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乐学同步作业单
3、桂花雨
※基础巩固
一、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学完课文,那桂花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我难忘那棵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的桂花树;难忘那把整个村子都浸在其中的桂花香;难忘那落得人们满头满身的桂花雨;也难忘那送给毛家①pó po做②gāo bǐng的一大箩一大箩的桂花瓣。回想着那一幅幅画面,我似乎又成了那个还不③dǒng什么是乡愁的小姑娘,正④chán着妈妈摇桂花,正蹲下身⑤jiǎn qǐ朵朵桂花,正为妈妈泡上一杯桂花⑥chá……
1、根据拼音写字词,把字写工整。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2、“箩”是形声字,结合其构字规律可推测“箩”的读音是( ),这是一种( )。
A.luó B.kuāng C.用竹子编的器具 D.用木条编的器具
3、结合右图可知,语段中“姿态”的意思是( )(填序号)。
我能用它的另一种解释写一句话:
二、选字填空。
1、萝 箩 罗
( )婆婆买了一( )筐( )卜回家。
2、捡 俭 检
节 ( )的爷爷 ( )起我丢弃的铅笔后,继续 ( )查我的作业。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里。
1、给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正确的是( )。
浸:①泡,使渗透。②逐渐。
(1)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
(2)我高兴地帮妈妈摇桂花,汗水浸湿了我的衣服。( )
(3)桂花成了妈妈和邻居之间沟通感情的佳品,邻里之间的交往浸密。( )
A.②①① B.①②① C.①①② D.②②①
2、“长大后,我 走到哪里, 不会忘记我的故乡。”句中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是( )。
A.因为……所以…… B.不是……而是……
C.无论……都…… D.如果……就……
3、下列词组搭配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桂花盛开 柳树发芽 庄稼成熟
B.布满乌云 宣布信息 攻打堡垒
C.使劲地摇 仔细地找 伤心地哭
D.桂花落 台风吹 嘴里念
4、对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拟人)
B.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根呢 (设问)
C.桂花纷纷落下来,真像下雨!(比喻)
D.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排比)
5、下列对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题目“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最美好、最迷人的印象,给读者带来了美好的遐想
B.作者先写了自己喜欢桂花和它迷人的香气,接着写了摇桂花的事,最后写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C.阅读课文,能感到桂花香气弥漫,作者的思乡之情像花香一样浓郁,溢满字里行间
D.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6、下列诗句与“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意思相似的一项是( )。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四、说说下列句子所使用的描写方法。
1、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 ( )
2、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
3、我在心里默默地想:没有哪里的桂花的香味能够比得上家乡院子里桂花的香味。( )
五、按要求完成练习,从不同角度赏析诗句。
1、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改成肯定句)
2、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改成反问句)
3、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仿写句子)
,也比不上 。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最美好、最迷人的印象。作者先写了自己喜欢 ,喜欢它的 ;再详细地写了 的事情;最后写在杭州 ,给母亲 ,却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 和 ,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故乡美好生活的 。
※阅读提升
七、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桂花雨(节选)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 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1、摇下来的桂花,晒干后可以 ,也可以 。
2、加点字“浸”说明桂花的香气已经不受季节的束缚,它香甜了“我们”的
,也香甜了“我们”的 。
3、阅读画线的句子,母亲这样说的原因是( )。
A.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树是自家栽的,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是让大众观赏的。
B.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香气的确胜过了杭州小山上的桂花。
C.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让母亲闻着香气,收获着桂花,体验着赠送的快乐。这桂花浸透了她的心血和汗水,是她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
4、“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一个“ ”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 。 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桂花的 。
5、你认为故乡的桂花成为“我”对童年时代最美好回忆的原因是什么
八、课外古诗阅读理解。
金色花
①我家的花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而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
②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强呢 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这样易于生存该有多好啊。对于它的存在,我不再关心。
③许久后的一个黄昏,我倚着阳台远望,无意间瞥见了这盆仙人掌,它竟横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发现它的大小掌节歪歪斜斜、怪模怪样,绿色的掌面皱皱巴巴,细纹密布,像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丑,越看越厌恶……
④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有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以后,竟发生了奇迹。
⑤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我感到那盆仙人掌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原来仙人掌开出了一朵异常漂亮的花。金黄色,十二片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⑥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
⑦我面对这皴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想起过去曾无所顾忌地痛笑过它的丑陋,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而感到惭愧。
⑧可以想象,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的花卉之后,我们还能欣赏仙人掌美丽的金色花,这怎能不令人赞叹
⑨它并非只是一朵宁静亮丽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
1、理清作者情感变化的顺序。(填序号)
①惭愧 ②赞叹 ③不关心 ④厌恶
2、文中加点的“浅薄庸俗”体现在( )。
A.“我”觉得仙人掌外表丑陋。
B.“我”觉得仙人掌金色的花朵辉煌美丽。
C.“我”只重视外在美而忽略内在精神。
3、对本文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仙人掌的丑,再写它坚韧的品质。
B.本文和《白鹭》一文一样都运用了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C.本文和《桂花雨》一文一样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4、给短文补上一个揭示本文主旨的结尾,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苦难与美丽是人生的两道风景。
B.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能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C.让我们都来珍爱一切美丽的花吧!
5、读了本文后,五(1)班的同学们针对仙人掌的精神展开了讨论,请你根据涵涵的发言,帮助畅畅想想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人也具有仙人掌的精神。
涵涵:我由仙人掌想到了建筑工地的普通工人,他们那样默默无闻,又那样坚强。
畅畅:
※综合实践
九、“桂”文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请你查阅资料,完成小题,拓展国学知识。
1古代科举考试中有“折桂”之说,成语“蟾宫折桂”的意思是
,其中丹桂、金桂、银桂分别代表( )、( )、( )。
A.探花 B.状元 C.榜眼
2、填诗句,一起来玩现代版桂花“飞花令”。
(1) ,终不似,少年游。
——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2) ,玉蟾清冷桂花孤。 ——晏殊《中秋月》
(3)中庭地白树栖鸦, 。 ——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小练笔。
在你的记忆中,发生在家乡的什么事情给你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你最难忘 仿照课文第5 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写吧。
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参考答案
一、1、缠 花茶 沉浸 外婆 捡 糕饼
2、luó B
3、我们将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
二、罗 箩 萝 俭 捡 检
三、1、C
2、B
3、B
4、B
5、D
6、B
四、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五、1、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的。
2、这里的桂花再香,怎也得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呢?
3、这里的月亮再圆,也比不上家乡天空上的月亮。
六、桂花 迷人的香气摇桂花 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 摇花乐 桂花雨 思乡情怀 对故乡美好生活
七、1、泡茶 做糕饼
2、四季美好生活
3、C
4、又 桂花雨 无限怀念
5、①“我”喜欢桂花。②“我”喜欢故乡的“摇花乐”和桂花雨。③桂花寄寓着“我”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八、我由仙人掌想到了那些驻守在祖国海岛的战士们。虽然那里气候环境恶劣,但是战士们不怕艰苦,坚守海岛,建设海岛,保卫祖国的海疆,他们就像顽强的仙人掌一样。
九、1、科举时代考取进士 BCA
2、(1)欲买桂花同载酒 (2)未必素娥无怅恨 (3)冷露无声湿桂花
十、摘苹果 奶奶家门口种了几棵苹果树,每年秋季,苹果慢慢由青变红,像小灯笼一样惹人喜爱。每到这时候,我总是问奶奶:“什么时候摘苹果呀 ”奶奶说:“还早着呢,现在摘下的苹果不甜。慢慢地,苹果熟了,奶奶一声令
下,我满心欢喜地去摘苹果,每摘一个,都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铺了软布的篮子里,生怕把它碰坏。摘苹果真是太难忘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