,是像凉白开。一瞬间,她突然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喝了这么长时间的纯净水,确实有可能是凉白开。要不然,一向节俭的母亲怎么会单单在这件事上大方起来呢?她很尴尬,当即扔掉了那瓶水。
⑨下午放学回家,她一进家门见到母亲,就问:“你给我的纯净水,是不是凉白开?“
⑩“是。“母亲说,“我怕你喝坏肚子,就给你灌进了凉白开。“母亲看了她一眼,“有人说什么了吗?“
她不出声。“虚伪。“她想,“明明是为了省钱,还说是为我好。“
“当然,这么做也能省钱。“母亲仿佛看透了她的心思,又说,“你知道吗?要是给你买纯净水,一星期两次体育课,就得花四块钱,够我们家一个月的水费了,一年就是一百多块钱。“
她不得不在心里对自己说,母亲是对的。自己是家里唯一的纯消费者,没有能力挣钱,总有义务省钱吧!再说,喝凉白开、喝纯净水,对身体的确没有什么区别,可是想到同学们一张张嘲笑的脸,她还是感到莫名的委屈和酸楚。
“有同学笑话你吗?“母亲又问。
她点点头。
“那你听听我是怎么想的?“母亲说,“我们是穷。但是穷有什么错?富也罢,穷也罢,都是日子的一种过法。穷人不见得可怜,富人也不一定高贵。再穷,也得看得起自己,要是看不起自己,心就穷了,那可就真穷了。“
她点点头。那天晚上,她想明白了母亲的话:穷没什么,它不是一种光荣,也绝不是一种耻辱,它只是一种相比较而言的生活状态,是她需要认识和改变的一种现状。如果把它看成是一件丑陋的衣衫,那么它就可能遮住心灵的光芒;如果把它看成是一块宽大的布料,那就可以把它做成一件温暖的新衣,甚至,还可以把它当成魔术师手中的那种魔布,用它变幻出绚丽多姿的未来。
后来,她去上体育课,依然拿着母亲给她灌的凉白开。也有同学故意问她:“里面装的是凉白开吗?“她就沉静地看着问话的人说:“是。“
再后来,她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找了一个不错的工作,拿着不菲的薪水。她可以随心所欲地喝各种名贵的饮料,更不用说纯净水了。可是,她还是喜欢喝惊白开。她认为,没有任何一种饮料比得上母亲的“纯净水“。
(取材于《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语文第12册》,有改动)
6.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⑴虚伪:   
⑵随心所欲:   
7.认真阅读短文第②~ 段,完成下面小题。
⑴将故事内容补充完整,填写在横线上。
给同桌喝水被质疑→   →   →   
⑵梳理母亲的“纯净水“带给小女孩不同的感受,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安 委屈 尴尬 坦然 B.尴尬 不安 生气 委屈
C.尴尬 生气 委屈 坦然 D.委屈 尴尬 生气 高兴
8.结合短文内容,说说你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
9.“她认为,没有任何一种饮料比得上母亲的‘纯净水’。“这里的“纯净水“除了指母亲为女儿准备的凉白开,更深的含义是   。
10.你认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短文内容写出理由。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茶
【材料一】中国是茶的故乡,是最早发现、种植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上古时期,中国的先民们就把茶树嫩梢当成菜食充饥,并发现了茶具有疗疾的作用。陆羽《茶经》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这说明,中国茶被发现和利用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汉字里“茶“字的前身“茶“最早见于《诗经》。《神农本草经》中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里的“茶“指的就是茶。
【材料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历代茶人富有创造性地开发了各种各样的茶类,外加茶区分布广泛,茶树品种繁多,制茶工艺不断革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类。
夸克扫描王,根据茶加工方法的不同,可以将茶分为绿茶、红茶、青茶、黑茶、白茶、黄茶六类。这六大茶类被称为基本茶类。其中,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具有“清汤绿叶“的特点。我国18个产茶省都生产绿茶,绿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榜首,每年出口数万吨,占世界茶叶市场绿茶贸易量的70%左右。
【材料三】1.最保健的饮料
茶叶在中国发展史上最开始是以药用为主。茶能生津止渴、消热解暑、利尿解毒、益思提神、消除疲劳、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降血脂、降血压、消食解腻、减肥健美。现代中国人则普遍以饮茶来达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2.____
中国人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成为普通饮品后,无论什么场合,无论什么时间,都可以喝茶。茶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3.最文明的饮料
通过品茶活动,使人达到一种平静和谐的心灵境界,它可以陶冶个人性情,培养高雅情趣,协调人际关系,有助于社会风气的改良,茶叶无愧于“最文明的饮料“的称号。
4.最“中国“的饮料
茶是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饮品,茶叶又被称为神奇的东方树叶。在全世界,“茶“已成 为中国的代名词之一。中国人把茶喝成了文化,把茶喝出了特色。世界各国人民从中国引进了茶,学习茶文化,茶也成了中华民族的骄傲。
【材料四】中国人习惯用茶表示礼,也把茶作为礼的一个重要内容。茶礼有:1.茶清洁。客人进屋后,先让座,后备茶。泡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干净,在冲茶、倒茶之前最好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这样,既讲究卫生,又显得彬彬有礼。2.茶水适量。斟茶时只斟七分即可,暗示“七分茶三分情“之意。3.奉茶得法。双手端茶奉上,递给客人的同时要说“请您喝茶“。奉茶的顺序也有讲究:一般为先客后主,先女后男,先长后幼。4.添茶及时。随时注意客人杯子里的茶水,及时添加。要先给客人添茶,最后再给自己添。
(以上材料取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本————中国茶》,有改动)
11.上述四则材料分别从   、   、   和   四个方面来组织内容的。
12.根据四则材料的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⑴汉字里“茶“字的前身是“茶“,最早见于《茶经》。   
⑵六大基本茶类包括:绿茶、红茶、青茶、黑茶、白茶、黄茶。   
⑶中国人喝茶不仅为了达到一定的保健作用,还把茶喝成了文化,喝出了特色。   
⑷给客人斟茶时要把茶杯斟满才能表达出对客人的热情。   
13.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对其作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生动形象地介绍了绿茶“清汤绿叶“的特点。
B.以绿茶为例,具体介绍了六类茶叶的产量都很多。
C.在对比中突出我国每年绿茶出口在世界绿茶贸易中占比较低。
D.准确、科学地说明了绿茶在我国产量最多,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榜首。
14.材料三中第2部分画波浪线的句子引用了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这样写的好处是   。给这部分拟个小标题“   “。
15.陈叔叔和张阿姨到家里做客,爸爸把招待客人喝茶的任务交给了小丽,如果你是小丽,你会怎么做?请根据材料四的内容,写出你的做法。
斟茶时:   
奉茶时:   
添茶时:   
16.看到“中国茶“这三个字,你心头涌起了怎样的情感?为什么?请结合上面材料谈一谈。
科技前沿的新突破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一起来看看吧!
【材料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igence,简称AI),通常是指通过计算机程序来呈现人类智能的技术。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到2014年进入快速发展期。如今,人工智能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例如,机器人医生能更精确地缝合伤口,切除肿瘤。人工智能的出现,对经济以及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的发展会更加完善,它必将帮助人类迈向更可持续、更清洁、更健康的未来!
【材料二】Deep seek热门话题
何以爆火 深度求索(DeepSeek)是国内研发的大型语言模型,具备自然语言处理、辅助编程、整理资料等功能。其智能对话系统支持多轮对话、上下文理解以及个性化交互,可应用于不同行业,如教育、医疗、金融、零售等,量身定制智能化解决方案。 DeepSeek的出现打破了美国在AI领域的长期垄断,让世界见证了中国AI的真正实力。 背藏隐忧 DeepSeek是一家人工智能科技公司,研发的智能助手能帮助学生解答学习问题、制定学习计划。但近期有媒体报道,部分年轻人过度依赖该助手,导致独立思考能力下降,还有用户因使用不当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材料三】2025年2月,两台“机器狗”正式列装山东青岛市消防救援支队。这款机器狗续航里程超15公里,可持续工作3.6小时,自重约70公斤。这款机器狗可以实时传输高清现场画面,精准检测并回传可燃有毒气体数据、穿透烟雾、追踪热源等功能,帮助指挥人员实现远程可视化监控,提前预判潜在的危险,为搜救工作提供智能化服务。
消防救援人员称:“我们在后方就可以了解到灾害事故现场的情况,制定更科学、更安全的救援方案,这将极大地提升我们的指挥效率和精准度。”
【材料四】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凭借AI动作捕捉技术,将东方美学演绎得淋漓尽致,下面是某知名影评网站对该电影的评价。
评价维度 评分 评价内容
剧情 8.5分 剧情紧凑,有反转,将传统故事讲出了新意,让人眼前一亮。
画面 9.0分 动画制作精良,画面美轮美奂,每一帧都可以截图当壁纸。
文化内涵 8.0分中 得到了新的诠释。很好地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又有创新,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新的诠释
角色塑造 8.5分 哪吒等角色性格鲜明,形象饱满,让人印象深刻。
17.科技发展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和保障。如果遇到火灾,青岛市消防救援支队可以运用   实时传输高清现场画面,帮助指挥人员实现   ;同学们如果想解答学习问题、制定学习计划可以运用DeepSeek研发的   。
18.乔乔同学根据以上材料制作了思维导图,请你帮她补充完整。
19.结合材料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X”。
①人工智能的出现,对经济以及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正面的影响。   
②DeepSeek的智能对话系统支持多轮对话、上下文理解以及个性化交互,可应用于不同行业,量身定制智能化解决方案。   
③【材料三】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④《哪吒之魔童闹海》在角色塑造方面获得了8.5分,是因为它剧情紧凑,有反转,将传统故事讲出了新意,让人眼前一亮。   
20.有人认为,DeepSeek有利也有弊,有些学生遇到难题就依赖它获取答案,从而不愿积极思考,对学生学习极大不利。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 请结合短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明理由。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留守儿童近半因父母外出打工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精神上和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某校团委开展了“走近留守儿童”的主题活动,通过同学之间结对子的形式,帮助留守生走出心灵阴影,健康快乐成长。请你参加本次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21.下面是学生拟写的活动主题词,作为主持人,你选用哪一个更贴切?(  )
A.让世界充满爱 B.明天更美好 C.手拉手,心连心
22.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某高校研究机构对我省留守儿童的情况调查表,请你从中提炼两则信息。
福建省留守儿童抑郁情绪调查表
抑郁程度 经常 有时 很少 没有
百分比 5.9% 52.9% 35.5% 6.7%
解决方式 对父母说 对同学说 对老师说 不说
百分比 23.6% 35.5% 5.9% 35%
①   
②   
23.为了开展好这次活动,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示例:给留守生集体过生日
①   
②   
课外阅读。
①格登少年时对虫子很感兴趣,很想成为研究它们的科学家,可是,他实在太“笨”。
②那天,从加德姆老师手中,格登接过自已的成绩单,看了看,顿时满脸通红,羞愧不已。是的,这的确是一份令人尴尬的成绩单,分数惨不忍睹。各科成绩的总和不及人家的零头,尤其是理科,门门功课倒数,而生物学甚至在全年级250名学生中排在倒数第一。加德姆老师给予的评语更加令他难堪:“我相信你想成为科学家,但以你目前的学业表现,这个想法非常荒谬。你连简单的生物知识都学不会,根本不可能成为专家,对于你个人以及想教导你的人来说,这根本是浪费时间。”
③拿着成绩单,格登郁闷极了,含着眼泪跑到了自己的“实验室”——那是学校一间闲置的小仓库,他课余时在那里饲养了很多毛毛虫。
④忽然,一只蝴蝶在他眼前飞舞了几圈儿,扑落在成绩单上。格登不禁眼前一亮,这才注意到,原来他所饲养的毛毛虫好多已经变成蝴蝶,在小仓库里翩翩起舞。他甚至注意到,一只蝴蝶正在从蛹壳中挣脱出来,那柔软皱缩的翅片,就在空中尽力地伸展着,虽然艰难,却很执着。格登深受感染,满心郁闷烟消云散。他想,我这只笨笨的毛毛虫,难道真如加德姆老师所说,不能破茧成蝶吗?
⑤于是,他把差评成绩单放在自己房间的书桌上,用玻璃板压着。此后,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盯着它看上一会儿,明显是在与之较劲。
⑥这样的举动,不止一次,也不止两次,是无数次;坚持了不止一年,也不止两年,而是六十四年......凭着一股倔强劲儿,格登发奋学习,刻苦钻研,一次又一次用实际成就向那份差评成绩单宣告:“你所说的不是事实!”高中毕业后,他考入牛津大学,攻读动物学;29岁那年,他用体细胞成功克隆出一只爪蟾而一举成名;79岁时,因为巨大的专业成就,他荣获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4.从第②~④段中找出描写格登拿到成绩单后的心情变化的句子。
25.仔细阅读第②段中加德姆老师的话,他想要表达的意思究竟是什么?
26.第④段中有一句话写到一只蝴蝶破蛹而出,如果把这句描写删去,行不行?为什么?
27.阅读短文,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姥姥的端午
王瀛
①十余年前的五月,姥姥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个端午,便匆匆离去。
②此后每自清明夜始,随着金银花的细碎脚步声,临近粽香五月,梦境中依然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
③物质极度贫乏的岁月,端午,在童年的期盼中,总是姗姗来迟。等待长大的日子里,不知何时,青苇已隔夜盈尺。端午,似一株凌虚而至的瓦楞草,无声无息地落在老家的瓦房上。就在某个清晨,姥姥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她说,粽子熟了。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渐熄灭,大锅里还“咕嘟嘟”地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蹦跳的童谣里。
④端午粽香,萦绕岁岁年年的童谣,我们在品尝姥姥精心赶制的一个又一个端午粽之后长高。姥姥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当小弟站在她身后,声渐雄浑之时,姥姥转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
⑤姥姥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仍旧是初始的味道。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更多地呆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展的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想念老槐树荫下,几位老邻居絮叨陈年旧话、农谚桑麻。姥姥似乎在那一年忽然苍老。
⑥最后的端午,姥姥依旧忙碌,她似乎始终是这个节日大会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记这个日子,唯独她不能。我们从各自的家里奔来吃粽子的时候,还丝毫没有感觉到姥姥的端午将在这里停留。只记得姥姥唠叨了许多,大家听着,都没有在意。
⑦端午后几日,姥姥在一个深夜忽然丢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的床边,仅仅一步之遥,却空着两手,没留下老人家的只言片语。
⑧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翼地躲闪着,似乎稍不留意就会不慎碰落太多的哀伤。谈话间,说到童年,那苇塘、蛙鸣、老家的土炕、邻家小孩憨态可掬的猫头小布鞋……小弟忽然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来”。大家顿住了,都不说话,大弟站到阳台,低头点起一支烟;妈妈肩头抖动,不知谁的眼泪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气的青粽上……姥姥赐我农家巧手,包粽的“工艺”代代相传,粽香飘进以后的日子。
⑨端午,翠绿与寂静,蒹葭苍苍的古韵,带着一春濡湿的水汽,简淡、玄远。芦丛摇曳、薄雾轻裳,青衣姗姗,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初见有股矜持的冷,一身素衣隔岸浅笑低吟,柔骨而就、甜而不腻,那种感觉在长久的凝睇里埋藏,永远都蛰伏在心灵深处不会消失。
⑩娴静的泪罗江,从远古走来,走过几千年光阴。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部分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
28.第②自然段写姥姥的絮语和动作,表现了姥姥   。
29.本文第③自然段写“我”童年时“姥姥的端午”,后面的文章接下来还写了   、   和   这三个端午。
30.第④自然段中“姥姥转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和第⑤自然段中“姥姥更多地呆坐在门前,想念乡间……”分别表现了姥姥   和   的情感。
31.第⑨自然段主要写   ,这样写的作用是   。
32.请写出对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部分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这句话的理解。
3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母亲的“土月饼”
①又是一年中秋时,单位发了两盒月饼,包装精美,八个月饼,八种口味,有肉松的、豆沙的、火腿的、莲蓉的……尝了一下,觉得味道很一般。这不禁让我怀念起小时候母亲做的“土月饼”。
②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我们是很盼望中秋节的到来的。因为中秋节的到来意味着我们能吃上母亲做的“土月饼”。
③那时候的月饼包装很简单,月饼用油纸包裹着,剥开油纸,就能看到黄澄澄、油亮亮的月饼了,上面还沾满了香喷喷的芝麻。掰开月饼,冬瓜条、花生仁、核桃仁等做的馅就露出来了,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咬一口,甜甜的、香香的、酥酥的。吃的时候,一只手小心地在下巴下托着,连掉下来的渣都一点点舔掉。那个时候家里穷,能吃这样的一个月饼是很奢侈的。
④母亲为了省钱,每逢中秋节,她都自己做月饼给我们解馋。中秋前夕,母亲从集市上买来糯米,经过淘洗,再把白花花的糯米铺在一个大筛子里,然后不停地搅动、翻转,以便尽快去除水分,直到水汽完全蒸发掉,这才拿到磨坊去磨成米粉。米粉带回家,母亲先把米粉倒进锅里,用小火炒好,然后按一定比例掺进油和水,再慢慢揉搓成长条,像做馒头一样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用擀面杖擀成圆圆的饼,再裹进豆沙、碎花生、核桃仁、桂花干、白糖、薄荷等馅料,然后轻轻地把包着馅料的饼的边缘紧紧捏在一起,月饼的雏形就出来了。
⑤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打模了。月饼模子是木质的,一个模子上有五个圆形的图案,图案大都是一些花朵或者“福禄寿”字样,边上还有一圈齿状花边。我们把双手洗净,小心地往月饼模子里放米团,边放边轻轻挤压,等到月饼从模子里出来的时候,那份满足和幸福溢满了我们的笑脸,清脆的笑声也在屋子里久久飘荡。
⑥最后一道工序是蒸烤。母亲在土灶上放好蒸笼,我们坐在灶下,不时地添加柴火。火焰忽明忽暗地舔着锅底,仿佛在跳着一支支欢快的舞蹈,火光映红了我们开心的笑脸。渐渐地,丝丝缕缕的香气开始在厨房里萦绕,钻进我的五脏六腑,把我的馋虫全都勾出来了。我咽着口水,恨不得马上将月饼吃到嘴里。
⑦好不容易等到月饼出锅了,看着冒着热气的月饼,我急不可耐,趁母亲不注意就抓一个,一口咬下去,满嘴的桂花香,和着豆沙的甜润,再加上薄荷的清凉,真是美味无比!
⑧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月饼再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了,而且品种繁多,口味各异,可吃在嘴里,总感觉没有母亲做的“土月饼”那么有味。想起母亲的“土月饼”,我的眼睛忍不住又湿润了……
(1)用简洁的文字补全文中母亲做月饼的工序。
买糯米→淘洗糯米→   →做米饼→   →捏雏形→   →   
(2)短文中的一些语句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请用心读下面的句子,分别从用词、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表达效果。
①渐渐地,丝丝缕缕的香气开始在厨房里萦绕,钻进我的五脏六腑,把我的馋虫全都勾出来了。我咽着口水,恨不得马上将月饼吃到嘴里。(从用词角度赏析表达效果)
②火焰忽明忽暗地舔着锅底,仿佛在跳着一支支欢快的舞蹈,火光映红了我们开心的笑脸。(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表达效果)
(3)短文写的是“母亲的‘土月饼”’,而第①③段却用大量的笔墨写了“单位发的月饼”与“那时候的月饼”,这是为什么?
(4)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关系?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地下党员;发重要情报;解下用床单做的绳子
2.①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环境变化剧烈,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吸引读者注意力,使情节扣人心弦;②对比门内门外,突出“她“发电报时的沉着冷静,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3.城防兵力部署分布图。;几组怪异的数码。
4.天亮了,从黑夜转向破晓;这场战争即将胜利,人们将迎来解放和光明
5.沉着冷静;心思细密
【答案】6.指假装、不真实、不实在。文中指女孩认为母亲为了省钱而谎称给自己喝的是纯净水,实际上却是凉白开。;指随着自己的心意,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文中指女孩毕业后有了高薪工作,可以自由地购买和饮用各种饮料。
7.感到尴尬立即扔掉水;母女对话转变心态;更加成熟仍坚持喝凉白开
8.这句话是母亲教育女儿如何看待贫穷的态度,母亲鼓励女儿正视贫穷,不自卑也不自满,要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9.母亲对女儿的爱、教育和引导,这种精神上的滋养是女儿成长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
10.母亲是一个勤俭持家、教子有方的人。她为了省钱,给女儿喝凉白开,表现了她勤俭持家的特点。当女儿发现真相后,母亲并没有逃避问题,而是坦诚地解释,并借此机会教育女儿要看得起自己,不能自卑,这体现了她教子有方的特点。
【答案】11.茶的发展史;茶的种类及特点;茶的作用及茶文化的内涵;茶礼的内容
12.错误;正确;正确;错误
13.D
14.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更具有说服力;最必需的饮料
15.斟茶时:提前给茶具消毒,根据客人的需求,选择茶叶泡制。斟茶时,只斟七分满。;奉茶时:双手端茶奉上,并说“请您喝茶“。奉茶的顺序为先客后主,先女后男,先长后幼。;添茶时:时刻留意客人杯子里的茶水,及时为客人添茶。添茶时,先给客人添茶,最后再给自己添。
16.看到“中国茶“这三个字,我心头不由得涌起一种自豪感。因为“茶“同中国的瓷器一样,是中国的象征。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茶“字的字形历史也显示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答案】17.机器狗;远程可视化监控;智能助手
18.① 打破了美国AI领域的长期垄断,让世界见证了中国AI的真正实力;能支持多轮对话、上下文理解以及个性化交互,可应用于不同行业,量身定制智能化解决方案、 ② 制定科学、更安全的救援方案,极大地提升救援的指挥效率和精准度、 ③ 《哪吒之魔童降世》
19.错误;正确;正确;错误
20.示例:人工智能带来诸多便利,但也可能削弱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为此,我们要合理利用AI,不能盲目依赖,要多观察、多思考,学会甄别信息、保护个人隐私,在使用人工智能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与思考能力。
【答案】21.C
22.①很多的留守儿童有抑郁情绪;;②解决抑郁情绪的主要方式是对同学说。
23.①开设留守儿童心理辅导课;;②评选自立自强优秀留守儿童。
【答案】24.满脸通红,羞愧不已 郁闷极了 满心郁闷烟消云散
25.你的成绩太差了,根本不可能成为科学家。
26.不行,因为正是这只蝴蝶让格登深受鼓舞,满心郁闷烟消云散。
27.成绩再差也可以通过努力来提高,不要轻易认输,更不能轻易放弃梦想。
【答案】28.勤劳、慈爱,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29.从老家搬到城里时;姥姥生命中最后的;姥姥去世次年
30.慈爱、善良,对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满足;不习惯城市生活,怀念乡间农家生活
31.“我"对姥姥年轻时的美丽形象的想象;形象地表明了姥姥的美好品质代代相传,以及“我”对姥姥的深切怀念之情
32.这句话把“姥姥的端午”比作“一部分鲜洁的水”,形象地表现了姥姥勤劳、能干、慈爱的品格,她的品格将永远地激励“我”,让“我”永远不忘。
33.【答案】(1)磨成米粉;裹馅料;打模;蒸烤
(2)①“萦绕”“钻进”“咽着”等词运用了细节描写,衬托出母亲做的月饼的美味以及“我”对母亲做的月饼的喜爱。②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叫(生竺焰的跳动,衬托了作者高兴、期待的心情。
(3)用单位发的月饼、那时候的月饼和母亲做的“土月饼”作对比,突出母亲做的月饼的好吃,表达对母亲做的土月饼的怀念,并通过写小时候吃月饼的往事引出下文母亲为“我”做月饼的情景。
(4)首尾呼应,同时点明中心。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以及对母亲做的“土月饼”的怀念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