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乐学同步作业单
语文园地一
※基础巩固
一、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ǎi xiǎo( )却蓬勃的灌木,别有yùn wèi( )的兰花, huáng hūn( )时分yōu rán( )飞过天空的白鹭……千姿百态的生物,让我们感受到自然之美。散发着清香的chá shù( ),可以zhà yóu( )的花生……丰富的资源,是自然的ēn huì( )。走进自然,观察万物生灵,你就会发现,等待你的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你就会dǒng de( ),有一个巨大的宝库等着你去探索。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8分)
(2)下面加点词语与画线句中“自然”意思相同的是( )。(2分)
A. 只要认真学习,自然会取得好成绩。
B. 虽然他是第一次登台表演,但表现得很自然。
C. 孩子的兴趣要自然发展,这样也符合孩子的天性。
D. 旭日东升,群山连绵,我的眼前是一派壮丽的自然风光。
二、同学们正在举行“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探讨会,请你按要求完成练习。
1、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事物的,或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感情,或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 笔下的桂花雨,不仅带给她许多 ,也寄托了她浓浓的 。
2、《落花生》中,作者借花生 、 的特点说明做人的道理,让我深受启发。
3、下列句子属于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是( )。
A.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就在后园的茅亭里过这个节。
B.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C.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时节。
D.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4、连一连,体会“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
竹子 牺牲自己,照亮他人
花生 勤勤恳恳,默默奉献
蜡烛 不辞辛苦,任劳任怨
梅花 坚贞不屈,积极向上
老牛 不畏严寒,傲霜斗雪
三、读一读,按要求完成练习。
1、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在他的精心照顾下,这棵树很快开花结果了。
能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将成绩提高30多分,这完全是他刻苦努力的结果啊!
B.打篮球挺有意思的,你来跟我们一起打吗
那天晚上我们在山顶露营,遥望星空,谈论与星星相关知识,可太有意思了。
C.我们的先辈在黑暗中斗争了很久,才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光明的未来。
走在这个地下洞穴里,伸手不见五指,眼前一片黑暗。
2、请根据要求用“风浪”各写一句话。
(1)形容水面上的风和波浪:
(2)比喻艰险的遭遇:
3、冰冰在摘抄本上抄写了美句,请你帮他分析,理清写法。
☆请你仿照这种写法来描写一种事物。
四、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它们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的相似之处。
1、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2、(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3、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1)相似之处:
(2)用这种方法写一写你喜欢的一种事物。
五、读一读,完成句子练习。
1、(美好的桂花)在琦君笔下,桂花饱含真情: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请你品味其中的情感,照样子用上加点词语写一句话:
2、(朴实的落花生)在许地山笔下,落花生蕴含哲理: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1)这句话把花生的果实与 、 、 的果实作比较,突出了花生 的品质。
(2)照样子,运用这种手法写身边的一种事物:
(3)花生的品质令人敬佩,观察下面的图片,图上的事物有怎样的品质 让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类人 任选一种写一段话。
※阅读提升
六、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蝉
[唐] 虞世南
垂缕饮清露, 。
,非是藉秋风。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咏物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B.这首诗写了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等,暗示了诗人高洁的品行、志趣。
C.诗人写蝉饮清露、择高树而居是为了表现自己勤俭节约的特点。
2、诗句“ ”告诉我们:品格高尚的人,不需要凭借财富、地位等外在的东西也能声名远播。
3、下面的人物中,( )不可以用诗中的蝉来形容。(填序号)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槐花——最美的记忆(节选)
又是一年春四月,千树万树槐花开。不经意的,槐花开了。一串串、一簇簇雪白的小花挂满了枝头,迎风舞着。小小的白花像绽开的豆瓣,一朵朵排列有序;又像是一只只可爱的小铃铛,飘散出沁人心脾的清香。
记忆中我家东边的铁路旁有许多株老态龙钟的槐树,粗裂的皮,满身的刺,却偏是长了秀气的叶,开了纯真的花。暮春初夏,槐花便争相绽放,清香四溢,在已带些暑气的夏初,沁人心脾。①姐姐拿来长长的竹竿,绑上钩子,带着挎着篮子的我,追着花香,找到一棵花繁叶稀的槐树,然后把那些或盛开或含苞待放的槐花捋下来,放到篮子里。说着,笑着,玩着,闹着,不一会儿,就是满满的一篮子。我们把采来的槐花大把大把地塞入嘴里,嚼出一段童年的别样快乐。
母亲总会在彩霞满天的时候,系上花围裙,先把我们采的槐花清洗一番,然后在火热的油锅里翻个身儿,接着把它们和着八分熟的大米下锅,文火至熟。掀开锅盖,厨房里便弥漫了浓郁的香味。那团而不黏的槐花米饭,从此在记忆里有了一席之地。拿纯洁美丽的花儿做食物,是对美的另一种欣赏了。
记忆里的画面渐渐清晰起来……
现在又看见了槐花的妙姿,我不由得又想起了它的美味,想起了小时候的情景。②时光不复返,槐花依旧开。似那来了又去的春天,不管你在不在意,它淡淡地绚烂着,盛开着,美丽着,一年又一年。
短文围绕“槐花”描写了槐花开放、清香四溢, 和
三个令作者记忆清晰的画面。
2、用“ ”圈出描写母亲做槐花米饭时使用的动词,透过这些词语,我们感受到母亲 的特点,也感受到“我”对槐花米饭的 之情。
3、品读画“ ”的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
(1)品读画“ ”的句子①,我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从中我感受到了作者
的情感。
(2)借助下面的链接资料,我从画“ ”的句子②中体会到了作者的
之情。
链接资料:关于故乡,我有诸多的记忆;关于故乡,我有太多的情感。找寻故乡,思绪翻滚着,沸腾着,如潮水一样……我的故乡,我的情之归处……
——潘银《找寻故乡的味道》
4、结合短文思考:作者为什么会说“嚼出一段童年的别样快乐”
5、短文中作者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槐花这一具体的事物上。生活中有没有一种事物寄托着你的某种情感呢 请回忆与之相关的情景,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情感。
※综合实践
八、请把下列班级公约进行分类整理。
①勤奋学习争分秒。
②出操时要做到快、静、齐。
③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
④每天做好值日,并保持环境卫生。
⑤要按时完成作业。
⑥不乱扔纸屑。
⑦受到同学的帮助要说谢谢。
⑧下课时,不在教室或走廊里喧哗。
礼貌方面: 纪律方面:
卫生方面: 学习方面:
九、综合性学习。
五年级(1)班正在开展“我和班级有个约定”的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活动一同学们围绕班级公约展开了以下讨论,请你根据提示补充对话。
小涵:“冠必正,纽必结”,我提议在班级公约里加入与着装有关的内容。
小畅:“环境整洁,人人有责”,我认为应该将 也纳入班级公约中。
活动二经过讨论,五年级(1)班确定了班级公约,右图是
班级公约的部分内容。当遇到下面这种情况时,你会用哪条
内容来劝告同学呢
眼看要迟到了,凯凯抓起红领巾,拎着书包飞跑进学校。
我会这样劝说他:
参考答案
一、1、矮小 韵味 黄昏 悠然 茶树 榨油 恩惠 懂得
2、D
二、1、琦君 童年的快乐回忆 思乡之情
2、朴实无华 用处很多
3、B
4、竹子——坚贞不屈,积极向上
花生——勤勤恳恳,默默奉献
蜡烛——牺牲自己,照亮他人
梅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
老牛——不辞辛苦,任劳任怨
三、1、B
2、(1)这艘渔船在风浪中艰难前行。
(2)就算社会的风浪再大,我们也要努力让人生的小船平稳前行不偏航。
3、朱鹭 苍鹭 对比 白鹭色素和身段的适宜 对白鹭的喜爱 兰花的香气清新淡雅。它不像玫瑰、牡丹似的,芳香太过浓郁;也不像迎春花、牵牛花那样无趣,没有一点儿香味。
四、1、在描写事物上,都与其他事物进行了作比较的方法.
2、或许对人类来说,地球是庞然大物,而对茫茫的宇宙来说,地球只是一粒沙,是微乎其微的。
五、1、饭店的炸酱面再香,也比不上妈妈做的炸酱面。
2、(1)桃子 石榴 苹果 默默无闻、朴实无华、不计较名利
(2)老黄牛默默工作,不像母鸡那样,下了个蛋,有了点儿功劳就叫得全世界都知道。
(3)选梅花。
“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不在春天盛开,而选择在寒冬绽放,且天越冷开得越旺盛。这表明梅花具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品质,让我想到了生活中那些坚贞不屈、厚积薄发的人。
六、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1、C
2、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3、C
七、1、采摘槐花、制作槐花米饭、回忆槐花
2、圈出动词:清洗、翻、和、下锅、文火至熟;母亲
特点:勤劳细致;“我”的情感:喜爱
3、(1)画面:姐姐用竹竿钩槐花枝,作者挎篮子捡拾,两人说笑嬉闹,篮子很快装满;情感:对童年欢乐的怀念
(2)情感:对故乡变迁的感慨与对永恒美好的坚守
4、因为采摘槐花是与姐姐互动的劳动过程,充满亲情与自然的馈赠,这种纯粹的快乐不同于寻常的快乐
5、借物抒情 外婆的檀香木梳总让我想起冬至的清晨。红木抽屉轻轻一拉,淡淡的沉香便漫开来。她梳头时,圆润的梳齿划过银丝,发出沙沙的响声。梳下来的头发被仔细缠在梳柄上,“头发越梳越长,日子越过越顺”。如今木梳静静躺在我的梳妆盒,每当指尖触到那温润的木纹,耳畔仿佛又响起外婆轻哼的摇篮曲。
八、③⑦ ②⑧ ④⑥ ①⑤
九、班级公约要求我们“穿戴整洁重仪表”,所以我们进学校时要戴好红领巾。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