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必修第一册鲁教地理考前必背

文档属性

名称 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必修第一册鲁教地理考前必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25 14:3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考 前 必 背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1.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地球的普通性: 地球的结构特征(即质量、自转和公转周期等)与其他类地行星相似;地球的运动(公转)特征与其他七大行星相似。
(2)地球的特殊性:目前人类发现的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① 外部条件:a. 安全的宇宙环境(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b.稳定的太阳光照。
② 内部条件:a.适宜的温度;b.适合生物呼吸的厚度适中的大气;c.存在液态水。
2.地球演化大事记
年代(百万年前) 大事件
1.8 人类诞生
65 恐龙灭绝
542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3 850 生命出现
4 150 海洋形成
4 570 地球形成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
1.大气的受热过程
过程 具体过程 热量来源
太阳暖大地 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后增温 太阳辐射是地球表层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大地暖大气 地面增温后形成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后增温 地面的长波辐射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热量来源
大气还大地 大气增温后形成大气辐射,其中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它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 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海上航 行的影响 船舶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
寒暖流相遇,往往会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对海洋生物 资源和渔场 分布的影响 寒、暖流交汇处和海水上泛的海区,易于形成大的渔场
对流经海域 及附近地区 气候的影响 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对海洋污 染的影响 加快污染物的扩散,降低污染浓度,扩大污染范围
  
3.影响植物生长、分布的因素
影响因素 表现
气候 对植物影响最大的是气候,不同的热量、降水及组合状况,决定了不同的植物种类和植被特点。 热量: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水分:森林→草原→荒漠
土壤 土壤的肥力影响植物的生长状况,土壤的酸碱性影响植被的类型。 酸性土壤:马尾松、茶树等。 碱性土壤:紫薇等
地形 海拔不同,气候存在差异,也会引起植物种类和植被类型的变化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1.风力作用的差异
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风力作用显著地区主要为干旱、半干旱地区。
  2.不同河段的河谷地貌
上游 中游 下游
类型 多“V”形谷 多槽形谷、曲流、冲积平原 冲积平原、三角洲
作用 下蚀和溯源侵蚀 搬运和堆积作用为主 堆积作用为主
第四单元 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
  1.洪水的形成原因与治理措施
主要原因:气象气候、地形地质、水系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原因;过度砍伐、陡坡开荒等人类活动因素。
治理措施:监测预报、工程措施(兴修水库、修筑堤坝、疏浚河道、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等)、非工程措施。
2.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遥感的应用
实时监测灾害,准确预报、预警;为灾情统计、灾害救援提供支持。
(2)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
精确定位,及时报告位置和受灾情况,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
(3)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利用地理数据,进行自然灾害动态监测、预报预警,快速确定受灾范围和受灾情况,为制定减灾预案、评估灾害损失等工作提供依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