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滑县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评生物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营养成分在食品加工和人体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大豆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相关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豆油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增加时,脂肪熔点降低,室温下易保持液态
B.大豆蛋白质水解后可产生多种氨基酸,包括人体内的必需氨氨酸
C.大豆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烹饪时易发生反应,故大豆油不可重复加热
D.大豆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体现其多聚体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2.下列关于细胞膜功能和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具有特异性,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所有小分子物质均可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
C.人体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取决于细胞的类型和生理状态
D.Na+进出细胞膜需要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的协助
3.在研究肝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实验中,科研人员使用不同的试剂来检测代谢产物的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葡萄糖有氧呼吸产生的ATP比无氧呼吸少
B.肝细胞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最终电子受体分别是乳酸、氧气
D.肝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可被肝脏转化为葡萄糖
4.在模拟减数分裂中互换时,使用两条不同颜色的线绳代表同源染色体,每条线绳上串有表示不同等位基因的珠子(例如,一条线绳上有A和B珠子,另一条上有a和b珠子)。学生将两条线绳缠绕在一起,然后通过剪切和重新连接线绳的段落来模拟互换的过程。完成模拟后,观察线绳上珠子的组合。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绳缠绕模拟减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配对
B.剪切和重新连接线绳的段落模拟姐妹染色单体间遗传物质交换
C.线绳上新的珠子组合模拟减数分裂后配子中非等位基因的组合
D.该模拟实验展示了互换如何增加遗传多样性
5.某种蛾类的翅型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其中基因型为DD的个体表现为宽翅,基因型为Dd的个体表现为窄翅,基因型为 dd的个体胚胎期致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窄翅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窄翅个体占1/3
B.在长期自然选择作用下,由于dd个体被淘汰,种群中D 基因的频率将逐步增大
C.鉴别宽翅个体的基因型时,可采用与窄翅个体测交的方法进行验证
D.若减数分裂时发生染色体互换,D与d基因只能伴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开
6.痕迹器官是生物体上已失去原有功能但仍残留的结构。例如,鸟类的翅膀中保留着指骨痕迹,尽管已适应飞行;蛇类体内有退化的骨盆痕迹,尽管已无四肢。下列关于痕迹器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鸟类翅膀中指骨痕迹的存在表明其祖先可能具有功能完整的手指
B.蛇类骨盆痕迹的保留可能与其从有四肢的爬行动物进化而来有关
C.痕迹器官的存在证明这些器官在其现存生物中可能曾经具有功能
D.鱼类没有翅膀的痕迹器官,因此与鸟类没有共同祖先
7.如图为某神经元及其部分突触连接示意图,其中a和b表示传入神经的轴突末梢,Ⅰ表示该神经元的轴突,当该神经元为55 mV(静息电位通常为70 mV)时,大量的钠离子内流。下列关于该神经元信息处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同时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该神经元必兴奋
B.a、b传递的信号主要在轴突Ⅰ非起始部位进行整合
C.a兴奋的同时b抑制兴奋,该神经元可能产生兴奋
D.神经元兴奋时,细胞膜对Na+的选择性透过性减少
8.人离开温暖的教室到达寒冷的室外,人体内糖皮质激素含量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垂体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增加,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皮质
B.由下丘脑直接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增加,直接促进人体的代谢反应
C.垂体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结合肾上腺髓质膜上受体,促进肾上腺髓质分泌糖皮质激素
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刺激垂体分泌更多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9.科研人员用两种凋亡诱导试剂a和b处理不同基因型的T淋巴细胞,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试剂a诱导T细胞凋亡依赖Bax蛋白和Bak蛋白
B.试剂b诱导凋亡中,Bak蛋白缺失降低细胞存活率
C.Bax基因和Bak基因缺失对试剂b诱导凋亡的效果有影响
D.T淋巴细胞凋亡异常只影响机体的细胞免疫
10.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IAA(吲哚乙酸)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科研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用带芽枝条扦插,分别在相同土壤基质中用不同浓度的IAA处理,记录生根数量和根系质量。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选用无芽枝条扦插,以减少内源生长素对IAA作用的干扰
B.扦插枝条保留所有叶片,以通过光合作用提供生根所需能量
C.设置不添加IAA的对照组,并保持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光照、温度和湿度一致
D.选择单一高浓度IAA处理所有枝条,以确保获得最佳生根效果
11.麝鼠是温带湿地典型的半水生啮齿动物,既能在陆地啃食草本植物嫩茎,也能在水域取食沉水植物,其筑巢堆丘行为能重塑湿地水文与植被格局。研究团队采用红外相机布控结合无人机测绘技术,对某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麝鼠种群进行长期监测,发现该种群分布区无天敌干扰且植物资源充足。下列推论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
A.保护区内麝鼠生态位的稳定性仅由物种间竞争关系决定
B.在无天敌且资源充沛的环境中,该麝鼠种群数量将持续呈“J”形增长
C.红外相机与无人机技术可联合追踪麝鼠种群的活动范围及数量动态
D.麝鼠通过筑巢堆丘改造生境,会导致湿地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降低
12.某淡水池塘生态养殖系统采用垂直分层模式:表层种植浮萍等浮游植物,中层网箱养殖滤食浮游植物的鲢鱼,底层投放取食底栖藻类与有机碎屑的鲫鱼。下图为该系统能量流动模型(单位: kJ m-2 a-1),其中M、N代表不同生物类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立体养殖系统的设计,应用了循环和协调等原理
B.生产者能量向M传递的过程,主要通过捕食关系形成
C.N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约为168kJ m-2 a-1
D.M包含网箱养殖的鲢鱼和底层投放的鲫鱼等生物
13.在湿地生态修复中,研究人员采用“网格种植”技术,通过在退化湿地中设置网格结构并种植水生植物,以恢复生态系统功能。网格固定后,原有植物种子萌发,同时人工种植多种水生植物以加速修复进程。以下是不同种植方案对生物多样性和水质改善效果数据:
种植方案 生物多样性指数 水质改善指数(数值越大,水质越好)
单一物种A 1.5 3.2
单一物种B 1.8 3.5
混合种植A+B 3 5
根据表中数据和生态学原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混合种植时,生物多样性指数最高
B.混合种植时,水质改善效果最好
C.“网格种植”技术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D.单一物种种植时,生态系统修复速度更迅速
14.下列关于发酵工程与传统发酵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现代发酵工程成熟依赖对代谢的理解和开放式发酵装置升级
B.无氧环境下用果酒残液可高效生产果醋
C.传统泡菜品质波动与原料菌群多样、杂菌难控有关
D.发酵工程中所用的菌种全部为单一菌种
15.科研人员制备抗禽流感病毒HA 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结合位点。将HA 蛋白的51-130位氨基酸序列划分为3个重叠片段(图a),通过蛋白电泳结合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单克隆抗体与各片段的结合情况(图b,为蛋白分子量标准,“对照”为无关蛋白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仅用HA蛋白免疫小鼠后,可直接从血清中获得单克隆抗体
B.杂交瘤细胞体外培养时,培养基需添加动物血清以补充未知营养成分
C.HA蛋白的70-90位氨基酸区域存在该抗体的结合位点
D.实验中设置“对照”组(无关蛋白)可排除非特异性结合干扰
16.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科研人员对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以提高DNA 的纯度和产量。已知DNA半径小于0.22 um,细菌和细胞碎片的直径大于0.5 um,氯仿异戊醇混合液能使蛋白质变性并溶于有机物质中,下列关于该改进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研磨液中加入少量洗涤剂,有助于破坏细胞膜,释放DNA
B.使用0.45 um滤膜过滤DNA粗提物,可以去除细菌和细胞碎片
C.DNA粗提物中加入适量氯仿异戊醇混合液,振荡离心,可去除蛋白质杂质
D.DNA纯化后,用凝胶电泳法检测,若出现清晰的条带,则说明DNA 纯度高
二、解答题
17.光合作用是植物借助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其中光系统Ⅱ(PSⅡ)作为光反应的核心复合体。请回答以下问题:
(1)PSⅡ位于叶绿体的 能并驱动 ,为光合作用提供电子、 。
(2)光反应生成的NADPH在暗反应中起到 的作用。强光条件下,NADP 供应不足的原因是 。
(3)某同学测得正常光照条件下植物CO2吸收速率为 30μmol m2 s-1,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速率为 12μmol m2 s-1 。该植物真正的光合速率为 μmol m2 s-1 。若突然降低环境CO2浓度,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 的含量将 (填“升高”或“降低”)。
18.某科研团队采用脂质纳米颗粒(LNC)包被经工程化改造的流感病毒血凝素(HA)mRNA疫苗,实现精准靶向输送与高效表达,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1)LNC 包裹的mRNA疫苗通过 进入靶细胞形成内体小泡,随后突破体内屏障,借助宿主细胞的 完成HA蛋白的合成。
(2)分泌至胞外的HA蛋白作为 激活体液免疫,诱导浆细胞分泌 ;部分HA蛋白经蛋白酶体降解为抗原肽,与MHC分子结合呈递至细胞表面,被 识别并启动细胞免疫。此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
(3)两次接种流感mRNA疫苗后,机体免疫水平迅速增强的主要机制是 。
(4)与需整合宿主基因组的DNA疫苗相比,mRNA疫苗安全性优势体现在 。
19.在某稻田生态系统中,福寿螺以水稻为食,而鸭则以福寿螺为食,形成了一个简单的食物链。研究人员对福寿螺入侵前后的生态系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实施了“稻鸭共育”技术来控制福寿螺的种群。
(1)在上述食物链中,生产者是 。福寿螺入侵后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的主要原因,除了食物充足外,还包括 的缺乏。
(2)为了评估福寿螺入侵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人员统计了入侵前后各科植物的种类及占比(见表)。根据表格数据,福寿螺入侵后,该生态系统的植物物种多样性是 (填“增加”或“减少”),依据是 。
入侵前 入侵后
科 物种数目(种) 各物种的个体数量占比范围(%) 物种数目(种) 各物种的个体数量占比范围(%)
甲 10 4.6~4.8 8 1.1~1.8
乙 9 3.1~3.3 7 1.8~2.5
丙 5 3.1~3.3 4 3.0~3.2
丁 3 2.7~2.8 3 19.2~22.8
总个体数(个):530 总个体数(个):2550
(3)“稻鸭共育”技术属于 防治。该技术的有效性可以通过分析福寿螺种群的 结构变化来评估。
(4)假设在引入鸭后,福寿螺种群数量下降,但未完全消除,研究人员可以进一步采取 措施来增强防治效果,这种措施的原理是 。
(5)生态系统的恢复需要时间,预测福寿螺入侵后生态系统恢复到入侵前的状态需要长期时间,原因是 。
20.血糖的动态平衡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胰岛素作为调节血糖的关键激素,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胰岛素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 结合,激活细胞内的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的转移,使 葡萄糖转运蛋白-数量增加,从而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
(2)在肝脏细胞中,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转化为 并储存于细胞中,同时抑制脂肪和蛋白质 。
(3)某人体内出现胰岛素受体的功能障碍,导致葡萄糖不能有效进入细胞,出现高血糖症状。若患者体内产生针对胰岛素受体的自身抗体,注射胰岛素后对血糖调节 (填“有效”或“无效”),原因是 ,这种疾病属于 。
(4)实验中,为了验证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研究者设计了如下方案:先给予实验小鼠注射 ,使其血糖水平升高,随后注射 ,观察其行为变化,以此判断胰岛素的生理功能。
21.为研究一种新型耐盐碱基因(SaltR 基因)对水稻抗逆性的影响,科研人员构建了含有SaltR 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的表达载体。SaltR 基因的部分碱基序列及部分限制酶切割位点如下:
酶名 识别序列(5'→3') 切割方式
EcoRI GAGCATTC 在G和A之间切割
HindⅢ AAGCATTT 在A和A之间切割
Xho I CTCGTCAG 在C和T之间切割
SaltR 基因序列片段:
5'ATGGCTAGCTTGCCATCGT3'
3'TACCGATCGAACGGTAGCA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采用单一限制酶HindⅢ酶切载体和SaltR基因进行连接,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为保证插入片段方向性和连接效率,最佳方案是选择HindⅢ和 (限制酶)对载体和基因分别酶切。
(2)设计用于PCR扩增SaltR基因的引物时,需在引物的 端添加对应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以便后续酶切。若左侧引物加HindⅢ识别序列,则左侧引物的碱基序列应为 (填字母),右侧引物应为 (填字母)。
A.5'AAGCATTTATGGCTAGCT3'
B.5'CTCGTCAGTCGATCGGTA3'
C.5'GAGCATTCATCGTACGGA3'
D.5'AAGCATTTTCGACGTTAC3'
E.5'CTCGTCAGACGATGGCAA3'
(3)运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该重组载体转化至水稻细胞后,SaltR 基因将整合进农杆菌的 ,并通过T-DNA 进入水稻细胞,最终插入水稻的 。
(4)经转化水稻细胞培养获得转基因植株后,科研人员通过荧光显微镜检测发现部分植株细胞发出绿色荧光,说明GFP 基因 。若部分植株无绿色荧光,可能原因包括 和 。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评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B B D C D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C D C A D
17.(1) 类囊体膜 水分解 ATP和NADPH
(2) 还原剂和提供能量 光反应消耗NADP 的速度快于暗反应产生NADP 的速度
(3) 42 升高
18.(1) 胞吞 核糖体
(2) 抗原 免疫球蛋白(抗体) 细胞毒性T细胞 免疫防御
(3)初次免疫形成记忆细胞,二次接种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快速生成大量抗体与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
(4)mRNA仅在细胞质表达,无整合宿主DNA风险
19.(1) 水稻 天敌
(2) 减少 物种数目减少且各物种的个体数量占比不均匀
(3) 生物 年龄
(4) 化学防治或物理防治 通过直接减少福寿螺数量或改变其生存环境来控制种群
(5)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人工干预都需要时间,且入侵物种可能留下持久影响
20.(1) 胰岛素受体 细胞膜上
(2) 糖原/肝糖原 转化为糖类
(3) 无效 自身抗体阻断了胰岛素受体,胰岛素无法发挥作用 自身免疫病
(4) 葡萄糖溶液 胰岛素溶液
21.(1) 单一酶切无法保证插入片段的方向性,可能导致载体自身环化或基因反向插入 Xho I
(2) 5' A E
(3) Ti质粒 染色体DNA
(4) 被成功表达(转化) 转基因载体未完全插入或插入基因发生突变 启动子失效